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集团公司董事长,我曾经想过,东汽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如果谁和我说,东汽将不复存在,那我绝对不相信。一个有着42年发展历程、产值过百亿元的共和国重大装备企业怎么会没了呢?但经过“5·12”大地震,我发现自己错了,大自然可以让你一夜之间不复存在。东汽曾被大自然以极端的方式重创,但今天的东汽已经再度屹立。
第一次——凝重
那是震后第二天,5月13日,就在东汽叶片分厂办公楼前。总理说,“这场重大的地震灾害让你们吃苦了,你们许多亲朋都失去了生命,现在还有职工埋在废墟里,我同你们的心情一样非常难过。”他特别强调:“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必须要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作为抗震救灾的重中之重。现在离灾情发生还不到24个小时,许多埋在废墟下的生命还有生还的可能。我们就更要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不惜一切代价来挽救职工和家属的生命。”
当时,我们正在经受一场近乎绝望的煎熬。明明知道废墟中有人活着,听到里面有声音,大家往里面扔水、扔面包,但人就是救不出来。当时,总理一脸严峻地站在叶片工厂前面。我告诉总理:“这个厂会议室正在召开一个技术工作会议,现在还有25个人砸在里面了,其中有叶片生产领域的国家级专家。”总理问:“你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我说:“我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专业救援队。”总理当即做出决定,马上调地震救援的“国家队”(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前来救援。
第二次——关切
震后第10天,5月23日,总理再次来到东汽。从留下的照片看,总理的表情舒缓了很多,而现场有一件事打动了总理。
地震废墟中的东汽厂房的屋顶已经没有了,但职工们正在头也不抬地拆设备,而旁边就排了一排运输车辆,等待发运。要知道,这才是地震后的第十天啊,而员工们就想着要尽快恢复生产,要对用户负责。
总理看了后,说“我要讲几句话。”接过喇叭后,总理心情沉重地说:“在地震发生以后,我就来到了东汽。那时候,我们是集中力量救人,厂房倒了,资料楼倒了,东汽遇难职工及家属达500多人。现在地震已经过去10天,我们可以看到,在悲痛中的东汽人已经站立起来了,在东汽的废墟上开始了恢复重建。这是一种什么力量的支持?是东汽人的精神。他们知道,东汽是国家最大的一个汽轮机厂,他们要通过恢复重建工作,把东汽建没得更好。”
最后,总理说道:“东汽是一个站起来的巨人,东汽是震不倒、压不跨的,我们一定要下决心建设一个更先进、更安全、更可持续发展的新东汽。”
第三次——开颜
2008年9月1日,总理来到了东汽汉旺生产基地。在整个基地,只有一个厂房没有倒,其他都是局部被损或者全部被毁。就在没有倒塌的局部厂房下,工人还在生产。行车不能用了,就用汽车吊着生产。而那个没有倒的厂房,在进行加固。在大型机床旁、在熊熊炉火边、在高高吊车上,都是一个个劳动的身影,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而就在厂房外面,还有一个特殊的装置——我们称之为“逃生笼”。用那种很粗的钢管做成的,经过计算可以抗震的钢框。在里面放了水和干粮。一旦发生余震,职工就通过固定逃生的路线进入“逃生笼”。不仅逃生路线保持畅通,而且每个职工都接受了专门的训练。
总理非常高兴,东汽人没有让他失望。“上次来的时候,我曾经说过,‘东汽是压不垮的巨人’。事实证明,在震后的一百多天,东汽站起来了,生产不仅恢复了,而且基本达到了震前的水平,我要向东汽人致敬!”
“我曾经提过三点要求,就是要把东汽建设得更加先进、更加安全、更加可持续发展。今天,我想再提一点要求:恢复重建,绝不是原有厂房、设备的复制,而是要向更高的标准前进。要把东汽建成管理一流、技术一流、设备一流、质量一流的新东汽。我相信,一个崭新的东汽,它还会屹立在东方!”
