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兼修 合理施教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guo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7年秋季,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正式启用。教材编排、教学内容等有了较大的改动和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变化是对法治教育的渗透与强化,开启了品德教学“德法兼修”的新阶段。本文以“法治”为切入点,通过对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材梳理,探究“法治”在新教材中的体现和意义,倡导德育课程的教师应该在此方面做好积极的教学准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科学施教
  2017年秋季,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正式启用。《道德与法治》共12册,教材内容依据与儿童生活的紧密程度,由近及远地安排了六大生活领域: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与公共生活、我们的国家生活、我们共同的世界。同一生活领域内,按照学习难度的不同,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新教材除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国家主权意识教育等主题内容之外,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强调法治教育的渗透和强化。在整个小学教材中涉及30多部法律,并把小学六年级上册设置为法治教育专册,集中讲授宪法,强化系统性,其他册次教材结合相关内容分散嵌入,确保法治教育贯穿始终、全程不断线。
  《道德与法治》不仅仅是课程的名字改变了,更实现了教育思想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道德让人无限崇高,但法律才能让人恪守本分、守住底线,将道德与法律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让学生更清晰地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应当追求的,什么是做人做事的底线。那么作为一线的教师,面对《道德与法治》这一门看似新其实又不完全新的学科做哪些积极的准备呢?
  一、明确法治教育所承载的重任
  当今中国,法治已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一代,必须具有良好法律素质。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从2012年起,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历时五年,完成了编审工作,并于2017年9月开学在全国中小学起始年级投入使用。这也说明法治教育对未成年人的重要性。
  (一)法治教育是未成年人当前教育的头等大事
  近几年来,无论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还是问题少年的出现,根本原因就在于以往的法治教育不够深入、远离学生实际,导致“言行脱节”“知行不一”等问题,未成年人法律知识贫乏、法律意识淡薄的现状亟需改变。
  (二)法治教育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根本保障
  法治教育让未成年人从小形成良好的规范意识和行为习惯,这种意识和习惯不但能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培养,促使其健康成长,而且扎根于心、体现于行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法治教育是未成年人终身发展的坚定基石
  法治教育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远大理想和宏伟志向,明确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遵纪守法、照章办事,对人对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判断,并为其今后终身发展的合理定位奠定基础。
  所以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不仅是道德人、知识人,还应该是法律人。教育新一代从小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思维、树立法治理念,成为具有良好法律素质的公民,这也凸显了《道德与法治》这一门学科的重要地位。广大教师要明确法治教育所承载的重任,上好这门课程。
  二、厘清教材中所涉及的法律法规
  《道德与法治》共涉及法律法规30多部,除了六年级上册的法治教育专册,其他都是分散嵌入在各册教学内容之中,有的虽然涉及的是同一部法律法规,但因为体现在不同年级之中,相应的要求和落实的要点应该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教学新课程之前,非常有必要对整套教材中相关的法律法规做一个系统的梳理,这不仅有助于任课教师更快地了解新教材与老教材的区别,更能帮助教师掌握“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节奏,更好地体现新教材的编排用意。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作为一年级教科书的起始单元,就在第4课《上学路上》引导学生了解上学路上的安全問题,初步树立安全以及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虽然教材中没有直接提到相关的法律,但这其实就涉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从指导学生认识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到模拟演练“我是小交警”,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的第6课《校园里的号令》,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校园一日的常规生活,这种“规则”意识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其实就是“法治”意识的渗透,这两者之间是一脉相承的。“规则”是离学生最近的“法治”,是学校学习生活的实际应用;而“法治”是“规则”的高层次表现,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虽然到目前为止,教师能拿到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并不齐备,但任课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安排相应“规则”或“法治”内容,并进行相关的记录和备注,以备在后续年级、后续教材再次出现相应内容的时候做区分和对比,这样等教材齐备之后就对整套教材的“法治”教育有了系统认识和全面了解,也有利于第二轮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提升对教材相应条款的专业认知水平
