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d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研究性学习指的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在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取一个问题来进行研究,通过这个研究学习的过程,能够得到更多的知识,并提高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研究,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社會。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除此之外,还能提高学生的发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1.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要侧重热点的把握。
  一般来说,地理知识和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相关考试题目中,也会注重把课本内容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不仅仅要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还要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真正地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教师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时候,要从实际社会热点中选取探究题目。对这一类型的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就能够在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到更多的知识。因为是热点话题,学生会更加感兴趣,从而更主动参与到课题的探究过程中,并积极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相互之间进行讨论和学习。所以,教师在选题时,要先分析时事,除此之外,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比如,在G20峰会期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了解G20峰会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了解G20峰会的背景知识,以及了解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对各个国家的发展进行解读和学习,也是对地理课本内容的进一步延伸与拓展,从而多方位地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提升地理教学的整体效果。
  2.提高课堂互动,实现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就能够解决大部分较简单的问题。当然也会有一些不能解决的难题,教师可以把这些问题集中起来一次性进行解决。教师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先不进行解答,而是先选取几个重点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共同解决。合作探究就是让学生通过讨论,相互之间学习和总结,共同解决问题。合作探究有三种形式:一是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也就是同桌之间相互启发探讨;二是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探究;三是全班进行集体探究,也就是针对某个关键问题,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发表个人见解,共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之间积极地进行讨论、交流,而不作过多的引导。所以,通过合作探究,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能够更加深入地对问题进行探究。除此之外,全班进行集体探究时,通过听取别人的想法,能开拓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而激发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更好地完成地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
  在初中地理的实际教学中,教师采取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能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在研究性学习探究课题的选取上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当下的时事,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选出适合学生探究和学习的课题。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互动氛围,帮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全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其他文献
一、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现状  尽管新课改教学理念在很多学校都得到了响应,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笔者在本文主要以高中地理学科为例进行了探究。地理是高中阶段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当前很多教师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课堂教学以讲解为主,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高中地理知识面广,涉及的内容较多,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很难将复杂的地理知识讲解透彻。  二、构建和谐、高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冬季我国北方多地都出现了雾霾天气,带来的危害也非常大。而雾和霾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雾是漂浮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霾是指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我国中东部地区都会不时遭遇这样的天气,特别是华北地区。那么雾霾形成的原因何在、又有哪些防范措施呢?  每次出现雾霾天气过程,基本上都是由不利气象条件、本地
期刊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教师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如果学生没有掌握系统科学的读图技巧,就会既影响学习兴趣的培养,也影响了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应当强化学生对地理图像的理解、记忆与描绘过程,加强地图与学生认知经验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促进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  一、培养学生识图、记图、解图和绘图的能力  很
在如今世界多元化发展的激烈冲突中,只有常念家国在心怀,才能更好地弘扬、发展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一、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含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
高中政治教学肩负着高中德育的重任,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主要渠道。然而目前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单一地讲授思想政治相关理论,导致学生只获得了应用于考试答题的政治知识教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比较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高,缺乏主动性,教学效果堪忧。为此,高中政治老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将抽象的政治学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具象化,用理论联系实际,提升高中政治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