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发展性人格的培养在音乐课中的探索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a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博士说过:教音乐的目的是造就良好的公民,如果让一个儿童从降生之日起就听美好的音乐并自己学着演奏,就可以培养他的敏感、遵守纪律和忍耐性格,使他获得一颗美好的心。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的反应方式的教育,是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以一种较为平衡和谐调的心理结构去对美的形式作出正确反应,从而间接地影响其智力的发育和品行。当你聆听《高山流水》时你会感到胸怀宽广足以包容整个宇宙;“命运敲门声”更能激励你挑战生命中的最高峰。优美的音乐中美妙的旋律、轻松的节奏、悦耳的音色可以使兴奋与抑制得到调节,使身心愉悦、精神协调、心境良好。 音乐以声音作用于人的感情,是最具情感的艺术。一个人艺术修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他的人格素质与生存质量的高低。因为艺术修养的高低不仅影响到个体人格的发展与完善,而且艺术修养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的人格素质。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能够主动地,充分地使其感性和理性、情感和理智得到和平共处,使其心理结构的三方面得到协调一致,他的个体人格便因此而能够得到较好地发展和完善。假如整个社会成员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那么,就有助于在心灵开放和交流的氛围中培养一种协调的人际关系,就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交流内心感受,更好地实现人际间的沟通与理解。艺术修养是从小从点滴积累而来的,而美好的人格素质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得到的,必须通过长时间的培养熏陶形成的。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培养的是有个性的创新人才,而不是千篇一律听话的孩子。学生并非是消极、被动的客体,而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知识和能力、理想和追求、个性和品质,所有这些,都应得到理解与尊重。因此,人格的培养必须强调自主发展性,让他们自己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交往。通过音乐这一桥梁使其人格素质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我尝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自主发展性人格培养的研究。
  一、自主发展性人格的培养从欣赏每一个学生开始
  欣赏每一个学生是自主发展性人格培养的前提。我们面对的学生正处在求新求变的阶段,渴望丰富多彩,欣赏标新立异,不愿迎合他人,逆来顺受。教育者应该象赏花一样发现和发展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老师不要忽略每个学生,满足学生的虚荣心。通过一次的表扬,他们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在音乐课上,教师要想方设法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进而去发大其闪光点。首先要走进他们,认识他们,了解他们。例如,我任教的学生中有几个特别调皮的,在一些音乐活动中常受到同学的排斥,因此他们对音乐学习失去了信心。学生长期处于对他低评价的环境中,自信会丧失,缺乏成就感,而成就感是促使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机。因此,我知道他们特别喜欢运动,于是课余时间我故意走近他们,和他们聊体育,谈运动明星,和他们一起打乒乓球。在学习《哦,十分钟》一课时,我让他们在同学们的歌声中表现自己拿手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果他们精彩的表演博得全班的热烈掌声。我不失时机地激励他们继续努力。他们在歌声中,掌声中找回了自信。经过这次表演这几个小顽皮完全变了样,越来越受其他同学的欢迎。我用激励唤起了他们的自信,进而培植了他们的闪光点。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弱势生的转化关键在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作为音乐教师,要象音乐会欣赏音乐一样,欣赏每一个学生,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因为自尊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强,学生的人格才能得到发展性的提升。
  二、自主发展性人格的形成走向学生自主发展
  “唱一首歌就是一堂政治课”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人格的建树是通过儿童的内化去实现的。大人们的说教会给孩子们制造心虚失落之感,打碎他们对自我的接纳,成为儿童成长的障碍。自主发展性人格的形成是提倡学生自己进行选择,自己进行体验。这样,才能提高人格的,道德的感悟,在德行方面得到真正的提高。多年的经验表明,说教式的德育是很不受儿童欢迎的,而在健康美好的音乐活动中,儿童却得到人际的,自我的各方面的长进。在音乐教学中,我们需要一张活性的蓝图,一张对人的教育独特的蓝图,它与任何物质世界的建设都有区别,区别在于它是活性的。于是,我的音乐课中就有了活性的教材,唱歌课,欣赏课,或者是已经编定的,或者是由师生共同设计的。只要保存最基本的知识,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编选的东西插进教材。在教师的指导下,依照教师提供的框架,学生有了许多自我发展和自主选择的空间,并从中通过学生的内化来完成人格的建树。例如,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课中,我预先布置学生分小组搜集有关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建设的资料和歌颂党的歌曲,组织采访共产党员。首先,小组长安排各组每人感兴趣的搜集项目。然后,同学们通过上网,阅读,欣赏,采访等途径完成搜集任务后和小组其它成员一起分享各自的成果。孩子们十分乐于搜集自己感兴趣的资料,有些同学还作为小记者采访了身边的共产党员,好几位老党员在受访中教育孩子们热爱党,热爱祖国,还对他们的未来寄予了希望。不需要老师的讲解,孩子们通过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从中了解了共产党的性质,历史,并在不知不觉中深深体会到“有了共产党才有新中国,才有今天幸福的生活。”于是,我稍为指导一下,他们就很快掌握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的演唱,并很自然地注入自己对党的热爱的感情。接着,几位同学还让大家分享了他们喜爱的几首歌颂党的歌曲,如《党啊,亲爱的妈妈》等,这时,孩子们的情绪更高涨了。不需要老师的说教式的德育渗透,通过自主选择的活性教材,孩子们的精神,人格很自然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并通过优美动听的歌声,表现得淋漓尽致。教育心理学表明:当需要指向某一具体对象时,产生达到目标的欲望时就形成了探索的动机。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那么他参与探索活动的动机就愈明确,他在探索活动中能表现出比别人更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自主发展性的人格,培养的是创新的人格
