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金融支持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研究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w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顺应国际竞争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潮流,通过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财政金融政策的大力支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强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本文以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总结了二十多年发展的成绩已经财政金融支持情况,深入剖析了当前财政金融支持其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了在新形势下优化财政金融支持高新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新区 财政支持 金融创新
  西安高新区成立二十四年来,始终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完善优化财政支持政策,不断加大奖励扶持力度,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不断增强金融支持高新区发展力度,走出了一条具有内陆特色的财政金融支持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2015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开创西安高新区发展新局面。在此背景下,研究高新区发展中财政金融支持问题和探索财政金融支持新途径,对促进高新区创新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及财政金融支持现状
  (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西安高新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首批批准成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规划面积307平方公里,是丝绸之路沿线产业规模最大的高新区,也是西安乃至陕西最大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窗口。近年来,西安高新区紧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向西开放的国家战略,紧抓全球产业布局调整的重大机遇,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和科技服务业多元支撑的发展格局,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2014年,西安高新区完成企业总收入11070亿元,同比增长25%,位居全国高新区第三位;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3.2%,进出口总额达到1180亿元,同比增长35.6%,约占陕西省80%;实现固定资产投资660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一般预算收入88.28亿元,同比增长20.33%;企业总数超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1105家。
  (二)财政金融支持政策较为完善,企业创新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为促进企业发展,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制定《西安高新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政策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和《加快创新驱动和促进企业提质增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通过划分财政资金有偿使用和无偿使用,强化企业分类支持。充分发挥每年7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作用,从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企业提质增效、人才培育和引进、科技与金融融合等方面予以政策资金支持,扶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同时,人行西安分行营管部和西安高新区金融办联合开展名录制小微企业票据融资“双优操作”试点工作,通过充分发挥再贴现货币政策工具的导向作用,推动辖区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逐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为加快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一大批创新能力强、具备国内外行业竞争能力的科技企业,高新区实施了科技小巨人计划、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奖励、高层次人才团队投资性支持等政策,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三)金融基础环境良好,融资功能较为完善
  多年来,西安高新区通过优化园区金融服务环境,搭建企业融资平台,吸引更过的金融机构入驻园区,服务中小企业融资,促进主导产业发展。目前,西安高新区已汇集金融监管机构以及韩亚银行、汇丰银行等各类中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区域性总部30余家,109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66家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45家租赁、担保、小贷、信托、期货等准金融机构,科技型专营银行10家,聚集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各类科技金融服务机构360余家,设立股权交易中心、企业上市路演中心、产权交易中心、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和投融资联盟等七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融资租赁、消费金融公司、商业保理公司、P2P、股权众筹、第三方支付等新兴融资服务机构不断设立,其中互联网金融机构已达到34家。西安高新区几乎聚集了全省70%以上的全国或区域性金融机构总部,“科技路-唐延路-锦业路”带状科技金融聚集区已初步形成,成为西部最大的科技金融要素聚集区和全国高新区中科技金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2014年高新区社会融资总规模超过2200亿元,同比增长85%。
  (四)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科技金融特色鲜明
  近年来,西安高新区加快推进科技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大力提升科技企业资本市场利用能力,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发展。一是建设高新区信用与金融服务平台,与平安银行合作开发全国首款银政合作互联网金融产品“橙e税融通”,已为50余户企业核定信用贷款额度超2亿元;与招商银行西安分行合作开发了在线自主贷款服务,将平台征集的企业融资需求与招商银行的企业贷款产品在线自动匹配,并在线完成业务受理;与瀚华小贷公司合作开发“新易贷”信用金融产品,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50~10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以金开贷、融易贷等为代表的20余家互联网金融创新机构陆续设立并开展业务,累计交易量已突破10亿元;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政策的引导下,近三年区内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累计超过20亿元。二是建设科技大市场,围绕技术交易、设备共享、政策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化科技资源配置。2014年,西安科技大市场汇聚高校院所和军工单位900余家,全年技术成果交易额超260亿元,同比增长25%。三是通过科技企业保险、融资贴息、风险补偿、担保补贴以及综合信用等级评价补贴等方式,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科技与金融实现融合发展。近三年累计向担保机构兑现担保费补贴资金9017万元,撬动担保贷款额超100亿元,扶持中小微科技企业1300余家。
