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职业院校直接面向行业、企业办学,开展招工招生一体化改革,实现招工与招生互通、上课与上岗融合、毕业与就业衔接,实现企业用工与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2013年1月,福建省教育厅决定,黎明职业大学等8所福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以及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高职院校开展2013年招工招生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至此,福建省正式拉开了由政府引导的招工招生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招工招生一体化的形成
回顾职业教育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系统猛烈冲击着我国传统工艺和制度,致使原有的大批传统企业瞬间丧失了经营能力,一批新企业应运而生。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职业教育被提上了重要的位置,社会开始认识到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重学术、轻应用;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还在教育界、社会上占主导地位,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仍旧比较低。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该文件让职业教育重新找到了风向标,那就是“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优势”。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体制形式,其重要内容是产学研结合。校企通过合作形成广义的产业链,其最基础的环节是学生就业与企业用工的结合。这些方式的合作目的都在于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在此基础上,企业与学校开展“订单式”培养培训,进而推进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的一体化。
学校在实施招工招生一体化时,必须依据企业的用工条件、岗位要求和技能标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学,学生在学校即成为企业的“准员工”,从毕业实习开始就直接到企业就业,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招工招生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学生产一体化和实习就业一体化,形成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输送的良好渠道。通过校企合作这个平台,企业方在向社会招聘时,可以承诺员工在职期间有机会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员工能够获得学历提升和职业能力的拓展,这样无疑可以增加企业招聘一线员工的吸引力。院校与企业的招工招生一体化,既提供学生就业机会,又提供职工学习深造机会,形成多方共赢的机制。
二、招工招生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
国发【2014】19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多次提到“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文件明确指出,“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在这种合作形式中,学校方和企业方必须同时承担起人才培养的重任,各自需要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一)高等院校
1、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本着注重基础教育的原则
随着现代高等教育逐步进入科学、技术、人文并重的时代,单一的专业人才已难以应付社会的复杂局面,所以应强化基础教育,淡化过细的专业;国外的许多高等学校在改革中贯彻了终身教育的观念,加强了基础性的、工具性的知识教育,改革过于强调专业技能教育的课程体系,我们的高等教育也要顺应世界高教国际化的潮流。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所推行的素质教育可看作是对这种全面发展的新的国际教育理念的一种呼应。
2、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着重学生技术水平的培养与能力素质的提高
在深化学校教学改革中,应进一步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努力探索招工招生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模式。校方按照企业需求开展校企联合招生,建立现代学徒制制度,对学生进行双重教育与双重管理。学生在校学习时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的学徒工,形成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在学生毕业(学徒结束)时,实行“双证书”制度(学历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以及现代学徒制技术技能积累制度;着力解决合作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缺失问题。
(1)从教学体系和课程改革入手,抓好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核心环节。
校方应邀请企业的技术能手和管理专家到校,并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在企业中与管理人员、一线职工共同分析职业能力和岗位要求,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市场需求、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2)从实践教学水平突破,注重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关键环节。
与适合学校专业发展,前景好、技术强、管理先进的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学习基地,让企业在参与实践教学时,带动学生接触先进的生产技术,在仿真或全真的实践环境中传授给学生生产操作、工艺流程和生产组织管理的知识与技能。
(3)从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重点抓好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根本环节。
定期指派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锻炼,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教师到企业中任职或实行校企轮岗工作制度,教师的实践经历将很大程度提升授课质量,同时教师本人的专业和实践动手能力也得到提高。
高职院校以人才、设备、研究为优势,直接参与产业经济的运作,标志着职业学校将真正进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使学校在科研的基础上,以先进的专业技术为支撑,按照产业和市场运行规律,参与到产业运作中,学生实习和企业生产同时收益,共同发展。
(二)企业方
