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做好高校贫困生的管理及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有利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同时关乎社会的稳定。作为高校的学生贫困生工作的管理者,应在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的同时,加强正面引导,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工作,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各种方式改善他们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本文从高校贫困生认定入手,正确把握贫困生工作中的几个尺度,从而可以真正收到切实的扶志、帮困、助学之效。
【关键词】高等学校;贫困生认定;贫困生帮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贫困生的数量逐渐增多,贫困生已成为高校大学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有资料表明,教育部在2010年举行的第10次新闻通气上公布了全国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285.15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贫困生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对教育政策、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教育的公平与效率等问题的争论与探讨,逐渐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对贫困生的救助、管理及思想政治工作也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关于贫困生对象的准确认定
贫困生一般来自于边远地区的农村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他们在校期间的基本生活条件比较差。在家庭经济困难的沉重压力下,贫困大学生往往十分敏感,表現为缺乏自信,自卑感强,总觉得低人一等。有关调查发现,不少贫困大学生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与周围的同学相处不融洽,有强烈的孤独感,造成人际交往困难。有的贫困生形成过度敏感的自尊,对学校大张旗鼓进行的贫困生救助活动敬而远之,因为害怕被同学看不起而不敢申请救助。一些贫困生自卑、自闭心理淤积过久,引发抑郁或绝望等严重的心理疾病。一些贫困大学生面对经济重压,盲目参与社会上的各种商业营销活动,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与打工的关系,导致学业荒废。由于缺乏正确的思想引导,经济负担被个别贫困大学生有意无意地视做心灵扭曲和道德滑坡的最终理由。更有走向极端的,因内心不平衡产生对社会的不满,由怨恨父母、家庭,发展到怨恨他人、报复社会。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对学校正常工作以及校风建设、社会安定产生不良的影响。
要做好资助贫困生工作,首先要对贫困生对象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认定,否则,不仅起不到扶贫作用,还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国家对贫困生的界定是:学生在校的月收入(包括奖学金、开展勤工助学取得的收入和各种补贴),低于学校所在地区居民的平均最低生活水准线的。因为各地区的生活水平和收入状况是有差别的,有的差别还很大。所以对贫困生的认定,我们需要参照两个因素,一是学生家庭所在地区及其具体经济收入状况,二是学生就读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水平。二者又应以第二项为主,换句话说,就是以学生家庭收入能否支付学生学习期间必不可少的费用为准。
对于贫困生的认定,我们系的具体做法是:新生入校后,首先班主任要求每一名新生填写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并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进行逐一摸底,对其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通过谈心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其家庭经济能力。然后,本人申请填写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同时要求学生出具当地政府部门的三级贫困证明,即村委会、乡镇民政办、县民政局的三级贫困证明。班主任从所有申请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的学生中,根据摸底掌握的情况以及所开证明的具体内容,由班主任主持,在班级召开贫困生资格认定小组会议,筛选不同程度贫困的学生,汇总到系部,由系部领导会同班主任一起对全系的贫困生进行全面平衡、审核,初步确定名单,报送学校学生处。学生处根据各系部报送的材料进行再次审核,并对各系部贫困生进行横向比较和平衡,最后认定。认定的贫困生一律录入国家贫困生资助系统的贫困生库,以备后用。由于贫困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可能会发生变化,为了使有限的资金起到救援真正贫困的学生,各系部采取一年一审的办法,不断更新和调整贫困生库。
二、让每位需要帮助的贫困生得到及时之助,在认定工作中应该把握的尺度
