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贵州红利”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qinlian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贵州进入快速追赶轨道,GDP增速等经济指标连创全国“冠军”、“三甲”、“贵州速度”引来全国侧目。
  然而,外界对于“贵州速度”给予的并不都是赞扬:“中西部地区是否一定要经历工业化,特别是大山里的贵州是否应该工业化?”但是,从栗战书到赵克志、陈敏尔,贵州坚定地举起了工业化和城镇化两面大旗,坚信这是贵州赶超发展的两大动力,是贵州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陈敏尔认为,贵州关键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走新型的、有自己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
  贵州的快速追赶是一项千头万绪的系统工程,既要讲辩证法,又要讲方法论。尽管着急赶路,但是陈敏尔特别担心干部在实施过程中会急于求成,贵州虽急切,他也强调要“做一个是一个”。
  福建生、浙江长的陈敏尔曾任职民营经济发达的绍兴县、宁波市,2012年初调入贵州省,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乡,这位“新贵州人”说,贵字拆开来看就是“中国的一个宝贝”,贵州人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自信,将贵州建设好。这位当年历经风气之先成立省级报业集团(浙报集团)的东部干部说,要将东部的先发优势与西部的后发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贵州已经错过了工业化的早班车,不能再错过城镇化这一班车。
  他还特意提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的两种精神。一种是“钉钉子”的精神,就是要一锤一锤地钉,钉一颗是一颗,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榔头,钉子钉不牢、钉不住肯定不行;一种是“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就是说任期内的工作是我们的责任,要努力去做。功成不必在我,但是功夫必在我。
  开启激情燃烧的岁月
  今年一季度,贵州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6%,增速全国第1;今年1-4月,贵州全省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5%,增速全国第4;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增速全国第2。贵州将今年的经济增速目标锁定在了14%,为什么一定要追求这样的速度?陈敏尔说,这不仅是一个主观愿望,也是贵州同步小康的客观需要。
  《财经国家周刊》:贵州提出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贵州将通过怎样的途径实现这样的目标?最近几年贵州实现了外界侧目的“贵州速度”,但外界担心贵州会不会简单地依靠资源开发,会不会对生态有破坏,贵州是不是一定要通过工业化实现这个目标?
  陈敏尔:你所讲的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了科学发展的辩证法。实事求是是辩证法基本要求,要从贵州的实际来思考问题。贵州作为国家欠发达地区,面临的最重要任务是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因为同步小康有时间表,只有7年时间,并没有说我们可以14年。我们要赶路,实现赶超,否则我们将会掉队,被甩在小康的门槛之外,给全国的小康进程拖后腿。
  同步小康有一个倒逼机制,倒逼我们要加快发展。我们算了一下,今后五年,贵州需要保持14%以上的发展速度,才能确保实现同步小康。因为我们原来基数比较低,所以现在每一个增长点里边含的绝对量和其他省是不一样的。没有较快的发展速度,就没有经济的总量,也没有人均水平,没有就业机会和税收增加。所以这个速度是贵州发展客观的一个需要,这强烈地增加了贵州人的紧迫感。
  我认为贵州毕竟还是有追赶能力的,贵州的资源红利正在释放,以前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水利等不完善,资源得不到有效科学的利用,现在基础设施好了,资源能得到更好的释放,资源的价值也大大升值了。同时,我们的生态红利、劳动力红利、政策红利、改革红利不断叠加,正逐步释放出无限投资潜力和发展动能。现在全国要找一个能加快发展的地方不少,但是既能加快发展又能分享优美生态、清新空气、青山绿水的这种环境,非常可贵。
