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头利落的短发、一副黑框眼镜,让人很难把这个说话时面带微笑、内敛腼腆的“理工男”和“世界冠军”联系起来。30岁的石晓伟是河钢集团唐钢公司技术中心炼钢技术研究中心产品研发工程师。在今年4月举办的第15届世界模拟炼钢挑战赛总决赛上,他战胜欧洲、美洲等赛区选手,站在了世界钢铁竞技的最高领奖台。从东北大学冶金工程专业毕业到扎根企业生产一线,石晓伟用6年时间从一名青涩大学生华丽转身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冶金新一代”。
从懵懵懂懂到独挑大梁
2015年,大学毕业的石晓伟被分配到唐钢公司技术中心工作。当时正赶上中厚板产线升级、设备改造,一线十分缺人。
第一次坐班车去中厚板产线现场,石晓伟在车上迷迷糊糊睡了很长时间,到了地方睁眼一看,风沙漫天。想到以后要在这儿工作,他心里凉了半截——车间的一切都很陌生。
从此,他紧跟着师傅学习,天天泡在产线上,查文献、查资料,很快就对设备和工艺参数有了初步认识。3个月后,他开始单独负责一个项目。
从成分设计到工艺优化,从炼钢、热轧到后续热处理,他都全权负责。通过项目的实施,石晓伟成功研发出正火处理的压力容器用钢等重点品种。实现了公司压力容器用钢从产品结构到产品规格的全方位拓展。
2015年到2018年,是他辛苦的3年,也是他成长最快的3年,从懵懵懂懂到独挑大梁,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高端钢种赢得市场
2018年,石晓伟被调到技术中心炼钢技术研究中心,面临全新挑战。
他负责公司最高端的钢种之一——烘烤硬化钢。烘烤硬化钢具有易成形、涂漆烘烤过程屈服强度增加的特点,深受车企欢迎。但冶炼成分控制精准度高,当时国内外只有少数钢企能够生产。很多人质疑,石晓伟比较年轻,让他负责这个钢种会不会掉链子。
“我憋着一股劲儿,只要是产这个钢,我就全流程跟着,一遍遍试验,一遍遍总结,50多个工艺参数,挨个儿确认,挨个儿优化,确实也失败了很多次,失败了就总结,下次生产不要犯同样的错误。”石晓伟回忆,凭着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儿,他最终为烘烤硬化钢稳定生产提供了依据。
2019年9月,该公司完成了供某知名汽车制造商烘烤硬化钢890吨订单的生产,赢得了客户信赖,市场就此打开。
化压力为动力
工作6年来,石晓伟发表论文8篇,申报专利7项,获得诸多荣誉。也正是这些工作为他今年赢得世界模拟炼钢挑战赛创造了“先天优势”。为了这场比赛,他足足准备了3年。
世界模拟炼钢挑战赛是世界钢铁行业公认的一项卓越赛事。2018年,石晓伟第一次参赛获得区域挑战赛第13名,未能入围决赛。于是他仔细分析原因,终于在2020年12月拿下第15届模拟炼钢挑战赛地区锦标赛北亚地区第一名,晋级世界总决赛,同时被世界钢铁协会授予“全球最具潜力的冶金新一代”称号。
本届比赛采取远程在线的形式进行,比赛项目是精炼和连铸两个模块,比赛钢种是一种特定的建筑用钢。选手需要在两个小时内,按照系统设定精炼出符合洁净度、温度、成分要求的钢水,然后进入连铸模块浇铸成合格的铸坯,精炼和连铸两个模块的成本之和最低者即为冠军。
在比赛前,石晓伟制订了16种比赛预案,对可能出现的任何一种情况都考虑到了。在备战总决赛的那段时间,他一心扑在如何选择最优操作方法、突破最低成本极限上。
有一段时间石晓伟感到压力很大:成本很长时间降不下去。他向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请教。老师傅教他如何在备战过程保持好自己的心態,并告诉他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如何化压力为动力。石晓伟重新梳理自己每一步的操作,深入挖掘理论,结合现场的实际生产经验,终于在总决赛还有10来天的时候突破了瓶颈,找到了降低成本的方法,最后也是靠着这个新发现的方法获得冠军。