第一,把握真正贫困与争夺贫困之度。高校的贫困生家庭经济困难,经济上的窘迫总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在同学中抬不起头;自卑心理强烈,不愿意与别人谈沦自己的家庭状况,更不愿意公开求助学校、老师和同学,而是把困难和压力埋藏在内心深处,宁可自己艰苦些也不愿意轻易求助。而各项助学政策由于宣传力度大,同时资助金额相对于普通奖学金等要高出十几倍甚至更多。个别诚信意识淡薄的大学生及其家长就会钻国家、学校政策的漏洞,故意扮困,再加上在当地开一张家庭贫困证明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假贫困生争夺贫困现象,甚至有手提电脑、高档手机、月消费超过干元的学生也争当贫困生。这不仅严重挤占了本就有限的贫困生扶助资源,而且还会进一步助长大学生的失信现象。把握真正贫困与争夺贫困之度,不仅是加强学生诚信意识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教育制度的充分体现,尤其是在资助金额比较有限的情况下更应该高效地发挥每一分钱的效力。基层学生工作者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个别谈心和班级同学的私下了解以及平时的观察等,了解班里每个学生的消费状况,以及拥有贵重物品如手提电脑,高档手机等的情况,可以相对排除一些假冒的贫困生,从而也能相对准确地发现真正的贫困生,这样更有利于贫苦生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二,把握有心扶助与无形伤害之度。据调查,有86%的贫困生在接受资助时不愿公开自己家庭的经济困难,有近2/3的贫困生有自卑感,即使是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也有53.33%的不愿意被树为楷模进行宣传,这说明许多贫困生都非常矛盾,他们既希望有人帮助他们摆脱困境,但又不希望公开自己的贫困。当有些贫困生不能正确看待贫困时,他们就会把贫困当成无能、当成丢人、当成耻辱,从而产生自卑感,不愿意轻易接受别人的帮助,如果资助方式不当,更会让贫困生望而却步。但因为不能正视贫困,一次次失去受资助的机会,又会让他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更加遭受困难,一些学生在物质上得到资助后,精神上却陷入了深深的负疚与自责之中。针对这种情况,基层贫困生工作者就应该特别注重资助方式的把握,尽可能地采用平静的方式悄悄将帮助落到实处。虽然这从外在形式上来看比较隐蔽,没有达到宣传的效果。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却能达到无声胜有声之效。这种形式的帮助不仅能帮助贫困生度过暂时的难关,而且会因为老师很好地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学会感激,同时也会把老师当成可以信任的知心朋友倾诉心声,这将更加有利于帮助他们调整心态,鼓励他们坦然面对贫困,正视贫困,激励他们自尊、自强、自立、自爱,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
第三,把握经济困难与心理贫困之度。虽然在高校中不乏一些自强不息、在困境中艰苦奋斗、学业上取得优秀成绩的贫困生。但优秀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贫困生同其他学生一样,只是学校中普通的一分子,家庭贫困使他们承受的压力却远远高于其他学生,这很容易使其脆弱的心理因为受伤而扭曲。据调查,70%以上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这些压力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困扰,而贫困生们并不懂得该如何去化解。因此,作为一名基层贫苦生工作者在物质生活上为贫困生排忧解难的同时,也要关注贫困生的精神世界,以达标本兼治之效。平时工作中要注意适时有效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教育,鼓励家境贫寒的学生,要把贫穷化成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帮助他们充分挖掘内在的价值,鼓励贫困生坦然地学会互助,树立起一种热爱生活的心态,相信一个再弱小的生命也有帮助别人的本领;正确分析家庭经济贫困的原因,富裕也不是高人一等的理由,贫困也不是学生个人的过错,重要的是一个人如何努力向上、如何勇于困难自救等等。只有帮助他们真正摆脱贫困的心理阴影,才能真正走向光明的现实之路。正确把握以上三个尺度对达到贫困生工作的扶志、帮困和助学将起到切实的效果,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在高校校园内仍存在非常明显的消费差距,特别是高校学生贵族的出现,盲目攀比心态的膨胀,更加加剧了贫困生工作的难度。因此,如何在校园内积极响应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号召;如何帮助大学生进行正确而有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褒扬勤劳节俭的美德,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如何在高校校园内能真正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高校基层学生工作者乃至各级管理部门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逐步实现,贫困生问题会得到根本解决,更多人将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应当看到,在众多的贫困大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做到直面人生、自强不息、刻苦上进。因此,高校贫困生工作管理者只要统一认识,密切配合,怀着人本主义精神,切切实实解决贫困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消除其心理障碍,使之树立直面困难的自信和吃苦耐劳的品质,让自强自立成为他们的自觉意识和行动,他们将会积极主动地融入同学当中,并以其顽强的意志和勤奋刻苦的精神带动大家,共同营造高校求真求善、互帮互助、平等和谐、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