现代企业的发展战略中,人才战略是众所周知的一个关键环节,提高了员工的个人素质,才能实现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形成企业形象。同时,先进的技术发展也需要员工及时跟上岗位能力的要求。这些都要求企业员工必须接受较高层次的全方位的职业教育。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的经营管理环境也在发生重大变化,企业发展目标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关注与支持在企业发展中越来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我国已将“创新创业”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在十三·五发展中,创新将是各行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主旋律之一。要实现创新创业的新发展,就离不开知识和信息。无论是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还是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含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都是以知识的创新与扩散为基础的。职业教育能够为企业创新提供科学的基础、依据,输送大批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员工在接受过职业教育后,对知识更新更加敏锐,能够更有效率地把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在企业中迅速传播和应用,在企业内部营造开放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推进企业和全体员工共同进步。企业在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后,势必通过关注、支持职业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由此企业经理人也从中实现道德修炼和社会责任感的升华。
三、招工招生一体化典型案例
(一)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福建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与莆田市玉石雕刻行业合作,在秀屿区上塘的寿山石雕城内设立校区,实施产业园区办学,推进“招工招生一体化”高职教育改革,努力实现企业用工与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让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该学院努力探索现代学徒制“12345”模式,即“一个标准,二份合同、三力合一、四位一体、五年教育”的培养模式。“一个标准”是围绕工艺美术产业和玉石雕刻行业岗位标准;“二份合同”是学院与莆田市寿山石雕行业协会签订联合培养的合同,新生入学时与寿山石雕行业企业签订定向就业合同;“三力合一”在管理上通过莆田市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理事会加强成员单位的沟通,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三力合力的推动下,实现合作共赢;“四位一体”在身份上“学生→学徒→准员工→师傅”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一毕业就可以“师带徒”;“五年教育”是教育时间在五年内分阶段推进。这种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施行证明了招工招生一体化已然成为职业院校的主要发展趋势。
(二)校企合作办学——辽宁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辽阳职业技术学院与辽阳市公共汽车公司等企业合作办学,在施行招工招生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中总结出几种合作模式:
1、举办股份制合作企业
2、举办股份制合作办学机构
3、举办校内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
4、举办设计工作室
5、举办各专业冠名班
这五种类型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特色鲜明,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各自优势,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的对接,满足了相关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对学生、企业和学校三方都十分有益,更为校企合作关系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以下具体介绍该校的几种合作模式。
2006年,该学院在辽阳市投资兴建辽阳致远轿车维修有限公司,该合资公司实行董事会制度,学校以汽车维修设备入股51%,公汽公司以厂房及附属建筑物入股49%。该公司按市场化的模式运作,从企业角度看,充分发挥了技术和市场的优势,盘活了企业资产;从院校角度看,充分发挥了该校先进设备及办学优势,并体现了汽车专业作为省级示范专业和省内最佳汽车驾校人力资源的特点,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汽车维修人才,学校实现了资产的保值增值,真正达到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2009年10月,该学院与辽阳太子河高尔夫俱乐部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学校以股份制的形式成立辽阳职业技术学院高尔夫学院。高尔夫学院主要培养具备从事现代高尔夫运动服务、管理和高尔夫产业相关领域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胜任高尔夫产业各类管理、组织各类赛事活动以及从事相关企业的经营与运作等方面的各层次人才。目前,高尔夫学院运行顺畅,未来招生就业前景乐观。
2010年3月,该学院与辽阳市流体真空机械厂合作成立校内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合作初期采取产品生产、学生实训及产品研发为一体的形式,企业负责生产原料、流动资金、产品销售及市场开发;学院负责厂房、机器设备、工卡量具及动力,资金和固定资产由双方各自投入;合作后期以股份制合作模式实施企业化运作。通过积极协商和严格论证,双方联合组建具有深层次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直接带动学生在全真的生产实际环境中学习。学院通过建立由专业教师、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项目团队,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和科研能力,提升了专业知名度,同时支援企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上效果显著。通过这样的合作积极探索和实践产学结合的“学校工厂化、工厂教室化”的先进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教师、企业和学校共同受益,实现了多方共赢。
该学院艺术设计系于2010年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了摄影与制作、装饰绘图、动漫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与展示、商业沙盘制作工作室等5个“产学一体化”工作室。工作室采取企业化运作模式,由学校、企业、教师各按一定比例投资入股,利益按股份分配。校内工作室的建成极大地调动了各方积极性,首先,个性化工作室给予了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选择专业方向的自主权,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生动、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等方面效果明显。成立工作室以来,已有80%以上的在校生选择了自己兴趣的工作室;其次,这样的运作方式避免了教师工作上的平均主义,形成了企业化的利益激励和约束机制,对教师的发挥专业个性、提高教学积极性、提高责任意识和市场理念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好处;第三,企业通过工作室中获得了一定的人力和智力资源,工作室同时也是企业的生产基地,节约了企业运营成本,增加了效益。艺术设计工作室的建立和实施全面检验了专业教学效果,提升了实践教学的价值,在课内外营造了校企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与企业互动的热烈氛围。
(三)冠名班——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天鹅国际酒店管理班”
