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常听到、看到这样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多媒体声色俱佳,学生时不时小组合作,课文内容品读却蜻蜓点水,而将大部分时间花在拓展延伸的感悟联想上。乍一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十分充分,完全符合课程标准中课堂上“师生平等对话”的理念。可是,细想一下,就可以发现这种“伪热闹”背后存在的问题:留给学生静心读书、潜心思考品读课文的时间很少,学生对课文印象只能是浮光掠影,更别说能够对某些精彩语句进行细品了。语文课,品味语言的教学不可缺失。
品味语言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内容。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理解能力,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这个窗口,推敲出文字背后的“潜台词”,读懂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形象特点,咀嚼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一种情感体验,一种审美趣味,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丰富。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某些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进行“咬文嚼字”,可以达到以小见大,品一词(一句)知全文的效果。
一、巧设情境展示画面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任何人都不可取代。因为学生要把教师提供的学习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必须通过积极自觉的思维去接受、理解、消化和运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氛围,促成学生知识的建构。在学习品味一些画面感很强的语句时,教师可创设出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契合的情境,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文本,通过亲近文本,揣摩语句,感受形象,理解人物。
教学西蒙诺夫的《蜡烛》,在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深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时,教师用激情的语言巧妙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这是怎样一个南斯拉夫的老妇人啊,她看着那战死的苏联红军战士,看了很久,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近已没有一个活东西可以听她倾诉。她唯一的一只猫在地窖里陪伴她度过四天之后也被刚才炸起的砖石碎片砸死。这时候,她是怎么做的,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学生齐读课文14自然段中的句子:“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唯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师:请细细揣摩这句话,感受这幅画面,说说你读出了老妇人怎样的形象。
生1:我从“伸手在她那唯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可以看出,在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老妇人是随身带着蜡烛,可见她对蜡烛的珍爱。
生2:“想了半天”说明老妇人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她对于要不要拿出珍藏在怀里的一只蜡烛想了很久,最后她还是决定要拿出蜡烛祭奠烈士。
生3:我不同意生2的看法,“想了半天”应该是她在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纪念烈士,因为前面有一句话,“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说明红军战士牺牲这件事在她心里引起很大的震动,而不是考虑要不要拿蜡烛这件事。
师:生3的分析非常到位,能根据前后的文意来理解,非常好!生2的思考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生4:我从“唯一的衣袋里”看出老妇人因为只有一个衣袋,所以随身只能装一只蜡烛,如果这个衣袋够大,或者她还有其他的衣袋,那么另一只蜡烛肯定也会被珍藏在身上,因为这是老妇人珍爱的她45年前的结婚蜡烛啊。
生5:“摸”说明老妇人当时将蜡烛藏得很深,现在要找出来,要找很久。“揣”说明她找到蜡烛后,小心翼翼地藏在怀里。这时候的老妇人已决定用自己珍爱一生的蜡烛来祭奠烈士。
生6:“摸”也可以看出老妇人年老体弱,动作缓慢迟钝。
……
从文本的一句话中,能品出这么丰富的内涵,实属不易,而且师生的思维有了交锋碰撞,这更是这节课一个意外的生成收获。
二、借助想象感受体验
想象,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高级的认知过程。在品味语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原有的相关信息,让学生以作品主人公自居,打开学生的思维的大门,引导学生浮想联翩,并让他们诉诸语言。借助想象这一心理活动,让学生走入文本,走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来感受着主人公的内心感受,体验着主人公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与作品主人公的距离逐渐缩短乃至最后消失,达到“文”“我”同一,融为一体的境界。
李祥森的小说《台阶》中,有一段话值得品味:“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的头上飘来飘去。”
学习时,可引导学生借助想象,体验父亲的内心世界。
师:父亲盖高台阶屋子的决心是何其大,耐心是何其强!他挑一担谷子回来,坐在台阶上休息,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仔细品读这一段话,想象父亲的心理活动。
生1:我一定要造一座比他们家台阶还要高的屋子!
师:父亲有决心,有信心。
生2:再苦一阵,再攒点钱,就可以造屋子了,我看就造一座九级高台阶的屋子吧。
师:父亲有规划,他在暗暗努力。
生3:他们屋子都有那么高的台阶,真羡慕啊!
