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现代社会,特别是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许多事物和领域原来的状况我们已经渐渐忘记了,比如教育。教育就存在于学校吗?教育是不是就是师生授受,是不是必须要资质认定,是不是就是那些课标、课程、课本、复习、考试?显然不是。教育是无边的,是无处不在的。凡是有人活动的地方就会有教育行为的发生。即使是一个人处于与世隔绝的地方,教育同样也会发生。为了生存,他需要成长,需要意志、知识、技能等,这些都会通过自我教育而获得。所以,在尊重和顺应教育现代化、专业化的同时,我们应该广开教育的视野,在专业的教育疆域之外寻找鲜活的、个性化的、质朴的、原生态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话题。事实上,对于与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密切相关的人文学科来说,我们需要时刻警惕自我的封闭所造成的僵化,警惕学术话语的人工设置造成的与现实的脱离甚至伪科学化。
也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我非常赞赏《江苏教育》举办的这次“文艺作品中的教育哲学”的征文活动。这是一次教育以外对教育的发现之旅。
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小到个人内心世界的隐秘悸动,都是文艺作品表现的对象。不言自明,作为人类重要的活动之一,教育生活也必然是文艺作品的构成。由于教育涉及的面非常广,既关乎社会的经济制度,又关乎社会的意识形态;既关乎社会的文明进程,又关乎不同教育主体的价值理想;既与社会的精神层面相关,又制约于现实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因此许多文艺作品常常将教育作为题材,或者以教育作为切入点以反映社会的深刻变化。五四时期的许多文艺作品,都以青年的成长和出路为题材,通过人物的不同成长经历和人生命运来反映那个变革时期不同的社会理想的冲突。改革开放初期,又是像《班主任》等这样的作品,再次将社会价值的冲突与抉择展现出来,担当起包括教育在内的新的启蒙角色。而那些并非以教育为主题或题材的作品,我们同样会从中读到教育,发现教育,因为教育是无处不在的。从教育题材的作品中,我们会发现许多深刻的社会问题;而从那些似乎与教育无关的作品中,我们又能轻易地拎出有关教育的话题。这就说明,在文艺作品中,教育与社会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相关度。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好像是与我们的教育不相干的一部作品,但陈汉珍老师从社会结构的同一性上引申出了许多教育的论点。比如教育的异化,文章说道:“任何一种组织、制度、社会都可以视肖申克为缩影,我们的学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座肖申克城堡,当我们离开这座城堡时,我们中的绝大多数是注定要被体制化的,即使进入社会,体制对人的侵蚀也一刻不会停止。而现实中的每一个人,及至教育场域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肖申克似的角色。”当代中国作家毕飞宇的新作《大雨如注》不过是一篇短篇小说,但是姜广平老师却从教育的角度给予了多层面的分析。在姜老师看来,这部作品涉及到许多教育问题,如母语与英语的地位和在中国现实中的境遇,如教育主体的缺失,再如中外教育的比较……《大雨如注》形象地再现了中国现行教育之“狠”,但这“狠”却意外地导致了教育的悲剧,从主人公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出,因为教育责任人的极度模糊而使孩子无所归依。人们都忽视了,家庭和社会,都是教育的责任人。刘祥老师讨论的作品也是当下艺坛的新作《士兵突击》,在这部军事题材的电视剧中,刘老师发现许三多的成长体现的是教育的“另类”的爱,如果不是那些不同的“超于常规、超越感性、直抵灵魂、直面生命”的“另类”的爱,许三多永远只是一名“孬兵”。再比如程振理老师的《〈生活的艺术〉中的教育哲学意蕴》,谈的是林语堂的散文作品,作者认为,“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表达了中国人的旷怀达观、陶情遣性的生活方式,将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予以充分地传达,也就是文人所指的闲适哲学。