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猫猫不仅仅是躲猫猫

来源 :为了孩子(3~7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c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悠爸回想吴悠从小到大,自己陪她玩过的时间跨度最长的游戏是什么?想来想去,非躲猫猫莫属。
  似乎,躲猫猫是所有小朋友最喜欢玩的游戏。为啥呢?是因为躲起来、被找到很刺激?还是因为躲起来、没有被找到很有成就感?或是因为找到躲起来的小朋友,很自豪?对此,悠爸也没有特别研究,只是因为吴悠喜欢这样玩,于是,就陪她这样玩。
  和孩子一起玩,如果我们希望孩子玩得开心,就要真正和孩子玩在一起,最好的方式就是顺着孩子的兴趣和喜好玩。
  从吴悠小时候能看到我开始,我就会双手捂住脸,然后一边用嘴巴配音,一边张开双手,送给吴悠一个微笑,而吴悠也会因此而回报微笑。
  后来,吴悠被抱在妈妈怀里,我呢,从后面一会儿出现在妈妈肩膀的左边,一会儿出现在妈妈肩膀的右边。而吴悠,就需要把头伸到妈妈肩膀的右边或者把头伸到妈妈肩膀的左边,来寻找爸爸的笑容。
  等吴悠会走路了,我们就在家里玩,有时也会出门玩。我们的玩法很简单,我在离吴悠几米开外的地方躲着,吴悠来找,吴悠找不到,我就通过呼喊“吴悠”来引导,目的是让她能够循声而至。通过声音,找寻声源,听力、以声音辨识方向、行走能力等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自然而然的锻炼。
  吴悠再大一点,大约小班到中班阶段吧,我们开始增加难度。比如,在家里,我让吴悠呆在客厅里数到20,我去躲。通常我会躲到主卧、次卧、卫生间等地方,利用窗帘等掩护自己。这时候,吴悠的观察能力得到了锻炼,因为每个房间、每个区域,她都需要仔细寻找。
  轮到吴悠躲的时候,她也很努力。不过,陪孩子玩过的爸妈都知道,孩子们躲的地方往往一目了然。这时候,我通常选择装模作样,还是一个个房间地找,一个个地方翻,嘴里还不停嘟囔:“哎呀,吴悠躲到哪里去了?怎么找不到她!”有时,我还故意站在吴悠藏身地的旁边,说着这样的话。最开始,吴悠会忍俊不禁,哈哈大笑,然后暴露行踪,后来,慢慢地,她的自制力提高了,可以紧张地摒住呼吸,等我故意走开,然后松一口气。这也算是生理和心理能力的综合锻炼吧。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其实,躲猫猫是人类几百万年进化史刻在基因里的生存本能。为了生存,我们必须躲在安全的地方,才不会被猛兽袭击。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发现捕猎对象的踪迹,这样才不会饿肚子。扯远了,总之,躲猫猫已经慢慢地成为一种游戏。


  躲猫猫除了本身的游戏功能外,还可以用来设定边界。具体包括:
  1.安全边界
  在早期玩躲猫猫之前,我通常会问吴悠:“窗户外面可以去躲吗?冰箱里可以去躲吗?如果厨房里妈妈正在做饭,那里可以躲吗?”总之,一切可能引起安全问题的地方,事先我都会以询问的方式引导吴悠给出“不能躲”的答案。
  2.卫生边界
  这主要和家庭成员的卫生要求有关,例如:可不可以躲在床上的被子里?可不可以躲在衣橱里?如果家庭成员特别在意清洁问题,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给孩子设定边界。
  3.隐私边界
  主卧通常情况下是爸爸妈妈比较隐私的空间,如果有小伙伴来家里一起玩,是不是可以在主卧室里躲猫猫?这方面也需要事先和孩子确认好,否则,孩子一定会带着小伙伴将主卧纳入躲猫猫的空间,尤其是平时自己和爸爸妈妈玩躲猫猫可以在主卧进行的情况下。
  4.去别人家躲猫猫的边界
