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的名字,铭刻在青岛前卫艺术生长谱系上
李 明
5月22日青岛一整天阴沉。中午起来接老都北京电话。断钱,再打。期间看到单虹信息,告董小平去世。单虹没交代原因。打电话问J,获知董独自在西藏某山口开车失事,三天后始被发现。单虹信息里说。董离去的日子是5月14日。当时董所在位置海拔6000多米。董的出行西藏计划春节时曾和J交流过,但最后没约定出发时间。J说,他应该是一个人去的。最终,他把自己留在了那里。
董小平是1980年代末天主教堂广场霹天画展的最早进入者之一,他和赵德伟、刘传宝、陈祖晓四个人共同开始的这一行为。在经过了许多人前赴后继的接力参与后。成为了青岛前卫艺术的标志性事件。在高地一般的广场上。露天画展同仁展露的,是一个突围的姿态,一个试图创造历史的自由表情。实质上,这个目标他们部分地实现了。传宝保存了一张当时的照片,年轻的四个人踌躇满志,仿佛前面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遮挡一般。睹物思人,不禁悲情四起。
我最后一次见董小平,是2007年深秋在克刚的《当代艺术青岛梦》开幕现场。在看见了太阳的前卫艺术开始封功排位的时候,宋庄的壹美术馆院子里已是一片落叶。30多青岛人在北京看自己的年轻表情,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像出土文物。董依旧不多言,也不怎么合群,匆匆来,匆匆去。过去的10多年,董和J一直有交往,并为J设计装修了两个办公室和两套公寓。期间,董画画不多,好些心思用在了生计上。这个情形,早年参加露天画展的朋友们类似。
晚上和传宝通过电话,知道董小平是被修路工人在现场发现的,即送医院,头部遭重创不治。传宝说,董的遗体已经火化。这几天骨灰运回青岛,艺术圈会有一个追悼会。在青岛1980年代的前卫艺术生长谱系上,董小平是先驱者之一,他后来的隐退。也恰好印证了前卫艺术生存的艰难。看过不多他的作品。感觉画面有些扭曲,颜色灰暗。董的几幅画,还挂在J的29楼办公室的木版墙壁上,这面原木墙壁,是他10年前的设计。现在。这一切对董都已经没有意义了,他的选择,他曾经进发出的艺术光芒。永远保存在了朋友的记忆里,成为一个生命标志。
悼念董小平君
梁克刚
早上忽然接到贾真耀来电,惊闻青岛一位艺术家朋友董小平在西藏驾车遇难!可能由于老贾一时激动。说了半天我才听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一时哑然无语。愣了好一阵,想起给他最好的学生单虹打电话确认。而话筒那边,这位从维也纳深造回来的年轻艺术家已然语音呜咽。虽然事情已经既成。但确是感觉难以相信。因为仅仅两周前就在青岛我们即将开业的小会所聚餐时。董还曾特意前来和大家一起把酒言欢,怎么会突然就……
记得那天是刘传宝约他一起来的,因为他也对青岛艺术界朋友们自己聚会的内部小会所——“青岛当代艺术沙龙”非常感兴趣。一直希望加入进来。那天听说大家聚会,就特地让传宝带他一起来看看,席间酒酣耳热之际,还专门说了最近要开车去西藏走一趟,圆一个多年的梦想。谁曾想此去就再也没回来。
董小平君上世纪八十年代是青岛第三中学的一位青年美术教师。也是青岛最早的一批从事现代艺术创作的前卫艺术家之一。曾和时任青岛青年美协主席的赵德伟以及另两位青年艺术家刘传宝、陈祖晓一起在青岛的天主教堂前广场举办过“四人画展”,这个展览与之前的“露天艺术集市”以及之后的“露天画展”共同构成了轰轰烈烈的青岛“新潮美术运动”的壮阔图景!
进入九十年代后。这一代艺术家感觉空前幻灭,很多八十年代文化艺术的先锋青年纷纷弃笔从商,董小平君也就是那时开始也下海搞起了装饰工程。老董为人沉稳踏实,兢兢业业,慢慢事业就做得颇有起色,但始终还是觉得内心有种艺术的理想没有机会实现。近几年公司的业务多交给已成长起来的儿子,自己又开始画画了。2007年我在我创办的北京宋庄壹号当代艺术公社壹美术馆举办《1980年代当代艺术青岛梦》大型艺术文献展时,老董也参加了。还特意约了老贾、曲宝来从青岛开车赶来参加开幕式。此情此景还都历历在目。而老董却再也不能和兄弟们一起了。
驾车去西藏一直是老董一个未偿的夙愿,本来去过西藏的老贾那天在会所劝过老董不要一个人驾车去,如果有高原反应是很危险的,如此看来老董并未听进老贾的良言,据说老董在海拔约6000米的地方因缺氧失控冲出路基,车毁人伤被筑路工发现,苦于路途遥远,在途中伤重不治而亡。几天前老董的儿子去了西藏,只能在当地火化了亡父后将骨灰带回来。据说老董走的突然未留一字一句,身后遗下二婚的妻子及六岁的女儿。想到这里实在感到十分痛惜,一个曾经在二十年前那样意气风发的好艺术家,一个至今虽经商海沉浮仍然没有泯灭艺术理想的老大哥。就这样在他向往的雪域高原撒手西归,但愿他一路走好!