而其中诸多关于梦想、智识、审美、个性与自然的论述,以及读书艺术、写作艺术、交友艺术等的论述,都对我们当前的教育提供了可资思考与借鉴的深刻见解。”林语堂从他的价值观念出发,从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系列生活方式并加以推荐,也就是叫人如何过日子,如何过一种有意思的诗意化的日子,如何创造生活和享受生活,表面上看,说的不是我们眼中的教育,但是,这实际上是一种比我们眼中的狭义的教育要大得多的教育。本质上,教育就是要让人懂得生活,学会如何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和建构意义,而不仅仅是那些书本上的知识。所以,作者认为,“《生活的艺术》既是一本生活随笔散文集,也堪称一部生活教育哲学论著。”黄丽娟老师的《走进诗意的教育生活》也是这样一篇有见地的文章,她是以明代重要的散文家陈继儒的名作《小窗幽记》为解读对象的,比起现代学者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小窗幽记》更轻灵,更主观,也更意象,但内存的精神却有着一致的地方,那就是如何生活,什么是诗意的生活,我们如何安顿自己的内心。陈继儒的作品在如何生活上表述得可能不是那么具体,但是其中随处可见的人生感悟却足以启发人心。所以,作者在反复阅读后这样说道:“眉公的言行无不如一剂剂良药,让我们这些匆忙行走在教育之路上的过客渐渐‘慢’下脚步来,让我们重新找回应有的从容、优雅、耐心与宽容,令我们与诗意的教育生活美丽相逢。”董旭午老师对《傲慢与偏见》中的人性的弱点分析之后说:“教育之所以高贵,就在于它从不回避人性的弱点,总是自觉地担当起矫正和改善人性弱点的神圣使命,让有人性缺憾的灵魂觉醒、觉悟,最终得到健康发育和提升。”这些都是传统阅读以外的另辟蹊径。
不得不说,那些传记作品对教育的启示更为直接。传记作品一般都要记述传主的生平事迹,再现他们成功或失败的人生轨迹,并追溯这轨迹形成的由来。这其中,人的成长,人的受教育过程,以及传主的人生经验与人生感悟都与教育相关,都是探讨教育的素材。正如袁爱国老师阅读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的自传《蛤蟆的油》时所感受到的一样,“其人生踪迹和心路历程的每一个转折点,似乎都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有许多的古代经典,由于它们包罗万象,是在更高的层面上探讨自然、社会与人生,教育自然是它们的意指范围。比如《孟子》《中庸》,还有柏拉图的《理想国》,本来就是传统教育的必读典籍,它们曾经被从教育的角度进行过无数次的阐释,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今天对它们进行重新解读。所谓的经典,正是可以被反复阅读而且能够光景常新的作品。今天的语境变了,我们面临的教育问题固然不同于作者当年,也相异于过去的读者。正是这些新的阅读背景,老师们有意识地选择了新的角度,使得这些经典生长出新的意义来。许昌良老师对《中庸》解读的立场显然是倾向于教育的民族传统,教育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在建构富于中国特色、具有中国人文精神的教育中,像《中庸》这样博大精深的民族经典值得我们认真借鉴和传承。至于那些本身就是以教育为题材的作品,我们与他们的对话就几乎是在同一个层面上了,像电影《心灵捕手》《地球上的星星》《三傻大闹宝莱坞》《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看上去很美》《自闭历程》和绘本《在森林里》《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我一直一直朝前走》《味儿》等,老师的阅读和阐释都可以说贴近作品,准确而不乏新意。
不过,在这样的主题阅读活动中,我还是倾向于选择那些在题材与主题上与教育相对比较远一点的作品,这才能体现在教育之外发现教育的意义。如果作品本身就是教育题材,由于“亲缘”关系,可能会对我们的讨论有很大的限制,对阅读的挑战也不大。说到这儿,我顺便说一句,不管讨论的是教育题材本身还是以外的作品,我们老师们提出话题的创造性、新颖性还没有超出想象,许多内容都是从我们教育的现成话题中拿来的,也就是说,谈的还是我们平时框框中的,只不过例子换成了文艺作品,就像我们的应试作文一样,多多少少有“套”和“靠”的痕迹,没能从根本上跳出教育谈教育。而且,从表达方式上讲,与讨论对象的匹配度也不够。阅读和谈论文艺作品,我们最好也能够“文艺”一下,活泼一些,优美一些,“另类”一些,从我们平时的、职业的话语习惯中跳出来。可惜不少老师还是将这次征文当成了一次“科研”或“论文”写作,有教育腔、教师腔、课堂腔。
