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悠爸回想吴悠从小到大,自己陪她玩过的时间跨度最长的游戏是什么?想来想去,非躲猫猫莫属。
似乎,躲猫猫是所有小朋友最喜欢玩的游戏。为啥呢?是因为躲起来、被找到很刺激?还是因为躲起来、没有被找到很有成就感?或是因为找到躲起来的小朋友,很自豪?对此,悠爸也没有特别研究,只是因为吴悠喜欢这样玩,于是,就陪她这样玩。
和孩子一起玩,如果我们希望孩子玩得开心,就要真正和孩子玩在一起,最好的方式就是顺着孩子的兴趣和喜好玩。
从吴悠小时候能看到我开始,我就会双手捂住脸,然后一边用嘴巴配音,一边张开双手,送给吴悠一个微笑,而吴悠也会因此而回报微笑。
后来,吴悠被抱在妈妈怀里,我呢,从后面一会儿出现在妈妈肩膀的左边,一会儿出现在妈妈肩膀的右边。而吴悠,就需要把头伸到妈妈肩膀的右边或者把头伸到妈妈肩膀的左边,来寻找爸爸的笑容。
等吴悠会走路了,我们就在家里玩,有时也会出门玩。我们的玩法很简单,我在离吴悠几米开外的地方躲着,吴悠来找,吴悠找不到,我就通过呼喊“吴悠”来引导,目的是让她能够循声而至。通过声音,找寻声源,听力、以声音辨识方向、行走能力等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自然而然的锻炼。
吴悠再大一点,大约小班到中班阶段吧,我们开始增加难度。比如,在家里,我让吴悠呆在客厅里数到20,我去躲。通常我会躲到主卧、次卧、卫生间等地方,利用窗帘等掩护自己。这时候,吴悠的观察能力得到了锻炼,因为每个房间、每个区域,她都需要仔细寻找。
轮到吴悠躲的时候,她也很努力。不过,陪孩子玩过的爸妈都知道,孩子们躲的地方往往一目了然。这时候,我通常选择装模作样,还是一个个房间地找,一个个地方翻,嘴里还不停嘟囔:“哎呀,吴悠躲到哪里去了?怎么找不到她!”有时,我还故意站在吴悠藏身地的旁边,说着这样的话。最开始,吴悠会忍俊不禁,哈哈大笑,然后暴露行踪,后来,慢慢地,她的自制力提高了,可以紧张地摒住呼吸,等我故意走开,然后松一口气。这也算是生理和心理能力的综合锻炼吧。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其实,躲猫猫是人类几百万年进化史刻在基因里的生存本能。为了生存,我们必须躲在安全的地方,才不会被猛兽袭击。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发现捕猎对象的踪迹,这样才不会饿肚子。扯远了,总之,躲猫猫已经慢慢地成为一种游戏。
躲猫猫除了本身的游戏功能外,还可以用来设定边界。具体包括:
1.安全边界
在早期玩躲猫猫之前,我通常会问吴悠:“窗户外面可以去躲吗?冰箱里可以去躲吗?如果厨房里妈妈正在做饭,那里可以躲吗?”总之,一切可能引起安全问题的地方,事先我都会以询问的方式引导吴悠给出“不能躲”的答案。
2.卫生边界
这主要和家庭成员的卫生要求有关,例如:可不可以躲在床上的被子里?可不可以躲在衣橱里?如果家庭成员特别在意清洁问题,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给孩子设定边界。
3.隐私边界
主卧通常情况下是爸爸妈妈比较隐私的空间,如果有小伙伴来家里一起玩,是不是可以在主卧室里躲猫猫?这方面也需要事先和孩子确认好,否则,孩子一定会带着小伙伴将主卧纳入躲猫猫的空间,尤其是平时自己和爸爸妈妈玩躲猫猫可以在主卧进行的情况下。
4.去别人家躲猫猫的边界
当吴悠去对门邻居家或者其他好朋友家玩,我都会提醒吴悠玩之前,要主动和对方家长确认可以玩的区域。这个过程,也是引导她学习尊重不同家庭文化的过程。
另外,我们还可以用躲猫猫来提升孩子各方面的技能。
吴悠一天一天长大,到了中班、大班,通常躲在窗帘后的招数已经难不倒她了。这时候我就需要增加难度。例如:
1.掩护
躲在飘窗上,窗帘拉一半。躲在写在台下面,用椅子掩护。躲在卫生间的浴缸上面,利用打开的浴室门做掩护等等。总之,如果吴悠只是大致瞄一眼,一定发现不了。在这种玩法下,吴悠的观察需要更仔细、更到位。
2.运动
当吴悠检查了厨房之后,去检查大房间的时候,我会立即从小房间躲到厨房去。这样吴悠找了一圈,没找到,就会觉得很神奇。此招一出,吴悠对我会有一种崇拜感。
这个阶段的斗智斗勇让吴悠的学习能力提升神速。我的躲藏方法,吴悠学得很快,同时,因为我不断改变躲藏地点,吴悠找得也越发仔细,她的耐心、观察力也在不断提升。对于运动式躲猫猫,她还是花了一些时间领悟的,在偶尔几次我不小心在挪位过程中被抓到的情况下,她终于明白了,原来躲猫猫还可以一边跑一边躲。
最近,二年级的吴悠邀请好友和我一起在小区里玩躲猫猫。我负责躲,她和好友来抓。我远远地看着吴悠的表现,没想到,吴悠爬上了一个略高的平台,进行整体张望,正好看到我在看她。这个视野的距离,至少有80~100米。躲猫猫让吴悠自我领会到了全局意识,嗨,还真不简单呢!
所以,躲猫猫不仅仅是躲猫猫,通过躲猫猫,孩子的很多能力会得到提高。不过,爸爸妈妈请记住:最重要的,还是和孩子单纯地玩,一起收获纯真的笑!