  当吴悠去对门邻居家或者其他好朋友家玩,我都会提醒吴悠玩之前,要主动和对方家长确认可以玩的区域。这个过程,也是引导她学习尊重不同家庭文化的过程。
  另外,我们还可以用躲猫猫来提升孩子各方面的技能。
  吴悠一天一天长大,到了中班、大班,通常躲在窗帘后的招数已经难不倒她了。这时候我就需要增加难度。例如:
  1.掩护
  躲在飘窗上,窗帘拉一半。躲在写在台下面,用椅子掩护。躲在卫生间的浴缸上面,利用打开的浴室门做掩护等等。总之,如果吴悠只是大致瞄一眼,一定发现不了。在这种玩法下,吴悠的观察需要更仔细、更到位。
  2.运动
  当吴悠检查了厨房之后,去检查大房间的时候,我会立即从小房间躲到厨房去。这样吴悠找了一圈,没找到,就会觉得很神奇。此招一出,吴悠对我会有一种崇拜感。
  这个阶段的斗智斗勇让吴悠的学习能力提升神速。我的躲藏方法,吴悠学得很快,同时,因为我不断改变躲藏地点,吴悠找得也越发仔细,她的耐心、观察力也在不断提升。对于运动式躲猫猫,她还是花了一些时间领悟的,在偶尔几次我不小心在挪位过程中被抓到的情况下,她终于明白了,原来躲猫猫还可以一边跑一边躲。
  最近,二年级的吴悠邀请好友和我一起在小区里玩躲猫猫。我负责躲,她和好友来抓。我远远地看着吴悠的表现,没想到,吴悠爬上了一个略高的平台,进行整体张望,正好看到我在看她。这个视野的距离,至少有80~100米。躲猫猫让吴悠自我领会到了全局意识,嗨,还真不简单呢!
  所以,躲猫猫不仅仅是躲猫猫,通过躲猫猫,孩子的很多能力会得到提高。不过,爸爸妈妈请记住:最重要的,还是和孩子单纯地玩,一起收获纯真的笑!
其他文献
离圣诞节只有两天了,派老头家里连圣诞树都没有呢!天气好不容易暖和了一点点,派老头决定要赶紧出门。  今天可是最后一天能采购圣诞用品的日子,小猫菲菲非常兴奋!况且他们还要去森林里砍一棵圣诞树呢,菲菲早就把装圣诞树的花盆找出来了。  但是,他们首先要做的事情是铲雪。因为天气太冷,他们好几天没有出门了,院子里全是雪。派老头铲出了几条通道,一条通去鸡窝,一条通去木匠房,还有去厕所和去柴房的。然后,他们决定
期刊
圣诞临近,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浓郁,小格子问我:“妈妈,我们家放不下圣诞树,是不是可以做些圣诞树挂饰?我要挂在窗口,让圣诞老人认得路,来给我送礼物!”好吧,家里的废报纸、废纸箱刚好可以派上用场,就让我们一起动手来做圣诞树挂饰吧!  材料准备:  旧报纸、废纸箱、剪刀、颜料、绳子、热熔胶、装饰物若干。  制作步骤:  1.在旧报纸上刷绿色颜料,水彩或者染料最佳,将颜料调得稀一点,太浓稠的话,上色后的报纸
期刊
对于孩子来说,不管是节日还是外出旅游,印象最深的就是吃和玩。从某个角度来说,食物是传统最好的传承载体之一!所以,作为亲子阅读的延伸活动之一,跟孩子一起照葫芦画瓢,有模有样地学做绘本里面介绍的美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菲菲的温馨圣诞  “派老头和捣乱猫的开心故事”是瑞典儿童文学大师斯文·诺德奎斯特的代表作,不仅被翻拍成了电视和电影,而且在瑞典还建有“派老头主题公园”呢。这套书不但故事情节曲折有趣,
期刊
9月,又是一年新生入学时,又有一批新宝宝要上幼儿园啦!作为没经验的爸爸妈妈,在欣喜的同时不免会有些担忧:第一次离开家人的怀抱,孩子能适应吗?孩子在幼儿园里会哭多久?孩子会不会被别的小朋友欺负?孩子要小便了会跟老师说吗……  孩子们也在想:幼儿园里有什么好的?爸爸妈妈为什么把我送到幼儿园来?什么时候爸爸妈妈才能来接我呢……  幼儿教育理论把这种现象称为 “分离焦虑”。分离焦虑一般持续一到两周。虽然这
期刊
1:小熊听说地下有个王国,住着很多小矮人。  他在一个小山坡上找到一个小洞,就拿起铲子挖了起来。  2:一群蚂蚁从洞里爬了出来:“为什么要破坏我们的家?”  小熊赶紧停下来,“我不知道这是你们的家,对不起啊。”  3:小熊来到草地上,又找到一个小洞。这次他不敢直接挖了,先拔了一根又长又硬的草,伸到洞里去。等小熊把草拉出来的时候,一条蚯蚓也跟着被拉了出来。  哈哈,原来是蚯蚓的家呀!  4:小熊来到