  (五)多层次资本市场活跃,创业投资发展迅速   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对调动民间资本积极性、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意义重大。一是建立上市上柜后备企业库,通过对企业上市上柜给予补贴,引导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近三年累计向拟上市上柜企业兑现4800多万元奖补资金;同时积极助推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私募债等方式进行融资,2014年全年债券融资额超800亿元。此外,设立2000万元科技保险专项资金,推出贷款履约保证保险等6大类16小类创新险种,近三年累计向96家企业兑现科技保险保费补贴570万元,带动科技保险风险保障额达121亿元。二是实施《关于促进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若干政策》,设立5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快发挥该基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推动创业投资健康发展。同时,成立创业园发展中心,为科技企业提供咨询与指导、项目策划与申报、投融资促进等服务,累计孵化毕业企业435家,转化科技成果1100多项;专业服务小微创业项目的预孵化基地—“创途在XIAN”,累计迎来32个创业团队、104位年轻创业者入驻。
  二、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财政金融支持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融资平台转型发展,融资支撑力度减弱
  西安高新区采用开发区与行政区并行模式,管委会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根据《西安市开发区条例》和政府授权,行使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行政职能,对园区实行统一管理,西安高新控股有限公司等公司作为政府性融资平台主要为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融资。而《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等文件出台后,严格规范政府性融资政策的着力点更多指向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行为,随着平台公司公益性、准公益性资产和债务剥离,融资平台业务发展面临转型,其对高新区显性或隐性的融资支撑力度将会大大减弱。同时,企业将面临来自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压力,正常融资和运营活动将可能出现诸多不确定风险,融资前景不容乐观,对支撑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可能带来影响。
  (二)信贷创新力度不强,融资渠道有待拓展
  银行信贷作为配置资金资源的主要手段,对于有效满足企业融资需求、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信贷激励机制不完善、商业银行创新动力不足等因素影响,银行信贷融资主渠道作用未能有效发挥。银行的“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特性与高新区科技企业的“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特征存在结构性矛盾,银行经营对信贷风险实行严格的追责制度,加之高新区对商业银行信贷激励机制的不完善,致使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积极性不高。同时,虽然金融机构在信贷产品创新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信贷产品、信贷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力度仍显不足,存在产品规模较小、品种不足等问题。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配套机制问题,软件外包贷款、文化创意贷款等新型融资产品明显不多,需要不断提高金融创新能力,探索开发多样化的信贷产品。
  (三)创业投资发展滞后、企业获得创业投资阶段偏后
  创业投资对于高新区的科技企业具有风险分散、产业培育、完善公司治理机制、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要素集成等一系列作用。从全国比较来看,西安高新区创业投资基金在规模和种类等方面,均与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等自主创新示范区存在明显差距。西安高新区创业投资机构主要是外地机构,在资本市场整合资源的能力等方面具有本地创业投资企业无法比拟优势,而本地创业投资企业大多是政府或中小民营企业发起设立,缺乏与资本市场对接的通路。在投资项目及阶段上,比较成熟的企业交易获得投资,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获得融资支持则比较困难。而中早期也是西安高新区众多的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压力最大的阶段,可以说,对于轻资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个阶段是否能够获得创业投资是决定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但创业投资机构出于企业成长风险、收益等因素考虑,在企业发展的中早期介入不够。
  (四)资本市场融资发展较慢,中小企业债券融资较难获得
  一是西安高新区资本市场融资发展相对较慢,在上市企业数量及融资额等方面部分不快。截至目前,西安高新区境内外上市上柜企业为72家,仅占中关村上市企业数的33.3%。二是西安高新区在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融资中,仅有那些产品成熟、市场前景广阔的高科技企业及少数中小企业能够争取上市筹资,大多数的小微企业则无法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三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或“新三板”挂牌要求主体应当是依法设立且合法存续的股份有限公司。而西安高新区后备上市企业还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制度不规范等问题,有的甚至存在公司资金存在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借款、代偿债务或者其他方式占用的情形,直接影响企业上市融资进度。四是债券融资是企业外部融资的重要途径,在提高金融资产流动性等方面具有股权融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西安高新区债券融资中,大型企业占比较高,近三年大型企业债券融资占比高达九成以上,中小企业较难通过债券进行融资。
  三、财政金融支持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机制,优化金融发展环境
  首先建立高新区金融工作联系制度。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信息沟通,协调解决高新区金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根据各自职能对高新区企业的直接或间接融资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或服务,加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把握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充分发挥政策合力,形成促进高新区发展的组合拳。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奖励支持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从鼓励创新、企业表彰奖励等方面对企业进行激励。各监管部门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建立健全落实信贷任务指标考核体系,完善高新区信贷评价机制,强化对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考核力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不断优化高新区金融发展环境
  (二)引导鼓励创新信贷融资模式,切实加大有效信贷投入
