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对初中物理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还要重视学生的创新、合作等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从合作学习引入原则出发,系统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合作学习 引入对策
合作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健全人格的素质教育方法。实践表明,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参与性,使学生在体验物理科学探究中掌握探究和学习方法,进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协作能力。
1.合作学习引入的基本原则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科学分组,在合作学习中,小组划分极为重要,教师应在全面、系统了解学生物理基础、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等基础上,基于异质同组和隐性分层原则,將学生分成优、中及低三个层次,每个小组控制在4到6人。(2)统一课堂,合作学习的落实要求教师引导与学生主体性发挥要做到统一。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精心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为合作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效用,能激发学生表达自我的热情,调动学生参与小组互动、交流的积极性。另外,也要平衡及协调各个学习小组[1]。(3)机会均等,在学习小组内部,应让不同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学习小组间,要为每个小组提供均等参与和成功机会,并要积极优化评价方式,将小组成员的情感、学习行为及学习效果作为重要的评价要素。
2.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引入对策
2.1明确合作学习教学内容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并非所有章节内容均可开展合作学习,比如知识背景、基础理论等知识就不宜开展合作学习。再如速度、路程等基本物理知识只需要学生通过思考理解就可以达到教学目标,没必要开展合作学习。所以,物理教学必须对教材进行足够的研究,深入挖掘教学资源,选择学生通过思考难以理解的内容,以及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和探究的内容开展课堂合作学习。比如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中,让学生对浮力概念内容进行合作学习,显然难以取得良好效果,这些内容在教材上是找到的,无法锻炼学生的发生思维和实践能力。若教师引导学生对“下沉物体会不会受到浮力影响”进行合作学习,在学生会先进行猜测,再进行交流讨论,课后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他们会积极地合作交流,并一同完成实验找到答案。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及目标,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及目标,课堂上有序引导学生打成小组和个人学习任务。
2.2教授学生合作学习技能
首先,应指导学生掌握分工技巧。要让全体学生都明确在合作学习中合理分工的重要性,教师要指导各小组组长正确掌握组员分工方法,根据组员实际情况分配合理的学习任务,确保每个组员都能参与学习活动。比如:通过合作学习开展物理实验时,必须明确各组员的分工。《熔化和凝固》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确操作步骤,告知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包括记录蜡烛的熔化、凝固中物体的温度、形状变化等。在此实验中,学生分工明确,有负责观察温度变化的、有准备实验器具的、有动手操作等,通力协作顺利完成实验,不仅保证实验教学的开展,还激发学生的热情。
其次,锻炼学生善于总结的能力。每个学习小组对于同一内容的学习方法是有所差异的,不同学习方法具有其优势[2]。教师应指导每组成员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看法,并学习他们的方法,从中得到启迪,并要善于总结和归纳。
2.3准确掌握合作学习开展时机
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生开展的时机把握极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一方面,在学生出现“卡顿”时,教师要适时进行合作学习。初中物理中有较多抽象性的概念知识,通常教师向学生进行基本物理概念提问时,学生无法准确答出。此时,如果教师采取知识直接灌输,则学生很难理解和记忆物理概念,可实施合作学习。首先向学生给予典型的物理现象,再引导每组学生讨论,在互动交流中学生更容易投入学习,进而优化学习效果。比如在短路概念教学中,教师可先向学生列出实际生活中的短路情况,再让学生对短路带来的后果进行分析,了解短路发生原因,最后阐述短路概念。这样就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更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在学生疲于思考时可进行合作学习。初中物理中大部分实验需要动手探究,仅仅思考是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这就需要教师将演示性的物理实验转变成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的设计、记录实验操作步骤、详细阐述实验结论。特别是在学生疲于思考时,应鼓励并指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去理解知识,比如:小孔成像、灯泡功率测定等实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2]。
2.4重视课后合作拓展学习
教师应重视课后合作学习,以延伸和强化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可设计一些探究性、开放性的课后物理作业,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比如:在《电阻》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布置这样的课后作业:在未安装电压表的状况下,如何知道未知电阻物体的阻值。各学习小组会自觉进行讨论,每组会设计具体的测定方法,甚至提出多种测定法。通过此种开放式、探究式合作学习,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促进教学效果的增强。
3.结语
在新课标背景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是符合教学发展要求的,不仅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合作能力培养。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并应用好合作学习,实现优质、高效的物理教学。
参考文献:
[1]杨鹏俊.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讨[J].中学生数理,2014,20(6):144-146.
[2]王海英.浅议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合作探究式教学[J].新课程研究,2009,11(7):201-202.
