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7日,18岁的安徽芜湖一中女孩钱可人,和全国1000多万学子一样参加高考。这个在刚刚闭幕的第7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比赛中获得3块金牌并打破2项全国记录的女生,这个听力一级障碍的女孩儿,这个国家一级运动员,被国际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钦佩的中国小画家,面对名校敞开的保送大门,她偏要凭借自己的实力来实现梦想……
女儿啊,妈妈要把朽木变钢铁
1987年,24岁的何玫与钱旭升结婚,次年,他们的女儿出生。丈夫为孩子起名“可人”,小可人十个月时就学会了走路,健康活泼。然而在三岁时,由于感冒打了一针庆大霉素,小可人跌入了无声的深渊:孩子听力丧失到左耳90分贝、右耳100分贝,医学鉴定为全聋。何玫和爱人辗转到北京、上海等地大医院复查,得到的是一样残酷无情的结果:感应神经性耳聋,根本无法治疗。
俗话说“十聋九哑”。按政策,何玫可生二胎,“既然是个生命,就得对她负责到底,绝不能让女儿失聪之后再失语!”夫妻俩开始了长达14年“聋儿康复”路的艰难跋涉。
何玫先到北京参加了中华聋儿康复中心的家长培训班,回来后对女儿语训。钱旭升为了有时间教女儿,放弃了心爱的记者工作,调到芜湖学校任教。夫妻俩想尽一切办法,用情景教学、实物教学、卡片、图片等教她学说话认字。一开始,由于孩子失聪时掌握词汇极少,又无法发现自己发音是否正确,因而学语识字进展很慢。
一次,在江苏省连云港看病,房间里所有的设施器具都成了妈妈的教具。小可人发不好“灯”的音,小手只得摸着妈妈嘴唇从早学到晚才会发声,就连护士也埋怨妈妈太“残酷”。在迷人的海滨沙滩上,妈妈在沙滩上写出了大大的“贝壳”二字,朗声念给她听,钱可人睁着好奇的眼睛盯着妈妈的嘴,用了整整一上午,终于学会了这个读音。当别的孩子在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可人却为了一个字一个词千万次地对着口型学,她有时偷懒试图用手语来表达,都被妈妈的巴掌无情地打回去。巴掌打哭了女儿,也打在何玫心上。
与此同时,为了舒缓紧张的学习气氛,夫妻俩又有意识开始了孩子的人生规划:对于一个聋儿,将来必须具备多种生存技能,才能塑造出健康人格,培养自尊自强的心理。可人4岁开始,何玫坚持送可人学画,每周上两次课。在兴趣培养中,何玫竟然发现女儿对绘画很有天赋,便送到专业人士那里系统学习。为了使可人自立自强,何玫夫妇常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锻炼她,逢休息日,还常邀请同事带着孩子到家里来玩,让她学习待人接物,多与人交流,这样,不但使语训效果得到提高,同时又克服了她的心理障碍。
我是丑小鸭,我要加倍努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1992年到1995年,可人历尽艰难,语言能力提高很快,她不仅读懂了唇语,学会了说话,还会写不少文字,基本能和正常人交流,并在芜湖市绿影小学随班就读。
可是,可人正式上课的第一天就“露馅”了:班主任上午下课前说了三遍,叫可人这一组放学后留下来打扫卫生,而可人没有听到,放学便回家了,老师非常生气。下午老师布置家庭作业,她无法记全,又被老师狠狠批了一顿,全班同学都好奇地看着她,她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放学后大哭了一场。第二天,何玫立即赶到学校,跟老师说明孩子的残疾,老师立即劝其退学。何玫一下子泪眼婆娑,连忙将可人语训的情况以及写的字和画作给老师看,老师被感动了。何玫还向老师保证,今后考试成绩一定在中等偏上,否则自动退学。
