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新开发的成都二环路BRT站点出发,总结现阶段成都二环路高架桥BRT站点在尺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成都BRT站点可行的完善方式,为成都BRT快速公交站点设计改造提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成都市 BRT站点 尺度 改造
中图分类号:C39 文献标识码:A
一.影响城市高架道路景观尺度体验的生理因素
(1)视野。在街道上行走或车辆低速行驶时,头部不动而转动眼球,眼睛容易转动的角度为30°,其最大界限为60°一般用路者在道路上活动时,俯视要比仰视来得自然而容易,视线俯角约10°~15°,当向前平视时,仰角约为40°在一般速度较低的情况下,速度对视场角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用路者对路面以上一段高度内的景物印象较清晰,而对上部则印象较为淡薄,行人对景物的视野感知范围,主要与人到景物的视距有关,在相同的视角下,随着视距的增大,视野范围也相应增大,所带来的尺度感也就会有所不同。
(2)视角。45度是观察者看一个物体细部的合宜仰角;如果要获得看建筑整体的最好效果,仰角为27度,这时观察者可以不用转动头部,很方便的进行观察;当仰角为18度时,观察者可看到的视野中会包含很多背景因素,比如周围建筑、背景或街景,这些因素参与建筑的形象表达,但同时目标建筑仍然在整个视野中占统治地位;如果观察仰角继续减小,除非目标建筑具有独特的轮廓与色彩,否则它就将失去统治地位而与周围建筑融为一体了。因此,视角是人们获得舒适尺度的重要标准,需要补充的是:观察角度是由被观察物体的高度和观察距离共同决定的,因此,在确定视角时还要综合考虑被观察物体的高度和观察距离。
(3)视距。在高架道路所在街道中前进时,不同距离下,对同一事物尺度体验是由事物的不同部分产生的。较远时,高架桥的细小构建和部分不能看到,这些构建和部分就不参与形成尺度体验,轮廓性的形体和体量对尺度感有决定性的影响;靠近一些时,大的构建和部分开始清晰,参与尺度体验,而整体的形象开始瓦解,对尺度感的影响不大了;当很接近时,高架桥的细节清晰可见,大的轮廓和构件都消失了,整体形象彻底瓦解,桥体的材料和划分、上下部构造的形式、桥体外侧边缘的盆栽绿化、防撞栏杆等细小构件成了尺度感的决定性影响因素。
二.高架尺度存在的问题
(1)城市高架道路主要为分担平面道路交通压力而修建,在设计过程中往往以车为主。高架桥庞大的体型给行人带来了上桥下桥路线过长,过街不便等问题,同时也忽视了地面行人及两侧居民的空间使用要求与视觉感受。
(2)高架道路巨大的尺度与城市风貌不吻合,城市化的快速建设已经给中国传统城市风貌带来了巨大冲击,高架道路的修建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
(3)高架道路设计难以充分考虑城市环境需求,割裂了不同空间之间的渗透,人们感受不到空间尺度的连续。
三.高架桥与周边建筑的空间关系
(1)D/H<1。当高架桥下空间较封闭时,光线条件差,不适宜建设大规模道路,车道多为2-3条,非机动车道狭窄,易发生拥堵。人行道基本消失,行人与非机动車共用非机动车道,存在安全隐患。车辆交通产生的噪音和废气污染对周边商业或者住宅的影响巨大,周边基本无人居住。
(2)D/H=1。当高架桥下空间长宽比例接近1:1时,光线基本满足车辆行驶的需要,非机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能够明显区分。但是,桥下空间依然封闭感较强,非机动车道狭窄,人行道小摊贩较多,使用效率低。交通对商业和住宅依然有较大的影响,城市空间不利用车辆和人群的大规模聚集。噪音和空气污染依旧存在,城市环境难以治理。
