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德育信息化管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几个方面出发,探讨信息化条件下中职德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德育量化管理和德育管理模式。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信息化
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校园信息代建设,逐步完善了无纸化办公系统,先后建立了学校资源库、德育资源库、常规管理系统、视频点播系统等,基本实现了各个教学条件层面的信息化。200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工作要点明确提出“鼓励各地积极开发学校和当地社区的德育资源,加快德育资源库建设,加强德育资源整合。”我校积极响应政策,把德育工作现代化摆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积极的探索。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德育,已经成为了我校办学的特色之一。本文由小到大,从我校在德育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具体实践着手,进而探讨中职学校德育信息化,以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
一、信息化条件下德育工作的模式及特点
由于中职学校入学没有门槛,学生的文化基础较薄弱,道德水平相对落后。在这种背景下,当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学校的德育工作日益暴露出诸多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缺点,致使德育工作收效不高。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我国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有了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我校努力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培养要求,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优化德育工作和德育管理模式,逐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推动我校职业技术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迫切的社会需要。
德育信息化在我校拥有雄厚的技术支持平台,经过三年多的筹划与实施,我校建成了先进、完善的校园网。由计算机科组自主开发的常规管理系统包括教学管理模块、选修课模块、德育量化模块、四星评比模块、全员管理模块和德育资料模块等,校园信息化程度较高,实现了备课与考试信息化、学分管理信息化、教学管理信息化、德育教育信息化和学校管理信息化。当今社会,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势必影响着德育工作的重大变革。我们探索实践的德育管理模式有阵地资料模式、即时更新模式、参与互动模式、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和综合模式,并运用现代化技术盘活德育资源,丰富德育形式,拓宽德育渠道,实现德育管理无纸化运行,从而使学校的德育管理向现代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信息化条件下德育管理的目标及理念
以信息化带动学校德育工作现代化。德育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目标和内容因时代的不同而不同,其方法和手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对各类德育资料进行组织与管理,有利于德育教育资源的分类、储存、管理和共享。德育工作内容复杂,方式繁多,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表现、奖惩记录、教育材料、学籍档案等,内容广泛,时间跨度大。传统的管理方法费时耗力,并且常出现“平时材料一大堆,用时到处找不着”的情况。运用现代化技术的手段,可以有效配置、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及时、准确和有效地对学生的纪律、为人、德性、理想和信念等教育活动进行策划、组织和引导。
在我校,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管理人员包括学校行政、中层管理者、班主任、科任老师、部门负责人、学生会干部、教官、保安和助教员等,他们在校园里随时把每个学生的操行表现和个别教育等情况登录在网络平台的相应栏目上。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根据德育量化考核实施方案自动汇总,实时计算每个学生的德育量化考核结果,这样,就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以及教育工作提供了实时的数据,从而有效实现即时有效的个别化教育。
德育信息化管理是我校德育工作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我校加快了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完善了主题班会资源库和主题电影资源库的建设,在信息资源的生产、传播、利用过程中实现了行之有效的资源共享。学校还主动为学生创造了在学校上网的条件,如实现网上购物,设置网上论坛,开设心理咨询信箱等,实现了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以及教师与教师的深度交流,从而增强了德育的情境性和情感性,得以优化的德育手段、德育过程和德育环境,有利于丰富道德生活。学校德育活动的渗透性、情趣性、互动性和生活化等也在网络交流中得到了充分融合。
三、信息化条件下德育工作过程的实效性
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在实践上主要取决于被教育者的接受过程。中职学校的生源与普通高中的生源以及培养目标具有差异性,传统的德育量化管理数据量大,收集和处理困难,若处理不及时,就会失去教育的时效性。因此,有必要运用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手段,通过构建网络信息化平台,实现学校德育工作信息化管理,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德育量化的最终目的是把学生教育好。利用校园网的信息化综合平台,我校每一位德育管理者都能随时随地以各种方式查询每一项数据,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比如,查询某一位学生综合表现及个别教育的数据,查询某班级在一天、一周或多周内常规管理情况的各种数据,查询科任老师教学评价情况的数据或教育学生情况的数据等。信息化环境下的德育量化管理新模式,使德育考核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和公开,教师既实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因此教育引导也更实时有效,学生亦可以因随时了解自己表现数据而规范自己的言行,进而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好的效果。