难得的求学机会,可人面对的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但她没有流泪,她相信她迟早会用眼睛、用心灵来感受、熟悉这个正常人的世界。何玫夫妇坚持用语训的方法在家超前教一年级的课本,在一年级的期末考试中,小可人除了听写没有得满分,其他全部满分;在二年级时,还考了年级第二名。小可人终于用自己的汗水和实力维护了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一天吃午饭时,可人痛苦地告诉母亲,上英语课同学们自由组合练口语,可没有同学愿与她对话,她只有孤独地自己对自己说。妈妈听后很难过,“对不起,妈妈没能给你一双健康的耳朵,给你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困难。”可人马上止住泪水安慰妈妈:“可人和别的同学不一样,可人要坚强。”
苦心人天不负,经过几年的超前辅导和语训,可人从三年级开始,能一看别人的发音口型和喉结振动就能知道说什么,基本上能与小朋友们交流了,多年的语训终于使可人聋而不哑!1997年,可人9岁了。何玫认为孩子大了,绝不能让生理残疾在她的人格和心理成型的关键期留下阴影,而克服自卑的重要手段就是要有一个与小伙伴沟通、互动的渠道,何玫想让孩子学舞蹈。在征求女儿意见时,懂事的女儿响亮地对妈妈说:“画画、跳舞都是我的兴趣,我也想看看自己到底能走多远!”于是,可人师从芜湖市舞蹈家协会副秘书长胡歆,每周上一次课。不论是画画还是舞蹈课,何玫夫妇总是轮流陪同,帮她记下画画和舞蹈动作的名词,回来后对这些名词做详细的解释和示范,直到可人完全掌握。
奇迹多在厄运中出现,在父母营造的坚韧、乐观、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可人逐步树立起自立自强的信心,从此,她不再自卑,乐观开朗,这些为她今后取得良好的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六年里,可人靠着看老师的口型“听”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被评为芜湖市和学校的“三好学生”。2001年,可人的独舞《木兰从军》喜获安徽省第五届残疾人文艺调演三等奖,受到芜湖市政府的嘉奖。自此,可人的绘画和舞蹈多次在省市级的比赛、演出中获奖,大家都称赞可人是“得奖专业户”。特别是2000年11月,在中瑞建交25周年之际,她的两幅作品获大奖,并代表中国残疾小画家访问瑞士,受到了原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亲切接见。当萨马兰奇得知她是个全聋的残疾女孩时,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赞叹:“这个小姑娘与中国的长城一样,简直不可思议!”
2002年,可人在芜湖市萃文中学读书。为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何玫一边工作一边自学,完成了安徽师范大学法律大专课程。父母的勤奋深深感染了女儿,可人在卧室墙上挂了一面很大的镜子,她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往镜子前一站,开始苦练英语单词发音和口型,她每天都会对着镜中的自己说:“可人,你是个丑小鸭,但决不是低能儿,所以一定要比别人更努力!”
知女莫如父。父亲感到女儿学习压力大,为提高身体素质,征得可人的同意,他将可人送到芜湖市业余重点体校,跟随李建平教练学习跑步增强体能。虽然由于听力丧失,可人的平衡能力减退,但她坚持每天跑步5公里以上,保持充沛旺盛的精力和体力。可人凭借练舞蹈造就的身体柔韧性与协调性,加上能吃苦和较高的领悟力,经过一年刻苦训练,2003年7月,可人参加安徽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100米、200米、400米项目短跑,均获得冠军,被大会授予“体育道德风尚奖”,此后又多次在全国残运会上获得田径冠军。由于成绩优秀,可人于2005年初作为中国运动员参加了澳大利亚墨尔本第二十届聋人奥运会,随后在女子400米、4×400米项目中,分获第八和第四的好成绩。
至此,何玫夫妇终于实现了他们的愿望:女儿已经成长为一个可爱的人,一个使人满意而能干的人!