温总理第三次的到来,时间停留最长,走的地方最多。许许多多的东汽职工、家属都见到了温总理,不仅如此,总理还亲切地与他们一一握手,与优秀班组职工合影留念。
在东汽汉旺原址废墟旁,总理在一张六尺三开的宣纸上,用行书刚劲有力地写下了“温家宝,2008年9月1日”。这次,我们终于看到了总理那慈祥的笑容。
第四次——欣慰
2009年1月25日,农历大年三十,一大早,总理就赶到了东汽。不仅看了东汽的重建现场,还看了东汽的德阳分部。
总理站在那,讲了一段非常感人的话。“我震后第7次到灾区,第4次到东汽。第一次来的时候,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但今天,我看到了一个新东汽的骨架又站立起来了。在地震中损失这么大的工厂,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恢复,是了不起的。今天,我看到了新的东汽厂址。不用多久,新的东汽就会矗立在地震灾区,在祖国大地。”
“在地震之后,我们又碰到了金融危机。我们克服了地震灾害,还要应对经济危机。现在,一个新的东汽建立起来了。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应对这场危机,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我说,它必将向世界传递一个信息——就是要对中国的工业有信心,要对中国的经济有信心,要对整个中国的发展有信心。东汽是巨人,东汽精神就是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奋勇当先。东汽精神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战胜一切困难。任何艰难险阻阻挡不了东汽人前进的步伐,也阻挡不了中国人前进的步伐。”
两天后,温总理就前往瑞士,参加一年一度的达沃斯论坛。在论坛上,温总理发表演讲,我又听到了同样的“中国信心”。
第一次——凝重
那是震后第二天,5月13日,就在东汽叶片分厂办公楼前。总理说,“这场重大的地震灾害让你们吃苦了,你们许多亲朋都失去了生命,现在还有职工埋在废墟里,我同你们的心情一样非常难过。”他特别强调:“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必须要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作为抗震救灾的重中之重。现在离灾情发生还不到24个小时,许多埋在废墟下的生命还有生还的可能。我们就更要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不惜一切代价来挽救职工和家属的生命。”
当时,我们正在经受一场近乎绝望的煎熬。明明知道废墟中有人活着,听到里面有声音,大家往里面扔水、扔面包,但人就是救不出来。当时,总理一脸严峻地站在叶片工厂前面。我告诉总理:“这个厂会议室正在召开一个技术工作会议,现在还有25个人砸在里面了,其中有叶片生产领域的国家级专家。”总理问:“你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我说:“我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专业救援队。”总理当即做出决定,马上调地震救援的“国家队”(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前来救援。
第二次——关切
震后第10天,5月23日,总理再次来到东汽。从留下的照片看,总理的表情舒缓了很多,而现场有一件事打动了总理。
地震废墟中的东汽厂房的屋顶已经没有了,但职工们正在头也不抬地拆设备,而旁边就排了一排运输车辆,等待发运。要知道,这才是地震后的第十天啊,而员工们就想着要尽快恢复生产,要对用户负责。
总理看了后,说“我要讲几句话。”接过喇叭后,总理心情沉重地说:“在地震发生以后,我就来到了东汽。那时候,我们是集中力量救人,厂房倒了,资料楼倒了,东汽遇难职工及家属达500多人。现在地震已经过去10天,我们可以看到,在悲痛中的东汽人已经站立起来了,在东汽的废墟上开始了恢复重建。这是一种什么力量的支持?是东汽人的精神。他们知道,东汽是国家最大的一个汽轮机厂,他们要通过恢复重建工作,把东汽建没得更好。”
最后,总理说道:“东汽是一个站起来的巨人,东汽是震不倒、压不跨的,我们一定要下决心建设一个更先进、更安全、更可持续发展的新东汽。”
第三次——开颜
2008年9月1日,总理来到了东汽汉旺生产基地。在整个基地,只有一个厂房没有倒,其他都是局部被损或者全部被毁。就在没有倒塌的局部厂房下,工人还在生产。行车不能用了,就用汽车吊着生产。而那个没有倒的厂房,在进行加固。在大型机床旁、在熊熊炉火边、在高高吊车上,都是一个个劳动的身影,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而就在厂房外面,还有一个特殊的装置——我们称之为“逃生笼”。用那种很粗的钢管做成的,经过计算可以抗震的钢框。在里面放了水和干粮。一旦发生余震,职工就通过固定逃生的路线进入“逃生笼”。不仅逃生路线保持畅通,而且每个职工都接受了专门的训练。
总理非常高兴,东汽人没有让他失望。“上次来的时候,我曾经说过,‘东汽是压不垮的巨人’。事实证明,在震后的一百多天,东汽站起来了,生产不仅恢复了,而且基本达到了震前的水平,我要向东汽人致敬!”
“我曾经提过三点要求,就是要把东汽建设得更加先进、更加安全、更加可持续发展。今天,我想再提一点要求:恢复重建,绝不是原有厂房、设备的复制,而是要向更高的标准前进。要把东汽建成管理一流、技术一流、设备一流、质量一流的新东汽。我相信,一个崭新的东汽,它还会屹立在东方!”
温总理第三次的到来,时间停留最长,走的地方最多。许许多多的东汽职工、家属都见到了温总理,不仅如此,总理还亲切地与他们一一握手,与优秀班组职工合影留念。
在东汽汉旺原址废墟旁,总理在一张六尺三开的宣纸上,用行书刚劲有力地写下了“温家宝,2008年9月1日”。这次,我们终于看到了总理那慈祥的笑容。
第四次——欣慰
2009年1月25日,农历大年三十,一大早,总理就赶到了东汽。不仅看了东汽的重建现场,还看了东汽的德阳分部。
总理站在那,讲了一段非常感人的话。“我震后第7次到灾区,第4次到东汽。第一次来的时候,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但今天,我看到了一个新东汽的骨架又站立起来了。在地震中损失这么大的工厂,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恢复,是了不起的。今天,我看到了新的东汽厂址。不用多久,新的东汽就会矗立在地震灾区,在祖国大地。”
“在地震之后,我们又碰到了金融危机。我们克服了地震灾害,还要应对经济危机。现在,一个新的东汽建立起来了。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应对这场危机,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我说,它必将向世界传递一个信息——就是要对中国的工业有信心,要对中国的经济有信心,要对整个中国的发展有信心。东汽是巨人,东汽精神就是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奋勇当先。东汽精神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战胜一切困难。任何艰难险阻阻挡不了东汽人前进的步伐,也阻挡不了中国人前进的步伐。”
两天后,温总理就前往瑞士,参加一年一度的达沃斯论坛。在论坛上,温总理发表演讲,我又听到了同样的“中国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