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罢卢老师的《简单结构的设计》的课例反思,很有感触。作为老师。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教学体验:一堂课只讲理论,没有实践,会把“活”的内容讲“死”;放手实践,能把课上“活”。但很多时候,又容易陷入了“只讲就死、动手就活、再活就乱、一乱又讲”的怪圈。要想走出这样的怪圈,我们必须找到一种在对话、自主、合作、探究之上的课堂教学理念。从而让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一
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授课内容为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苦难中的尊严”这一主题下的两篇文章。一篇是培根的《论厄运》,一篇是周国平的《直面苦难》。授课教师将两篇短文全班齐读了一遍后,就开始转入对“我们如何面对生活苦难”这一话题的小组讨论,然后就是若干学生的上台发言。从头到尾,授课教师讲的就是这三句话“请大家齐读课文”“下面哪位同学上台发言”“不错,很有看法”。这节课结束后的点评是: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学生活动多,参与率很高,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这些优点的确可以看到,但我的疑惑是:什么叫课堂教学的“活”?是不是只要有人发言,不管发言内容的对错深浅都叫课堂“活起来”了?这节语文课“活”的意义在哪里?语文课的终极目标是倡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言的热情还是让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获得提升?
现在想来,刚刚从传统教学模式下走出来的我们,有点矫枉过正了,甚至简单地认为只要有大量学生参与活动,只要有分小组讨论的形式就是一堂“活”课。事实上,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真正“活”的课堂不仅要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力,热热闹闹的活跃氛围,更要有鲜活的思想!前文所举的“苦难中的尊严”的公开课虽然有学生热烈的讨论和发言,却没有达到引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的深度;虽然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却忽略了教师在学习中的主导功能,教师变成了可有可无的报幕员,而不是高举求索的火把引领求知者前进的普罗米修斯!如此徒有其表,内里却空洞无物的“活跃课堂”,何来长久的生命力?长此以往,怎能不陷入“只讲就死、动手就活、再活就乱、一乱又讲”的怪圈呢?
二
一个完整的课堂由学生、教师和文本三个必备元素构成。有一阵子,为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却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仿佛一提到活跃的课堂,就应当是学生的天下。教师就不能参与、不能讲授甚至不能出现,否则,就是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仔细想想,课堂用的文本的取舍。重难点的决定不还是取决于教师吗?课堂内学生的分组,人员讨论的内容,课堂的节奏等等不还是来自教师的设计吗?这样讲,不是要走回教师决定课堂一切的老路,而是要认识到教师的引导点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当我们赞叹演出的精美绝伦时,我们还是不得不佩服导演的策划能力及挑选演员的眼光。而一个优秀的演员同样离不开打造他的导演和出色的剧本。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功能和文本的知识体系三者和谐统一的课堂必将是最有生命活力的课堂。那作为教师,课堂上的理想状态是什么呢?
孟子曾说:“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意思是说君子做出跃跃欲试的样子,以便让别人观察和体会。“引而不发”这个成语,可以比喻为善于发挥和控制。也就是说,君子教导别人应该如射箭一样,拉满了弓,却不发箭,但箭在弦上,有一触即发之势。这里的“君子”如果是教师,那么“弓箭”就是文本,“引而不发”则即是一种最佳的课堂教学状态,教师在“引而不发”中让学生对“箭”的方向、射程、威力及命中目标充满好奇与猜想,从而引发长久的对话、讨论和探究。所以,“引而不发”既是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也是值得研究的教学理念。
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到他们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形象。因此,深入理解文本和独到地处理文本是使课堂活起来的基础。要独到地运用文本,首先要正确深入地理解文本,做到去粗取精,知其义,明其理,把文本读“活”,做到文本为我所用,为学生所用。其次,在教学中要选准突破口。考虑从什么地方切入,最易激发兴趣,让抛出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而不是“我本有心向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这样的课堂才会“风生水起”,而不是“风平浪静”甚至死气沉沉。第三,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只是能力构成。心理特点、感兴趣的内容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将学生的问题有机地纳入整合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学生会感到课堂讨论的问题是自己一直关注的问题,一直是自己心底的困惑。从而有兴趣主动参与,而不是被讨论;从而长久地热烈地讨论,而不是敷衍了事地象征性地走过场。
课堂分组讨论到后来会混乱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抛出的问题,没有吸引力,学生开始闲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教师抛出的问题,超越学生知识储备,学生没有办法深入探讨;教师抛出的问题范围太大,指向不明,学生开始东拉西扯;教师抛出的问题没有一定的评价机制。学生可以浑水摸鱼……平庸的教师是在叙述,较好的教师是在讲解,优秀的教师是在示范,而伟大的教师则是在启发,“弓箭”在教师您的手中,关键是您交到学生手中时,引发了学生的“会挽雕弓如满月,射天狼”的热情吗?
四
课堂活化的核心是学生思想的鲜活。“苦难中的尊严”并没有将课上“活”。一堂课只有学生按顺序上去老生常谈式地举出几个名人如何面对苦难的例子,这中间有思维激活过程吗?会产生思想吗?况且,每一个人,教师的点评都是“不错”“很好”“我们鼓掌”,这中间有师生思想的碰撞吗?有撞击出思想的火花吗?一堂真正活起来的课堂,不是放任学生在原有的层次上徘徊,而是应当引领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所以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有错的课堂才是有活力的课堂!将学生不同的见解。始料未及的想法,甚至匪夷所思的念头化作你弦上一触即发的箭吧,因为这支箭或许引发的是讨论的战火,思维的战争。而课堂不就是学生、教师、文本间展开多重对话,进行思想碰撞与心灵交流的过程吗?不就是思维有效激活,师生合作碰撞中拔节提高,共同走向一个认识的新高度吗?不就是走向多元主题多元视界的解读生成,成就文本知识的重新经历与复活,完成师生精神生命的又一次复苏吗?