似乎,躲猫猫是所有小朋友最喜欢玩的游戏。为啥呢?是因为躲起来、被找到很刺激?还是因为躲起来、没有被找到很有成就感?或是因为找到躲起来的小朋友,很自豪?对此,悠爸也没有特别研究,只是因为吴悠喜欢这样玩,于是,就陪她这样玩。
和孩子一起玩,如果我们希望孩子玩得开心,就要真正和孩子玩在一起,最好的方式就是顺着孩子的兴趣和喜好玩。
从吴悠小时候能看到我开始,我就会双手捂住脸,然后一边用嘴巴配音,一边张开双手,送给吴悠一个微笑,而吴悠也会因此而回报微笑。
后来,吴悠被抱在妈妈怀里,我呢,从后面一会儿出现在妈妈肩膀的左边,一会儿出现在妈妈肩膀的右边。而吴悠,就需要把头伸到妈妈肩膀的右边或者把头伸到妈妈肩膀的左边,来寻找爸爸的笑容。
等吴悠会走路了,我们就在家里玩,有时也会出门玩。我们的玩法很简单,我在离吴悠几米开外的地方躲着,吴悠来找,吴悠找不到,我就通过呼喊“吴悠”来引导,目的是让她能够循声而至。通过声音,找寻声源,听力、以声音辨识方向、行走能力等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自然而然的锻炼。
吴悠再大一点,大约小班到中班阶段吧,我们开始增加难度。比如,在家里,我让吴悠呆在客厅里数到20,我去躲。通常我会躲到主卧、次卧、卫生间等地方,利用窗帘等掩护自己。这时候,吴悠的观察能力得到了锻炼,因为每个房间、每个区域,她都需要仔细寻找。
轮到吴悠躲的时候,她也很努力。不过,陪孩子玩过的爸妈都知道,孩子们躲的地方往往一目了然。这时候,我通常选择装模作样,还是一个个房间地找,一个个地方翻,嘴里还不停嘟囔:“哎呀,吴悠躲到哪里去了?怎么找不到她!”有时,我还故意站在吴悠藏身地的旁边,说着这样的话。最开始,吴悠会忍俊不禁,哈哈大笑,然后暴露行踪,后来,慢慢地,她的自制力提高了,可以紧张地摒住呼吸,等我故意走开,然后松一口气。这也算是生理和心理能力的综合锻炼吧。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其实,躲猫猫是人类几百万年进化史刻在基因里的生存本能。为了生存,我们必须躲在安全的地方,才不会被猛兽袭击。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发现捕猎对象的踪迹,这样才不会饿肚子。扯远了,总之,躲猫猫已经慢慢地成为一种游戏。
躲猫猫除了本身的游戏功能外,还可以用来设定边界。具体包括:
1.安全边界
在早期玩躲猫猫之前,我通常会问吴悠:“窗户外面可以去躲吗?冰箱里可以去躲吗?如果厨房里妈妈正在做饭,那里可以躲吗?”总之,一切可能引起安全问题的地方,事先我都会以询问的方式引导吴悠给出“不能躲”的答案。
2.卫生边界
这主要和家庭成员的卫生要求有关,例如:可不可以躲在床上的被子里?可不可以躲在衣橱里?如果家庭成员特别在意清洁问题,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给孩子设定边界。
3.隐私边界
主卧通常情况下是爸爸妈妈比较隐私的空间,如果有小伙伴来家里一起玩,是不是可以在主卧室里躲猫猫?这方面也需要事先和孩子确认好,否则,孩子一定会带着小伙伴将主卧纳入躲猫猫的空间,尤其是平时自己和爸爸妈妈玩躲猫猫可以在主卧进行的情况下。
4.去别人家躲猫猫的边界
当吴悠去对门邻居家或者其他好朋友家玩,我都会提醒吴悠玩之前,要主动和对方家长确认可以玩的区域。这个过程,也是引导她学习尊重不同家庭文化的过程。
另外,我们还可以用躲猫猫来提升孩子各方面的技能。
吴悠一天一天长大,到了中班、大班,通常躲在窗帘后的招数已经难不倒她了。这时候我就需要增加难度。例如:
1.掩护
躲在飘窗上,窗帘拉一半。躲在写在台下面,用椅子掩护。躲在卫生间的浴缸上面,利用打开的浴室门做掩护等等。总之,如果吴悠只是大致瞄一眼,一定发现不了。在这种玩法下,吴悠的观察需要更仔细、更到位。
2.运动
当吴悠检查了厨房之后,去检查大房间的时候,我会立即从小房间躲到厨房去。这样吴悠找了一圈,没找到,就会觉得很神奇。此招一出,吴悠对我会有一种崇拜感。
这个阶段的斗智斗勇让吴悠的学习能力提升神速。我的躲藏方法,吴悠学得很快,同时,因为我不断改变躲藏地点,吴悠找得也越发仔细,她的耐心、观察力也在不断提升。对于运动式躲猫猫,她还是花了一些时间领悟的,在偶尔几次我不小心在挪位过程中被抓到的情况下,她终于明白了,原来躲猫猫还可以一边跑一边躲。
最近,二年级的吴悠邀请好友和我一起在小区里玩躲猫猫。我负责躲,她和好友来抓。我远远地看着吴悠的表现,没想到,吴悠爬上了一个略高的平台,进行整体张望,正好看到我在看她。这个视野的距离,至少有80~100米。躲猫猫让吴悠自我领会到了全局意识,嗨,还真不简单呢!
所以,躲猫猫不仅仅是躲猫猫,通过躲猫猫,孩子的很多能力会得到提高。不过,爸爸妈妈请记住:最重要的,还是和孩子单纯地玩,一起收获纯真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