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玩具,先放进“购物车”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dinfo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拥有选择权,父母不能专制。可是孩子又不谙世事,选择往往非常盲目,甚至是错误的。怎么办?那就需要温和助推,引导他作出良性选择。

让好书触手可及


  儿子5岁时,在幼儿园讲故事比赛中得了“巧嘴巴奖”。这让我很意外,儿子的普通话一般,怎么成了“巧嘴巴”?老师告诉我,他讲的《蒲公英找妈妈》的故事,绘声绘色,获得满堂喝彩。我更诧异,我没跟他讲过这个故事啊。
  回到家问儿子,他自豪地说:“我自己编的!”我抱起儿子直呼:“儿子,你真棒!”儿子读过大量的经典绘本,色彩丰富的图画,简洁清新的文字,温暖人心的故事,让儿子的内心丰盈,想象力也得到极大提高。
  朋友听我这么一说,纷纷吐槽:我家孩子只爱看电视、玩游戏,就是不爱看书!
  天下孩子都一样,我儿子开始也并不爱看书,他是个奥特曼迷,张口闭口奥特曼。小男孩崇拜英雄,无可厚非,可他更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不能总是被暴力文化包围。
  但是四五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很强,你不许他做什么,他偏要。你将奥特曼玩具藏起来,他翻箱倒柜地找,你不让他看奥特曼光盘,他躲到邻居家看。怎么办?
  我买来大量色彩鲜明的绘本,随手放在茶几上、他的床上、桌上。小孩子都有好奇心,他马上拿起书翻阅。童趣画面很快吸引他,他看不懂,就跑来找我,我就兴致盎然地跟他一起品读。
  孩子再大一些,我又买来《鲁滨逊漂流记》《环球旅游八十八天》等经典儿童名著,同样放在他触手可及的地方。这些书给儿子打下了良好的文字功底,从小学到现在,他的作文都是班上的范文。
  朋友赞赏我:“你真有办法,让儿子看了那么多书。”儿子马上抗议:“不是妈妈让我看的,是我自己看的!”看,这就是选择的成就感!
  是的,是他自己选择看的,我仅作了温和的助推。

想要的东西过两天再买


  我在网上购物,看到中意的商品,就放进购物车。6岁的儿子在旁边玩,很惊讶:“妈妈,你要买那么多东西吗?”我告诉他,人有的时候会冲动,一開始什么都想要,可是过两天,就不想要了,这购物车就是让人先想一想。
  儿子长舒一口气:“幸亏有购物车,要不你把钱都花完了,就不能给我买玩具了!”
  说到买玩具,我真是头大!每次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他见一样爱一样,家里同类玩具已有很多,他还是要买买买。如果不同意,就耍赖。
  于是我趁机和他约法三章:以后看到喜欢的东西,先放到心里面的“购物车”,过两天再想想是不是真的要买,如果过两天还想买,我就买。儿子爽快答应。
  到了商场,看到奧特曼玩具,儿子又挪不动脚了。我说:“你可以好好看看,但是今天不买,要先放到‘购物车’里。”儿子恋恋不舍地放下,反复问我说话算不算数,我说我一定会信守诺言,儿子这才放心。我们继续逛,又看到一个智能小黄鸭,儿子又被吸引住。一路逛下来,儿子心里装了不下十件宝贝。两天后,儿子又告诉我,上次看到的玩具都不好玩,现在只想要一个电动滑板。我说:“好啊,不过也不能着急买,得先放到‘购物车’里。”两天后,他说还是想要,于是我给他买下。
  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选择,你不能放任孩子,也不能强推,只能作适当引导。这种助推会帮助他认知自我:我到底要什么?什么对我是最有价值的?清晰地认知自我,不就是一种人生智慧吗?