生4:明年,明年就可以造新屋子了,要造个什么样的台阶呢?肯定不能比邻居差。到时,也让他们羡慕羡慕。
三、朗读涵泳增进了解
加拿大人曼尔埃尔在《阅读史》中告诉我们:“正常的阅读方式是大声朗读,而朗读涵泳是最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之一,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在朗读涵泳中实践读者与作品间的互动交流。”朗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又是一种创造性的阅读活动,它不可避免地渗透着学生的理解和主观感情。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文本内容迅速形成表象,以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并获得真切的体验。
高尔基的《海燕》,文质兼美,感情丰沛。教学时设计朗读涵泳这一环节,让学生亲近文本,在有感情地品读语言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加深对海燕形象的了解。 师:高尔基的《海燕》通篇洋溢着澎湃的激情,找出你喜欢的一句话,用心朗读,用情感知,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朗读效果。
生1:“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这句“呻吟着”后面稍作一点停顿,“它们这些海鸭啊”要读出轻蔑的语气,眼神里也要有轻蔑的目光,眼前仿佛看到在暴风雨将要到来时吓得胆战心惊,瑟瑟发抖的一群海鸭。我读到这里有一种痛快的感觉,所以这个“啊”还要带着讥笑的语气。
四、替换对比领悟妙处
有些作家善于炼字,文中常常有运用得十分生动形象贴切的词语,如朱自清的《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钻”,展现了春草初生时旺盛的生命力和冲破一切阻力,努力向上生长的力量。在品味“钻”字的用法时,可以和“长”字替换对比,学生更容易领悟“钻”字用法的妙处。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些关键词语,采用“换词法”,引导学生深层品味语言,以积累语感。
鲁迅《雪》中有一句话,“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教师可用“换词法”引导学生理解朔方雪花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师:很多人写雪用 “飘”字,如 “纷纷扬扬的雪花从天空飘落下来”,而鲁迅先生写朔方雪花则用了“撒”字。同学们,能不能把“撒”改成“飘”字呢?
生1:不可以改成“飘”字。因为“飘”字给人柔弱的感觉,而朔方的雪是苍劲有力的。
生2:我认为不可以。“撒”字说明朔方的雪“决不粘连”,可以“撒”得开。
生3:我也认为不可以改。我想起了曾经学过的写雪的一句文言句子:“撒盐空中差可拟”,虽然“撒”没有“飘”的柔美,但在文中却突出朔方雪的粗犷、豪迈的美。
师:你能联系学过的内容来理解,很好。
生4:“飘”字太轻盈,而“撒”字能突出一种重量,一种力量,从天空向下垂落,不怕跌落,有力地落到屋上,地上,枯草上,这是一种壮美,所以我也不同意改。
师:是啊,鲁迅先生“撒”字用得多么恰切、形象!它写出了朔方雪的坚毅,刚强,不屈不挠的斗争力量,这就是一字传神,这就是炼字的妙处。
替换对比不仅可用在精炼词语的品味,还可应用在对丰富生动句子的品味上。比如学习细致描写生动细节的句子,教师可用简练概括的句子替换,让学生比较,在对比品读中,理解语言细致刻画的妙处。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刘勰语)语文阅读教学中品味语言的教学,是走进文本、感悟文本的关键。语文教师只有深入研读文本,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才能带领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含英咀华细品华章,使学生从美文中获得浸润,得到感染,获得身心上的美之享受。
(作者单位:福州四中桔园洲中学)
品味语言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内容。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理解能力,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这个窗口,推敲出文字背后的“潜台词”,读懂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形象特点,咀嚼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一种情感体验,一种审美趣味,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丰富。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某些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进行“咬文嚼字”,可以达到以小见大,品一词(一句)知全文的效果。
一、巧设情境展示画面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任何人都不可取代。因为学生要把教师提供的学习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必须通过积极自觉的思维去接受、理解、消化和运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氛围,促成学生知识的建构。在学习品味一些画面感很强的语句时,教师可创设出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契合的情境,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文本,通过亲近文本,揣摩语句,感受形象,理解人物。
教学西蒙诺夫的《蜡烛》,在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深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时,教师用激情的语言巧妙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这是怎样一个南斯拉夫的老妇人啊,她看着那战死的苏联红军战士,看了很久,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近已没有一个活东西可以听她倾诉。她唯一的一只猫在地窖里陪伴她度过四天之后也被刚才炸起的砖石碎片砸死。这时候,她是怎么做的,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学生齐读课文14自然段中的句子:“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唯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师:请细细揣摩这句话,感受这幅画面,说说你读出了老妇人怎样的形象。
生1:我从“伸手在她那唯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可以看出,在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老妇人是随身带着蜡烛,可见她对蜡烛的珍爱。
生2:“想了半天”说明老妇人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她对于要不要拿出珍藏在怀里的一只蜡烛想了很久,最后她还是决定要拿出蜡烛祭奠烈士。
生3:我不同意生2的看法,“想了半天”应该是她在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纪念烈士,因为前面有一句话,“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说明红军战士牺牲这件事在她心里引起很大的震动,而不是考虑要不要拿蜡烛这件事。
师:生3的分析非常到位,能根据前后的文意来理解,非常好!生2的思考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生4:我从“唯一的衣袋里”看出老妇人因为只有一个衣袋,所以随身只能装一只蜡烛,如果这个衣袋够大,或者她还有其他的衣袋,那么另一只蜡烛肯定也会被珍藏在身上,因为这是老妇人珍爱的她45年前的结婚蜡烛啊。
生5:“摸”说明老妇人当时将蜡烛藏得很深,现在要找出来,要找很久。“揣”说明她找到蜡烛后,小心翼翼地藏在怀里。这时候的老妇人已决定用自己珍爱一生的蜡烛来祭奠烈士。
生6:“摸”也可以看出老妇人年老体弱,动作缓慢迟钝。
……
从文本的一句话中,能品出这么丰富的内涵,实属不易,而且师生的思维有了交锋碰撞,这更是这节课一个意外的生成收获。
二、借助想象感受体验
想象,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高级的认知过程。在品味语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原有的相关信息,让学生以作品主人公自居,打开学生的思维的大门,引导学生浮想联翩,并让他们诉诸语言。借助想象这一心理活动,让学生走入文本,走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来感受着主人公的内心感受,体验着主人公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与作品主人公的距离逐渐缩短乃至最后消失,达到“文”“我”同一,融为一体的境界。
李祥森的小说《台阶》中,有一段话值得品味:“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的头上飘来飘去。”
学习时,可引导学生借助想象,体验父亲的内心世界。
师:父亲盖高台阶屋子的决心是何其大,耐心是何其强!他挑一担谷子回来,坐在台阶上休息,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仔细品读这一段话,想象父亲的心理活动。
生1:我一定要造一座比他们家台阶还要高的屋子!
