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优势及对策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f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济源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现实情况出发,分析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优势,并提出济源市今后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优势;对策;河南济源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3-0330-01
  自2005年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城乡一体化试点市以来,济源市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等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初步实现了从“二元分割”向“一体统筹”的转变,特别是在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济源市进一步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市的战略构想,围绕城乡资源要素配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农村人口有序转移、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使其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了从试点探索到示范带动,推动了济源市跨越式发展,对中原经济区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1 济源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优势
  1.1 先天禀赋优势
  济源市适宜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禀赋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区域面积相对较小。全市市域面积只有1 931 hm2,因为小,所以就能够精雕细琢。二是发展力量相对集中。发展力量主要集中在5个街道和3个产业集聚区,5个街道和3个产业集聚区周边镇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占全市总量的80%以上。
  1.2 经济实力优势
  目前,济源市的经济实力已经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2012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1万美元,居全省第1位;城乡居民收入比连年缩小,2012年达到2∶1;城镇化率达到53%,超出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工业化水平达到85%以上,超出全省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农业发展济源市是全省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这些都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示范市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1.3 基础设施优势
  多年来坚持按照“1133”的发展思路推进城镇建设,形成了“中心城区 复合型组团 重点镇”城镇体系框架,城镇基础设施全面改善。率先在全省实现了“镇镇通”高速公路、“村村通”自来水和“组组通”硬化路,公交车通村率达98%,标准化卫生所、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信息网点、便民超市实现“村村配套”。
  1.4 精神动力优势
  济源市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祥地,愚公移山精神是济源的一大品牌,也是济源市人们引以自豪、薪火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长期以来,济源市人民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从近年来的发展看,1988年撤县建市,济源市在全省是比较早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初全省县域经济“十八罗汉”,济源市是其中重要一员;2007年实行省直管体制,到目前为止在全省是唯一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7个试点市中济源市是效果最明显的。
  2 济源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对策
  2.1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推进全域城镇化
  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切入点,加快构建城乡高度融合、空间布局优化、要素配置高效、区域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发展格局,重点做好以下4个方面。一是科学布局城乡发展空间。要依托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整合发展空间,规划建设“六大功能区”,即中心城区核心功能区、虎岭转型发展功能区、玉川循环经济功能区、西霞湖生态经济功能区、王屋山生态旅游功能区、东部高效农业功能区等6个功能区。二是提升中心城区承载能力。强化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突出特色,彰显魅力,加快推进三大片区建设和重点部位、城中村改造,精心打造现代化城市核心区。三是推进小城镇与功能区融合发展。要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统筹功能区与小城镇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中心城区的拓展区。四是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全市527个行政村(居)整合规划为97个新型社区,强化引导,分类推进。
  2.2 统筹产业发展布局,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重点抓好3个产业功能区建设。一是加快工业功能区建设。以虎岭、玉川2个功能区和高新区为载体,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积极探索重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模式。二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建设。以中心城区、西霞湖、王屋山3个功能区为载体,大力构建城乡一体的服务业发展格局。三是加快现代农业功能区建设。以东部高效农业功能区为载体,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依托龙头企业,大力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群化水平,打造优质安全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
  2.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共建共享
  建立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实现城镇基础设施向功能区和社区延伸[1]。一是构建豫晋区域交通枢纽。要按照“内接外畅”的思路,加快推进“六纵六横”对外联系大通道建设,全面优化中心城区与功能区、新型农村社区的交通连接。二是探索能源梯度开发利用新模式。巩固提升能源产业优势,同步探索不同能源的梯度式开发和分布式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太阳能光热光电、地热能、风能与建筑业、工业一体化建设。三是推进城乡公用设施均衡发展。积极推进公用设施向功能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延伸,率先在平原区实现供水、供气、供暖、污水和垃圾处理全覆盖,在山区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垃圾处理等公用设施。五是加强城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
  2.4 完善城乡服务体系,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是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各类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衔接,提升各类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实现城乡居民社保市域同待遇,构建多层次、可选择、可转换、政策统一、管理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3]。二是建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体系。要优化学校布局,加强教育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促进城乡义务教育高均衡发展。三是完善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创新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推进三级医院、健康城建设和镇级卫生院、社区卫生所标准化改造提升,推进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延伸。四是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完善鼓励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繁荣文化产业,完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打响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4-5]。
  3 参考文献
  [1] 段喜中.当代愚公的新道路——济源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J].求是,2009(1):49-50.
  [2] 尚方.济源市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J].企业導报,2011(4):7-9.
  [3] 吴大付,张莉,任秀娟,等.新乡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90-92.
  [4] 楼志民.义乌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5] 李彦垒.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的政府角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其他文献
辨析了民办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基本内涵,分析了民办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稳定性的现状,指出了影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阐述了保持稳定性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从政府、社会、
<正> 中学政治课教学过程,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观念、确立信心、付诸行动的转化过程,如同制作艺术品一样,需要巧妙构思。 首先要解决因思想政治课教材的变动性而导致的教
<正> 县级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方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行政区域经济的基础层次.大力发展县级经济是在国家宏观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基于专业实践的一种发展。课程校本化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课程校本化的做法有教材校本处理、课堂导入校本化、课堂教学活动校本化等。课程校本
针对国有企业领导者的腐败现象,应该从人的欲望本身出发,去寻找根治腐败的办法.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人的欲望和需要,架构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国有企业领导者的积极性.同时
现在世界上各国各民族使用的历法,种类很多,可归为三种:阳历、阴历、阴阳历。而中国人的阴历(农历)则是阴阳历的一种。阳历是根据太阳来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作为计算时间的单位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及其它国家经验的总结,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变动前景及对策.
<正>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经济贫困众所周知,举世关注,建国以来,特别是“七五”期间我国对该类型区的环境治理和经济开发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累累,方兴未艾。
2002年秋季,我市全面推行新教材的实施,这套教材已从内容上进行了大胆的修订,更多地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创新精神,我在使用这套教材中深刻地体会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