  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要把原本枯燥乏味的法律行文和条款,通过生动形象、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呈现给学生,并让他们能从了解到理解、从意识到行为、从他律到自觉地建立起相应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法律文献条款有一个相应的学习以及正确的理解,这其实也是当前承担《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教师所面临的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品德学科的教师以兼课为主,其中虽然有一些客观的原因,但也有诸如学科专业性不是很强的问题。《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使用,尤其是“法治”概念的引入,是需要有很强的专业知识来支撑,在某种程度上,这必将极大地提升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
  同样是《校园里的号令》这一课,其中有一个“升国旗了”的板块,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升旗仪式中出旗、升旗的规范以及尝试跟唱国歌。虽然教材中没有明确指出,但实质上涉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对于国歌、国徽、国旗的相关解释和规定。从实践的角度来说,升旗仪式的相关规范要求我们是很熟悉的,但从法律的角度来说,相关的名词解释以及具体要求,一线教师未必专业。那么作为任课教师在带领和指导学生学习之前,就必须对该法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学习,才能在准确、科学、全面的前提下,教授给学生正确的观念和意识。因此,这一轮的《道德与法治》课改培训学习或者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中,必须大幅增加本套教材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条例的学习,邀请相关专业的法律专家来进行讲解和分析,以求教师自身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的整体提升。   四、把握“道德”与“法治”两条主线合理施教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但精神文明是否也发展到与之相符合的程度?如果不是,那么学校的德育是否发挥了其该有的作用,在引领着学生健康成长呢?反思一下我们的德育,大都还是停留在口头或者形式上,偶尔有学生做了“不道德”的事情,教师也只是批评教育为主,而对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其实这些现象看似小事,殊不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几乎所有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案例都是从不知法、不懂法开始的。尽管悲剧只涉及很少的一部分人,但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是无法逆转的伤害。因此,“苦口婆心”式的品德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在倡导学生做一个“好人”的同时,更须明确要求学生绝对不可以做一个“坏人”,这就是“法治”观念的教育和培养。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第12课《早睡早起》中的“早点睡,按时起”板块,通过学生回顾自己以往的作息时间讨论得出,小学生应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作息习惯。教学这一内容的难点不在于学生是否明确,而是在于是否可以执行到位,如果仅仅停留于口头上的约定,就失去了意义。再比如第8课《上课了》,课前准备、课堂纪律、课后学习等都涉及了执行的问题,这些内容的真正落实都应该体现在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中,最有成效的办法就是进行监督和检查。既然《道德与法治》强调德法兼修,我们有了“道德”的倡导,也就应该有“法治”的坚守,与其将来出现令人痛惜的情况,不如现在就对学生的行为举动多一点积极向上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并且要有必要的警醒和弥补。比如做不到“早睡早起”甚至影响到上学迟到,该如何处理?课前、课中、课后的相關要求,都包含在《小学生守则》中,有的班级还有相对应的班级公约,那么如果违反了,是否有相应的举措或者惩戒?当然,他们毕竟是学生,批评、教育为主或者采取为他人服务、义务劳动等方式就足以小惩大诫了。作为任课教师要把握“道德”与“法治”两条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在“道德”与“法治”体系中分别应当得到怎样的考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自我成长。
  从《品德与生活(社会)》到《道德与法治》,其实是将相对笼统的课程概念变得更为清晰和详细,“道德”与“法治”两条腿走路,才能保障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这条路任重道远,让我们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文姬,张莹. 新版《道德与法治》9月启用,小学教材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N].法制晚报,2017-08-28.