我是天使,我要飞得更高更远
进入芜湖一中读高中时,可人的学业始终保持稳定状态,读书、绘画、舞蹈、体育四不误。而这一切,都与父母的努力分不开。可人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进入高中,我已从幼稚的小孩逐步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女孩。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没有像很多残疾孩子的父母一样溺爱我,放在家中安养不见太阳。他们精心地为我提供一切机会参与社会活动,锻炼身体,学习文化知识,过程虽然有点残酷,但我觉得这是锻炼自己的机会,是快乐,是走向成功的过程。我感谢父母,他们并没有因为我的残疾而降低对我的期望值,所有的苦难——所有的磨炼都造就了今天如此快乐、健康的我。
为了重返有声世界,2005年5月2日,可人一家三口慕名来到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接受了电子耳蜗植入手术。手术十分成功,可人的听力已经接近正常人的水平。身残志坚的耳聋少女终于重返有声世界,可人激动地搂着妈妈的脖子:“15年里我看着别人的脸色和嘴唇说话,今天我终于可以像别人一样、甚至闭着眼睛说话,我恢复了一个全新的我!”“是的,可人是妈妈心目中最完美的骄傲!”何玫也忍不住流出了欣喜的泪水……
今年5月14日,第7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昆明举办。就在所有同学们全力以赴紧张迎接高考时,可人却想参加这次运动会。征询父母的意见,妈妈决定支持她:“高考固然很重要,但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为咱们省的体育事业争光也很重要啊。况且,如果可人不去,她的记录被别人打破那是件很没面子的事哦!”爸爸也赞同道:“学习贵在平时用功,牺牲掉这一周不见得就影响高考成绩。”可人高兴极了:“我还以为你们都反对呢,看来你们是很开明的嘛!” 这之前,可人已经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四川美术学院设计专业课的考试,就等着6月份的文化课高考了。
赛前,钱旭升特意请假从芜湖陪女儿来到昆明。小将钱可人再次代表安徽体育代表团出征大赛。在田径比赛中,可人状态极佳,在T60级100米短跑上,她为安徽体育代表团摘得首枚金牌,之后又一举夺得女子200米金牌,并以26.15秒的成绩打破该项目的全国记录。接着,400米跑金牌也被她揽入囊中,以绝对优势夺得三金,两次打破全国记录。
昆明归来,可人全力投入高考。考前,北大、北师大和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及安徽省内的不少高校都向她伸来橄榄枝,表达以体育特长生身份录取她的意向,但可人说:“所有荣誉只代表历史,我要凭借自己文化课的实力入学。”
回首自己走过的路,可人淡淡而坚定地总结:“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最应该克服的心理障碍就是什么都死了心,什么都不想尝试。我的求学路,其实就是我和父母携手的三人长征路。在我的眼里,没有什么困苦不可征服!”
从丑小鸭蜕变成白天鹅的可人正展翅高翔,她要飞向现实里的童话,让所有梦想都开花……
(责编 丁可)
女儿啊,妈妈要把朽木变钢铁
1987年,24岁的何玫与钱旭升结婚,次年,他们的女儿出生。丈夫为孩子起名“可人”,小可人十个月时就学会了走路,健康活泼。然而在三岁时,由于感冒打了一针庆大霉素,小可人跌入了无声的深渊:孩子听力丧失到左耳90分贝、右耳100分贝,医学鉴定为全聋。何玫和爱人辗转到北京、上海等地大医院复查,得到的是一样残酷无情的结果:感应神经性耳聋,根本无法治疗。
俗话说“十聋九哑”。按政策,何玫可生二胎,“既然是个生命,就得对她负责到底,绝不能让女儿失聪之后再失语!”夫妻俩开始了长达14年“聋儿康复”路的艰难跋涉。
何玫先到北京参加了中华聋儿康复中心的家长培训班,回来后对女儿语训。钱旭升为了有时间教女儿,放弃了心爱的记者工作,调到芜湖学校任教。夫妻俩想尽一切办法,用情景教学、实物教学、卡片、图片等教她学说话认字。一开始,由于孩子失聪时掌握词汇极少,又无法发现自己发音是否正确,因而学语识字进展很慢。
一次,在江苏省连云港看病,房间里所有的设施器具都成了妈妈的教具。小可人发不好“灯”的音,小手只得摸着妈妈嘴唇从早学到晚才会发声,就连护士也埋怨妈妈太“残酷”。在迷人的海滨沙滩上,妈妈在沙滩上写出了大大的“贝壳”二字,朗声念给她听,钱可人睁着好奇的眼睛盯着妈妈的嘴,用了整整一上午,终于学会了这个读音。当别的孩子在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可人却为了一个字一个词千万次地对着口型学,她有时偷懒试图用手语来表达,都被妈妈的巴掌无情地打回去。巴掌打哭了女儿,也打在何玫心上。
