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终板不同破裂程度对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6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应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35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资料,根据终板破裂程度分为轻微组(17例)和严重组(18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出院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矢状位cobb角、伤椎高度压缩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机 构】
:
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10029 南京医科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终板不同破裂程度对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6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应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35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资料,根据终板破裂程度分为轻微组(17例)和严重组(18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出院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矢状位cobb角、伤椎高度压缩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健康检查简表(SF-36)评分等。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矢状位cobb角、伤椎高度压缩率、VAS、ODI及SF-36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间术前、出院前、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伤椎矢状位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轻微组伤椎高度压缩率、VAS评分、ODI、SF-36评分均低于严重组,严重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伤椎高度压缩率、VAS评分、ODI、SF-36评分较术后6个月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终板破裂程度对于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术后早期伤椎椎体高度的恢复无显著影响,但终板破裂严重者,后期可能出现伤椎椎体高度丢失,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报道2例皮肤获得性进行性淋巴管瘤。例1发生于电凝治疗尖锐湿疣4个月后;例2发病前有宫颈癌手术淋巴结清扫和左下肢复发性丹毒及橡皮肿史,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皮肤淋巴管瘤。例1手术切除后痊愈;例2拒绝手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患病率显著增高,其中超过九成是严重程度较轻的患者,但慢阻肺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却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目前存在的几个误区包括混淆疾病早期与轻度的概念,肺功能检查率较低致早期诊断不足,治疗观念落后使无症状早期患者缺乏治疗等。文章通过介绍早期慢阻肺的特点及类型,并倡导关注慢阻肺的早期发现,积极普及肺功能检查,熟悉慢阻肺的早期特点与临床表现,重视对早期(包括无症状)患者的治
2016年1—12月,以莱斯特评估包(LAP)的培训方式对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5名全科医生开展社区门诊临床接诊能力培训以及医患交流技能培训;培训1年后评价分析其临床接诊能力在培训前后的差异。结果显示,通过培训,全科医生在临床技能和医患交流方面均有改善。病史采集、临床思维和健康教育3个方面培训后评分均高于培训前;培训前后门诊病史书写和接诊时间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在建立医患关系、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113例在泰州市人民医院住院诊治、肝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肝病理检肝细胞脂肪变评分1分组(27例)、2分组(28例)、3分组(18例)和0分组(40例)间AST、血糖、TC、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的脂肪衰减参数(FA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0分组与1分组T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分
骨折内固定术是治疗骨折的主要手段。由于患者骨密度低,手术过程中先导孔质量不佳,选用不合理的螺钉结构及螺钉表面特性,置钉扭矩、置钉角度以及螺钉与骨孔的适配性未进行精准控制都将引起螺钉松动、失稳,最终导致骨折内固定术失败。本文从骨密度、先导孔质量、螺钉结构、置钉扭矩大小、螺钉和先导孔的适配性等方面,对骨折内固定中螺钉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提升螺钉稳定性的方法,为临床骨折治疗提升螺钉稳定
目的评估自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术后移植物稳定塑形阶段,关节镜下不同塑形状态的移植物在Mohawk(MKX)转录因子及Ⅰ型、Ⅲ型胶原表达方面的差异。方法2017年3月至12月期间选择应用自体腘绳肌腱移植单束重建ACL、因移除胫骨端内固定物返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术后48~131个月,平均83.1个月)行二次关节镜探查的1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关节镜下移植物血管及滑膜覆盖、张力、容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实用可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改良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小鼠骨髓单核细胞,经差速贴壁法筛选后在内皮细胞生长培养基-2 MV培养液中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细胞增殖力,流式细胞技术鉴定细胞表面标志,管腔形成实验检测其成管腔能力,荧光显微镜检测吞噬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l-AC-LDL)及异硫氰酸荧光素-荆豆凝集素-
目的观察骨折内固定术后是否放置引流管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通过前瞻性队列的方法对2016年3~8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胫骨骨折和踝关节骨折的235例患者进行研究,将4个病区分为2组。A、C病区为试验组(123例),操作方法为术中松止血带、严格止血、不放引流;B、D病区为对照组(112例),操作方法为术中不松止血带、常规止血、放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目的探讨合并骰骨压缩性骨折的Lisfranc损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9例合并骰骨压缩性骨折Lisfranc损伤患者资料。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20~70岁,平均41.2岁。所有患者均待软组织条件改善后择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18例患者获最终随访,时间1~7年(平均4年)。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
目的设计并打印改良版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ATPS)导航模板,研究模板辅助下置钉的准确性及导板的钉道控制能力。方法选取正常成人颈椎(C3~C7)湿性标本8具,男女各4具,薄层CT密扫后获取其DICOM格式数据导入Mimics 17.0软件,三维重建颈椎模型后在透明模式下选取下颈椎ATPS的最佳钉道,设计普通导板及改良导板并通过3D打印机快速打印成型,随机于椎体两侧在两种导板指导下共置入64枚A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