师:父亲有决心,有信心。
生2:再苦一阵,再攒点钱,就可以造屋子了,我看就造一座九级高台阶的屋子吧。
师:父亲有规划,他在暗暗努力。
生3:他们屋子都有那么高的台阶,真羡慕啊!
生4:明年,明年就可以造新屋子了,要造个什么样的台阶呢?肯定不能比邻居差。到时,也让他们羡慕羡慕。
三、朗读涵泳增进了解
加拿大人曼尔埃尔在《阅读史》中告诉我们:“正常的阅读方式是大声朗读,而朗读涵泳是最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之一,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在朗读涵泳中实践读者与作品间的互动交流。”朗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又是一种创造性的阅读活动,它不可避免地渗透着学生的理解和主观感情。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文本内容迅速形成表象,以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并获得真切的体验。
高尔基的《海燕》,文质兼美,感情丰沛。教学时设计朗读涵泳这一环节,让学生亲近文本,在有感情地品读语言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加深对海燕形象的了解。 师:高尔基的《海燕》通篇洋溢着澎湃的激情,找出你喜欢的一句话,用心朗读,用情感知,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朗读效果。
生1:“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这句“呻吟着”后面稍作一点停顿,“它们这些海鸭啊”要读出轻蔑的语气,眼神里也要有轻蔑的目光,眼前仿佛看到在暴风雨将要到来时吓得胆战心惊,瑟瑟发抖的一群海鸭。我读到这里有一种痛快的感觉,所以这个“啊”还要带着讥笑的语气。
四、替换对比领悟妙处
有些作家善于炼字,文中常常有运用得十分生动形象贴切的词语,如朱自清的《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钻”,展现了春草初生时旺盛的生命力和冲破一切阻力,努力向上生长的力量。在品味“钻”字的用法时,可以和“长”字替换对比,学生更容易领悟“钻”字用法的妙处。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些关键词语,采用“换词法”,引导学生深层品味语言,以积累语感。
鲁迅《雪》中有一句话,“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教师可用“换词法”引导学生理解朔方雪花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师:很多人写雪用 “飘”字,如 “纷纷扬扬的雪花从天空飘落下来”,而鲁迅先生写朔方雪花则用了“撒”字。同学们,能不能把“撒”改成“飘”字呢?
生1:不可以改成“飘”字。因为“飘”字给人柔弱的感觉,而朔方的雪是苍劲有力的。
生2:我认为不可以。“撒”字说明朔方的雪“决不粘连”,可以“撒”得开。
生3:我也认为不可以改。我想起了曾经学过的写雪的一句文言句子:“撒盐空中差可拟”,虽然“撒”没有“飘”的柔美,但在文中却突出朔方雪的粗犷、豪迈的美。
师:你能联系学过的内容来理解,很好。
生4:“飘”字太轻盈,而“撒”字能突出一种重量,一种力量,从天空向下垂落,不怕跌落,有力地落到屋上,地上,枯草上,这是一种壮美,所以我也不同意改。
师:是啊,鲁迅先生“撒”字用得多么恰切、形象!它写出了朔方雪的坚毅,刚强,不屈不挠的斗争力量,这就是一字传神,这就是炼字的妙处。
替换对比不仅可用在精炼词语的品味,还可应用在对丰富生动句子的品味上。比如学习细致描写生动细节的句子,教师可用简练概括的句子替换,让学生比较,在对比品读中,理解语言细致刻画的妙处。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刘勰语)语文阅读教学中品味语言的教学,是走进文本、感悟文本的关键。语文教师只有深入研读文本,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才能带领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含英咀华细品华章,使学生从美文中获得浸润,得到感染,获得身心上的美之享受。
(作者单位:福州四中桔园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