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银柱曲折地爬升,晃晃悠悠的样子像极了日常生活,一会儿冷静如冰,一会儿激情似火,不断地调整与震荡。
这是极为浅显的常识,生活着,便要时刻经历各种人生际遇,或兴或衰,或荣或辱,很多情景下并不由人,我们所要做的是要让自己保持一颗平常心。
存在即是合理,这是流行时尚的游戏规则,却同样适用于现实生活。我们早已谙熟时尚无处不在的力量,它彰显的色彩标识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冲动。因此,当土灰、褐黄、黑紫等等"边缘色彩"在时尚舞台大肆弥漫之时,我们除了为它们自身蕴含的现实意义与理想悖逆所震撼以外,别无选择。
在"后现代"、"后工业"、"后农业"三体共存的世纪氛围中,中国传统红色的平面象征意义有增无减,仍然喜气盈溢。从前,这个代表瑞祥的色彩应是内含等量黄与蓝的大红,当今,根据个人的皮肤、发色、年纪、体型、身份、工作、风格、场合等的需求,不一定非大红不可。自深暗的枣红、柿红,至渐明亮的桃红、杏红,只要上了身,都风情万种。
如何配色可以十足反射文化习俗与地理因素。中国传统色彩配合与权势之据息息相关,不出阴阳五行之论。例如,大红配大绿,相反相成,极为精采。只可惜色彩冲突太过猛烈,接受并被采纳必须具相当的心理承受力。西方人配色亦注重强烈对比,如红花绿叶,但一般来说更常采用互补色,如蓝配紫,同属冷色系;甚至于同一色系配色,如现在流行的棕色趋于统一化,加强流线型,成为面部与性格或首饰的背景。观察日本人的配色技法,尤其是打点和服、腰带之里外上下,发现他们特别珍视节日性与季节性;而其图案色彩、工艺、衣料的手感等等与之配合,精巧细致,已到了将一件和服制成艺术品的程度,且还日益更新,一季超一季。而我们似乎已放弃了五彩锦缎、双滚三镶,复杂却灵活的高明配色手段一直到近年巩俐、张曼玉在电影中或旗袍或小袄长裙抢尽镜头,才重获世人青睐。
实际上,因为传统小袄、旗袍秀而不露,含蓄之外又十二万分的媚人;且其剪裁方式亦极具弹性,可松可紧,很易配合体型,因此完全可以翻新露面。色彩方面,配合节气与节日,着色更可鲜艳,若穿一身银红小袄配上卡其马裤、棕色马靴,多么洒脱或穿蜜色毛衣、白皮外套、杏红短裙,又如何的醒目与现代染发一族亦可考虑一件浅灰薄呢旗袍,配细滚枣红梅花盘扣,高雅至极;或穿绛紫上装黑西裤,配上一条银纱丝巾,悠而闲之。新新人类更好办,模仿摇滚歌手的穿着,或黑白条子相间,或动物印花,脚上只要穿上红球鞋,一样的火辣辣不追名牌,不求高档,只要重新组合自己的想象力,紧握红色宗旨,依然独树一帜
万绿丛中一点红,它的意义岂在于原野上纷纷扬扬的表象?作为三原色之一的红色,具有着广大的衍生力和包容量。"红尘"代指我们身处的人世,比如尘土带了些颜色,杂了,本是佛教用语,后来一经流传,勘破红尘的人便也多了;"红娘"是一种缘分,语出《西厢记》,原是崔莺莺的侍女,由于促成了莺莺和张生的结合,便成了后世媒人的代称,于人于己实是功德无量;红豆树产在亚热带,乔木,小叶长椭圆形,花白色,种子鲜红,古时称相思子。"明月千里寄相思",其实,只寄一颗红豆便可胜过万语千言;红绿灯是指挥车辆通行的信号灯,红色醒目,于是就指示停止,该行则行,当止则止,这便是规矩。
如果想认识真正的红色,千万不要去s?型台,流行也罢,怀旧也罢,时尚色都掺了许多杂质。唯有我们躯体中涌动的血,一如既往地鲜亮、通透,因为--
血,总是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