常规管理是中职学校的生命线,也是学生学会做人的核心规范。信息化环境下的德育量化考核,可以确保学校常规管理正常有序地运转,实现了量化评比的时效性,提高了量化考核的准确性,增强了量化结果的可比性。我校“班级四星”创优评比项目有德育之星、学习之星、劳动之星和文体之星共四大板块,学生个人细项有仪表、考勤、学习、两操、集会、文明守纪、劳动观念、奖励记录、违纪记录、处分记录和个别教育记录等,班级集体细项有课堂评价、两操表现、室内卫生、室外卫生、单车摆放、校门口记录等,每日常规的量化数据量非常庞大。过去,依赖手工操作,到每个月底,各部门才将数据提交汇总,只有班主任才能看到具体的各项评比数据,对于那些违纪学生的教育已失去了最好时机。同时,各个班级的量化数据可比性不强,全校横比评价结果也不尽如人意。现在,我校运用现代化技术处理数据,量化的项目和细则可以定义得很细,只需要考虑量化的准确度,可以不必考虑计算的难度,这样,由计算机统一标准核算出来的数据可以准确无误,而进行班级纵比或年级横比就可以做到既科学又合理。我校进行量化考核目标明确,职权层层分解、落实,班级量化管理从繁到简,班主任能实时详尽掌握每个学生的第一手材料,随时随地针对每位学生进行辅导和帮助,从而提高了班级管理效能。
四、信息化条件下对于中职德育工作的思考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德育工作中,必将给传统的德育工作注入生机和活力。经过几年的校园信息化实践,我们打造了一支高效的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队伍,不断完善了全员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增强了全体教职员工的教育管理能力,同事适时严谨地革新了量化考核实施方案,从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育人效果,一些兄弟学校也常前来我校学习、取经。
以信息化带动学校德育工作现代化要得以顺利开展,除了要加强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建设之外,还必须对学校德育工作不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生为本,全面考虑,把传统的教育方法與信息化德育手段结合起来,把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结合起来,不断充实和完善德育内容,提高德育资源库的使用率,扬利弃弊,从而使学校得信息化德育工作进一步凸显其效果。
尽管已经实现了信息化,但是,中职学校信息化德育管理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务也是十分的艰巨。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以申报《利用校园网对中职开展德育工作的实验研究》科研课题为契机,科学合理地引导新一代学生健康成长,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优化教育过程终将成为德育工作的大舞台。
(作者单位:中山市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王瑛.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的概念、判断及主要影响因素[J].教育科学研究,2002,(2).
[2]李丽敏,王冬梅.开掘德育资源 增强德育实效[J].教育探索,2002,(3).
[3]王鹏.中学德育学科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8,(5).
[4]刘永林.论网络技术与学校管理变革[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2).
见习编辑赖俊辰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信息化
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校园信息代建设,逐步完善了无纸化办公系统,先后建立了学校资源库、德育资源库、常规管理系统、视频点播系统等,基本实现了各个教学条件层面的信息化。200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工作要点明确提出“鼓励各地积极开发学校和当地社区的德育资源,加快德育资源库建设,加强德育资源整合。”我校积极响应政策,把德育工作现代化摆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积极的探索。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德育,已经成为了我校办学的特色之一。本文由小到大,从我校在德育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具体实践着手,进而探讨中职学校德育信息化,以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
一、信息化条件下德育工作的模式及特点
由于中职学校入学没有门槛,学生的文化基础较薄弱,道德水平相对落后。在这种背景下,当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学校的德育工作日益暴露出诸多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缺点,致使德育工作收效不高。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我国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有了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我校努力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培养要求,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优化德育工作和德育管理模式,逐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推动我校职业技术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迫切的社会需要。
德育信息化在我校拥有雄厚的技术支持平台,经过三年多的筹划与实施,我校建成了先进、完善的校园网。由计算机科组自主开发的常规管理系统包括教学管理模块、选修课模块、德育量化模块、四星评比模块、全员管理模块和德育资料模块等,校园信息化程度较高,实现了备课与考试信息化、学分管理信息化、教学管理信息化、德育教育信息化和学校管理信息化。当今社会,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势必影响着德育工作的重大变革。我们探索实践的德育管理模式有阵地资料模式、即时更新模式、参与互动模式、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和综合模式,并运用现代化技术盘活德育资源,丰富德育形式,拓宽德育渠道,实现德育管理无纸化运行,从而使学校的德育管理向现代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信息化条件下德育管理的目标及理念