  自主发展性人格的形成离不开对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人格指创新精神或创造性个性倾向,是创造性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性保证。它是实现创新所表现出来的与一般人相异的那些心理特征。创新人格的组成成份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既有显示个体差异的特征,也明显地表现有相似的或共同的趋向,由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个人的独特的风格和特征。创新人格是积极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挫折面前能有效调节自我的心态;自尊自信,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不动摇的信念;坚忍不拔,吃苦耐劳,不因任何困难而放弃努力的顽强性格。只要教师做有心人,有目的、有计划地在音乐课中进行耐心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是可以逐步培养的。有的音乐老师总为音乐课的纪律头疼,总希望孩子们上课时能听听话话,不吵不闹。其实,与其培养出循规蹈矩、不惹事、不碍事、不能办事也不会办事的孩子,还不如培养出敢想敢说,敢唱敢跳,有主见,有头脑的“小顽皮”好。在美国,评价一个十岁孩子音乐学习的标准是,是否能在众人前自信的歌唱。借鉴与此,我在学期末的评价考核中采取小小音乐会的形式进行。要求人人参与,并让学生自己表决来当评委,设立“最佳歌手”,“最佳乐手”“最佳表演”等奖项。而我在学生准备阶段从旁给予适当的指导。结果,有的学生边舞边唱,有的自弹自唱,有的改编演奏,人人都非常投入,表演精彩极了,连那些平时胆小怕羞的同学也迈开了勇敢的一步。这一活动的展开,丰富了学生的音乐实践,培养了学生活泼乐观的性格,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消除了自卑、孤僻、羞愧等不健康心理,有利于人格的健康发展。人的潜能无限,在于人是一个可以自我激励的系统 。如果你有了成功的表现,你又受到激励,你就会走向更大的成功。而这种激励更多的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自己。走向独立自主是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个体成长的一个基本表现。作为教育者,教师应该促进学生走向独立自主,应该为学生独立,自主性的人格发展而欢呼!   四、自主发展性人格的培养,鼓励是“催化剂”
  自主发展性人格的培养,鼓励是“催化剂”,但是并非所有的奖励都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表扬、鼓励从给予者的主观意图来看,具有双重功能。一是通过表扬鼓励对接受者进行控制;二是借助表扬鼓励向学习者传达学习情况的肯定信息。研究表明,前者会削弱学习的内部动机,而后者会提高学生的内部动机。孩子们渴望老师真心地关爱他们,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需要老师用欣赏的态度赞赏和肯定他们,用积极的心理意向鼓励和期待他们。艺术能给人以愉悦体验和美的享受,艺术课程倍备受学生的喜爱。为了引起学生情感共鸣,需要艺术教师能在自己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艺术对象之间架起情感之桥。教师如果是以裁判者身份出现在教学中,以权威姿态出现,就等于告诉学生他就是“惟一正确的答案”。儿童所富有的对艺术的强烈好奇心、奇特的想象力、丰富的创造性,甚至就连伟大的艺术家有时也会自愧不如。在艺术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面对的是同一件属于师生共享的艺术品,双方不是一种艺术家与观众的关系,而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关系。艺术教师有时是艺术活动的引导者,有时是艺术活动的参与者,而最本质的身份应该是学生艺术活动的欣赏者,对学生的艺术活动、艺术行为、艺术作品,艺术教师持以欣赏者的态度,教师的“与生同乐”、可亲可敬的参与行为,永远伴随着鼓励和关怀的欣赏,是学生最需要的,对学生的学习也是最有利的。小学生年纪小,单纯,简单,遇事不爱多用脑,喜欢盲从,特别对老师不怀疑,只要老师说的都是对的。比如,老师问:“这首歌曲好听吗?”学生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好听。” 其实这类型的问题是多余的。音乐学科不存在绝对的“对”与“错”,“好”与“坏”。在音乐教学中,学生的音乐理解可能各有不同,当学生表现与教师的感受不相吻合时,我总是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现出来。对于内向,害羞的孩子,老师更应鼓励为主。在课堂中,有目的地说一些夸奖的话。“真好,如果加强力度的表现就更棒了!”“唱得甜美一些,你肯定行。”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发自内心的赞扬,都能改变了他们的自我形象,树立他们能学好的自信心,也唤起他们的表现欲和创造欲,给予他们人格发展的自主空间,为他们开拓一片个性发展的新天地。
  音乐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显现内心的,精神人生的镜子。小学音乐教育的成败不仅只关系到小学这一年龄阶段中,学生的全面的发展问题,而且关系到他们走出学校之后的大半辈子的生存质量的问题。音乐教育不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专长为目的,也不是以造就音乐家为己任,它的首要目的是培养人格完善的人。在音乐课中,自主发展性人格发展的培养让学生在欣赏美,体现美,创造美得同时,增强了自尊,自信,锻炼了独立的人格,发展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交往,学会了做人,促进了良好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的形成,让每一个孩子在艺术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做一名山区孩子的音乐教师是幸福的。我可以用我的快乐、激情把可爱的同学们领进音乐世界,让他们自主感受音乐之美 ,产生用肢体动作表现对音乐的理解,让学生们做真正的音乐自然人。再通过我的点播,和演奏来感染他们,启发他们从音乐中领悟深刻的道理,使音乐的表现力更富有生活意义。学生在音乐活动中陶冶了情操,提升素养,学会理解与审,提高自已的综合素养。这样的教育影响坚持一段时间,我们山里的孩子也会像城里孩子一样,