(3)D/H>1。当桥下空间的封闭感较弱,即D/H>1时,城市的道路空间开始呈现出较开敞的面貌。车道可以增加到4-6条,并可以结合BRT站点进行分流布置。人行系统与车行系统分离,互不干扰,人行道开阔,很少有商贩,街边商业正规,违法乱纪行为少。高架上车辆的行驶对周边建筑的影响较小,BRT站点的商业甚至被带动起来。噪音和空气污染已经降到很低的水平。
(4)D/H>3。当高架桥周边不存在近距离的建筑时,桥下可以形成开放的公共空间。可以作为公园,商场的入口空间,或者是与其他道路的交接空间。这种开敞空间的光线充足,车辆交通组织较好,人行道宽度足够,不会产生行走和过街时的拥挤。噪音和空气污染小,高架对城市环境的破坏小。
四.BRT站点内部空间
(1)非付费区。由于高架桥和桥下车行道尺寸的限制,BRT站点非付费区的高度被限制在3.2M左右。由站点墙壁的分隔可以发现,高架桥采用高度为3.2M的模板搭建,因此,非付费区的高度为1.6*2=3.2M,而高架的主梁高度也为1.6M。非付费区的宽高比会根据站点人流量的大小决定:例如BRT火车北站东的非付费区D/H=2,可以满足较大的人流量;BRT红牌楼站的客流量不大,非付费区的D/H=1。
(2)付费区。二环路沿线付费区的宽高比多在D/H=1左右,一是为了争取更大面积的车行道路,二是BRT站点在功能上需要连贯的空间,这点在纵深方向可以得到解决,而并不需要在宽度上增大不必要的浪费。
五.小结
成都的BRT系统还在投入使用的初期阶段,不可避免存在很多问题,希望通过本文对今后成都甚至是中国的BRT建设提供理论资料和设计建议,力图在为乘客提供方便快捷的公交系统的同时营造舒适的候车体验,建造适宜的BRT站点城市空间。
参考文献
[1]杨远样.快速公交(RBT)站点的优化布局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
[2]陆静.成都BRT:领跑城市快交通[J].Observation观察,2013:66-67.
[3]陆磊.上海天目中路高架下空间重构设计[D].南京:南京大学,2012.
关键词:成都市 BRT站点 尺度 改造
中图分类号:C39 文献标识码:A
一.影响城市高架道路景观尺度体验的生理因素
(1)视野。在街道上行走或车辆低速行驶时,头部不动而转动眼球,眼睛容易转动的角度为30°,其最大界限为60°一般用路者在道路上活动时,俯视要比仰视来得自然而容易,视线俯角约10°~15°,当向前平视时,仰角约为40°在一般速度较低的情况下,速度对视场角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用路者对路面以上一段高度内的景物印象较清晰,而对上部则印象较为淡薄,行人对景物的视野感知范围,主要与人到景物的视距有关,在相同的视角下,随着视距的增大,视野范围也相应增大,所带来的尺度感也就会有所不同。
(2)视角。45度是观察者看一个物体细部的合宜仰角;如果要获得看建筑整体的最好效果,仰角为27度,这时观察者可以不用转动头部,很方便的进行观察;当仰角为18度时,观察者可看到的视野中会包含很多背景因素,比如周围建筑、背景或街景,这些因素参与建筑的形象表达,但同时目标建筑仍然在整个视野中占统治地位;如果观察仰角继续减小,除非目标建筑具有独特的轮廓与色彩,否则它就将失去统治地位而与周围建筑融为一体了。因此,视角是人们获得舒适尺度的重要标准,需要补充的是:观察角度是由被观察物体的高度和观察距离共同决定的,因此,在确定视角时还要综合考虑被观察物体的高度和观察距离。
(3)视距。在高架道路所在街道中前进时,不同距离下,对同一事物尺度体验是由事物的不同部分产生的。较远时,高架桥的细小构建和部分不能看到,这些构建和部分就不参与形成尺度体验,轮廓性的形体和体量对尺度感有决定性的影响;靠近一些时,大的构建和部分开始清晰,参与尺度体验,而整体的形象开始瓦解,对尺度感的影响不大了;当很接近时,高架桥的细节清晰可见,大的轮廓和构件都消失了,整体形象彻底瓦解,桥体的材料和划分、上下部构造的形式、桥体外侧边缘的盆栽绿化、防撞栏杆等细小构件成了尺度感的决定性影响因素。
