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以“说、学、逗、唱”为艺术手段,有单口、对口、群口等多种表演形式,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艺术形式。
2017年是相声艺术家侯宝林100周年诞辰。谈及对相声发展的历史贡献时,相声爱好者们总把侯宝林尊为无可取代的大师。相声名家张寿臣曾有这样一句评价:“侯宝林是对相声有功的人。”
改进相声适应新形势
相声是一种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一般认为形成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到了晚清,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在1949年以前,相声一度被看作“下九流”“比要饭的强不了多少”,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声艺人才被称为“文艺工作者”。周恩来在第一次文代会上说:“以前是爱好他们,而侮辱他们;如今我们爱好他们,就要尊重他们。”相声演员常宝华说:“我是含着热泪接受这一称号的。”
当然,相声艺术从开心解闷的“地摊玩意”到“曲艺艺术”,与侯宝林等艺术家对相声的不断改造密不可分。相声研究学者、社科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祝鹏程介绍:“侯宝林一直紧跟时代,嗅觉很灵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电台以文艺节目中插播的广告为生,于是侯宝林组织成立了一个广告社,做艺人和电台的中间人。”1950年1月,侯宝林、孙玉奎等人又发起“北京相声改进小组”,邀请作家老舍、语言学家罗常培等对他们的工作予以帮助。艺人们创作了符合新形势需要的作品,其中侯宝林的成绩最为突出。为了配合宣传新《婚姻法》,侯宝林创作了《婚姻与迷信》;为了配合铲除封建会道门,他创作了《一贯道》;为了配合普通话推广,他创作了《戏剧与方言》。《戏剧与方言》通过对各地方言的模仿,列举了不会普通话带来的交流不便。由于这个作品能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普通话政策,195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邀请侯宝林和郭启儒录制了这一段子,并灌制成唱片,在列车、学校等公共场所播出。
侯宝林经常对友人说:“时势造英雄,没有新社会,我侯宝林算什么!”侯宝林生前的挚友、学者薛宝琨曾说,在他心中能称得上是相声大师的仅有张寿臣、刘宝瑞、侯宝林和马三立四位。对于侯宝林,他做了如此的总结性评价:“他是雅的代表,也说了很多传统相声,但是他的新相声更具时代感,他力挽狂澜,使相声起死回生,从低潮走向复兴,从地摊登上大雅之堂。”
形成“雅”的艺术风格
和那个时代大多数相声艺人一样,侯宝林也是苦出身。1917年11月29日,侯宝林出生在天津,不知身世的侯宝林随着养父母姓了侯。养父母一家本就是城市贫民,后来养父一度失业,侯宝林只能靠捡煤核、卖报纸、拉水车,甚至要饭过活。在极度贫困之中,侯宝林在北京长大。这段艰辛时光成为他日后艺术创作的根基。
再后来家里实在难以为继,侯宝林被送去学艺。先是学京剧,后改学相声,先后拜颜泽甫、常葆臣、朱阔泉为师,辗转京津演出。
20世纪40年代,侯宝林“雅”的相声风格逐渐形成,当时天津曲艺圈就有“侯宝林的相声文明”的说法。日后成为侯宝林妻子的京剧演员王雅兰就曾回忆,父亲当时只允许她听侯宝林和戴少甫的相声,因为语言干净。侯宝林之所以能“出淤泥而不染”,薛宝琨曾有过分析:“相声原本贫俗的原因就在于一是观念的自轻自贱,二是本钱的畸形短缺。”而侯宝林恰在这两点上与众不同。从本钱而言,侯宝林学京剧出身,尤善学唱,有丰富的技法储备增进艺术表现。
更主要的是观念,侯宝林有着强烈的自尊感。在天津时,侯宝林有一天穿西装走在街上,一位同行看见了,嘲讽道:“吓人啦!这还像说相声的吗?”侯宝林反驳:“说相声的就不是人吗?就不能过人的生活?只要我活着,就非把相声打进艺术圈儿不可!”后来,这个愿望基本实现了,不仅相声登上了大雅之堂,侯宝林本人也开始重塑自己的身份认知。
致力于相声学术研究
1980年,侯宝林被北京大學中文系聘为兼职教授,此事一时惹起争议。当时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两个侯宝林说相声,一个是逗哏的相声演员侯宝林,一个是捧哏的大学教授侯宝林,意在调侃其“自己捧自己”。侯宝林却对此不以为然,他非常认真地准备课程、讲座,以西装革履的学者形象出现在课堂上。