在激情澎湃的梦里,他走向天国
刘传宝
董小平是我的挚友。在这个春天的末了。他不幸离开我们了。他的匆匆离去。使我一直不能相信,不能接受。他强壮的身躯和对生活的激情,使得他的离去就像是恶梦。但是,他真的已离开我们。5月14日,悲剧就已经发生。他驾车独行西藏,在海拔6000米的高原因缺氧车翻人亡。这一噩耗,使我的心一直流泪。
我和董小平,1983年在民间艺术组织太阳社举办探索展时相识。他的作品和他充满激情的活力,使我们很’陕就成为挚友。一起探讨艺术。一起讨论人生。一起编织梦想。那时几乎一星期都会见上一面。他对于艺术的执着和勤奋。他对我的鼓励和影响,至今历历在目。在那些生活贫寒、身处边缘的日子里,我们坚守着自己的艺术追求。倾尽所有,去定做画框,没有画布,用廉价的马粪板涂上油漆。在当时,这已是很奢华的材料了。母亲积攒为我娶亲用的几百元钱。在我苦苦哀求下换来了五十多个画框,画了许多的作品。可惜,这些作品终究没有机会得以展出。
直到1988年。我们联合赵德伟、陈祖晓,在青岛天主教堂高地广场,用我购置的咔叽布,包扎起教堂的铁围栏做展墙,举办了第一场自发的前卫露天画展。我们在教堂旁搭起临时帐棚,风雨无阻坚守了一星期。后来我们一起赚钱,希望改变生计。再后来。大家各奔东西。
十年前,我们曾经又有一次联手的机会,但最终还是因为他人作梗而淡漠。
2006年,我们在青岛艺博会上不期而遇。他的事业和生活都让人羡慕。那时,我也刚刚回到画架前。这次的相遇。艺术又成了是我们共同的话题,他依旧是风风火火,生活美满,生意的成功。并且。他有了新的追求。驾车进藏游遍大江南北。为此他强身健体,并特意换掉奥迪,大马力的越野车让他信心百倍。
他离去了,永远的离去了。在悲痛中。我搜索着我们的友谊。搜索着那些组成人生的片断。他的离去。使我心底难以填平伤痛。这个伤痛,时隐时现。
让我们宽慰的是,董小平是在追梦。在激情澎湃充满幸福的梦里,他走向天国。我愿他一路走好!
李 明
5月22日青岛一整天阴沉。中午起来接老都北京电话。断钱,再打。期间看到单虹信息,告董小平去世。单虹没交代原因。打电话问J,获知董独自在西藏某山口开车失事,三天后始被发现。单虹信息里说。董离去的日子是5月14日。当时董所在位置海拔6000多米。董的出行西藏计划春节时曾和J交流过,但最后没约定出发时间。J说,他应该是一个人去的。最终,他把自己留在了那里。
董小平是1980年代末天主教堂广场霹天画展的最早进入者之一,他和赵德伟、刘传宝、陈祖晓四个人共同开始的这一行为。在经过了许多人前赴后继的接力参与后。成为了青岛前卫艺术的标志性事件。在高地一般的广场上。露天画展同仁展露的,是一个突围的姿态,一个试图创造历史的自由表情。实质上,这个目标他们部分地实现了。传宝保存了一张当时的照片,年轻的四个人踌躇满志,仿佛前面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遮挡一般。睹物思人,不禁悲情四起。
我最后一次见董小平,是2007年深秋在克刚的《当代艺术青岛梦》开幕现场。在看见了太阳的前卫艺术开始封功排位的时候,宋庄的壹美术馆院子里已是一片落叶。30多青岛人在北京看自己的年轻表情,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像出土文物。董依旧不多言,也不怎么合群,匆匆来,匆匆去。过去的10多年,董和J一直有交往,并为J设计装修了两个办公室和两套公寓。期间,董画画不多,好些心思用在了生计上。这个情形,早年参加露天画展的朋友们类似。
晚上和传宝通过电话,知道董小平是被修路工人在现场发现的,即送医院,头部遭重创不治。传宝说,董的遗体已经火化。这几天骨灰运回青岛,艺术圈会有一个追悼会。在青岛1980年代的前卫艺术生长谱系上,董小平是先驱者之一,他后来的隐退。也恰好印证了前卫艺术生存的艰难。看过不多他的作品。感觉画面有些扭曲,颜色灰暗。董的几幅画,还挂在J的29楼办公室的木版墙壁上,这面原木墙壁,是他10年前的设计。现在。这一切对董都已经没有意义了,他的选择,他曾经进发出的艺术光芒。永远保存在了朋友的记忆里,成为一个生命标志。
悼念董小平君
梁克刚
早上忽然接到贾真耀来电,惊闻青岛一位艺术家朋友董小平在西藏驾车遇难!可能由于老贾一时激动。说了半天我才听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一时哑然无语。愣了好一阵,想起给他最好的学生单虹打电话确认。而话筒那边,这位从维也纳深造回来的年轻艺术家已然语音呜咽。虽然事情已经既成。但确是感觉难以相信。因为仅仅两周前就在青岛我们即将开业的小会所聚餐时。董还曾特意前来和大家一起把酒言欢,怎么会突然就……
记得那天是刘传宝约他一起来的,因为他也对青岛艺术界朋友们自己聚会的内部小会所——“青岛当代艺术沙龙”非常感兴趣。一直希望加入进来。那天听说大家聚会,就特地让传宝带他一起来看看,席间酒酣耳热之际,还专门说了最近要开车去西藏走一趟,圆一个多年的梦想。谁曾想此去就再也没回来。
董小平君上世纪八十年代是青岛第三中学的一位青年美术教师。也是青岛最早的一批从事现代艺术创作的前卫艺术家之一。曾和时任青岛青年美协主席的赵德伟以及另两位青年艺术家刘传宝、陈祖晓一起在青岛的天主教堂前广场举办过“四人画展”,这个展览与之前的“露天艺术集市”以及之后的“露天画展”共同构成了轰轰烈烈的青岛“新潮美术运动”的壮阔图景!