虽然有一些遗憾,但我依然兴奋,希望有更多这样的活动,可以让老师们多走出教育,多读一些教育以外的作品,多观察体验教育以外的现象与经验。我相信,会有新的发现的。
打开窗户,外面阳光灿烂。
(作者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也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我非常赞赏《江苏教育》举办的这次“文艺作品中的教育哲学”的征文活动。这是一次教育以外对教育的发现之旅。
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小到个人内心世界的隐秘悸动,都是文艺作品表现的对象。不言自明,作为人类重要的活动之一,教育生活也必然是文艺作品的构成。由于教育涉及的面非常广,既关乎社会的经济制度,又关乎社会的意识形态;既关乎社会的文明进程,又关乎不同教育主体的价值理想;既与社会的精神层面相关,又制约于现实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因此许多文艺作品常常将教育作为题材,或者以教育作为切入点以反映社会的深刻变化。五四时期的许多文艺作品,都以青年的成长和出路为题材,通过人物的不同成长经历和人生命运来反映那个变革时期不同的社会理想的冲突。改革开放初期,又是像《班主任》等这样的作品,再次将社会价值的冲突与抉择展现出来,担当起包括教育在内的新的启蒙角色。而那些并非以教育为主题或题材的作品,我们同样会从中读到教育,发现教育,因为教育是无处不在的。从教育题材的作品中,我们会发现许多深刻的社会问题;而从那些似乎与教育无关的作品中,我们又能轻易地拎出有关教育的话题。这就说明,在文艺作品中,教育与社会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相关度。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好像是与我们的教育不相干的一部作品,但陈汉珍老师从社会结构的同一性上引申出了许多教育的论点。比如教育的异化,文章说道:“任何一种组织、制度、社会都可以视肖申克为缩影,我们的学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座肖申克城堡,当我们离开这座城堡时,我们中的绝大多数是注定要被体制化的,即使进入社会,体制对人的侵蚀也一刻不会停止。而现实中的每一个人,及至教育场域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肖申克似的角色。”当代中国作家毕飞宇的新作《大雨如注》不过是一篇短篇小说,但是姜广平老师却从教育的角度给予了多层面的分析。在姜老师看来,这部作品涉及到许多教育问题,如母语与英语的地位和在中国现实中的境遇,如教育主体的缺失,再如中外教育的比较……《大雨如注》形象地再现了中国现行教育之“狠”,但这“狠”却意外地导致了教育的悲剧,从主人公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出,因为教育责任人的极度模糊而使孩子无所归依。人们都忽视了,家庭和社会,都是教育的责任人。刘祥老师讨论的作品也是当下艺坛的新作《士兵突击》,在这部军事题材的电视剧中,刘老师发现许三多的成长体现的是教育的“另类”的爱,如果不是那些不同的“超于常规、超越感性、直抵灵魂、直面生命”的“另类”的爱,许三多永远只是一名“孬兵”。再比如程振理老师的《〈生活的艺术〉中的教育哲学意蕴》,谈的是林语堂的散文作品,作者认为,“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表达了中国人的旷怀达观、陶情遣性的生活方式,将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予以充分地传达,也就是文人所指的闲适哲学。而其中诸多关于梦想、智识、审美、个性与自然的论述,以及读书艺术、写作艺术、交友艺术等的论述,都对我们当前的教育提供了可资思考与借鉴的深刻见解。”林语堂从他的价值观念出发,从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系列生活方式并加以推荐,也就是叫人如何过日子,如何过一种有意思的诗意化的日子,如何创造生活和享受生活,表面上看,说的不是我们眼中的教育,但是,这实际上是一种比我们眼中的狭义的教育要大得多的教育。