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注意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明确提出“学”的目的在于“应用”。
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正是以此为指导完成编写的。全书共分6课23小节,内容包括“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专题。每小节又分为“引子、课堂活动、工具箱、小试身手”等部分。教材以“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为核心,以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为切入点,以补充新内容为落脚点,密切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试图做到“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很好地体现了“应用”的宗旨。以下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想法。
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能力的关系
本套教材的编写特别注重知识的衔接性。从某种意义来说,实际上是对过去知识的梳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到底应该偏重于理论的突破还是实际的应用,仍然存在矛盾。
一方面,大部分知识初中甚至小学都已经涉及,但当时可能只是“蜻蜓点水”,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个体差异也很大。如果不进行理论的复习和巩固的话,那么“课堂活动”就有可能仅仅成为习题的机械训练。另一方面,如果要将教材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甚至是延伸和拓展,就必须对“音韵学、词汇学、修辞学、训诂学”等作系统论述,而一个模块的选修课程一般都只有36课时的教学时间,显然无法做到。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把重心放在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上,也就是说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等的基本能力,以及学会基本的交际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语言文字应用”的时候应当偏重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比如教学“消灭错别字”这一节,教师就不应该在错别字的概念、产生的原因等理论上作过多的纠缠,可以考虑多设计几个针对性比较强的活动:或者将学生自己的作文当堂拿来互相批改,着重放在错别字的纠错上,并能够简单总结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错误;或者可以让学生把平时上网聊天时的记录拿到课堂上,看看在网络交流中在语言文字应用方面出现了哪些不规范或者是错误的用法。又如在教学“修改病句”时,病句类型当然应该熟悉,但是更应该让学生在实际的交流和写作中避免出现类似情况。课堂活动时可以让学生把家里订阅的某一份报刊杂志拿到教室里,大家一起找找其中的病句。
唯其如此,我们才可以避免简单而枯燥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才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并且以身边的实例作为素材,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起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与取舍
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的,也就是说选修课的内容既有继承性,更应有延展性。但是纵观整部教材,不少地方还是存在着选材偏难或过易的倾向。
比如在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的第三节“普通话和方言”中,讲到粤语方言,出现了过多的方言字词,又没有加以注音,学生识别还是有困难的。再加上教师、学生对粤方言不熟悉,教学效果难免要打折扣。同样在第二课的第一节,在讲到注音字母的时候,提到民国政府在1918年正式颁布的“注音字母”,虽然《现代汉语词典》中有此注音方式,但对学生甚至大部分教师而言,是很陌生的,缺少必要的铺垫。而且课后“小试身手”的第一题“填词”游戏中,横向的第一个便是用“注音字母”拼写而成,显然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畴。还有,在第三课“神奇的汉字”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中,“课堂活动”在简单介绍几个有典型意义的甲骨文汉字后,马上有一堆甲骨文等着我们同学去猜,知识的传授缺乏一定的“渐进性”。
以上是教材当中难度相对较高的,我们再来看看内容相对简单的部分。
这本教材有一特点,编者都精心选择了一个“引子”作为课文内容的导入。但是平心而论,有些材料对于高中生而言,起点过低,比如第二课第三节的“翻—到—死?”,第四课第一节的“呆子‘破书’”,第五课第四节“一竖一边一点”等,虽然可以起到“激趣”的目的,但都是常见的“笑话”,缺乏一定的层次。另外,在教材内容中,有些完全是小学初中内容的再现,比如“认识汉语”、“汉字的注音方法”“汉字的结构”等。对高中生而言,这些内容就相对比较幼稚了。
鉴于以上原因,再加上教学时间的限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取舍不单单针对整部教材,专题内部也要有所体现。取舍必须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以及能否切实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标准。比如教材的第一课“认识汉语”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课“汉字”专题,针对学生平时错别字百出的情况,就应该略讲汉字的起源、结构等问题,而关注于“错别字”部分的教学;至于“词汇”教学则要联系高考和应用实际,把注意力集中到“多义词、同义词”上;而“语法”就要偏重于“修改病句”的教学了。
三、教材编写的几点商榷
1.知识串连不够严谨。“工具箱”(知识键连)中的知识点与“小试身手”(课后练习)中的练习衔接不够紧密。比如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第二节“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文后练习中有“词义扩大”和“词义缩小”等概念表述,前文的知识点中却没有提到。虽然平时在古文教学中多有提及,但是既然编者将此作为一个知识点来考查,那么前文至少应该有所阐述。
2.选例时代性不够突出。教材引进了很多新的“术语”,比如“工具箱”、“小试身手”等。“新”固然可以吸引眼球,但同时也有可能造成对学生的审美冲击。“新”要着重体现在内容上,而非仅仅是“术语纠结”。 就比如在第五课第四节的“小试身手”中,有“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在第六课第二节的“课堂活动”中,有“白丽美容香皂的奥秘所在,今年20,明年18。”就让人感觉到取材有点偏老,时代性不强。
3.图文结合的错漏。在第二课第一节的“工具箱”部分,编者论及调值时,为了使说明更加形象直观,采用了图文结合的形式。不过“图(二)”中关于上声的标示“[215]”明显与正文中“上声的调值[214]”的表述不一致。
4.缺少必要的注释。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是否可以考虑在需要的地方加上必要的注释。因为在有些地方,专业术语过多,对于教学和学习也会带来很多麻烦。比如在谈到世界语言的种类时,可以对“印地语”、“旁遮普语”等语种进行必要的说明。
总而言之,《语言文字应用》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高构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要想在这个平台上演一出出好戏,就需要每一位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潜心钻研,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和道具,在给学生送去知识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收获。