  我们每年新增60万劳动人口,从省外每年有40-60万农民工返乡。贵州为何要搞工业,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解决就业,贵州那么多人口都外出打工能行吗?我们鼓励人民外出打工,但是如果这些人回乡就业,我们要给他们提供就业机会。我相信加上中央给一些有含金量的政策,贵州也配套地给个性化的政策,一定能造就出我们“贵州红利”的高地。
  这几年贵州发展思路不断完善,实践证明是管用的。现在正是赶路的好时机,但这种追赶必须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生态保护是一条底线和铁律,不能粗放经营,不能浪费资源,尽量少用资源,用了就吃干榨净用足,有的要循环利用、再利用,变废为宝,成为再生资源。贵州一定守住生态保护这个底线,当然我们的保护是发展中的保护,不是守着青山绿水受穷。尽管我们是后起发力,但是标准一致,不可能在跑道上有两个标准,在这个进程中我们既要赶又要转,这就是我们的发展辩证法。
  我们认为,贵州这样一个17.6万平方公里、4000万人口的省,不是要不要搞工业化问题,而是搞什么样的工业化。你看世界上有些发达的山地国家,瑞士、奥地利,尽管现在搞服务业为主,但是他们也都经历了工业化的阶段,所以在贵州要搞有自己特色的工业,跟自身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相吻合。转型发展中我们很看重的一个问题就是结构,产业结构是否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经济上有个理论,就是和自己的资源禀赋吻合的产业结构就是好的结构。
  世界上先进国家发达地区的经验证明,发展和生态不是二选一,科学发展就能保护生态,甚至让生态更好,在快与慢和快与好中间,充满着辩证法。既要赶超又要转型,这就是科学发展的“贵州升级版”,这就是贵州同步小康的双重任务。
  《财经国家周刊》:我们看到,现在中部、西部地区都在加速发展,作为一个西部地区的山地省份,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抓手在哪里?
  陈敏尔:当前,支撑贵州经济发展有两大平台。一个是贵安新区。国家把贵安新区与两江新区、西咸新区、天府新区、兰州新区一起,列入了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五个城市新区之中。贵安新区“贵”在生态资源,“贵”在人文条件,“贵”在后发优势。我们要建出一个有贵州特色的新区,既拉动经济发展,也经得起历史检验。
  另一个是我们现在重点推进的“5个100工程”,即100个产业园区、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00个示范小城镇、100个城市综合体、100个旅游景区。我认为,抓好了“5个100工程”就抓住了贵州投资发展的重点,甚至是抓住了推进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当前我们的经济还是投资拉动型的,抓经济就要抓投资,抓投资就要抓项目。项目摆到哪里去?就是重点摆到“5个100工程”中去。   “5个100工程”是贵州生产力发展的基本格局,是政府全局工作中很重要的几步棋。比如,100个城市综合体,这项工作是新生事物,抓得好有可能利用后发优势做到后来居上。
  最近有些媒体对于我们建设城市综合体比较关注,也有个别的质疑,认为贵州这样欠发达地区要不要搞那么多综合体,会不会过剩。这些疑问提得好,提醒我们把这件好事做好。100个城市综合体是总体规划,顶层设计,要分步实施,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从省里来讲,重点先抓好22个,每个市(州)先抓好本级,有条件的县可以做,一般的县也不要急着搞。城市综合体关键要注重服务功能,为生产生活提供有效需求。
  有了舞台就会有演员来演大戏、唱主角,没有舞台好演员来了也无用武之地。所以贵州要持续开放,以开放引进各种生产要素,引进省外的投资者,吸引省外的旅游者,这“二者”来了,人气就有了,财气就旺了。
  贵州,贵在自信,贵在行动。贵字拆开了就是中国的一个宝贝,我们要看好用好这个宝贝,提高它的含金量。我们贵在有资源,有生态,有民族文化的多样化。作为发展来说,我们不光要有想法,还要有办法。我们要将各种发展的要素激活,也要把自己点燃,把人民创业激情点燃。现在有了中央给力,通过借助外力,加上自身发力,所以贵州已经开启了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城镇化“贵”在特色
  贵州目前的城镇化率36.5%,低于全国16个百分点,具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陈敏尔说,贵州的城镇化不求大,不求洋,但力求有特色,不能做歪了、做错了,贵州经不起这样的代价。
  《财经国家周刊》:在新型城镇化大格局下,现在大家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理解不尽相同,初步共识是大、中、小型城镇协调发展。贵州城镇化建设的实践有无可能为全国作出示范?