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旅游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自2009年与天鹅国际(香港)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开展订单式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成立“厦门天鹅国际酒店管理班”。课程设置规划和培养方案本着既要尊重教学规律,又要符合用人单位实际岗位需求的原则,由校企双方共同商定。厦门天鹅国际大酒店将“天鹅班”列入酒店组织架构中,作为一个独立部门进行运作和管理,并且将该班的所有开支列入酒店的总体费用中。 在新生入学不久,公司就组织学生到下属企业参观,各部门经理亲自为学生介绍各部门的业务范围和岗位规范,使学生感受和领略企业的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该班所有学生在第一和第二学年以校内学习为主,教学任务主要由学院专业教师完成,企业管理人员承担部分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以保证学生的操作最大限度地接近酒店现行标准及规范。学生大二上学期至大三上学期保证每学期不少于一个月时间在厦门天鹅国际大酒店进行教学实习,企业提供优秀的技术能手作为学生教学实习的讲师。第三学年下学期,该班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毕业实习,取得毕业证后,学生如自愿与合作企业签订2年或2年以上的劳动合同,企业将给每位学生发放4000元的创业基金。另外,酒店把该班当作一个独立部门纳入到酒店的管理之中,每学期为“天鹅班”支出班费、活动费等,酒店的管理人员定期到学校与学生座谈,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拓展训练和户外活动,学生参与酒店的年终评优、评奖。厦门天鹅大酒店在各种活动中把企业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教育中。经过三年的校企双方共同培养,该班学生在毕业之际即能成为天鹅国际(香港)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下属企业的骨干员工和储备干部。学院的就业率得到了保证,企业的用人质量得到了保证,学生也达到“毕业即就业”的标准,可谓三方受益。
四、结语
目前,笔者所在的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正在与北京通用航空产业基地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公司、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泽仁恒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招生招工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学生在入学即成为上述企业的储备员工,校企双方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在三年的大专教育中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授课,企业为学生提供高水平、高标准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设备,来自企业的高管、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未来三年学院将为上述企业输送约200名空中乘务、物联网应用技术、互联网应用技术、移动4G等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招工招生一体化是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基础。校企应签订合作协议,职业院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要促进招工招生一体化,就要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的统筹协调,扩大试点院校的招生自主权,推动试点院校根据合作企业需求,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制招生与招工方案,扩大招生范围,改革考核方式、内容和录取办法,并将试点院校的相关招生计划纳入学校年度招生计划进行统一管理。总体说来,招工招生一体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必须依靠多方力量共同施行,政府出政策、企业出岗位、院校出学历、劳动者参与,达到社会、企业、学校和劳动者多赢的效果。
[课题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招工招生一体化背景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项目编号 JA13500S ]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招工招生一体化的形成
回顾职业教育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系统猛烈冲击着我国传统工艺和制度,致使原有的大批传统企业瞬间丧失了经营能力,一批新企业应运而生。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职业教育被提上了重要的位置,社会开始认识到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重学术、轻应用;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还在教育界、社会上占主导地位,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仍旧比较低。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该文件让职业教育重新找到了风向标,那就是“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优势”。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体制形式,其重要内容是产学研结合。校企通过合作形成广义的产业链,其最基础的环节是学生就业与企业用工的结合。这些方式的合作目的都在于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在此基础上,企业与学校开展“订单式”培养培训,进而推进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的一体化。
学校在实施招工招生一体化时,必须依据企业的用工条件、岗位要求和技能标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学,学生在学校即成为企业的“准员工”,从毕业实习开始就直接到企业就业,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招工招生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学生产一体化和实习就业一体化,形成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输送的良好渠道。通过校企合作这个平台,企业方在向社会招聘时,可以承诺员工在职期间有机会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员工能够获得学历提升和职业能力的拓展,这样无疑可以增加企业招聘一线员工的吸引力。院校与企业的招工招生一体化,既提供学生就业机会,又提供职工学习深造机会,形成多方共赢的机制。
二、招工招生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
国发【2014】19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多次提到“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文件明确指出,“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在这种合作形式中,学校方和企业方必须同时承担起人才培养的重任,各自需要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一)高等院校
1、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本着注重基础教育的原则
随着现代高等教育逐步进入科学、技术、人文并重的时代,单一的专业人才已难以应付社会的复杂局面,所以应强化基础教育,淡化过细的专业;国外的许多高等学校在改革中贯彻了终身教育的观念,加强了基础性的、工具性的知识教育,改革过于强调专业技能教育的课程体系,我们的高等教育也要顺应世界高教国际化的潮流。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所推行的素质教育可看作是对这种全面发展的新的国际教育理念的一种呼应。
