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黏膜黑色素瘤117例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w620847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头颈部黏膜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包括影响远处转移、复发以及生存率的危险因素,为头颈部黏膜黑色素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17例头颈部黏膜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患者预后、远处转移、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了相应分析。频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随访至2016年12月,随访时间为5~13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34个月。本组患者3年和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7.0%和25.0%。局部复发患者27例(23.1%),发生肝、肺等远处转移者37例(31.6%)。术后50例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远处转移、肿瘤分期、是否为再次手术是影响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P均<0.05),免疫/靶向治疗是影响生存预后的保护性因素(P=0.008)。术后放疗及远处转移是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P均<0.05),肿瘤分期、病变是否为色素型以及术后是否存在复发是影响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P均<0.05)。

结论

原发于头颈部黏膜的黑色素瘤患者3、5年生存率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发生率高。手术为首选治疗并且初次手术的完整性对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推荐术后辅助放疗以提高局部控制率,疾病出现进展时及时应用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改善生存情况。对于无色素型黏膜黑色素瘤患者更要注意其术后远处转移的风险,需密切随访观察,及时采取综合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例与内镜鼻窦手术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因CRSwNP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并行内镜鼻窦手术的72例患者,比较术前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例升高与非升高的患者术后鼻部主观症状的改善情况及病情控制情况。使用t
目的探讨喉恶性涎腺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且病理确诊为喉恶性涎腺肿瘤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美国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对相关病例进行分析。结果14例喉恶性涎腺肿瘤患者中,腺样囊性癌8例,黏液表皮样癌4例,腺癌2例;男9例
近年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逐渐增高,甲状腺病理诊断及分类一直遵循2004年第三版《内分泌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WHO分类》中甲状腺肿瘤分类,2017年7月,第四版《内分泌器官肿瘤WHO分类》出版。与旧版相比,新版甲状腺肿瘤WHO分类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修订:透明变梁状肿瘤ICD-O编码由0变为1;增加三类交界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起源的高分化癌(乳头状癌和滤泡癌)亚型的更新;嗜酸细
补充和替代医疗(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CAM)是指常规医学领域外针对疾病的预防或治疗,广泛应用于变应性鼻炎、急慢性鼻-鼻窦炎等鼻部疾病。本文归纳总结了多种CAM及其在鼻炎、鼻窦炎患者中的疗效分析,旨在增加人们对CAM的认知,丰富鼻炎、鼻窦炎的治疗措施,使患者从中受益。
期刊
胆脂瘤是一种来自颞骨的鳞状上皮角化异常而形成的良性囊性病变,其局部侵袭性生长会引起中耳正常结构的破坏。胆脂瘤一直是耳鼻咽喉科研究的热点,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表皮过度增殖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其中也涉及多条细胞增殖通路。本文对这些通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胆脂瘤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期刊
目的探讨尘螨变应原(Der p1)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对变应性鼻炎(AR)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制备Der p1基因修饰的DC(Der p1-DC)。将24只健康雄性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未转染基因DC(immature DC,imDC)/AR组;糖皮质激素/AR组;Der p1-DC/AR组;imDC/正常组,每组6只。以Der p1建立A
期刊
目的评价胃上提与复合喉气管瓣重建下咽颈段食管癌切除后全周缺损的临床作用。方法对1984年4月至2016年12月辽宁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的163例(男152例,女11例)下咽及颈段食管癌切除后形成的全周缺损,分别应用胃上提(42例)和复合喉气管瓣(121例)重建上消化道。115例同期行一侧颈清扫,20例行双侧颈清扫。术后接受放射治疗67例,总量40~60 Gy。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