  陈敏尔:越是山区省份,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重视城镇化。搞城镇化,我们没有条件摊大饼,只能“小笼包子一笼笼地蒸”,不求大、不求洋,也不求有多少高楼,但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走出贵州特色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我们要更加重视县城和小城镇,四化要同步要融合,平台也是这一点。小城镇上面连接城市,下面连接乡村,既有工业、农业又有服务业,能够聚集更多的生产要素和人口,形成产城互动的局面,当然,我们同时也要发展像贵阳、遵义这种大中城市。
  在贵州城镇发展当中,最重要的是促进“农民的市民化”和“乡村的都市化”,让更多的农民在城镇里面就近就业、安居乐业,让更多进城的农民工能够享受公平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对于城里人是肯定的,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让乡村里的人们生活也能美好起来。贵州城镇化真正是城在山中、房在林中、人在绿中。
  贵州的城镇化如何让人家眼前一亮?是空间格局和建筑风貌。我们要从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建筑符号中抽象出若干元素,再设计出一种共性的建筑符号,体现和融入到城市综合体中。我们的黔北民居、苗寨、侗寨、布依寨,都有自己的建筑符号,甚至项目选址上都有讲究。
  我曾提醒我们的干部,建小城镇也好,搞城市综合体也好,绝对不是说大拆大建,把村庄都搬迁掉。建设中遇到经典的、传统的建筑千万别拆,一定要保护好,包括有些工业遗存也不要拆,尤其是我们一些民族的东西千万不要随便拆,要留点文脉在里面,那是很有味道的。
  《财经国家周刊》: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民生问题十分突出。你觉得这个过程中让你揪心的事情和难点是什么?
  陈敏尔:政府首要责任就是民生为本。在贵州,最基本的民生是就业,最长远的民生是教育,最紧迫的民生是脱贫增收,最关键的民生是社会保障,最现实的民生是改善住房。
  首先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好、发展好,在这个基础上,要搞三年的免费中等职业教育,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来承担这个学费。现在关键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校舍建设和基础设施,我们初步排了100家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任务,我们自己说“百校大战”,把这100个学校办好,让初中毕业生一部分能够进入普通高中,一部分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因为现在中职学校的就业情况很好。我们政府今年要压缩5%的行政支出,这个钱全部用于办教育,当然还不够,但这是我们政府的一种姿态。
  贵州有一个很紧迫的民生就是贫困人口。国家标准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还比较多,这部分人要尽快地脱贫,今年我们专门开了扶贫工作会来部署年度工作,今年要减少100万贫困人口。对生活在深山、高山、大山区的人口,我们将有计划地进行一些生态移民搬迁。我们每年有计划地在做,解决贫困问题。
  在贵州最关键的民生是要做好社会保障。做牢一张安全网,包括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特困人口救助等等,这些制度都要不断完善。
  《财经国家周刊》:贵州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矛盾和问题。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下,西部地区的矛盾和问题有些不容易被理解,有些容易被放大、被炒作。贵州发展需要良好的氛围,对此,你是怎样考虑的?
  陈敏尔:虽然近几年贵州发展速度很快,但我们充分正视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贫困有贫困的问题,发展也有发展的问题,这种问题哪个地方都少不了,只是不同的表现,具有不同的偶然性。东部地区也有成长的烦恼。现在贵州进入一个发展加速期,我们不惹事,也不能怕出事。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没有矛盾,关键要积极面对,举一反三,化解矛盾,这个最重要,既要将事情本身处理好,又要积极应对媒体,主动发声。
  对贵州整个发展的艰巨性,我们还是要清醒,不盲目乐观,我们要有自信。自信是对发展任务的认识,对赶路方向的认识,不是盲目的,不是轻飘飘的自信,而是一种沉甸甸的自信,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我们的信心来自于中央“给力”、外部“助力”、自身“努力”。在去年国务院出台国发“2号”文件之后,今年国务院决定由上海、大连、苏州、杭州、宁波、青岛、广州、深圳8个市,分别对口帮扶我省8个市(州),这是国家的“十分给力”。   东西合作贵在优势结合
  在浙江工作多年的陈敏尔现在说:贵是一种态度,贵州贵气十足。贵州的独特优势和错位发展,也让陈敏尔想到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一句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财经国家周刊》:你来自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对于发展民营经济非常有心得和经验。就民营经济发展来看,第一个是省内民营经济氛围的培育,中西部省份不像江浙民间有自发的创业氛围;再一个就是省外民资的进入。你是如何统筹考虑这一问题的?
