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奈瑟氏菌亚种硝基还原型致感染性心内膜炎一例

来源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sheng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摘要

患者青年女性,21岁,因"反复发热32 d"入院;伴畏寒、寒战、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全身疼痛;无恶心、呕吐、咽痛、咳嗽、咳痰、鼻塞、流涕、腹痛、腹泻;院外使用抗生素治疗后仍反复发热;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瓣膜疾病及牙科手术病史。

症状体征

体温38.4℃,血压122 /78 mmHg (1 mmHg= 0.133 kPa),心率112次/min,呼吸22次/min,发育良好,无皮肤和黏膜损伤,皮肤巩膜无黄染,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听诊时舒张期和收缩期心尖部可闻及杂音,脑膜刺激征和病理征阴性。

诊断方法

患者心脏杂音,反复发热,用需氧及厌氧瓶抽取1次血培养,同时行骨髓培养,并安排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患者血培养及骨髓培养均提示细菌生长,再次安排超声心动图可见二尖瓣前叶有大片赘生物和穿孔,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明确。

治疗方法

入院时并未直接给予抗生素治疗,而是严格监测体温变化同时补液、物理降温,病原体明确后根据药敏实验给予青霉素400万单位,每天3次,口服左氧氟沙星0.5 g/d,疗程1周后持续静脉滴注头孢曲松3 g/d,口服左氧氟沙星0.5 g/d 3周。

临床转归

患者体温恢复正常,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前叶内赘生物面积减少、穿孔闭合,心脏结构功能均正常,最终未进行手术治疗而取得了良好的预后。

适合阅读人群

血液病科;心血管内科;感染科

其他文献
特发性震颤是成人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之一,儿童和成人均可发病。2018年更新的共识声明将特发性震颤重新定义为:双侧上肢孤立性动作性震颤,病程至少3年。震颤也可以出现在其他部位,通常是颈部或声带。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目前被归类为"特发性震颤叠加综合征"。与此病相关的其他临床特征包括但不仅仅局限于认知功能障碍、精神失常和听力受损。特发性震颤的治疗:通常以普萘洛尔和扑米酮作为一线治疗。重症患者通常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背景和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对症状性颅内后循环动脉狭窄患者的长期疗效。方法收集2006—2012年经血管内治疗的30例症状性、颅内后循环动脉狭窄超过70%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过程、并发症、影像学和随访资料。所有存活的患者都接受了电话随访,以获取他们当前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30例患者中有24例为颅内椎动脉狭窄,6例为基底动脉狭窄。其中10例患者行支架植入术治疗,1
期刊
期刊
研究Taylor S, Mallett S, Beare S et al. Diagnostic accuracy of whole-body MRI versus standard imaging pathways for metastatic disease in newly diagnosed colorectal cancer: the prospective Streamline C t
期刊
病史摘要患者,男,75岁,因乏力1个月余入院,外院血常规示全血细胞减少。症状体征贫血貌,皮肤黏膜无出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压痛,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诊断方法参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年版)》,诊断:MDS-5q-综合征。治疗方法支持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地西他滨+来那度胺治疗2疗程后血象恢复,但骨髓幼稚细胞比例增高,加用亚砷酸后病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