二.高架尺度存在的问题
(1)城市高架道路主要为分担平面道路交通压力而修建,在设计过程中往往以车为主。高架桥庞大的体型给行人带来了上桥下桥路线过长,过街不便等问题,同时也忽视了地面行人及两侧居民的空间使用要求与视觉感受。
(2)高架道路巨大的尺度与城市风貌不吻合,城市化的快速建设已经给中国传统城市风貌带来了巨大冲击,高架道路的修建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
(3)高架道路设计难以充分考虑城市环境需求,割裂了不同空间之间的渗透,人们感受不到空间尺度的连续。
三.高架桥与周边建筑的空间关系
(1)D/H<1。当高架桥下空间较封闭时,光线条件差,不适宜建设大规模道路,车道多为2-3条,非机动车道狭窄,易发生拥堵。人行道基本消失,行人与非机动車共用非机动车道,存在安全隐患。车辆交通产生的噪音和废气污染对周边商业或者住宅的影响巨大,周边基本无人居住。
(2)D/H=1。当高架桥下空间长宽比例接近1:1时,光线基本满足车辆行驶的需要,非机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能够明显区分。但是,桥下空间依然封闭感较强,非机动车道狭窄,人行道小摊贩较多,使用效率低。交通对商业和住宅依然有较大的影响,城市空间不利用车辆和人群的大规模聚集。噪音和空气污染依旧存在,城市环境难以治理。
(3)D/H>1。当桥下空间的封闭感较弱,即D/H>1时,城市的道路空间开始呈现出较开敞的面貌。车道可以增加到4-6条,并可以结合BRT站点进行分流布置。人行系统与车行系统分离,互不干扰,人行道开阔,很少有商贩,街边商业正规,违法乱纪行为少。高架上车辆的行驶对周边建筑的影响较小,BRT站点的商业甚至被带动起来。噪音和空气污染已经降到很低的水平。
(4)D/H>3。当高架桥周边不存在近距离的建筑时,桥下可以形成开放的公共空间。可以作为公园,商场的入口空间,或者是与其他道路的交接空间。这种开敞空间的光线充足,车辆交通组织较好,人行道宽度足够,不会产生行走和过街时的拥挤。噪音和空气污染小,高架对城市环境的破坏小。
四.BRT站点内部空间
(1)非付费区。由于高架桥和桥下车行道尺寸的限制,BRT站点非付费区的高度被限制在3.2M左右。由站点墙壁的分隔可以发现,高架桥采用高度为3.2M的模板搭建,因此,非付费区的高度为1.6*2=3.2M,而高架的主梁高度也为1.6M。非付费区的宽高比会根据站点人流量的大小决定:例如BRT火车北站东的非付费区D/H=2,可以满足较大的人流量;BRT红牌楼站的客流量不大,非付费区的D/H=1。
(2)付费区。二环路沿线付费区的宽高比多在D/H=1左右,一是为了争取更大面积的车行道路,二是BRT站点在功能上需要连贯的空间,这点在纵深方向可以得到解决,而并不需要在宽度上增大不必要的浪费。
五.小结
成都的BRT系统还在投入使用的初期阶段,不可避免存在很多问题,希望通过本文对今后成都甚至是中国的BRT建设提供理论资料和设计建议,力图在为乘客提供方便快捷的公交系统的同时营造舒适的候车体验,建造适宜的BRT站点城市空间。
参考文献
[1]杨远样.快速公交(RBT)站点的优化布局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
[2]陆静.成都BRT:领跑城市快交通[J].Observation观察,2013:66-67.
[3]陆磊.上海天目中路高架下空间重构设计[D].南京:南京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