期刊
一、家庭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也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出生后,首先接触是家庭并受其影响的也是家庭环境。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家庭环境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品质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家庭的影响。一个和睦、温暖、重感情、守信用、充满朝气、积极向上的家庭,可能铸就孩子健康的心理。反之则极有可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弥补的创伤。因此,要求父母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必须严
期刊
在幼儿园工作中,教师和家长是一种密切配合的关系。其实,一个孩子做了自己的学生,一个家庭和自己有了交集,这是一件很有缘分的事情,孩子能够茁壮成长,也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尽管如此,由于教师和家长之间教育观念、思考角度不同,常常会引发一些矛盾和冲突,如何解决家长的批评和抱怨,也是班级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仅有两年半教龄的老师,我已经深切地感受到家长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家长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班级的进
期刊
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更加注重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学琴的儿童日益增多,所以儿童钢琴教学更是近几年广受关注的热点,也有不少的学生在钢琴大赛中脱颖而出。这股学琴热潮像春风、似暖流,对提高民族新一代的文化素质,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我国业余钢琴教育虽然在短短的20多年里迅猛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由于发展时间不长,所积累的教学曲目和经验不多,仍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音乐教育在本质上是审美
期刊
问题反思:  我校作为一所为农村寄宿制学校。时间虽不常,却也历经六年有余。自然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寄宿生活带来了许多问题,诸如:住宿条件的艰苦,兴趣培养的匮乏,孩子们情绪的动荡......  较之其它同级普通学校管理中问题更突出,表现在:  1.在校的时间长,课余活动时间多,安全问题隐患多。另外,多数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自控能力都非常差。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均在6—8岁,他们的起居生活本来是依赖
期刊
一、彩铅的特点  第一,经济实惠,易于携带。彩铅经济实惠,一盒24色的彩铅价格仅为油画棒的一半,且使用时间是油画棒的一倍;彩铅干净方便,而且易于携带,使用彩铅无需再带其它辅助工具;极易推广和普及。  第二,便于绘制,便于修改,可以随时捕捉灵感。彩铅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像普通铅笔一样运用自如,可画可擦;对于学生来说,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学生能毫无束缚的自由表达,随时写生,随时随地捕捉灵感。  第三,色彩
期刊
一、乌兰夫牧区生态思想的内容  (一)保护牧场的思想  自由放牧思想:自由放牧是蒙古族在草原上“逐水草而居”的放牧。牧民自由放牧的时间很长,他们在放牧的经历中与自然形成了蒙古族独有的游牧文化。乌兰夫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倡导牧区社会经济性质的转变及实现牧区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根据牧区传统生产方式和自然条件,制定牧区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政策。1945年8月15日,“八·一五”以来几项主要工作的
期刊
目前,全球的经济不景气,我国的增速也在放缓。面对严峻的形势,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我认为这是非常及时和很有远见的。  一、沉痛的教训  古代,我们也曾有过“四大发明”。近代,由于统治者腐败无能,缺乏创新,科技落后,百姓贫穷,受尽了列强的欺凌。特别是上世纪30年代,日本入侵,仅在南京就屠杀了我30万同胞。其中有两个军官还进行了“杀人竞赛”,以谁先杀满100
期刊
在小学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广泛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有形或无形的课程资源。如何开发与利用品德课程资源,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精彩,使学生的道德能力得到培养呢?融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在激趣引课中,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这一环节是实施目标的开端。它要求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处
期刊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一定的识字量是学生读写能力发展的先决条件,新的《课程标准》对儿童识字提出了“学会”和“会认”两种不同的要求,体现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特点,这有利于学生尽快尽多地识字,为尽早进行阅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一、直观导入,激发兴趣  1、看实物、图画导入。例如:笔者在教:“蛋”字时,先出示鸡蛋实物,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形状,然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