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智能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lerian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对办公环境、生活环境舒适性、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建筑不断兴起,在我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智能建筑作为二十一世纪建筑工艺进步发展的国际性趋势,在建筑业发展中具有宽广的发展前景。本文结合我国智能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对智能化建筑设计理念、存在的问题以及设计重点进行了相关介绍和探讨。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设计;智能建筑
  建筑智能化主要通过结构、服务、管理以及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优化设计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通信以及图形显示技术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一体化体系,从而搭建投资合理、高效、舒适、便利、高度安全、快捷、优雅的环境空间。在实际智能化建筑设计中,必须强调智能建筑设计内涵,完善施工单位技术水平以及管理能力,在积极调配角色的同时,不断适应新形势。
  一、智能建筑设计理念以及存在的问题
  智能建筑按照美国智能建筑学定义,是将系统、结构、运营、服务相互联系、具体综合的最佳组合,从而达到效率、功能、舒适性高的要求。在智能建筑修筑中主要包括:BA楼宇自动化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CA信息自动化系统、FA消防自动化系统、SA保安自动化系统五个部分。在综合布线的基础上用计算机进行综合集成,整体管理,在各个环节舒适、高效的同时,创造建筑智能化。
  (一)智能化建筑设计理念
  智能化楼宇设计概念作为智能化楼宇高品质的前提条件,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掌握施工承包方、业主方以及设计院之间的关联。在设计过程中,如果业主方对智能化楼宇设计理念理解不到位,就会导致可以智能化设计的项目被忽视;设计院根据以往设计思路,忽略工程施工实际可操作性,导致信息科技发展前瞻性估计不到位,系统设计偏低,在要求业主方修改设计图纸时,采用过高的设备部件和昂贵材料,不仅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对业主方工程造价成本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智能化建筑设计中,设计、业主以及施工方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围绕智能化建筑设计原则进行协调,统一设计理念和思路。在智能化设计时,必须符合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建设原则;在综合布线系统和建筑物主体吻合的同时,保障同步施工建设和同时设计顺利开展;在掌握承包商责任以及工作范围同时,遵循相关综合布线体系标准;从而在满足业主方使用功能设计的同时,保证体系扩充性和灵活性,方便业主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扩充和变动。
  (二)智能化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智能化建筑中,普遍存在着“智能化”水平低、智能化体系运行不良好,用户业主不满的情况。设计作为形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缺乏智能建筑理解和认识,过分偏信设备供应商,不切实际的求全、求新;从而提出不符合实际要求的智能化建筑设计;由于国内设计人员对智能化设备技术了解不够充分,导致很多智能建筑整体设计不能有效完成。
  同时,由于某些境外设计不规范,设计文件和图纸低于我国水平,设计方法和承包方式、工程施工存在很大差距,导致很多智能建筑设计无法实施。另外,由于缺乏智能建筑规划技术、设计以及产品配合选择,让部分设计、建设单位单纯依靠“一流产品”,缺少“系统集成”的理念,从而缺乏智能系统技术、规划设计以及产品选择,盲目设计和施工,引起不良效果。
  二、智能化建筑设计影响
  (一)智能化建筑设计对设计标准以及环境的影响
  在智能化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必须在国内智能化水平程度、建筑物功能需求、建筑物规模的基础上准确界定建筑物智能化标准,从实际规模来看,当建筑物面积达到两万平方米或者以上时,使用智能化建筑设计不仅会更使用,也会更经济。
  同时,根据智能建筑设计目标,必须尽量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以及工作环境,智能建筑内空气质量、温度、光线、安全独立的生活工作环境、计算机网络、休息空间、符合人体需要的办公用具、建筑物外景以及适当隔离等方面都必须充分展现设计师独特的设计理念。从而,有效避免大面积的平面布局,保障进深在十米左右,办公区域有充足的阳光以及室外景观。最后,根据平面corner office,将外墙尽量设计成凹凸有致的形状,在办公区域安排适当的自然风味休息角落,从而避免固定扇外窗带来的不便。
  (二)智能化建筑设计对层高、形式以及柱网的影响
  在智能化建筑设计中,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层高、形式以及柱网,运用灵活多变的框剪结构、框架结构,在九米的柱网位置进行空间、停车分割和结构设计。根据智能化建筑内部要求,避免管线暴露;确保综合布线要求、中央空调管道、架空地面以及空调捧水坡度。在智能化建筑修建中,建筑物层高一般在3.6米以上,在保障办公区域净空大于等于2.6米的同时,确保走廊净空不低于2.3米。
  (三)智能化建筑设计对布线的影响
  在建筑设计中,针对建筑物内部设备噪音、热量、设备维护、办公区和生活区的不同性质要求,必须进行有效布线;在合理区域划分的同时,根据季节、气候以及光照变化自动调整建筑物内部相应控制指标,保障居住环境舒适度。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必须智能化建筑内部变化、发展以及增加项目可能性进行科学设计。
  三、智能建筑设计重点
  智能建筑设计以建筑设计为基础,通过排水、结构、强弱电、空调暖通等各专业共同参与和协调,从而达到智能化建筑设计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建筑设计人员除了要有自身设计特点,还必须注意智能化建筑设计的特点,在正确掌握智能建筑设计性质的同时,注意建筑设计要点。
  (一)智能建筑墙面以及天花板设计
  在智能化建筑物设计中,一般采用架空地面、地毯地面以及预制线槽的方式进行设计。架空地面具有接线方便等特点,双层地面可以分开设置弱电、强电;在旧楼改造中,由于地面高差,存在一些问题;楼板面层预制线槽则根据施工方便、不产生高差等特点,一般布设在10厘米以内。当层高受限时,根据交叉点、线路点少等分支线路,一般采用扁平线布线系统。
  对于墙面,智能化建筑物内部墙体除了隔断以外,还必须在墙面做相应的出线口,墙内空间布置相应的传感器以及控制设施。在天花板设计中,智能建筑物主要根据送风、照明、出风、喷洒、烟感等走线以及出口任务进行布置。
  (二)特殊机能室设计
  在智能化建筑物设计中,特殊机能室设计主要包括:中央空调室、咨询中心、电视会议室以及决策室。中央空调室作为整栋智能化建筑的核心,主要负责设备运转、监控以及安全保卫等工作。咨询中心,主要配备多功能工作站、电脑、电子档案、微缩阅读以及影像设备输入输出。电视会议室配备相应的光源以及配电设计。决策室需要相应的会议、通信、电脑系统综合设计。
  (三)屋顶和节能设计
  建筑物屋顶作为接触大自然最直接的空间,智能化建筑物系统应该配备相应的设备,在屋顶美化、绿化的同时,充分吸取风能、太阳能以及自然界提供的能量和物质。同时,做好预防自然力量侵袭,及时做好防水、防震、防风措施。另外,智能化建筑设计还必须充分结合建筑设计专业知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达到节能的功效,延缓建筑物可持续发展,降低智能化建筑运营成本。
  四、结束语
  随着科技技术不断发展,智能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应该将设计方案、设计设备与实际情况具体的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根本上增强我国智能化建筑水平和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俊.探讨智能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J].中华民居,2011,(3):143-143.
