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齿类螺杆菌SYBR GreenⅡ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来源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t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一种啮齿类螺杆菌(helicobacter rodentium)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啮齿类螺杆菌16SrRNA的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啮齿类螺杆菌SYBRGreenⅡ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在10^2拷贝/μL-10^7拷贝/μL浓度范围中标准曲线循环阈值与模板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特异性良好,仅对啮齿类螺杆菌产生特异性扩增,且灵敏度可达到30拷贝/此,组内和组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结论建立了SYBRGreenⅡ荧光定量PCR检测啮齿类罗杆菌的一种方
其他文献
突闻刘瑞三先生仙逝,深感悲痛。震惊之余,不禁令人回忆起几十年前刘先生为河南省实验动物科技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1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的建立1982年,在昆明召开了全国第一次
目的探讨鸭肠炎病毒(DEV)诱导鸭胚成纤维细胞(DEF)中γ干扰素(IFNT)的表达情况及初步机制。方法分别提取感染DEV后24h、36h、48h、60h的DEF总RNA,反转录成cDNA,使用特异性引物,运用荧
目的检测来自北京和上海两个单位sD大鼠封闭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关系。方法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采用7对微卫星引物对两个群体60个个体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HWE)检验,统计每
目的建立一种在体内实时观察黑色素瘤发生发展的斑马鱼模型,为黑色素瘤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便捷的活体模型。方法构建红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黑色素瘤表达系统pMITFa1-RedV12/hRas,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