期刊
吃喝拉撒: 即将入园的孩子,最重要的是补足弱项。比如吃饭,孩子需要学会自己用勺子吃饭,而且吃饭的速度不要太慢,不能边磨蹭边吃。如果孩子在家里有喜欢边吃边玩的习惯的话,得赶紧纠正过来!同时,还要让孩子学会用杯子喝水,特别是在家里一直用奶瓶喝水的孩子,这直接关系到孩子在入园以后基本的生活习惯。还有就是大小便,让孩子学会自己说出来,并明确说明要小便还是要大便。  衣服鞋子:一定要为孩子选择一些既穿脱方便
期刊
小朋友们,我们的家在一座座的房子里,没什么特别的,可是动物们的家就有意思多了,它们有的住在高山上,有的住在大树上,有的住在水里,也有的与我们人类住在一起,还有一些动物啊,它们住在黑黢黢的地底下,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它们吧!  蚂蚁  蚂蚁是著名的地下建筑师,它们建筑在地底下的蚁穴冬暖夏凉,有很多很多“房间”,分给不同分工的成员住,还有储存粮食的地方。  蝉的幼虫  在长大成“蝉”搬到树上居住之前,蝉的
期刊
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育研究所的专家指出:婴幼儿的发育具有特殊性,他们不仅需要持续的关心,更需要协调一致的关心,这意味着与他们交流的人相对是固定的,孩子被太早送去幼儿园以后,由于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如果幼儿园老师是不固定的,经常换来换去,比如老师生病、休假以及培训等,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是无法适应的。即使人员相对固定,她们也要轮班照顾孩子,所以在孩子心理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期,父母的坚持
期刊
1.身体方面  爸爸妈妈们可以提前跟老师要一份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安排,然后把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跟平时家里的作息时间一一比对,尽快把家里的作息规律和幼儿园调成一致,包括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饭、什么时候出去玩、什么时候读书、什么时候午睡、晚上什么时候睡觉等。这是保证孩子身体健康的最重要的方面,特别是刚入园的孩子,哪怕是双休日也不要轻易打破这个规律!  2.心理方面  几乎每个孩子在初入园时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
期刊
回答专家:杨健,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少儿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授,中国专业人才库早教考评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婴幼儿潜能开发及儿童人格发展,著有《幼儿阅读教学指导》、《婴幼儿智力评估及其指导》、《素质教育与围棋》等著作。  Q1:我是一个职业女性,老公是海员,我有一个3岁的女儿,平时跟着爷爷奶奶,周末同我一起生活,她爸爸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寥寥可数;她今年上了幼儿园,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