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正是以此为指导完成编写的。全书共分6课23小节,内容包括“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专题。每小节又分为“引子、课堂活动、工具箱、小试身手”等部分。教材以“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为核心,以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为切入点,以补充新内容为落脚点,密切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试图做到“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很好地体现了“应用”的宗旨。以下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想法。
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能力的关系
本套教材的编写特别注重知识的衔接性。从某种意义来说,实际上是对过去知识的梳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到底应该偏重于理论的突破还是实际的应用,仍然存在矛盾。
一方面,大部分知识初中甚至小学都已经涉及,但当时可能只是“蜻蜓点水”,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个体差异也很大。如果不进行理论的复习和巩固的话,那么“课堂活动”就有可能仅仅成为习题的机械训练。另一方面,如果要将教材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甚至是延伸和拓展,就必须对“音韵学、词汇学、修辞学、训诂学”等作系统论述,而一个模块的选修课程一般都只有36课时的教学时间,显然无法做到。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把重心放在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上,也就是说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等的基本能力,以及学会基本的交际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语言文字应用”的时候应当偏重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比如教学“消灭错别字”这一节,教师就不应该在错别字的概念、产生的原因等理论上作过多的纠缠,可以考虑多设计几个针对性比较强的活动:或者将学生自己的作文当堂拿来互相批改,着重放在错别字的纠错上,并能够简单总结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错误;或者可以让学生把平时上网聊天时的记录拿到课堂上,看看在网络交流中在语言文字应用方面出现了哪些不规范或者是错误的用法。又如在教学“修改病句”时,病句类型当然应该熟悉,但是更应该让学生在实际的交流和写作中避免出现类似情况。课堂活动时可以让学生把家里订阅的某一份报刊杂志拿到教室里,大家一起找找其中的病句。
唯其如此,我们才可以避免简单而枯燥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才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并且以身边的实例作为素材,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起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与取舍
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的,也就是说选修课的内容既有继承性,更应有延展性。但是纵观整部教材,不少地方还是存在着选材偏难或过易的倾向。
比如在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的第三节“普通话和方言”中,讲到粤语方言,出现了过多的方言字词,又没有加以注音,学生识别还是有困难的。再加上教师、学生对粤方言不熟悉,教学效果难免要打折扣。同样在第二课的第一节,在讲到注音字母的时候,提到民国政府在1918年正式颁布的“注音字母”,虽然《现代汉语词典》中有此注音方式,但对学生甚至大部分教师而言,是很陌生的,缺少必要的铺垫。而且课后“小试身手”的第一题“填词”游戏中,横向的第一个便是用“注音字母”拼写而成,显然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畴。还有,在第三课“神奇的汉字”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中,“课堂活动”在简单介绍几个有典型意义的甲骨文汉字后,马上有一堆甲骨文等着我们同学去猜,知识的传授缺乏一定的“渐进性”。
以上是教材当中难度相对较高的,我们再来看看内容相对简单的部分。
这本教材有一特点,编者都精心选择了一个“引子”作为课文内容的导入。但是平心而论,有些材料对于高中生而言,起点过低,比如第二课第三节的“翻—到—死?”,第四课第一节的“呆子‘破书’”,第五课第四节“一竖一边一点”等,虽然可以起到“激趣”的目的,但都是常见的“笑话”,缺乏一定的层次。另外,在教材内容中,有些完全是小学初中内容的再现,比如“认识汉语”、“汉字的注音方法”“汉字的结构”等。对高中生而言,这些内容就相对比较幼稚了。
鉴于以上原因,再加上教学时间的限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取舍不单单针对整部教材,专题内部也要有所体现。取舍必须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以及能否切实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标准。比如教材的第一课“认识汉语”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课“汉字”专题,针对学生平时错别字百出的情况,就应该略讲汉字的起源、结构等问题,而关注于“错别字”部分的教学;至于“词汇”教学则要联系高考和应用实际,把注意力集中到“多义词、同义词”上;而“语法”就要偏重于“修改病句”的教学了。
三、教材编写的几点商榷
1.知识串连不够严谨。“工具箱”(知识键连)中的知识点与“小试身手”(课后练习)中的练习衔接不够紧密。比如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第二节“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文后练习中有“词义扩大”和“词义缩小”等概念表述,前文的知识点中却没有提到。虽然平时在古文教学中多有提及,但是既然编者将此作为一个知识点来考查,那么前文至少应该有所阐述。
2.选例时代性不够突出。教材引进了很多新的“术语”,比如“工具箱”、“小试身手”等。“新”固然可以吸引眼球,但同时也有可能造成对学生的审美冲击。“新”要着重体现在内容上,而非仅仅是“术语纠结”。 就比如在第五课第四节的“小试身手”中,有“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在第六课第二节的“课堂活动”中,有“白丽美容香皂的奥秘所在,今年20,明年18。”就让人感觉到取材有点偏老,时代性不强。
3.图文结合的错漏。在第二课第一节的“工具箱”部分,编者论及调值时,为了使说明更加形象直观,采用了图文结合的形式。不过“图(二)”中关于上声的标示“[215]”明显与正文中“上声的调值[214]”的表述不一致。
4.缺少必要的注释。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是否可以考虑在需要的地方加上必要的注释。因为在有些地方,专业术语过多,对于教学和学习也会带来很多麻烦。比如在谈到世界语言的种类时,可以对“印地语”、“旁遮普语”等语种进行必要的说明。
总而言之,《语言文字应用》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高构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要想在这个平台上演一出出好戏,就需要每一位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潜心钻研,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和道具,在给学生送去知识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