质疑是深入理解文章的钥匙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tend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疑思辨是一种“读思结合”的创造性阅读方法。陈献章说:“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在阅读中,对书中的内容,问一个为什么,怎么样,通过钻研、辨别,做到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正确理解文章内容。所以,质疑是深入理解文章的钥匙。
  《米洛斯的维纳斯》是寓意比较深的文章,要读懂这篇文章,就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弄清它的含义,以此为突破口,来解读它。第一自然段中的“也就是说,诗人不能不感到,这座丧失了双臂的雕像中的人们称为美术作品和命运的、同创作者毫无关系的某些东西正出神入化地烘托着作品”,是对上文“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的解释,是理解全文的关键。要理解它的含义,就应引导学生解决这样几个问题:①人们称为美术作品的某些东西是什么?②同创作者毫无关系的某些东西是什么?③“烘托着作品”又如何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时划出有关语句,思考问题应该怎样解答,最后分析归纳为:维纳斯雕像原来是有双臂的,双臂残缺后,反倒给人以想象空间,人们可以想象成这样,也可以想象成那样,有无穷无尽的实感,艺术效果决定着美术作品的命运;维纳斯神奇的艺术效果,提升了这尊雕像的艺术价值,使她超越了时空,走向世界,走向永恒,成为不朽的杰作。通过质疑,理解了这段文字的含义,也就抓住了全文的观点,种种疑难就迎刃而解了。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一文,深入浅出,有的同学认为,一读就懂,没什么疑难。教师要引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就是在那些没有疑难的地方发现疑问。作者在阐述“关于主权问题”时,就可以引导学生问这样几个问题:①关于主权问题,中国的立场是怎样的?②作者为什么用三个“如果”的假设句阐明问题?经过思考研讨,可以明白:中国关于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立场是非常坚定的;作者一连用了三个“如果”,从反面加以申述,表明中国坚定不移的立场。这样质疑、解疑,学生顿悟:收回香港主权,是12亿中国人民的一致意愿。邓小平的背后,是12亿中国人民,邓小平表达了12亿中国人民的钢铁般意志,中国政府是中国人民的忠实代表,中国人民早己站起来了,中国政府不搞屈辱外交。学生既深入地理解了文章内容,也受到感染和启迪,认识到了中国的强大,中国的不可辱。在阅读中培养了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了一定的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阅读文章要“于无疑处生疑”、“有疑处解疑”,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
  
  姜天乙,教师,现居河北承德。
其他文献
医生给我的回答很迷离。他说他也不知道我得了什么样的病。于是,我便带着我那颗灰色的心如行尸走肉般到处游荡。在死神面前,我恐惧,我退缩。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将我死去的
(一)老蒙在他办公室的墙上挂了三幅彩色画像,画像下面依次注明:李云海,省文联主席,正厅级;黄春龙,市文联主席,正处级;蒙可以,龙水县文联主席,正科级。蒙可以,就是他老蒙。老
1978年以来,中国的哲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由于不合理的学科隔离和思想藩篱,学术研究和哲学教育事业受到严重危害。中国的哲学研究的发展应以中国哲学的内部整合和新形
死后重生“你相信人能死后重生吗?”老板问他的一个新员工。“我相信,先生”。这位刚上岗不久的员工回答。“哦,那还好”。老板接着说。“你昨天提早下班去参加你祖母的葬礼
最近读书习惯跳读,跳过成堆的描写和修饰,后又觉得浪费了可惜,惟恐遗漏了精华,便常在翻页时不舍地看一眼方才跳过的那些东西。于是这些东西也就成了鸡肋,让我陷入两难。那些
农民为何卖铁牛近来农村不少地方相继出现了一种反常现象:不少机户纷纷卖‘铁牛’,买耕牛。对此,笔者到农村进行了深入调查,其原因有如下几种:。1.收费多.一台拖拉机就象了块肥肉,争着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巴尔肯在一次宴会上提议,每人用最简捷的语言写出一篇“自传”,行文用句要短甚至可以作为死后刻在墓碑上的墓志铭。于是,在场的人冥思苦想,提笔作文。不
期刊
一、命题作文(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500字) 1.对话是人与人的交流。人在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对话,从事工作、学习、研究等也离不开对话;群体间、国家间的交流,也要通过对话进
人们一直怀疑含糖的软饮料与肝病的形成有关,在波士顿召开的美国肝病学会年会上公布的动物试验结果加深了这一怀疑.德国霍恩海姆大学的伊娜·贝格海姆博士及其同事对糖水对老
生病的时候我就卧床休息,不会假装自己一天不工作,地球就会停止转动。我要将雕成玫瑰花状的粉红蜡烛点上,而不让它在闲置中溶化。我要自己少说话,多听别人说。我要请朋友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