  陈敏尔:发展民营经济是我们的战略选择。我们要坚持“发展为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环境为重”的理念,没有企业的发展,没有就业,没有税收,我们怎么改善民生呢?首先是让贵州老百姓去创业,去办企业,去办实业,要把贵州人自身潜力激活。
  我们不能忽视自身的力量。民营经济就是“老百姓经济”,要提高创业人员在整个人口中的比例,东部有个指标——每百万人中有多少人在办企业,现在贵州也开始统计这个指标。目前我们民营经济的比重还比较低,发展潜力非常大。
  方向感有了,方法就会多起来,贵州人也不只是苦熬了,也会巧干了。贵州一定要持续扩大对外开放,聚集更多的外部要素,引进外来的企业投资发展,对央企、民企、外企到贵州投资,我们都欢迎。
  解决贵州发展问题,民营企业还是赶路的主力军。我讲过,政府要为企业做好“加减乘除”法。“加法”就是要增加生产要素,强化企业融资、用电、用地、用工等要素保障;“减法”就是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乘法”就是要鼓励技术创新、兼并重组,形成乘法效应;“除法”就是帮助企业淘汰落后产能。
  《财经国家周刊》:你从东部到西部任职,在东西互动之间,你能够为贵州带来什么?在西部工作,你有没有感觉这里有与快速赶超不相适应的因素?
  陈敏尔:我在浙江县、市、省里的不同岗位工作过,见证了东部改革开放的整个历程。走过东部这一程,再走贵州这一程,我的感觉还是有很多共性的东西。
  当然这些东西还是要服地方的水土,所以现在想的是贵州的事,说的是贵州的话,干的是贵州的活。我知道东部的企业家现在在想什么,对他们相对了解多一些。从今年3月在北京面向全国民营企业招商,到长三角去考察学习,以及前不久带队去台湾考察交流,深切感受到很多省外的知名企业家,都非常看好贵州。今年上半年我们的对外开放活动高潮迭起,下半年活动还将好戏连台。
  我深切感受到,东部地区有先发优势,贵州有后发优势。东部有资金、资本优势,贵州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东部有企业家优势,贵州有劳动力优势;东部人会卖东西,贵州有很多好东西;东部产业技术发达,贵州市场潜力巨大。只要牵手合作,都是双赢。所以东部看好和西部的合作,西部也看好和东部的合作。至于合作交流方式则可多样化,可以投资开发项目,也可以共建产业园区。
  总之,同步小康,贵州在行动,现在方向明确了,路径也选好了,我们要把全省的精气神凝聚起来,把正能量集聚起来,齐心协力地赶路,满怀信心朝着同步小康目标往前走。
  (本刊实习记者黄俊溢、李方军对本文有贡献)
其他文献
三年前,我的朋友发给我一篇陈丹青撰写的短文,文章的题目,现在已经记不起来了。查阅当时的笔记,还能看出其内容可能涉及到李敖批评鲁迅的话。当时我曾写到:这是我近来读到的关于鲁迅的最好的文章之一。陈先生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画家,文化学识也很渊博,深刻,也敢直言,这两点都不容易做到。此前,我曾在电视上见他直率地批评美术系招生考外语的节目,印象很深。  鲁迅到底是不是文学家,要看他的创作的全部,不能只看几条现在
期刊
2010年7月下旬,英国司法大臣宣布将新通过的《反腐败法案》的生效日期推迟半年至2011年4月。此举引发人们对该法前途的担忧。  原定于2010年秋生效的英国《反腐败法案》(Bribery Act 2010)已于4月获得王室批准。该法旨在制定覆盖境内外贿赂行为的法律框架,其中某些条款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严厉的条款。新法案取代英国原有的普通法、《1889年公共机构反腐败法》、《1906年预防腐败法》以
期刊
广东省佛山市的一次公务员招考,由于在体检上多了基因检测这一道“门槛”,导致三位笔试面试均名列前茅的“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地中海贫血是我国南方各省最常见的遗传病,主要表现为以溶血性贫血为主的症状群)最终被拒之门外。他们对此深表不满,遂将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告上法庭。  这起由基因引发的诉讼,在我国尚属首例,堪称“基因歧视第一案”。9月5日,此案尘埃落定——佛山中院维持一审判决,判原告败诉。
期刊
在欧盟委员会6月4日“力排众议”宣布对华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数小时后,中国商务部宣布启动对欧盟葡萄酒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在事实上构成了中方对欧盟“贸易战”的回应。  虽然中欧双方均否认两个贸易案件有联系,但13日欧盟又向世界贸易组织上诉,试图推翻中国去年底对欧盟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的征税措施,此举被业界视为双方贸易争端升级的表现。  受“葡萄酒案”影响最大的国家依次为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有意