  一是加强对高新区四大主导产业的信贷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分别结合自身优势,加大对符合贷款条件的高技术产业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的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具有一定优势的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形成多元化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加大科技含量较高、创新性强、成长性好,具有良好产业发展前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二是继续加大对科技资源大市场建设的信贷支持,要针对技术转移、成果交易、成果产业化等方面的融资需求与特点,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完善业务流程,切实加大对科技资源大市场建设的信贷支持。三是积极推动商业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创业投资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机构的合作,大力推行“企业+担保基金+银行”、“银行+担保+合理的风险补偿”、“股权+债权”等融资模式,有效满足自主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三)构建多元化的直接融资体系,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一是高新区相关部门要加强与证券监管部门、证券交易所的合作,有效发挥政府在企业上市工作中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努力创造有利的企业上市环境和条件。引导企业转变观念,支持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主营业务突出、规范运作、成长性好的企业进行上市融资,并努力培育上市后备企业。二是具备债券承销资格的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其在银行间市场的信息技术和承销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充分运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公司债、可转换债券、私募债等直接融资工具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资金需求。鼓励各类担保机构联合提供担保服务,提高集合债券信用等级。三是加大新三板挂牌企业奖励扶持和补贴扶持力度,积极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持续推动区内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积极运用信托方式,通过向社会募资开展中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业务,支持高新区企业的发展。
  (四)积极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加大资金投入
  一是建立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的正向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并扩充扶持政策的相关内容。探索建立适合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风险补偿机制,对向自主创新企业提供融资的机构,视其不同阶段的风险高低,提供差别化的风险补贴等。探索完善国有创投企业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如允许国有创投机构采取期股、期权、奖励等多种分配方式,调动管理团队的积极性。二是不断优化促进风险投资的外部融资环境,进一步健全会计审计、法律咨询、上市咨询、财务辅导等中介服务体系,为创投企业提供相应支持。发挥创业风险投资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创投行业与政府部门、金融业的交流与合作,切实加大对创投企业及其投资企业的金融支持。
  (五)积极推进融资平台企业的功能转型,充分发挥产业融资服务功能
  根据中央政府及监管层的政策导向,融资平台企业改制和业务转型是现实发展的必然。结合高新区融资平台实际和未来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战略,政府融资平台要逐步弱化现有的集团化“投、融、建、管”思路,通过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等事先公开的收益约定规则,鼓励社会资本通过PPP等模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的投资和运营;通过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和各项扶持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探索投资公司、控股公司与金融结构开展战略融资合作,使控股公司、投资公司要真正转型成为西安市战略产业发展扶持平台,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高效对接,更好地发挥产业融资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殷兴山.建立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J].武汉金融,2010.
  [2]王春蕾,曹颢.高新区金融服务环境建设的实施策略[J].上海金融,2014.
  [3]赵晓钰.信用高新 责任政府 西安高新区信用与金融服务平台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14.
  [4]刘瑾,耿谦,王艳.产城融合型高新区发展模式及其规划策略-以济南高新区东区为例[J].规划师,2012.
  作者简介:郝轩(1979-),男,汉族,陕西凤翔人,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户县支行,研究方向:金融市场,民生金融。
其他文献
一、武汉服装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行业地位武汉服装产业经过近几年的调整,现已进入稳定发展时期.企业数由2000多家减至1998年底的1592家后基本稳定下来;行业总产值由1998年的6
利用甘肃省1997-2013年数据实证分析了分析了甘肃省金融发展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实证结果表明:变量的数据为平稳性数据,且具备长期的协整关系,格
目的:了解两种类型食管癌的危险因素,为食管癌的一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食管癌”、“分型”、“危险因素”等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百度学术、pubmed等学术网站的文
指出:"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然而,我国推进工业化,实现现
湖南省是农业大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保证全省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关键,而当前县域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认识不到位、涉农贷款不涉农、金融服务水平不高的现象却依然存在
期刊
【摘要】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也在快速发展,由此产生的电话银行、微信银行、第三方支付等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本文以互联网金融为背景,以吉林省商业银行改革创新为研究对象,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 商业银行 金融创新  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app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
目的:通过开展药学服务,推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加强药事管理,在全院开展药物咨询和用药教育,收集用药信息,拓展临床药学工作,有效开展药学服务.结果:通过多途径开展药学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在我国加快城市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的背景下,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在城市文化建设工作中,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先是分析了公共艺术设计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