以信息化带动学校德育工作现代化。德育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目标和内容因时代的不同而不同,其方法和手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对各类德育资料进行组织与管理,有利于德育教育资源的分类、储存、管理和共享。德育工作内容复杂,方式繁多,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表现、奖惩记录、教育材料、学籍档案等,内容广泛,时间跨度大。传统的管理方法费时耗力,并且常出现“平时材料一大堆,用时到处找不着”的情况。运用现代化技术的手段,可以有效配置、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及时、准确和有效地对学生的纪律、为人、德性、理想和信念等教育活动进行策划、组织和引导。
在我校,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管理人员包括学校行政、中层管理者、班主任、科任老师、部门负责人、学生会干部、教官、保安和助教员等,他们在校园里随时把每个学生的操行表现和个别教育等情况登录在网络平台的相应栏目上。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根据德育量化考核实施方案自动汇总,实时计算每个学生的德育量化考核结果,这样,就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以及教育工作提供了实时的数据,从而有效实现即时有效的个别化教育。
德育信息化管理是我校德育工作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我校加快了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完善了主题班会资源库和主题电影资源库的建设,在信息资源的生产、传播、利用过程中实现了行之有效的资源共享。学校还主动为学生创造了在学校上网的条件,如实现网上购物,设置网上论坛,开设心理咨询信箱等,实现了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以及教师与教师的深度交流,从而增强了德育的情境性和情感性,得以优化的德育手段、德育过程和德育环境,有利于丰富道德生活。学校德育活动的渗透性、情趣性、互动性和生活化等也在网络交流中得到了充分融合。
三、信息化条件下德育工作过程的实效性
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在实践上主要取决于被教育者的接受过程。中职学校的生源与普通高中的生源以及培养目标具有差异性,传统的德育量化管理数据量大,收集和处理困难,若处理不及时,就会失去教育的时效性。因此,有必要运用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手段,通过构建网络信息化平台,实现学校德育工作信息化管理,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德育量化的最终目的是把学生教育好。利用校园网的信息化综合平台,我校每一位德育管理者都能随时随地以各种方式查询每一项数据,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比如,查询某一位学生综合表现及个别教育的数据,查询某班级在一天、一周或多周内常规管理情况的各种数据,查询科任老师教学评价情况的数据或教育学生情况的数据等。信息化环境下的德育量化管理新模式,使德育考核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和公开,教师既实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因此教育引导也更实时有效,学生亦可以因随时了解自己表现数据而规范自己的言行,进而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好的效果。
常规管理是中职学校的生命线,也是学生学会做人的核心规范。信息化环境下的德育量化考核,可以确保学校常规管理正常有序地运转,实现了量化评比的时效性,提高了量化考核的准确性,增强了量化结果的可比性。我校“班级四星”创优评比项目有德育之星、学习之星、劳动之星和文体之星共四大板块,学生个人细项有仪表、考勤、学习、两操、集会、文明守纪、劳动观念、奖励记录、违纪记录、处分记录和个别教育记录等,班级集体细项有课堂评价、两操表现、室内卫生、室外卫生、单车摆放、校门口记录等,每日常规的量化数据量非常庞大。过去,依赖手工操作,到每个月底,各部门才将数据提交汇总,只有班主任才能看到具体的各项评比数据,对于那些违纪学生的教育已失去了最好时机。同时,各个班级的量化数据可比性不强,全校横比评价结果也不尽如人意。现在,我校运用现代化技术处理数据,量化的项目和细则可以定义得很细,只需要考虑量化的准确度,可以不必考虑计算的难度,这样,由计算机统一标准核算出来的数据可以准确无误,而进行班级纵比或年级横比就可以做到既科学又合理。我校进行量化考核目标明确,职权层层分解、落实,班级量化管理从繁到简,班主任能实时详尽掌握每个学生的第一手材料,随时随地针对每位学生进行辅导和帮助,从而提高了班级管理效能。
四、信息化条件下对于中职德育工作的思考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德育工作中,必将给传统的德育工作注入生机和活力。经过几年的校园信息化实践,我们打造了一支高效的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队伍,不断完善了全员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增强了全体教职员工的教育管理能力,同事适时严谨地革新了量化考核实施方案,从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育人效果,一些兄弟学校也常前来我校学习、取经。
以信息化带动学校德育工作现代化要得以顺利开展,除了要加强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建设之外,还必须对学校德育工作不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生为本,全面考虑,把传统的教育方法與信息化德育手段结合起来,把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结合起来,不断充实和完善德育内容,提高德育资源库的使用率,扬利弃弊,从而使学校得信息化德育工作进一步凸显其效果。
尽管已经实现了信息化,但是,中职学校信息化德育管理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务也是十分的艰巨。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以申报《利用校园网对中职开展德育工作的实验研究》科研课题为契机,科学合理地引导新一代学生健康成长,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优化教育过程终将成为德育工作的大舞台。
(作者单位:中山市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王瑛.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的概念、判断及主要影响因素[J].教育科学研究,2002,(2).
[2]李丽敏,王冬梅.开掘德育资源 增强德育实效[J].教育探索,2002,(3).
[3]王鹏.中学德育学科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8,(5).
[4]刘永林.论网络技术与学校管理变革[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2).
见习编辑赖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