与此同时,为了舒缓紧张的学习气氛,夫妻俩又有意识开始了孩子的人生规划:对于一个聋儿,将来必须具备多种生存技能,才能塑造出健康人格,培养自尊自强的心理。可人4岁开始,何玫坚持送可人学画,每周上两次课。在兴趣培养中,何玫竟然发现女儿对绘画很有天赋,便送到专业人士那里系统学习。为了使可人自立自强,何玫夫妇常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锻炼她,逢休息日,还常邀请同事带着孩子到家里来玩,让她学习待人接物,多与人交流,这样,不但使语训效果得到提高,同时又克服了她的心理障碍。
我是丑小鸭,我要加倍努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1992年到1995年,可人历尽艰难,语言能力提高很快,她不仅读懂了唇语,学会了说话,还会写不少文字,基本能和正常人交流,并在芜湖市绿影小学随班就读。
可是,可人正式上课的第一天就“露馅”了:班主任上午下课前说了三遍,叫可人这一组放学后留下来打扫卫生,而可人没有听到,放学便回家了,老师非常生气。下午老师布置家庭作业,她无法记全,又被老师狠狠批了一顿,全班同学都好奇地看着她,她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放学后大哭了一场。第二天,何玫立即赶到学校,跟老师说明孩子的残疾,老师立即劝其退学。何玫一下子泪眼婆娑,连忙将可人语训的情况以及写的字和画作给老师看,老师被感动了。何玫还向老师保证,今后考试成绩一定在中等偏上,否则自动退学。
难得的求学机会,可人面对的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但她没有流泪,她相信她迟早会用眼睛、用心灵来感受、熟悉这个正常人的世界。何玫夫妇坚持用语训的方法在家超前教一年级的课本,在一年级的期末考试中,小可人除了听写没有得满分,其他全部满分;在二年级时,还考了年级第二名。小可人终于用自己的汗水和实力维护了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一天吃午饭时,可人痛苦地告诉母亲,上英语课同学们自由组合练口语,可没有同学愿与她对话,她只有孤独地自己对自己说。妈妈听后很难过,“对不起,妈妈没能给你一双健康的耳朵,给你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困难。”可人马上止住泪水安慰妈妈:“可人和别的同学不一样,可人要坚强。”
苦心人天不负,经过几年的超前辅导和语训,可人从三年级开始,能一看别人的发音口型和喉结振动就能知道说什么,基本上能与小朋友们交流了,多年的语训终于使可人聋而不哑!1997年,可人9岁了。何玫认为孩子大了,绝不能让生理残疾在她的人格和心理成型的关键期留下阴影,而克服自卑的重要手段就是要有一个与小伙伴沟通、互动的渠道,何玫想让孩子学舞蹈。在征求女儿意见时,懂事的女儿响亮地对妈妈说:“画画、跳舞都是我的兴趣,我也想看看自己到底能走多远!”于是,可人师从芜湖市舞蹈家协会副秘书长胡歆,每周上一次课。不论是画画还是舞蹈课,何玫夫妇总是轮流陪同,帮她记下画画和舞蹈动作的名词,回来后对这些名词做详细的解释和示范,直到可人完全掌握。
奇迹多在厄运中出现,在父母营造的坚韧、乐观、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可人逐步树立起自立自强的信心,从此,她不再自卑,乐观开朗,这些为她今后取得良好的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六年里,可人靠着看老师的口型“听”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被评为芜湖市和学校的“三好学生”。2001年,可人的独舞《木兰从军》喜获安徽省第五届残疾人文艺调演三等奖,受到芜湖市政府的嘉奖。自此,可人的绘画和舞蹈多次在省市级的比赛、演出中获奖,大家都称赞可人是“得奖专业户”。特别是2000年11月,在中瑞建交25周年之际,她的两幅作品获大奖,并代表中国残疾小画家访问瑞士,受到了原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亲切接见。当萨马兰奇得知她是个全聋的残疾女孩时,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赞叹:“这个小姑娘与中国的长城一样,简直不可思议!”
