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魅与祛魅:公共服务市场化制度选择的逻辑演进r——以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为例

来源 :行政科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nghu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同外包作为公共服务市场化的一种典型模式,通过把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公共服务绩效,备受各级政府青睐.政府一度将市场化视为解决公共服务问题的灵丹妙药.对公共服务市场化模式的狂热追随必然会挤压理性思考空间,市场化被逐渐魅化.然而,合同外包面临着难以调和的价值冲突及诸多现实挑战,被“撤包”现象频发,其适切性和有效性遭受广泛质疑,市场化之魅逐步被祛除.破除对市场化的迷信,理性看待市场的功能,进而合理有序地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应进一步厘清职责与职能之间的关系,培育更多优质的市场主体,提高政府合同管理能力.
其他文献
新古典经济学力图刻画出一个形式精美而没有历史过程的抽象图景。20世纪80年代,当中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国的经济学界迫切需要有一套能够对一般市场经济运行状况进行描述
随着计算机在日常办公应用日益广泛,局域网在机关单位的地位位愈来愈显重要,而通信协议(Protocol)是网络设备用来通信的一套规则,这套规则可以理解为一种彼此都能听得懂的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