晚年淡出舞台的侯宝林主要精力用于相声研究,出版了《侯宝林谈相声》《相声溯源》《曲艺概论》等一系列开创性的相声研究著作。
2017年是相声艺术家侯宝林100周年诞辰。谈及对相声发展的历史贡献时,相声爱好者们总把侯宝林尊为无可取代的大师。相声名家张寿臣曾有这样一句评价:“侯宝林是对相声有功的人。”
改进相声适应新形势
相声是一种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一般认为形成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到了晚清,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在1949年以前,相声一度被看作“下九流”“比要饭的强不了多少”,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声艺人才被称为“文艺工作者”。周恩来在第一次文代会上说:“以前是爱好他们,而侮辱他们;如今我们爱好他们,就要尊重他们。”相声演员常宝华说:“我是含着热泪接受这一称号的。”
当然,相声艺术从开心解闷的“地摊玩意”到“曲艺艺术”,与侯宝林等艺术家对相声的不断改造密不可分。相声研究学者、社科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祝鹏程介绍:“侯宝林一直紧跟时代,嗅觉很灵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电台以文艺节目中插播的广告为生,于是侯宝林组织成立了一个广告社,做艺人和电台的中间人。”1950年1月,侯宝林、孙玉奎等人又发起“北京相声改进小组”,邀请作家老舍、语言学家罗常培等对他们的工作予以帮助。艺人们创作了符合新形势需要的作品,其中侯宝林的成绩最为突出。为了配合宣传新《婚姻法》,侯宝林创作了《婚姻与迷信》;为了配合铲除封建会道门,他创作了《一贯道》;为了配合普通话推广,他创作了《戏剧与方言》。《戏剧与方言》通过对各地方言的模仿,列举了不会普通话带来的交流不便。由于这个作品能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普通话政策,195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邀请侯宝林和郭启儒录制了这一段子,并灌制成唱片,在列车、学校等公共场所播出。
侯宝林经常对友人说:“时势造英雄,没有新社会,我侯宝林算什么!”侯宝林生前的挚友、学者薛宝琨曾说,在他心中能称得上是相声大师的仅有张寿臣、刘宝瑞、侯宝林和马三立四位。对于侯宝林,他做了如此的总结性评价:“他是雅的代表,也说了很多传统相声,但是他的新相声更具时代感,他力挽狂澜,使相声起死回生,从低潮走向复兴,从地摊登上大雅之堂。”
形成“雅”的艺术风格
和那个时代大多数相声艺人一样,侯宝林也是苦出身。1917年11月29日,侯宝林出生在天津,不知身世的侯宝林随着养父母姓了侯。养父母一家本就是城市贫民,后来养父一度失业,侯宝林只能靠捡煤核、卖报纸、拉水车,甚至要饭过活。在极度贫困之中,侯宝林在北京长大。这段艰辛时光成为他日后艺术创作的根基。
再后来家里实在难以为继,侯宝林被送去学艺。先是学京剧,后改学相声,先后拜颜泽甫、常葆臣、朱阔泉为师,辗转京津演出。
20世纪40年代,侯宝林“雅”的相声风格逐渐形成,当时天津曲艺圈就有“侯宝林的相声文明”的说法。日后成为侯宝林妻子的京剧演员王雅兰就曾回忆,父亲当时只允许她听侯宝林和戴少甫的相声,因为语言干净。侯宝林之所以能“出淤泥而不染”,薛宝琨曾有过分析:“相声原本贫俗的原因就在于一是观念的自轻自贱,二是本钱的畸形短缺。”而侯宝林恰在这两点上与众不同。从本钱而言,侯宝林学京剧出身,尤善学唱,有丰富的技法储备增进艺术表现。
更主要的是观念,侯宝林有着强烈的自尊感。在天津时,侯宝林有一天穿西装走在街上,一位同行看见了,嘲讽道:“吓人啦!这还像说相声的吗?”侯宝林反驳:“说相声的就不是人吗?就不能过人的生活?只要我活着,就非把相声打进艺术圈儿不可!”后来,这个愿望基本实现了,不仅相声登上了大雅之堂,侯宝林本人也开始重塑自己的身份认知。
致力于相声学术研究
1980年,侯宝林被北京大學中文系聘为兼职教授,此事一时惹起争议。当时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两个侯宝林说相声,一个是逗哏的相声演员侯宝林,一个是捧哏的大学教授侯宝林,意在调侃其“自己捧自己”。侯宝林却对此不以为然,他非常认真地准备课程、讲座,以西装革履的学者形象出现在课堂上。
晚年淡出舞台的侯宝林主要精力用于相声研究,出版了《侯宝林谈相声》《相声溯源》《曲艺概论》等一系列开创性的相声研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