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对胰肾联合移植幼猪肺脏的保护作用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ting_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乌司他丁(UTI)对幼猪胰肾联合移植术(SPK)后肺脏保护作用的效果.方法将24只幼猪配成12对,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只.复制SPK模型.UTI组动物于麻醉后持续静脉泵注UTI15 kU·kg-1·h-1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术前(T0)、受体动静脉吻合完毕开放时(T1)、开放后1h(T2)、开放后2 h(T3)、术毕(T4)采集外周动脉血3 ml,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术后取肺组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与T0相比,对照组T1~4时血浆MDA浓度升高(P均<0.05),UTI组则无明显变化(P均>0.05);UTI组T1~2及T4时血浆SOD活性均升高(P均<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UTI组T1~2时血浆MDA浓度降低,T2时SOD活性升高(P均<0.05).与T0相比,对照组T2~4时血浆TNF-α浓度升高(P均<0.05),UTI组则无明显变化(P均>0.05).两组各时间点血浆IL-8浓度无明显变化(P均>0.05),但UTI组T1~2及T4时血浆IL-8浓度较对照组下降(P均<0.05).光镜下观察UTI组肺组织病理变化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UTI能抑制中性粒细胞在肺内的聚集,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对损伤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2010年1月,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禽流感关键基础科学问题研究”顺利通过结题验收,获得了特优的综合评价。项目组通过5年的潜心研究,获得以下结果:阐明了近年来流感病毒在多种动物和人中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与进化变异规律;解析了HSN1病毒RNA聚合酶部分亚基的结构,发现了PA亚基的新功能,为抗流感病毒药物设计提供了潜在的新靶点;发现了流感病毒NS1蛋白在
期刊
为明确血中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创伤后发生脓毒症的远期预测价值,最近意大利的研究人员对创伤后血中PCT和CRP进行了监测研究。他们随机选取了94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创伤患者,每日监测其血中PCT和CRP变化;按美国胸科医师学院/危重病急救医学会的定义诊断脓毒症,以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来判断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度。
期刊
美国学者最新研究显示,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以调节脓毒症时的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内毒素血症引起的心肌损伤,保护心脏功能。研究人员通过向大鼠注射脂多糖(LPS)制作内毒素血症模型,动物分为盐水+盐水组、LPs+盐水组、LPs+MSCs组、LPS+LLC—PK1肾上皮细胞组(区别对照)4组。6h后收集麻醉动物收集血液和心肌组织标本,
期刊
休克或脓毒症患者使用乙醇后,可能出现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同时出现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和全身损害。美国学者在体外应用肺毛细血管上皮细胞(HMVEC)和Caco-2肠上皮细胞研究了接触乙醇后肠和肺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者用体积分数为0.1%的乙醇刺激极化的单层肠上皮细胞,用细胞上清液与单层HMVEC一起培养;
期刊
为提高我国城市大医院及基层医院急危重症的诊治水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将于2010年8月6日至7日在沈阳市举办首届盛京急危重症诊治论坛。本次论坛将邀请胡大一教授、李春盛教授、刘大为教授、刘又宁教授、王辰教授、于凯江教授、于学忠教授、中国台湾荣民总医院邓昭芳教授、颜鸿章教授、美国毒理学学会副主席LewisSNelson教授、
期刊
最近,日本学者对联合输血、输液能否延长难控性失血动物的存活时间进行了研究。学者们将24只大鼠用氟烷轻度麻醉,保持其自主呼吸。15min内按25ml/kg的量抽血造成失血性休克,随后切断75%长度的鼠尾。切断鼠尾10min后,将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6只。第1组前5rain按30ml/kg输血,后15min按90ml/kg输乳酸林格液(LR),
期刊
以往研究表明,外伤性脑损伤导致了儿童的发病和死亡,男孩尤为明显。外伤性脑损伤后出现的共同特点是低血压,且随病情进一步恶化。最近美国学者采用幼猪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ERK/MAPK)上调而使得脑损伤后脑血流的液压冲击减少这一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者假设通过苯肾上腺素增加脑灌注压,从而使得由ERK/MAPK调节机制引起的液压冲击脑损伤后低血压性脑损伤减轻。
期刊
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持续发布的关于抗流感病毒药物奥司他韦(达菲)和扎那米韦(依乐韦)的不良反应分析报告中,收集了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期间关于这两种在去年甲型H1N1流感中广泛应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临床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总结。报告中指出,两种药均未发现新的安全问题。
期刊
期刊
通常认为将皮肤细胞转化为其他体细胞必然要经过诱导多能干细胞阶段,然而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证实,鼠的皮肤细胞可直接转化为神经细胞。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27日的《自然》杂志网络版上。研究人员首先利用慢病毒将19个与细胞重组或神经发展有关的基因植入来自实验鼠胚胎的皮肤细胞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