把惩罚改成奖励


  儿子是个“马大哈”,数学作业总是出错,不是将“3”看作“8”,就是将“5”写作“2”。“没事,我以后认真就是了!”儿子不以为然。我警告他,作业再出错,就关黑屋面壁思过,或打手心!结果,这种警告没用。面壁思过时,儿子手里攥个小汽车,玩得不亦乐乎;打手心,儿子一边痛得呲牙咧嘴,一边喊叫:“我是共产党员!我是英雄!”惩罚起不到警戒作用。对于七八岁的孩子来说,没什么是可怕的,他能将不好玩的事想法子变得好玩。
  既然他爱玩,何不顺其道而行之?于是我们设置了新的选择体系:如果哪天作业没出错,就奖励看半个小时的动画片,儿子高兴得蹦起来。
  被奖励诱惑,儿子变得认真细致,写完作业求助我帮他检查。我拒绝,儿子只好自己多检查几遍。他终于得到了想要的奖励,而这是他自己主动选择“认真检查,确保不出错”的结果。
  “买和不买,选择权当然在你,但是,咱们两天后再来选择,好吗?”
  “马虎还是细致,你自己看着办,不过,不出错就有奖励哦!”
  设置这样一个引导体系,助推孩子理性选择。不专制,不强求,不训斥,让孩子在选择中,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也让他充分享受选择的成果。
  编辑 乔可可
其他文献
1  去年,电影《战狼2》大火,每一个去电影院观影的人都大呼“燃爆了”。  影片究竟燃在哪?有人说,燃在吴京精彩的打斗场面上;有人说,燃在巍巍中华的大国雄风上;有人说,燃在影片中一句句经典台词上;还有人说,燃在冷锋和退伍军人老何构建出的钢铁军魂上——脱下军装,职责还在!  正如影片中所说,军人之所以被人尊敬,不是因为军人两个字,而是因为他们所承担的责任。我想,这部影片之所以让观众感觉燃爆了,最根本
期刊
“我就像一棵正在成长的树,原本在故土上长出叶子,开出花朵。可是一下子被拔起,硬被搬到了另一片土地上。”这是一个低龄留学孩子的心声。  近几年,留学热潮居高不降,许多家长觉得孩子出国留学宜早不宜迟,导致形成低龄化留学热潮。但是从孩子的角度看,从小就出国留学,真的好处多多吗?在你送孩子出国留学之前,确实准备好了吗?  本期父母学堂关注“低龄留学生”话题,分别从专家、留学生家长、旁观者三个不同视角着眼这
期刊
生与死都是人生历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认知“死”,可以让我们真正领会“生”的意义及价值。  瑞典小说家克莉丝汀娜·奥森的新书《许愿地球仪》,通过11岁小女孩萝蓓塔的一段特殊旅程,向读者讲述了一个有关死亡与爱、勇敢与希望的故事:  萝蓓塔有一个心愿,就是帮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生命垂危的好朋友夏洛特找到一颗健康的心脏。她每天翻报纸,留意各种可能,同时又觉得机会渺茫,世界上有谁不需要心脏呢?一次偶然的机会,萝
期刊
前段时间,老同学给我发来一段视频,是当年班主任奚老师生病期间,全班同学录的祝福短片。画面上,有女生鼻子酸酸地说:“老师,我们等你回来拍毕业照!”有男生憨憨地摸头,红着脸说:“老师,我保证默写再也不扣分了。”还有人在镜头面前忏悔:“老师,我不该总让你为我担心。”大家一下子都长大了,纷纷叮嘱老师安心养病。  看到这里,我热泪盈眶。谁说应试教育下学生没了人性?只不过在两点一线的学习生活中,个性暂时被压抑
期刊
有个小女孩,很喜欢收藏书签。那些不同模样的书签,每一枚都很特别。  第一枚,是秋天的一片银杏叶。很小很小的时候,小女孩和妈妈一起去公园里捡树叶玩。来到一棵银杏树下,妈妈说,银杏叶的模样就是心的模样,心的模样就是爱的模样,每个人都要用爱照亮别人的内心。小女孩似懂非懂,但觉得妈妈的话像绕口令,很好听。那一次,她捡了很多很多银杏叶,其中最完美的一颗“心”,便成了小女孩的第一枚书签。  第二枚,是一根小小
期刊
我的孩子小辰出生于澳大利亚,从幼儿园就进入澳洲的教育体系。孩子入学后,我也受训成为他们学校的志愿者,每周一次去学校做老师的课堂助理,因而有幸近距离接触了澳大利亚学校的“奖励机制”。  和国内的教育体制相比,澳大利亚学校的奖励机制的确与众不同。中澳学校奖励机制简单对比  中国学校,考试成绩占比重;澳大利亚学校,考试少,不排名。  中国的幼儿园或小学,老师奖励孩子的方式主要有:小红花,盖印章,积累小卡
期刊
【法】埃娃·邦萨尔 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编辑推荐:  该书从艺术史、艺术大师和博物馆三大领域出发,带领我们穿越时空,走近百幅传世作品。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所有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们,在没有等到万圣节派对就跑出来吓唬我们,或是脑洞大开,或是疯狂至极,或似有幽灵环绕……书中还有各种好玩的游戏,只为勇敢的孩子准备哦!  《艺术小侦探》  【美】布鲁克·乔凡尼·埃文斯 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编辑推荐
期刊
一个晴朗的早晨,垃圾箱旁边有个勺子在做美梦。忽然,一个清脆的声音从耳边飘过,勺子惊醒了。那个声音是谁发出来的呢?勺子很迷惑。  “那是我听过的最好听的声音,我一定要找到它。”勺子打起精神,找到一个水坑,把身上洗得干干净净。当然喽,昨天晚上刚下过雨,水坑到处都是。  洗完水坑澡,勺子从垃圾箱里找到一根红布条,洗干净之后做成领结,系在了脖子上。哈!脏兮兮臭烘烘的勺子,变成了干净体面的勺子先生啦!  “
期刊
凡崽:  爸爸很早就有这个想法,趁我思维还活跃的时候,多写点东西给你,一来帮你树立价值观,二来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把在现实生活中不好开口说的寫出来给你看。爸爸先简单给你写几条,这是你必须一生守护的品质,当然爸爸也是这么做的。  首先,做一个“不孝”的人。百善孝为先,孝也是中华民族优良品质。但是爸爸希望你“不孝”。我所说的“不孝”指的是,不要什么事都对长辈言听计从。长辈说的话你要听,但更重要的是你有自
期刊
——杨绛父亲杨荫杭  在孩子成长中,过失与成就具有同样的正面教育功能。  ——育儿专家尹建莉  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长相。  ——网摘  家庭是一项社会发明,任务是将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  ——美国社会学家古德  儿童应该得到大人的爱,而不是大人忙于生活所残余的爱。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特梭利  只有能夠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没有3岁看老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