  [2]鲁洁.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浙江省宁波市孙文英小学 315000)
其他文献
“跟我去爬山吧,山上有雪莲花。跟我去采雪莲花,用它装饰咱们的家。坎坎坷坷你不要怕,爬到山顶我摘到了花。山风拂起你的发,美貌仙子也会嫉妒你的家。”一首二十年前的歌,或许早已被人遗忘,然而当我第一次听到有人在校园的藤萝架下弹着吉他,唱这首逯学军的《爬山》,心里头猛然涌出一种冲动——雪莲花,那究竟是一种何其高贵的美丽,竟只是写在歌词里头,也会让人心生出无限的向往呢?  流石滩的擦肩而别  2010年8月
峡谷对岸的赤斑羚    对于赤斑羚的发现及拍摄,郭亮记忆犹新。去年11月,他和徐健、董磊、肖诗白、吴秀山、李磊等IBE队员,在多位大峡谷地区最优秀的向导——其中包括曾经集藏医与猎手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安吉拉的带领下,爬雪坡,翻垭口,拉着绳子淌过冰冷的雪融河,穿行茂密的丛林……最后终于来到了人迹罕至的峡谷深处。对岸,是一面过去曾被猎人们时常光顾的悬崖,经常有兽类出没。  果真守候不久,安吉拉就指着对岸
《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以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在进藏途中克服艰难险阻,促进经济和民族文化互相交流为故事主线,配以藏戏、歌舞、把1300年前的一段历史搬上了舞台。这是世界首例藏地星空奇观实景剧,也是目前国内海拔位置最高、规模最大、舞台场面最壮观的实景剧。  1300年前,大唐一位十六岁的姑娘背负着和亲的使命踏上了离家万里的道路,去见她从未谋面的夫君,从长安到逻些的三年里,文成公主在沿途留下了无数的
【摘 要】新形势下,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构建家校沟通的新模式。教师要利用好公共群,搭建家校互动、学习交流的良好平台;要探索新的家访形式,创建家校同心、合力育人的良好环境;要把握住沟通边界,营造家校平等、互敬互爱的良好氛围,从而提升家校沟通的成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校沟通;公共群;家访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协作,家校合作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随
墨脱的历史贯穿着神话与传说。在藏传佛教的经典中,称墨脱为“博隅白玛岗”,意为“隐秘的莲花圣地”,佛教典籍中记述的“佛之净土白玛岗,圣地之中最殊胜”。然而几百年来,封闭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气候原因,造成了墨脱仍旧保存着人背牲口驮的运输方式。与外界的交往只能在大雪封山前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进行,进出这里的物资都是靠人背畜驮。    我们从派乡出发,准备去探寻这片神秘的莲花圣地,除去之前获悉的信息,我们面对眼
师傅邹艳,一位执着于教学研究,充满爱心与智慧的教育工作者。她认为教育的美妙在于润物无声;她提出要努力探究学生一切行为的背景,舒展儿童的天性;她倡导构建“吸引力课堂”,师生共享教学魅力,共同提升生命质量。  师傅邹艳是浙江省小学英语特级教师,25年来专注并执着于教育工作,坚持不懈地研究英语教学艺术。她以小学英语的“语音教学活动设计”“语篇教学活动设计”“语用能力评价”为研究内容,深化小学英语重点主题
【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话题为“Ways to go to school”,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了解几种常见的出行方式和交通规则。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引入绘本This is the way we go to school,围绕关键词“different”展开。通过绘本学习让学生了解到世界各地学生不同的上学方式,以丰富学生的认知,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该绘本由精美的插画和富有韵味的语言组
故事回放  国庆节前,电视连续剧《陆战之王》在上海东方卫视和浙江卫视热播。这部50集的电视连续剧,既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荐的建国7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的节目之一,又是深受青少年和军迷们喜爱的军旅题材。因此收视率节节攀升,一度攀升到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的前两名!电视剧《陆战之王》海报截图  电视剧《陆战之王》开篇的第一集,便是令人倍感惊心动魄的场面——坦克空投,说的是我军坦克9旅的965号坦克实施夜间
【摘 要】法治教育专册是以探索学生学习活动指向的问题域为基本结构单元编排的。因此,教师要紧扣“三类”问题,引导“三层”问题,关注“三阶”问题,引导学生实现价值探究,从而习得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培养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律思维,提升法治素养。  【关键词】问题导向;价值探究;法律思维  道德与法治课程将六年级上册定为法治教育专册,主要是基于学生思维领悟能力和价值判断水平,以宪法精神
记录登山,不能忽略的就是山难,有冒险就有牺牲,在人类的探险史上,总是伴随着死亡的记忆。珠峰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山难,莫过于1924年英国探险队员马洛里和欧文发生的山难,他们是最早挑战珠峰的人,他们是珠峰的先驱,在对顶峰一切未知的情况下,马洛里倒在了海拔8600米的地方,而欧文的躯体至今还没有找到。他们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谜题,他们是否登顶了?一直无人证实。后人对马欧的故事一直有着深厚的情感,甚至希望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