进入九十年代后。这一代艺术家感觉空前幻灭,很多八十年代文化艺术的先锋青年纷纷弃笔从商,董小平君也就是那时开始也下海搞起了装饰工程。老董为人沉稳踏实,兢兢业业,慢慢事业就做得颇有起色,但始终还是觉得内心有种艺术的理想没有机会实现。近几年公司的业务多交给已成长起来的儿子,自己又开始画画了。2007年我在我创办的北京宋庄壹号当代艺术公社壹美术馆举办《1980年代当代艺术青岛梦》大型艺术文献展时,老董也参加了。还特意约了老贾、曲宝来从青岛开车赶来参加开幕式。此情此景还都历历在目。而老董却再也不能和兄弟们一起了。
驾车去西藏一直是老董一个未偿的夙愿,本来去过西藏的老贾那天在会所劝过老董不要一个人驾车去,如果有高原反应是很危险的,如此看来老董并未听进老贾的良言,据说老董在海拔约6000米的地方因缺氧失控冲出路基,车毁人伤被筑路工发现,苦于路途遥远,在途中伤重不治而亡。几天前老董的儿子去了西藏,只能在当地火化了亡父后将骨灰带回来。据说老董走的突然未留一字一句,身后遗下二婚的妻子及六岁的女儿。想到这里实在感到十分痛惜,一个曾经在二十年前那样意气风发的好艺术家,一个至今虽经商海沉浮仍然没有泯灭艺术理想的老大哥。就这样在他向往的雪域高原撒手西归,但愿他一路走好!
在激情澎湃的梦里,他走向天国
刘传宝
董小平是我的挚友。在这个春天的末了。他不幸离开我们了。他的匆匆离去。使我一直不能相信,不能接受。他强壮的身躯和对生活的激情,使得他的离去就像是恶梦。但是,他真的已离开我们。5月14日,悲剧就已经发生。他驾车独行西藏,在海拔6000米的高原因缺氧车翻人亡。这一噩耗,使我的心一直流泪。
我和董小平,1983年在民间艺术组织太阳社举办探索展时相识。他的作品和他充满激情的活力,使我们很’陕就成为挚友。一起探讨艺术。一起讨论人生。一起编织梦想。那时几乎一星期都会见上一面。他对于艺术的执着和勤奋。他对我的鼓励和影响,至今历历在目。在那些生活贫寒、身处边缘的日子里,我们坚守着自己的艺术追求。倾尽所有,去定做画框,没有画布,用廉价的马粪板涂上油漆。在当时,这已是很奢华的材料了。母亲积攒为我娶亲用的几百元钱。在我苦苦哀求下换来了五十多个画框,画了许多的作品。可惜,这些作品终究没有机会得以展出。
直到1988年。我们联合赵德伟、陈祖晓,在青岛天主教堂高地广场,用我购置的咔叽布,包扎起教堂的铁围栏做展墙,举办了第一场自发的前卫露天画展。我们在教堂旁搭起临时帐棚,风雨无阻坚守了一星期。后来我们一起赚钱,希望改变生计。再后来。大家各奔东西。
十年前,我们曾经又有一次联手的机会,但最终还是因为他人作梗而淡漠。
2006年,我们在青岛艺博会上不期而遇。他的事业和生活都让人羡慕。那时,我也刚刚回到画架前。这次的相遇。艺术又成了是我们共同的话题,他依旧是风风火火,生活美满,生意的成功。并且。他有了新的追求。驾车进藏游遍大江南北。为此他强身健体,并特意换掉奥迪,大马力的越野车让他信心百倍。
他离去了,永远的离去了。在悲痛中。我搜索着我们的友谊。搜索着那些组成人生的片断。他的离去。使我心底难以填平伤痛。这个伤痛,时隐时现。
让我们宽慰的是,董小平是在追梦。在激情澎湃充满幸福的梦里,他走向天国。我愿他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