本质上,教育就是要让人懂得生活,学会如何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和建构意义,而不仅仅是那些书本上的知识。所以,作者认为,“《生活的艺术》既是一本生活随笔散文集,也堪称一部生活教育哲学论著。”黄丽娟老师的《走进诗意的教育生活》也是这样一篇有见地的文章,她是以明代重要的散文家陈继儒的名作《小窗幽记》为解读对象的,比起现代学者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小窗幽记》更轻灵,更主观,也更意象,但内存的精神却有着一致的地方,那就是如何生活,什么是诗意的生活,我们如何安顿自己的内心。陈继儒的作品在如何生活上表述得可能不是那么具体,但是其中随处可见的人生感悟却足以启发人心。所以,作者在反复阅读后这样说道:“眉公的言行无不如一剂剂良药,让我们这些匆忙行走在教育之路上的过客渐渐‘慢’下脚步来,让我们重新找回应有的从容、优雅、耐心与宽容,令我们与诗意的教育生活美丽相逢。”董旭午老师对《傲慢与偏见》中的人性的弱点分析之后说:“教育之所以高贵,就在于它从不回避人性的弱点,总是自觉地担当起矫正和改善人性弱点的神圣使命,让有人性缺憾的灵魂觉醒、觉悟,最终得到健康发育和提升。”这些都是传统阅读以外的另辟蹊径。
不得不说,那些传记作品对教育的启示更为直接。传记作品一般都要记述传主的生平事迹,再现他们成功或失败的人生轨迹,并追溯这轨迹形成的由来。这其中,人的成长,人的受教育过程,以及传主的人生经验与人生感悟都与教育相关,都是探讨教育的素材。正如袁爱国老师阅读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的自传《蛤蟆的油》时所感受到的一样,“其人生踪迹和心路历程的每一个转折点,似乎都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有许多的古代经典,由于它们包罗万象,是在更高的层面上探讨自然、社会与人生,教育自然是它们的意指范围。比如《孟子》《中庸》,还有柏拉图的《理想国》,本来就是传统教育的必读典籍,它们曾经被从教育的角度进行过无数次的阐释,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今天对它们进行重新解读。所谓的经典,正是可以被反复阅读而且能够光景常新的作品。今天的语境变了,我们面临的教育问题固然不同于作者当年,也相异于过去的读者。正是这些新的阅读背景,老师们有意识地选择了新的角度,使得这些经典生长出新的意义来。许昌良老师对《中庸》解读的立场显然是倾向于教育的民族传统,教育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在建构富于中国特色、具有中国人文精神的教育中,像《中庸》这样博大精深的民族经典值得我们认真借鉴和传承。至于那些本身就是以教育为题材的作品,我们与他们的对话就几乎是在同一个层面上了,像电影《心灵捕手》《地球上的星星》《三傻大闹宝莱坞》《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看上去很美》《自闭历程》和绘本《在森林里》《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我一直一直朝前走》《味儿》等,老师的阅读和阐释都可以说贴近作品,准确而不乏新意。
不过,在这样的主题阅读活动中,我还是倾向于选择那些在题材与主题上与教育相对比较远一点的作品,这才能体现在教育之外发现教育的意义。如果作品本身就是教育题材,由于“亲缘”关系,可能会对我们的讨论有很大的限制,对阅读的挑战也不大。说到这儿,我顺便说一句,不管讨论的是教育题材本身还是以外的作品,我们老师们提出话题的创造性、新颖性还没有超出想象,许多内容都是从我们教育的现成话题中拿来的,也就是说,谈的还是我们平时框框中的,只不过例子换成了文艺作品,就像我们的应试作文一样,多多少少有“套”和“靠”的痕迹,没能从根本上跳出教育谈教育。而且,从表达方式上讲,与讨论对象的匹配度也不够。阅读和谈论文艺作品,我们最好也能够“文艺”一下,活泼一些,优美一些,“另类”一些,从我们平时的、职业的话语习惯中跳出来。可惜不少老师还是将这次征文当成了一次“科研”或“论文”写作,有教育腔、教师腔、课堂腔。
虽然有一些遗憾,但我依然兴奋,希望有更多这样的活动,可以让老师们多走出教育,多读一些教育以外的作品,多观察体验教育以外的现象与经验。我相信,会有新的发现的。
打开窗户,外面阳光灿烂。
(作者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