  [2] 陈士海.关于智能化建筑设计的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4).
其他文献
【摘 要】板式换热器凭借着诸多优势,成为了食品、冶金、石油化工等领域的主导换热设备。但由于换热器的工作环境复杂,板式换热器容易出现因腐蚀而导致设备失效。本文结合应用实例,就板式换热器不锈钢板片腐蚀失效原因进行分析,可为此类故障防治研究提供支持。  【关键词】板式换热器;开裂;腐蚀;腐蚀介质  某化工厂车间所使用的板式换热器,板片采用306不锈钢,使用两年多以后,在冷凝器的进料孔附近发现许多微裂纹,
【摘 要】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通信事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通信基站的建设数量和规模也越来越大。这无形中增加了环境电磁辐射水平,因此,安全防护距离的确定也就对通信基站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结合通信基站电磁特性,就基站电磁辐射安全防护距离的确定进行研究,其研究成果可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通信基站;GSM;CDMA;电磁辐射;防护距离  1.引言  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越来越
【摘 要】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形式得到应用。钢结构建筑具有施工周期短、结构重量下、抗震等级高等特点,使其的应用范围在逐年扩大,已成为很多厂房建筑的首选,本文针对钢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望同行给予指导。  【关键词】稳定性;应力;结构  引言  钢结构建筑有着施工周期短、结构荷载较小、抗震性强等优点在厂房建设中被广泛应用,文中根据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
【摘 要】火灾报警控制器误报是消防工程中的一个通病。本文分析探讨了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工程中引起误报的各种原因,指出环境是引起火灾报警控制器误报的主要原因及控制办法。  【关键词】消防工程;智能火灾;报警控制器;误报;QC小组;主要原因;控制方法  火灾报警控制器误报是消防工程中的一个通病,误报率过高会给工程调试和验收带来极大的困难,更严重的是火灾误报警还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以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进步,住宅的设计也更加人性化、舒适化与科学化,其中钢结构在现代化住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钢结构较其他的住宅结构来讲具备较多的优点,比如材料的韧性和塑性比较好、强度比较高,材质比较均匀,制造比较简便,施工的周期比较短以及重量比较轻等,利用这种结构可以为我国住宅的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模式,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强化对结构的认识,使其更好地为我国的现代化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桥式起重机钢丝绳的安全隐患,分析了桥式起重机吊钩钢丝绳断裂事故,并详细讲解了预防措施及安全管理的操作体制。  【关键词】桥式起重机;钢丝绳;安全隐患;制动器  前言  桥式起重机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带来高效、方便、快捷的同时,因机械的不安全因素,频频发生事故。通过生产实践、检验经验累积和分析,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有设备方面、使用管理、安全教育和使用环境改造等。研究桥式起重机设备方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中央空调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们对中央空调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针对目前中央空调工程安装调试过程中的难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期指导实践。  【关键词】中央空调;安装调试;难点;处理措施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央空调系统已经成为大型建筑和办公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设施。中央空调的效果如何?能否满足所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进一步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各类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轻钢结构以其施工周期短、性价比较高、环保性良好、抗震性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当中。基于此点,本文就轻钢结构建筑设计理念进行浅谈。  【关键词】轻钢结构;建筑;设计  一、轻钢结构简介  所谓的轻钢结构具体是指结构主要构件的钢板厚度大于等于10mm。从某种角度上讲
【摘 要】水闸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水闸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为确保水闸的安全运行,必须对存在病害的水闸进行除险加固。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水闸存在的问题,对水闸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以确保水闸的安全运行,可供类似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病险水闸;问题;泄水闸;进水闸;加固设计  水闸工程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供水、灌溉、防洪、防潮、排涝等方面发挥
【摘 要】城市建筑作为城市形象的主要代表,是城市文化和经济的集中表现;建筑结构设计不仅是一项建筑结构工作者必须通力配合的的工作,更是一项关系经济、建筑、人们安居乐业的核心工作。本文结合我国建筑结构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对实际问题以及经验教训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建筑设计;问题;建筑结构设计  建筑设计是一项高强度的创造性劳动,它主要通过结构设计者掌握的知识,在各种规范以及规程指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