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同城东北16千米处有座采凉山,海拔比恒山还要高百余米,是大同之镇山。采凉山在北魏时称纥真山,古籍中也作纥贞山、纥干山。“纥真”一词源于鲜卑语,是三十里之意,就是说此山距北魏平城有三十里之距。唐昭宗诗云:“纥真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落。”就是说此山。因山高气寒,山顶多积雪,后亦名采凉山。《金史·地理志》:“白登县有采掠山。”其中的“采掠山”就是“采凉山”。《清一统志》亦有“采掠山”一条,下引“在县东北四十里。一名采药山。其山多产药材。”“采凉积雪”是明清“云中八景”之一。明代因三次得罪宦官王振被谪戍大同的仰瞻曾赋诗云:“欲登采凉赋春诗,残雪深藏去路歧。……马嘶踏遍银山顶,鸟倦惊飞玉树枝。”这是以一位出生于江南官吏的视角对“采凉积雪”的真实描写。
北魏语“纥真”为“三十里”之意,那为什么《清一统志》中改为了“四十里”呢?这里的“三十里”与“四十里”只是一个约数,北魏平城的范围是“周回三十二里”,而明清大同府城的范围仅为“周十三里”,尽管每里长度历代各有不同,但从中也可见此二城规模上的差距。
采凉山西南有支余脉称“白登山”,白登山其实是一座不高的土丘,却因汉高祖的那次“北击匈奴”而名声在外。西汉后期匈奴失去了草原霸主的地位,被迫或南迁汉化,或西迁。东汉时,鲜卑族正式登上了这座舞台。北魏时先后曾在白登山营建了“东包白登的鹿苑”、白登山西侧的“太祖庙” “白登宫” “白登台”等建筑;明时在白登山南麓亦建有代王九墓,这些红墙碧瓦规模仅次于“十三陵”的陵墓也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冲刷得了无痕迹。故郦道元言:“物不停固,白登亦继褫矣。”在白登山所建造的这些建筑亦纷纷毁掉了。
采凉山旧有采凉观、碧霞宫、地藏寺、太乙观、太玄观等古迹。太玄观位于采凉山西南的一处断层,名红石崖。红石崖顾名思义就是一处红色石头构成的断崖。此处崖陡林密、道曲幽静,不愧为一处修身养性的避世之所。顺着一条狭窄的山谷缓步而上,约莫走两里地,就到了石崖下,崖下有两进院落,分别为太玄观与奶奶庙。二院落东侧的半山处亦有一祠堂。顺着之字形的石阶山路攀岩而上,就到了红色陡立的巨石之下,这里因崖修建了三重殿宇,自下而上,规模由大及小,每层殿前都建有一凭栏处。在最底层八仙殿前的月台上有两凉亭,右侧凉亭下是一块1988年9月18日立的《重修太玄观碑记》,碑文记载:“据传太玄观始建于明朝末年。忆普时之初创,意为道家修身养性之圣地。崇祀兴降甘霖,为民化灾去疾,拯救四方。后因年远日久,自然人为几经摧残,已失旧观。”因道观最初为民众所创,殿内所供奉的泥塑与壁画比较新,似近年所为。所以整个建筑群的样式与规模没有多少艺术价值。
站在老君殿前的围栏极目远眺,可见文瀛湖水反射形成的明亮光斑和雷公山飘渺的轮廓,在二者之间是若隐若现的大同城。崖的西侧可见方山上永固陵高耸的一大一小的两座封土堆。太阳光穿过云层透射在这片低洼的盆地上,时而光芒似箭透射下来,时而云雾弥漫不见所踪,时而天地连接成了一片,时而轻风吹掠烟消云散。
这样的午后、这样的美景、这样的太阳雨,也许冯氏在方山前的思远佛寺也曾看到过。这位先于武后在中国历史上临朝听制达十五年之久的女性从整顿吏治入手,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孝文帝改革”的序幕。所有这些往事都已湮没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就像白登山上的建筑一样,这也许才是人类历史的宿命。
