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处理LASIK术后不良角膜瓣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rin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和探讨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在LASIK术后处理不良角膜瓣的效果以及对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共64只眼(33例),其中LASIK术后配戴亲水性角膜接触镜的患者19只眼作为戴镜组;另外随机选择同一时期LASIK术中未配戴角膜接触镜的患者45只眼为非戴镜组作为对照.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裸眼视力(UCVA)、屈光度、角膜散光值,及术后角膜水肿、异物感等参数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 非戴镜组45只眼中发生角膜瓣裙边5只眼.异物感13只眼,角膜水肿仅2只眼,而戴镜组19只眼中无角膜瓣裙边发生,异物感也仅1只眼,但角膜水肿有10只眼.戴镜组术前BCVA1.30±0.14,术后1d平均UCVA为1.08±0.39,1个月后为1.15±0.27,3个月后为1.24±0.28,术后视力逐渐增加,3个月后达到术前BCVA的水平.非戴镜组术前BCVA1.31±0.18,术后1dUCVA1.34±0.19,1个月后1.23±0.21,3个月为1.27±0.20,视力变化不大.两组术后视力比较,术后1d,戴镜组较差(P=0.002),但3个月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接近术前BCVA.结论 配戴亲水性角膜接触镜对处理LASIK术中出现薄的、蒂小等不良角膜瓣能起到固定和保护的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虽然对术后早期的视力有影响,但均能在3个月内逐渐恢复到最佳矫正视力或以上。

其他文献
患者女 53岁农民.左眼无明显诱因红、痛、视物不清15 d.曾于当地诊所就诊,诊断为病毒性角膜炎,经治疗病情加重,于2008年2月13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左眼角膜溃疡,性质待定,入院治疗.患者否认左眼有外伤史,无吸烟史.曾于1年前右眼有眼红、眼痛史,未做诊断及治疗。
期刊
目的 评价Artisan与Verisyse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不适宜接受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或透明晶状体摘除手术的高度近视眼患者64例(112只眼),植入虹膜固定型前房人工晶状体治疗屈光不正.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0.80±.35,术前平均屈光度球镜为-14.22D(-6.75~-29.0D),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范围是8.
患者 男 27岁 因以眼视物变形、视力下降10天来我院门诊就诊.专科检查:视力:VOD:0.3VOS:0.5双眼前节未见异常.眼底:双眼黄斑区水肿,黄斑中心凹光反射消失,左眼黄斑区神经上皮盘状脱离,其余未见异常.门诊医师对此病例进行讨论摘要如下:
期刊
患者 男 29岁 因酒后驾驶摩托车发生车祸,头部受伤后右眼眶疼痛、血流不止伴视力丧失6小时,于2006年9月25日到我院求治.右眼视力完全丧失,左眼视力1.5.右眼上睑肿胀,下睑从内眦到近外眦部撕脱,眼球完整脱出,视神经完全离断,断端游离于眼眶外,长约2.5cm,下方部分眶组织脱出。
期刊
目的 探讨眼内容物剜除术自体巩膜包盖羟基磷灰石(HA)义眼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5例行眼内容物剜除术的患者同时剪断视神经、保留自体巩膜植入(HA)义眼座.结果 15例患者术后均I期愈合,义眼活动度及眼外观形态满意.结论 (HA)材料制作义眼座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排斥反应低,保留的自体巩膜使HA得以双层巩膜加固,提高手术成功率。
我院采用Hansatome旋转式自动角膜刀制作厚160μm的角膜瓣,直径8.5mm,蒂位于上方,曾出现数例术后角膜瓣向内折叠的病例,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观察7例眼球后退综合征伴垂直斜视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7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7例患者中3例行下斜肌切断术,1例行下斜肌前转位术,3例行上直肌后徙术.垂直肌4例欠矫5~10△,水平肌分别行内外直肌同时后退、外直肌大量后退及外直肌Y形劈开均取得了良好结果.所有病人代偿头位、睑裂开大、眼球后退及内转时上下转现象明显减轻或消失.水平肌2例欠矫8~10△,患者均满意.结论 详细的
目的 探讨外斜V征不同术式的手术效果。方法48例外斜V征,32例行下斜肌部分切除或后退术,联合外直肌后退及内直肌缩短,16例行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联合外直肌后退及内直肌缩短(其中4例联合上直肌肌止端向鼻侧移位),观察手术前后的眼位、下斜肌功能和双眼视觉的情况。结果术后第一眼位正位者45例,V征消失或缓解者43例,双眼视恢复者17例。结论下斜肌部分切除或后退术适用于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外斜V征,水平直肌
期刊
例1 冯×× 男 56岁 以"左眼突然红痛,视物不见1d"主诉来诊,以"左眼急性视网膜坏死"诊断收入院治疗.既往体健,10d前曾患"感冒",静点头孢拉定及阿齐霉素1周无好转.查体:左眼视力:手动/眼前,球结膜混合充血(+++),前房内大量絮状渗出物,瞳孔圆,直径3mm,光反射(-),瞳孔区见渗出膜,眼底窥不见.
期刊
泪小管炎在临床上较少见、较易误诊.自2003年5月至2006年9月,我院门诊诊治的5例泪小管炎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9~52岁.病史为2个月到1.5年.4例有在外院多次诊治的经历,其中2例被误诊为结膜炎(长期点眼药未愈)、1例被误诊为慢性泪囊炎,有1例曾在外院行泪小管切开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