参 考 文 献
[1]《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执行情况》
[2]王志纯.高校助困举措与大学生心理反应的调查研究[A].首届江苏省高校辅导员论坛论文集[c].232~237
[3]桂富强.高校贫困生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青少年研究.2007(1):20~24
【关键词】高等学校;贫困生认定;贫困生帮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贫困生的数量逐渐增多,贫困生已成为高校大学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有资料表明,教育部在2010年举行的第10次新闻通气上公布了全国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285.15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贫困生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对教育政策、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教育的公平与效率等问题的争论与探讨,逐渐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对贫困生的救助、管理及思想政治工作也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关于贫困生对象的准确认定
贫困生一般来自于边远地区的农村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他们在校期间的基本生活条件比较差。在家庭经济困难的沉重压力下,贫困大学生往往十分敏感,表現为缺乏自信,自卑感强,总觉得低人一等。有关调查发现,不少贫困大学生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与周围的同学相处不融洽,有强烈的孤独感,造成人际交往困难。有的贫困生形成过度敏感的自尊,对学校大张旗鼓进行的贫困生救助活动敬而远之,因为害怕被同学看不起而不敢申请救助。一些贫困生自卑、自闭心理淤积过久,引发抑郁或绝望等严重的心理疾病。一些贫困大学生面对经济重压,盲目参与社会上的各种商业营销活动,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与打工的关系,导致学业荒废。由于缺乏正确的思想引导,经济负担被个别贫困大学生有意无意地视做心灵扭曲和道德滑坡的最终理由。更有走向极端的,因内心不平衡产生对社会的不满,由怨恨父母、家庭,发展到怨恨他人、报复社会。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对学校正常工作以及校风建设、社会安定产生不良的影响。
要做好资助贫困生工作,首先要对贫困生对象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认定,否则,不仅起不到扶贫作用,还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国家对贫困生的界定是:学生在校的月收入(包括奖学金、开展勤工助学取得的收入和各种补贴),低于学校所在地区居民的平均最低生活水准线的。因为各地区的生活水平和收入状况是有差别的,有的差别还很大。所以对贫困生的认定,我们需要参照两个因素,一是学生家庭所在地区及其具体经济收入状况,二是学生就读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水平。二者又应以第二项为主,换句话说,就是以学生家庭收入能否支付学生学习期间必不可少的费用为准。
对于贫困生的认定,我们系的具体做法是:新生入校后,首先班主任要求每一名新生填写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并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进行逐一摸底,对其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通过谈心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其家庭经济能力。然后,本人申请填写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同时要求学生出具当地政府部门的三级贫困证明,即村委会、乡镇民政办、县民政局的三级贫困证明。班主任从所有申请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的学生中,根据摸底掌握的情况以及所开证明的具体内容,由班主任主持,在班级召开贫困生资格认定小组会议,筛选不同程度贫困的学生,汇总到系部,由系部领导会同班主任一起对全系的贫困生进行全面平衡、审核,初步确定名单,报送学校学生处。学生处根据各系部报送的材料进行再次审核,并对各系部贫困生进行横向比较和平衡,最后认定。认定的贫困生一律录入国家贫困生资助系统的贫困生库,以备后用。由于贫困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可能会发生变化,为了使有限的资金起到救援真正贫困的学生,各系部采取一年一审的办法,不断更新和调整贫困生库。
二、让每位需要帮助的贫困生得到及时之助,在认定工作中应该把握的尺度