2、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着重学生技术水平的培养与能力素质的提高
在深化学校教学改革中,应进一步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努力探索招工招生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模式。校方按照企业需求开展校企联合招生,建立现代学徒制制度,对学生进行双重教育与双重管理。学生在校学习时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的学徒工,形成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在学生毕业(学徒结束)时,实行“双证书”制度(学历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以及现代学徒制技术技能积累制度;着力解决合作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缺失问题。
(1)从教学体系和课程改革入手,抓好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核心环节。
校方应邀请企业的技术能手和管理专家到校,并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在企业中与管理人员、一线职工共同分析职业能力和岗位要求,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市场需求、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2)从实践教学水平突破,注重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关键环节。
与适合学校专业发展,前景好、技术强、管理先进的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学习基地,让企业在参与实践教学时,带动学生接触先进的生产技术,在仿真或全真的实践环境中传授给学生生产操作、工艺流程和生产组织管理的知识与技能。
(3)从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重点抓好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根本环节。
定期指派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锻炼,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教师到企业中任职或实行校企轮岗工作制度,教师的实践经历将很大程度提升授课质量,同时教师本人的专业和实践动手能力也得到提高。
高职院校以人才、设备、研究为优势,直接参与产业经济的运作,标志着职业学校将真正进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使学校在科研的基础上,以先进的专业技术为支撑,按照产业和市场运行规律,参与到产业运作中,学生实习和企业生产同时收益,共同发展。
(二)企业方
现代企业的发展战略中,人才战略是众所周知的一个关键环节,提高了员工的个人素质,才能实现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形成企业形象。同时,先进的技术发展也需要员工及时跟上岗位能力的要求。这些都要求企业员工必须接受较高层次的全方位的职业教育。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的经营管理环境也在发生重大变化,企业发展目标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关注与支持在企业发展中越来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我国已将“创新创业”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在十三·五发展中,创新将是各行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主旋律之一。要实现创新创业的新发展,就离不开知识和信息。无论是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还是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含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都是以知识的创新与扩散为基础的。职业教育能够为企业创新提供科学的基础、依据,输送大批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员工在接受过职业教育后,对知识更新更加敏锐,能够更有效率地把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在企业中迅速传播和应用,在企业内部营造开放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推进企业和全体员工共同进步。企业在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后,势必通过关注、支持职业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由此企业经理人也从中实现道德修炼和社会责任感的升华。
三、招工招生一体化典型案例
(一)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福建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与莆田市玉石雕刻行业合作,在秀屿区上塘的寿山石雕城内设立校区,实施产业园区办学,推进“招工招生一体化”高职教育改革,努力实现企业用工与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让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该学院努力探索现代学徒制“12345”模式,即“一个标准,二份合同、三力合一、四位一体、五年教育”的培养模式。“一个标准”是围绕工艺美术产业和玉石雕刻行业岗位标准;“二份合同”是学院与莆田市寿山石雕行业协会签订联合培养的合同,新生入学时与寿山石雕行业企业签订定向就业合同;“三力合一”在管理上通过莆田市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理事会加强成员单位的沟通,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三力合力的推动下,实现合作共赢;“四位一体”在身份上“学生→学徒→准员工→师傅”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一毕业就可以“师带徒”;“五年教育”是教育时间在五年内分阶段推进。这种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施行证明了招工招生一体化已然成为职业院校的主要发展趋势。
(二)校企合作办学——辽宁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辽阳职业技术学院与辽阳市公共汽车公司等企业合作办学,在施行招工招生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中总结出几种合作模式:
1、举办股份制合作企业
2、举办股份制合作办学机构
3、举办校内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
4、举办设计工作室
5、举办各专业冠名班
这五种类型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特色鲜明,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各自优势,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的对接,满足了相关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对学生、企业和学校三方都十分有益,更为校企合作关系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以下具体介绍该校的几种合作模式。