[3]谭宪权.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初探[J].新课程,2013,15(10):207-209.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合作学习 引入对策
合作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健全人格的素质教育方法。实践表明,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参与性,使学生在体验物理科学探究中掌握探究和学习方法,进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协作能力。
1.合作学习引入的基本原则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科学分组,在合作学习中,小组划分极为重要,教师应在全面、系统了解学生物理基础、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等基础上,基于异质同组和隐性分层原则,將学生分成优、中及低三个层次,每个小组控制在4到6人。(2)统一课堂,合作学习的落实要求教师引导与学生主体性发挥要做到统一。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精心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为合作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效用,能激发学生表达自我的热情,调动学生参与小组互动、交流的积极性。另外,也要平衡及协调各个学习小组[1]。(3)机会均等,在学习小组内部,应让不同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学习小组间,要为每个小组提供均等参与和成功机会,并要积极优化评价方式,将小组成员的情感、学习行为及学习效果作为重要的评价要素。
2.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引入对策
2.1明确合作学习教学内容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并非所有章节内容均可开展合作学习,比如知识背景、基础理论等知识就不宜开展合作学习。再如速度、路程等基本物理知识只需要学生通过思考理解就可以达到教学目标,没必要开展合作学习。所以,物理教学必须对教材进行足够的研究,深入挖掘教学资源,选择学生通过思考难以理解的内容,以及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和探究的内容开展课堂合作学习。比如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中,让学生对浮力概念内容进行合作学习,显然难以取得良好效果,这些内容在教材上是找到的,无法锻炼学生的发生思维和实践能力。若教师引导学生对“下沉物体会不会受到浮力影响”进行合作学习,在学生会先进行猜测,再进行交流讨论,课后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他们会积极地合作交流,并一同完成实验找到答案。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及目标,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及目标,课堂上有序引导学生打成小组和个人学习任务。
2.2教授学生合作学习技能
首先,应指导学生掌握分工技巧。要让全体学生都明确在合作学习中合理分工的重要性,教师要指导各小组组长正确掌握组员分工方法,根据组员实际情况分配合理的学习任务,确保每个组员都能参与学习活动。比如:通过合作学习开展物理实验时,必须明确各组员的分工。《熔化和凝固》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确操作步骤,告知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包括记录蜡烛的熔化、凝固中物体的温度、形状变化等。在此实验中,学生分工明确,有负责观察温度变化的、有准备实验器具的、有动手操作等,通力协作顺利完成实验,不仅保证实验教学的开展,还激发学生的热情。
其次,锻炼学生善于总结的能力。每个学习小组对于同一内容的学习方法是有所差异的,不同学习方法具有其优势[2]。教师应指导每组成员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看法,并学习他们的方法,从中得到启迪,并要善于总结和归纳。
2.3准确掌握合作学习开展时机
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生开展的时机把握极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一方面,在学生出现“卡顿”时,教师要适时进行合作学习。初中物理中有较多抽象性的概念知识,通常教师向学生进行基本物理概念提问时,学生无法准确答出。此时,如果教师采取知识直接灌输,则学生很难理解和记忆物理概念,可实施合作学习。首先向学生给予典型的物理现象,再引导每组学生讨论,在互动交流中学生更容易投入学习,进而优化学习效果。比如在短路概念教学中,教师可先向学生列出实际生活中的短路情况,再让学生对短路带来的后果进行分析,了解短路发生原因,最后阐述短路概念。这样就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更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在学生疲于思考时可进行合作学习。初中物理中大部分实验需要动手探究,仅仅思考是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这就需要教师将演示性的物理实验转变成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的设计、记录实验操作步骤、详细阐述实验结论。特别是在学生疲于思考时,应鼓励并指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去理解知识,比如:小孔成像、灯泡功率测定等实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2]。
2.4重视课后合作拓展学习
教师应重视课后合作学习,以延伸和强化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可设计一些探究性、开放性的课后物理作业,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比如:在《电阻》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布置这样的课后作业:在未安装电压表的状况下,如何知道未知电阻物体的阻值。各学习小组会自觉进行讨论,每组会设计具体的测定方法,甚至提出多种测定法。通过此种开放式、探究式合作学习,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促进教学效果的增强。
3.结语
在新课标背景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是符合教学发展要求的,不仅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合作能力培养。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并应用好合作学习,实现优质、高效的物理教学。
参考文献:
[1]杨鹏俊.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讨[J].中学生数理,2014,20(6):144-146.
[2]王海英.浅议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合作探究式教学[J].新课程研究,2009,11(7):201-202.
[3]谭宪权.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初探[J].新课程,2013,15(10):2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