第一,把握真正贫困与争夺贫困之度。高校的贫困生家庭经济困难,经济上的窘迫总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在同学中抬不起头;自卑心理强烈,不愿意与别人谈沦自己的家庭状况,更不愿意公开求助学校、老师和同学,而是把困难和压力埋藏在内心深处,宁可自己艰苦些也不愿意轻易求助。而各项助学政策由于宣传力度大,同时资助金额相对于普通奖学金等要高出十几倍甚至更多。个别诚信意识淡薄的大学生及其家长就会钻国家、学校政策的漏洞,故意扮困,再加上在当地开一张家庭贫困证明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假贫困生争夺贫困现象,甚至有手提电脑、高档手机、月消费超过干元的学生也争当贫困生。这不仅严重挤占了本就有限的贫困生扶助资源,而且还会进一步助长大学生的失信现象。把握真正贫困与争夺贫困之度,不仅是加强学生诚信意识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教育制度的充分体现,尤其是在资助金额比较有限的情况下更应该高效地发挥每一分钱的效力。基层学生工作者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个别谈心和班级同学的私下了解以及平时的观察等,了解班里每个学生的消费状况,以及拥有贵重物品如手提电脑,高档手机等的情况,可以相对排除一些假冒的贫困生,从而也能相对准确地发现真正的贫困生,这样更有利于贫苦生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二,把握有心扶助与无形伤害之度。据调查,有86%的贫困生在接受资助时不愿公开自己家庭的经济困难,有近2/3的贫困生有自卑感,即使是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也有53.33%的不愿意被树为楷模进行宣传,这说明许多贫困生都非常矛盾,他们既希望有人帮助他们摆脱困境,但又不希望公开自己的贫困。当有些贫困生不能正确看待贫困时,他们就会把贫困当成无能、当成丢人、当成耻辱,从而产生自卑感,不愿意轻易接受别人的帮助,如果资助方式不当,更会让贫困生望而却步。但因为不能正视贫困,一次次失去受资助的机会,又会让他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更加遭受困难,一些学生在物质上得到资助后,精神上却陷入了深深的负疚与自责之中。针对这种情况,基层贫困生工作者就应该特别注重资助方式的把握,尽可能地采用平静的方式悄悄将帮助落到实处。虽然这从外在形式上来看比较隐蔽,没有达到宣传的效果。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却能达到无声胜有声之效。这种形式的帮助不仅能帮助贫困生度过暂时的难关,而且会因为老师很好地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学会感激,同时也会把老师当成可以信任的知心朋友倾诉心声,这将更加有利于帮助他们调整心态,鼓励他们坦然面对贫困,正视贫困,激励他们自尊、自强、自立、自爱,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
第三,把握经济困难与心理贫困之度。虽然在高校中不乏一些自强不息、在困境中艰苦奋斗、学业上取得优秀成绩的贫困生。但优秀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贫困生同其他学生一样,只是学校中普通的一分子,家庭贫困使他们承受的压力却远远高于其他学生,这很容易使其脆弱的心理因为受伤而扭曲。据调查,70%以上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这些压力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困扰,而贫困生们并不懂得该如何去化解。因此,作为一名基层贫苦生工作者在物质生活上为贫困生排忧解难的同时,也要关注贫困生的精神世界,以达标本兼治之效。平时工作中要注意适时有效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教育,鼓励家境贫寒的学生,要把贫穷化成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帮助他们充分挖掘内在的价值,鼓励贫困生坦然地学会互助,树立起一种热爱生活的心态,相信一个再弱小的生命也有帮助别人的本领;正确分析家庭经济贫困的原因,富裕也不是高人一等的理由,贫困也不是学生个人的过错,重要的是一个人如何努力向上、如何勇于困难自救等等。只有帮助他们真正摆脱贫困的心理阴影,才能真正走向光明的现实之路。正确把握以上三个尺度对达到贫困生工作的扶志、帮困和助学将起到切实的效果,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在高校校园内仍存在非常明显的消费差距,特别是高校学生贵族的出现,盲目攀比心态的膨胀,更加加剧了贫困生工作的难度。因此,如何在校园内积极响应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号召;如何帮助大学生进行正确而有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褒扬勤劳节俭的美德,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如何在高校校园内能真正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高校基层学生工作者乃至各级管理部门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逐步实现,贫困生问题会得到根本解决,更多人将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应当看到,在众多的贫困大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做到直面人生、自强不息、刻苦上进。因此,高校贫困生工作管理者只要统一认识,密切配合,怀着人本主义精神,切切实实解决贫困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消除其心理障碍,使之树立直面困难的自信和吃苦耐劳的品质,让自强自立成为他们的自觉意识和行动,他们将会积极主动地融入同学当中,并以其顽强的意志和勤奋刻苦的精神带动大家,共同营造高校求真求善、互帮互助、平等和谐、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
参 考 文 献
[1]《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执行情况》
[2]王志纯.高校助困举措与大学生心理反应的调查研究[A].首届江苏省高校辅导员论坛论文集[c].232~237
[3]桂富强.高校贫困生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青少年研究.2007(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