(摘自《中国青年报》6.16)
从懵懵懂懂到独挑大梁
2015年,大学毕业的石晓伟被分配到唐钢公司技术中心工作。当时正赶上中厚板产线升级、设备改造,一线十分缺人。
第一次坐班车去中厚板产线现场,石晓伟在车上迷迷糊糊睡了很长时间,到了地方睁眼一看,风沙漫天。想到以后要在这儿工作,他心里凉了半截——车间的一切都很陌生。
从此,他紧跟着师傅学习,天天泡在产线上,查文献、查资料,很快就对设备和工艺参数有了初步认识。3个月后,他开始单独负责一个项目。
从成分设计到工艺优化,从炼钢、热轧到后续热处理,他都全权负责。通过项目的实施,石晓伟成功研发出正火处理的压力容器用钢等重点品种。实现了公司压力容器用钢从产品结构到产品规格的全方位拓展。
2015年到2018年,是他辛苦的3年,也是他成长最快的3年,从懵懵懂懂到独挑大梁,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高端钢种赢得市场
2018年,石晓伟被调到技术中心炼钢技术研究中心,面临全新挑战。
他负责公司最高端的钢种之一——烘烤硬化钢。烘烤硬化钢具有易成形、涂漆烘烤过程屈服强度增加的特点,深受车企欢迎。但冶炼成分控制精准度高,当时国内外只有少数钢企能够生产。很多人质疑,石晓伟比较年轻,让他负责这个钢种会不会掉链子。
“我憋着一股劲儿,只要是产这个钢,我就全流程跟着,一遍遍试验,一遍遍总结,50多个工艺参数,挨个儿确认,挨个儿优化,确实也失败了很多次,失败了就总结,下次生产不要犯同样的错误。”石晓伟回忆,凭着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儿,他最终为烘烤硬化钢稳定生产提供了依据。
2019年9月,该公司完成了供某知名汽车制造商烘烤硬化钢890吨订单的生产,赢得了客户信赖,市场就此打开。
化压力为动力
工作6年来,石晓伟发表论文8篇,申报专利7项,获得诸多荣誉。也正是这些工作为他今年赢得世界模拟炼钢挑战赛创造了“先天优势”。为了这场比赛,他足足准备了3年。
世界模拟炼钢挑战赛是世界钢铁行业公认的一项卓越赛事。2018年,石晓伟第一次参赛获得区域挑战赛第13名,未能入围决赛。于是他仔细分析原因,终于在2020年12月拿下第15届模拟炼钢挑战赛地区锦标赛北亚地区第一名,晋级世界总决赛,同时被世界钢铁协会授予“全球最具潜力的冶金新一代”称号。
本届比赛采取远程在线的形式进行,比赛项目是精炼和连铸两个模块,比赛钢种是一种特定的建筑用钢。选手需要在两个小时内,按照系统设定精炼出符合洁净度、温度、成分要求的钢水,然后进入连铸模块浇铸成合格的铸坯,精炼和连铸两个模块的成本之和最低者即为冠军。
在比赛前,石晓伟制订了16种比赛预案,对可能出现的任何一种情况都考虑到了。在备战总决赛的那段时间,他一心扑在如何选择最优操作方法、突破最低成本极限上。
有一段时间石晓伟感到压力很大:成本很长时间降不下去。他向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请教。老师傅教他如何在备战过程保持好自己的心態,并告诉他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如何化压力为动力。石晓伟重新梳理自己每一步的操作,深入挖掘理论,结合现场的实际生产经验,终于在总决赛还有10来天的时候突破了瓶颈,找到了降低成本的方法,最后也是靠着这个新发现的方法获得冠军。
(摘自《中国青年报》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