时间永不停歇,历史永远向前。从我们俗人的生前、身后,到大乘佛教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佛。当一个生命存在于世界的时候,就会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是每个生命都会经历的一种自然过程。正因如此,鸠摩罗什所译《金刚经》中有这样的经文:“过去之心不可得,现在之心不可得,未来之心不可得。”正因为世界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所有的一切,都会在时间的流逝中发生着改变,现在会变成过去,未来最终也会变成过去。我们能把握的仅仅就是那可憐的瞬间——也就是当下。
北魏语“纥真”为“三十里”之意,那为什么《清一统志》中改为了“四十里”呢?这里的“三十里”与“四十里”只是一个约数,北魏平城的范围是“周回三十二里”,而明清大同府城的范围仅为“周十三里”,尽管每里长度历代各有不同,但从中也可见此二城规模上的差距。
采凉山西南有支余脉称“白登山”,白登山其实是一座不高的土丘,却因汉高祖的那次“北击匈奴”而名声在外。西汉后期匈奴失去了草原霸主的地位,被迫或南迁汉化,或西迁。东汉时,鲜卑族正式登上了这座舞台。北魏时先后曾在白登山营建了“东包白登的鹿苑”、白登山西侧的“太祖庙” “白登宫” “白登台”等建筑;明时在白登山南麓亦建有代王九墓,这些红墙碧瓦规模仅次于“十三陵”的陵墓也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冲刷得了无痕迹。故郦道元言:“物不停固,白登亦继褫矣。”在白登山所建造的这些建筑亦纷纷毁掉了。
采凉山旧有采凉观、碧霞宫、地藏寺、太乙观、太玄观等古迹。太玄观位于采凉山西南的一处断层,名红石崖。红石崖顾名思义就是一处红色石头构成的断崖。此处崖陡林密、道曲幽静,不愧为一处修身养性的避世之所。顺着一条狭窄的山谷缓步而上,约莫走两里地,就到了石崖下,崖下有两进院落,分别为太玄观与奶奶庙。二院落东侧的半山处亦有一祠堂。顺着之字形的石阶山路攀岩而上,就到了红色陡立的巨石之下,这里因崖修建了三重殿宇,自下而上,规模由大及小,每层殿前都建有一凭栏处。在最底层八仙殿前的月台上有两凉亭,右侧凉亭下是一块1988年9月18日立的《重修太玄观碑记》,碑文记载:“据传太玄观始建于明朝末年。忆普时之初创,意为道家修身养性之圣地。崇祀兴降甘霖,为民化灾去疾,拯救四方。后因年远日久,自然人为几经摧残,已失旧观。”因道观最初为民众所创,殿内所供奉的泥塑与壁画比较新,似近年所为。所以整个建筑群的样式与规模没有多少艺术价值。
站在老君殿前的围栏极目远眺,可见文瀛湖水反射形成的明亮光斑和雷公山飘渺的轮廓,在二者之间是若隐若现的大同城。崖的西侧可见方山上永固陵高耸的一大一小的两座封土堆。太阳光穿过云层透射在这片低洼的盆地上,时而光芒似箭透射下来,时而云雾弥漫不见所踪,时而天地连接成了一片,时而轻风吹掠烟消云散。
这样的午后、这样的美景、这样的太阳雨,也许冯氏在方山前的思远佛寺也曾看到过。这位先于武后在中国历史上临朝听制达十五年之久的女性从整顿吏治入手,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孝文帝改革”的序幕。所有这些往事都已湮没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就像白登山上的建筑一样,这也许才是人类历史的宿命。
时间永不停歇,历史永远向前。从我们俗人的生前、身后,到大乘佛教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佛。当一个生命存在于世界的时候,就会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是每个生命都会经历的一种自然过程。正因如此,鸠摩罗什所译《金刚经》中有这样的经文:“过去之心不可得,现在之心不可得,未来之心不可得。”正因为世界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所有的一切,都会在时间的流逝中发生着改变,现在会变成过去,未来最终也会变成过去。我们能把握的仅仅就是那可憐的瞬间——也就是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