期刊
美籍华裔学者王斑的《历史的崇高形象——二十世纪中国的美学与政治》在英语世界出版十余年之后,终于回到了中国。  这个时间差多少有些反讽效应。正如作者在中文版前言中所说,该书在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酝酿、思考而成,“因而染上那个时期浓重的躲避崇高、反崇高的情绪”;但是,当这本书的中文版出版时,它所面对的已经是完全不同的时代背景,以至于作者要说,如果“重写这部书……倾向会跟原来完全不一样。”原因很简单,
期刊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话比其他口号更能反映深圳这座城市的精气神。1992年,这句深得邓小平钟爱的治国名句在深圳蛇口率先叫响,打破了当时意识形态的教条,让市场经济在中国传统的政治社会空间里萌芽、成长。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20年后,深圳面临着“特区不再特”的经济瓶颈;同时,深圳也再度站到了改革的风口浪尖处。在这种情形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话被再次提及,它被赋予了能够在新时期破题深圳当
期刊
两羊相遇,羊角相抵,各不相让。背景为东、西半球,画面富有强烈的动感,其中东半球的那头“中国羊”略高一点,而且更有力一些,已占上风。这个“抵羊”商标一经面世,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32年4月,经过两年的筹建,当东亚毛呢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投产时,宋棐卿曾为毛线品牌的名称而苦思冥想。当时,中国的毛线市场几乎是外国品牌的天下,知名的如英商的“蜜蜂”、日商的“麻雀”等,所以有员工建议叫“老鹰”、
期刊
2012年12月,刚刚履新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视察了广东省深圳市。深圳首站,习近平视察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这里距离邓小平当年视察的蛇口工业区只有几公里。蛇口工业区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朝世界打开的第一扇窗户”。当年,以蛇口工业区的创新为先导,深圳一下子走在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如今,前海被称为“特区中的特区”,国务院支持它实行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先行先试政策。当年的改革开放政策,靠的
期刊
2013年已过近半,世界经济整体上在复苏中稳步发展,但各经济体发展速度不一,世界经济版图正在起变化。  置此变局当中,作为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面临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学会应对挑战,善于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到国际规则的制定当中,方能确保中国的持续发展。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速度的差异有3、4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力量在逐渐提升。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的GDP有望在今年
期刊
随着非油业务的扩张,中石油集团和中石化集团“卖油郎”的定位将发生彻底的改变。  “在北京,中石化多个品牌的瓶装纯净水销量都是第一,比家乐福、沃尔玛的销量都大。”9月17日,中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左兴凯告诉《财经国家周刊》,今后,非油品销售将成为中石化的主业。  在国外,石油巨头的非油品销售业务利润甚至占到加油站总利润的50%左右。这也成为中国石油巨头的目标。  近年来, 依托既有的加油站网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