2006年,该学院在辽阳市投资兴建辽阳致远轿车维修有限公司,该合资公司实行董事会制度,学校以汽车维修设备入股51%,公汽公司以厂房及附属建筑物入股49%。该公司按市场化的模式运作,从企业角度看,充分发挥了技术和市场的优势,盘活了企业资产;从院校角度看,充分发挥了该校先进设备及办学优势,并体现了汽车专业作为省级示范专业和省内最佳汽车驾校人力资源的特点,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汽车维修人才,学校实现了资产的保值增值,真正达到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2009年10月,该学院与辽阳太子河高尔夫俱乐部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学校以股份制的形式成立辽阳职业技术学院高尔夫学院。高尔夫学院主要培养具备从事现代高尔夫运动服务、管理和高尔夫产业相关领域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胜任高尔夫产业各类管理、组织各类赛事活动以及从事相关企业的经营与运作等方面的各层次人才。目前,高尔夫学院运行顺畅,未来招生就业前景乐观。
2010年3月,该学院与辽阳市流体真空机械厂合作成立校内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合作初期采取产品生产、学生实训及产品研发为一体的形式,企业负责生产原料、流动资金、产品销售及市场开发;学院负责厂房、机器设备、工卡量具及动力,资金和固定资产由双方各自投入;合作后期以股份制合作模式实施企业化运作。通过积极协商和严格论证,双方联合组建具有深层次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直接带动学生在全真的生产实际环境中学习。学院通过建立由专业教师、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项目团队,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和科研能力,提升了专业知名度,同时支援企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上效果显著。通过这样的合作积极探索和实践产学结合的“学校工厂化、工厂教室化”的先进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教师、企业和学校共同受益,实现了多方共赢。
该学院艺术设计系于2010年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了摄影与制作、装饰绘图、动漫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与展示、商业沙盘制作工作室等5个“产学一体化”工作室。工作室采取企业化运作模式,由学校、企业、教师各按一定比例投资入股,利益按股份分配。校内工作室的建成极大地调动了各方积极性,首先,个性化工作室给予了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选择专业方向的自主权,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生动、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等方面效果明显。成立工作室以来,已有80%以上的在校生选择了自己兴趣的工作室;其次,这样的运作方式避免了教师工作上的平均主义,形成了企业化的利益激励和约束机制,对教师的发挥专业个性、提高教学积极性、提高责任意识和市场理念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好处;第三,企业通过工作室中获得了一定的人力和智力资源,工作室同时也是企业的生产基地,节约了企业运营成本,增加了效益。艺术设计工作室的建立和实施全面检验了专业教学效果,提升了实践教学的价值,在课内外营造了校企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与企业互动的热烈氛围。
(三)冠名班——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天鹅国际酒店管理班”
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旅游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自2009年与天鹅国际(香港)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开展订单式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成立“厦门天鹅国际酒店管理班”。课程设置规划和培养方案本着既要尊重教学规律,又要符合用人单位实际岗位需求的原则,由校企双方共同商定。厦门天鹅国际大酒店将“天鹅班”列入酒店组织架构中,作为一个独立部门进行运作和管理,并且将该班的所有开支列入酒店的总体费用中。 在新生入学不久,公司就组织学生到下属企业参观,各部门经理亲自为学生介绍各部门的业务范围和岗位规范,使学生感受和领略企业的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该班所有学生在第一和第二学年以校内学习为主,教学任务主要由学院专业教师完成,企业管理人员承担部分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以保证学生的操作最大限度地接近酒店现行标准及规范。学生大二上学期至大三上学期保证每学期不少于一个月时间在厦门天鹅国际大酒店进行教学实习,企业提供优秀的技术能手作为学生教学实习的讲师。第三学年下学期,该班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毕业实习,取得毕业证后,学生如自愿与合作企业签订2年或2年以上的劳动合同,企业将给每位学生发放4000元的创业基金。另外,酒店把该班当作一个独立部门纳入到酒店的管理之中,每学期为“天鹅班”支出班费、活动费等,酒店的管理人员定期到学校与学生座谈,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拓展训练和户外活动,学生参与酒店的年终评优、评奖。厦门天鹅大酒店在各种活动中把企业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教育中。经过三年的校企双方共同培养,该班学生在毕业之际即能成为天鹅国际(香港)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下属企业的骨干员工和储备干部。学院的就业率得到了保证,企业的用人质量得到了保证,学生也达到“毕业即就业”的标准,可谓三方受益。
四、结语
目前,笔者所在的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正在与北京通用航空产业基地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公司、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泽仁恒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招生招工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学生在入学即成为上述企业的储备员工,校企双方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在三年的大专教育中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授课,企业为学生提供高水平、高标准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设备,来自企业的高管、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未来三年学院将为上述企业输送约200名空中乘务、物联网应用技术、互联网应用技术、移动4G等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招工招生一体化是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基础。校企应签订合作协议,职业院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要促进招工招生一体化,就要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的统筹协调,扩大试点院校的招生自主权,推动试点院校根据合作企业需求,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制招生与招工方案,扩大招生范围,改革考核方式、内容和录取办法,并将试点院校的相关招生计划纳入学校年度招生计划进行统一管理。总体说来,招工招生一体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必须依靠多方力量共同施行,政府出政策、企业出岗位、院校出学历、劳动者参与,达到社会、企业、学校和劳动者多赢的效果。
[课题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招工招生一体化背景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项目编号 JA13500S ]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