一
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授课内容为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苦难中的尊严”这一主题下的两篇文章。一篇是培根的《论厄运》,一篇是周国平的《直面苦难》。授课教师将两篇短文全班齐读了一遍后,就开始转入对“我们如何面对生活苦难”这一话题的小组讨论,然后就是若干学生的上台发言。从头到尾,授课教师讲的就是这三句话“请大家齐读课文”“下面哪位同学上台发言”“不错,很有看法”。这节课结束后的点评是: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学生活动多,参与率很高,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这些优点的确可以看到,但我的疑惑是:什么叫课堂教学的“活”?是不是只要有人发言,不管发言内容的对错深浅都叫课堂“活起来”了?这节语文课“活”的意义在哪里?语文课的终极目标是倡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言的热情还是让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获得提升?
现在想来,刚刚从传统教学模式下走出来的我们,有点矫枉过正了,甚至简单地认为只要有大量学生参与活动,只要有分小组讨论的形式就是一堂“活”课。事实上,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真正“活”的课堂不仅要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力,热热闹闹的活跃氛围,更要有鲜活的思想!前文所举的“苦难中的尊严”的公开课虽然有学生热烈的讨论和发言,却没有达到引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的深度;虽然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却忽略了教师在学习中的主导功能,教师变成了可有可无的报幕员,而不是高举求索的火把引领求知者前进的普罗米修斯!如此徒有其表,内里却空洞无物的“活跃课堂”,何来长久的生命力?长此以往,怎能不陷入“只讲就死、动手就活、再活就乱、一乱又讲”的怪圈呢?
二
一个完整的课堂由学生、教师和文本三个必备元素构成。有一阵子,为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却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仿佛一提到活跃的课堂,就应当是学生的天下。教师就不能参与、不能讲授甚至不能出现,否则,就是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仔细想想,课堂用的文本的取舍。重难点的决定不还是取决于教师吗?课堂内学生的分组,人员讨论的内容,课堂的节奏等等不还是来自教师的设计吗?这样讲,不是要走回教师决定课堂一切的老路,而是要认识到教师的引导点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当我们赞叹演出的精美绝伦时,我们还是不得不佩服导演的策划能力及挑选演员的眼光。而一个优秀的演员同样离不开打造他的导演和出色的剧本。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功能和文本的知识体系三者和谐统一的课堂必将是最有生命活力的课堂。那作为教师,课堂上的理想状态是什么呢?
孟子曾说:“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意思是说君子做出跃跃欲试的样子,以便让别人观察和体会。“引而不发”这个成语,可以比喻为善于发挥和控制。也就是说,君子教导别人应该如射箭一样,拉满了弓,却不发箭,但箭在弦上,有一触即发之势。这里的“君子”如果是教师,那么“弓箭”就是文本,“引而不发”则即是一种最佳的课堂教学状态,教师在“引而不发”中让学生对“箭”的方向、射程、威力及命中目标充满好奇与猜想,从而引发长久的对话、讨论和探究。所以,“引而不发”既是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也是值得研究的教学理念。
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到他们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形象。因此,深入理解文本和独到地处理文本是使课堂活起来的基础。要独到地运用文本,首先要正确深入地理解文本,做到去粗取精,知其义,明其理,把文本读“活”,做到文本为我所用,为学生所用。其次,在教学中要选准突破口。考虑从什么地方切入,最易激发兴趣,让抛出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而不是“我本有心向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这样的课堂才会“风生水起”,而不是“风平浪静”甚至死气沉沉。第三,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只是能力构成。心理特点、感兴趣的内容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将学生的问题有机地纳入整合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学生会感到课堂讨论的问题是自己一直关注的问题,一直是自己心底的困惑。从而有兴趣主动参与,而不是被讨论;从而长久地热烈地讨论,而不是敷衍了事地象征性地走过场。
课堂分组讨论到后来会混乱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抛出的问题,没有吸引力,学生开始闲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教师抛出的问题,超越学生知识储备,学生没有办法深入探讨;教师抛出的问题范围太大,指向不明,学生开始东拉西扯;教师抛出的问题没有一定的评价机制。学生可以浑水摸鱼……平庸的教师是在叙述,较好的教师是在讲解,优秀的教师是在示范,而伟大的教师则是在启发,“弓箭”在教师您的手中,关键是您交到学生手中时,引发了学生的“会挽雕弓如满月,射天狼”的热情吗?
四
课堂活化的核心是学生思想的鲜活。“苦难中的尊严”并没有将课上“活”。一堂课只有学生按顺序上去老生常谈式地举出几个名人如何面对苦难的例子,这中间有思维激活过程吗?会产生思想吗?况且,每一个人,教师的点评都是“不错”“很好”“我们鼓掌”,这中间有师生思想的碰撞吗?有撞击出思想的火花吗?一堂真正活起来的课堂,不是放任学生在原有的层次上徘徊,而是应当引领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所以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有错的课堂才是有活力的课堂!将学生不同的见解。始料未及的想法,甚至匪夷所思的念头化作你弦上一触即发的箭吧,因为这支箭或许引发的是讨论的战火,思维的战争。而课堂不就是学生、教师、文本间展开多重对话,进行思想碰撞与心灵交流的过程吗?不就是思维有效激活,师生合作碰撞中拔节提高,共同走向一个认识的新高度吗?不就是走向多元主题多元视界的解读生成,成就文本知识的重新经历与复活,完成师生精神生命的又一次复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