2002年,可人在芜湖市萃文中学读书。为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何玫一边工作一边自学,完成了安徽师范大学法律大专课程。父母的勤奋深深感染了女儿,可人在卧室墙上挂了一面很大的镜子,她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往镜子前一站,开始苦练英语单词发音和口型,她每天都会对着镜中的自己说:“可人,你是个丑小鸭,但决不是低能儿,所以一定要比别人更努力!”
知女莫如父。父亲感到女儿学习压力大,为提高身体素质,征得可人的同意,他将可人送到芜湖市业余重点体校,跟随李建平教练学习跑步增强体能。虽然由于听力丧失,可人的平衡能力减退,但她坚持每天跑步5公里以上,保持充沛旺盛的精力和体力。可人凭借练舞蹈造就的身体柔韧性与协调性,加上能吃苦和较高的领悟力,经过一年刻苦训练,2003年7月,可人参加安徽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100米、200米、400米项目短跑,均获得冠军,被大会授予“体育道德风尚奖”,此后又多次在全国残运会上获得田径冠军。由于成绩优秀,可人于2005年初作为中国运动员参加了澳大利亚墨尔本第二十届聋人奥运会,随后在女子400米、4×400米项目中,分获第八和第四的好成绩。
至此,何玫夫妇终于实现了他们的愿望:女儿已经成长为一个可爱的人,一个使人满意而能干的人!
我是天使,我要飞得更高更远
进入芜湖一中读高中时,可人的学业始终保持稳定状态,读书、绘画、舞蹈、体育四不误。而这一切,都与父母的努力分不开。可人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进入高中,我已从幼稚的小孩逐步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女孩。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没有像很多残疾孩子的父母一样溺爱我,放在家中安养不见太阳。他们精心地为我提供一切机会参与社会活动,锻炼身体,学习文化知识,过程虽然有点残酷,但我觉得这是锻炼自己的机会,是快乐,是走向成功的过程。我感谢父母,他们并没有因为我的残疾而降低对我的期望值,所有的苦难——所有的磨炼都造就了今天如此快乐、健康的我。
为了重返有声世界,2005年5月2日,可人一家三口慕名来到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接受了电子耳蜗植入手术。手术十分成功,可人的听力已经接近正常人的水平。身残志坚的耳聋少女终于重返有声世界,可人激动地搂着妈妈的脖子:“15年里我看着别人的脸色和嘴唇说话,今天我终于可以像别人一样、甚至闭着眼睛说话,我恢复了一个全新的我!”“是的,可人是妈妈心目中最完美的骄傲!”何玫也忍不住流出了欣喜的泪水……
今年5月14日,第7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昆明举办。就在所有同学们全力以赴紧张迎接高考时,可人却想参加这次运动会。征询父母的意见,妈妈决定支持她:“高考固然很重要,但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为咱们省的体育事业争光也很重要啊。况且,如果可人不去,她的记录被别人打破那是件很没面子的事哦!”爸爸也赞同道:“学习贵在平时用功,牺牲掉这一周不见得就影响高考成绩。”可人高兴极了:“我还以为你们都反对呢,看来你们是很开明的嘛!” 这之前,可人已经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四川美术学院设计专业课的考试,就等着6月份的文化课高考了。
赛前,钱旭升特意请假从芜湖陪女儿来到昆明。小将钱可人再次代表安徽体育代表团出征大赛。在田径比赛中,可人状态极佳,在T60级100米短跑上,她为安徽体育代表团摘得首枚金牌,之后又一举夺得女子200米金牌,并以26.15秒的成绩打破该项目的全国记录。接着,400米跑金牌也被她揽入囊中,以绝对优势夺得三金,两次打破全国记录。
昆明归来,可人全力投入高考。考前,北大、北师大和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及安徽省内的不少高校都向她伸来橄榄枝,表达以体育特长生身份录取她的意向,但可人说:“所有荣誉只代表历史,我要凭借自己文化课的实力入学。”
回首自己走过的路,可人淡淡而坚定地总结:“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最应该克服的心理障碍就是什么都死了心,什么都不想尝试。我的求学路,其实就是我和父母携手的三人长征路。在我的眼里,没有什么困苦不可征服!”
从丑小鸭蜕变成白天鹅的可人正展翅高翔,她要飞向现实里的童话,让所有梦想都开花……
(责编 丁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