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慢的树

来源 :东方艺术·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hua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树
  别署慧树居士,斋号隐寄堂、通慧文房。1960年4月生于吉林省吉林市,现居北京。1983年结业于东北师大艺术系美术专业;199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大专专修班;1997年结业于中国美院国画系;2000年深造于北京画院郭石夫画室;2013年入北京台湖画院名师工作室学习大写意花鸟画,得到张立辰、郝邦义、王石染等诸位先生教诲。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华大学客座教授。书法篆刻启蒙于朱寿友先生,后得到金意庵、刘适中、周昔非、丛文俊诸位先生指导。作品曾参加国际书展,全国第五、六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三、八届中青展,全国第二、三、四届篆刻展,并在全国第五届篆刻展获得提名奖。连续两次参加国际篆刻展,连续三届入选西泠印社主办的全国篆刻展。连续两次参加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篆刻展。篆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单位及个人收藏。出版有《当代篆刻家全集——张树卷》、慧树居士刻《心经》等。
  名正而言顺。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名字甚至成为一种隐喻。
  读张树的书印,会渐渐地在作品里,感觉到一种大树一般的,缓慢的生长。这种生长,不急不躁,又与内心的气息彼此呼应。几乎可以肯定,这其中内在螺旋的力量,与日月星尘的旋转,密切相关。
  在文字与艺术之初,墨痕与朱迹,是作为萨满的艺术家在通灵的过程中,所留下的证据。因而,我们习惯视为神话叙述的,在创字之初,那使得天雨粟、鬼夜哭的神秘而巨大的力量,难道其实不是一个极为准确的、关于文字艺术的寓言吗?
  这种与生生不息自然的连接,让作品联通了造物之奥秘,点画的一呼一吸,具备着万象的仪态万千。因此,以自然诸般意象为喻,描述品评书作,顺理成章,成为古典书论中最为经典的描述方式。
  神龙、凤鸟、巨石、流云、山岳……成为支撑作品的隐秘后盾。
  然而,这里面的存在着严密的生成要求,不妨援引张璨论画的妙语来说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通过感通内外,然后形诸笔端,方能化现自然妙韵。如果忽视这一点,而仅仅将书法篆刻视为纯粹的视觉艺术,就会割裂自然、自我以及作品间美妙而关乎生死的联系。
  对这种联系的忽视,无论对于创作者,甚至包括欣赏者,都将导致误入歧途的危险。
  阿甘本感觉到了这种危机,在《最诡异之物》一文里,他忧心忡忡地指出,对于欣赏者而言,如果仅仅沉迷于作品的表象,是无法看到艺术品真正的强大力量,要真正地贴近作品,必須从惯常的审美模式里跳脱出来:
  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为了从创作者的视角考察艺术,必须把(观赏者的感性经验)从美的概念里剔除出去。这个净化的过程实际上颠覆了人们对艺术品的传统看法:审美的维度(观赏者对“美”的感性认识)被艺术家的创作经验(他在自己作品里看到的只有幸福的承诺)所取代。艺术在“正午阴影最短的时刻”达到了自身命运的极限,也就此告别审美中立的地平线,在权力意志的“黄金领域”内获得自我承认。雕塑家皮格马利翁爱上自己亲手创作的雕像,爱到恨不得她不再只是艺术品,而变成活物。这个人物形象象征着艺术的命名权从无利害关心的审美转向幸福的观念,即无限生长强化的生命价值,同时,对艺术的反思也从毫无利害关心的观赏者转向充满利害关心的艺术家一方。
  对于艺术的观察,仅仅抱着对于视觉的玩味之心,缺乏设身处地的深入,则对于作品的深意无法真正悟入。
  虞世南则从创作者的角度,提出了对片面执着于视觉表现的警醒:
  然则字虽有质,迹本无为,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达性通变,其常不主。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
  这里面的提醒,对许许多多的、片面沉迷于视觉花样的当代书人印人而言,实在是远隔千年的警告。
  局限于视觉的玩味,终究是轻的,它无法承载天道、自然、以及人心之重——或者可以更极端地说,许多从艺者所理解的所谓视觉修养,其实只是为苍白内容粉饰装扮的花样。当我们面对悲愁痛苦,生死离别,单纯视觉的花样根本无所助益,然而,对于艺术家而言,艺术“关乎作者的生死存亡,或至少关系到他的精神健康”,本该是一个“幸福的承诺”——在这一点上,东西方的古典艺术有着奇异的一致性。
  当我们获得以上认识,再返归到张树的篆刻与书法,方有可能真正体会到作者的用心与用力所在。在长期的书法与篆刻实践中,张树耐心的倾听着内在的波澜,在平静生活的表象之下,用尽生命之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宁静而激烈地生长,而这种努力的指向,也同时由里及表,化生出外在风格面貌。无论是形式的选择,以及风格的变化力度,亦牢牢地联系着内心经验的变迁。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张树是一个真正的古典主义者。他明了与承接古典艺术的核心精神之所在,平静地工作与努力,而道蕴含于其中——在安宁的作品之湖深处,一直涌动着生死拼搏的暗流。张树的篆刻和书写,绵里藏针,以太极拳般的节奏,平和了浮华世界的大红大绿,直接契入传统深山的幽密之处,并从中获得永恒生长的力量。同时,这种与浮世风气相抵抗的坚持,使得张树的作品安静独立,呼应着古典的道统文心。
其他文献
我与李学明是多年朋友,近来再读学明画,辄多惊喜,不禁想起龚定庵常常被改写的诗句“瓶花贴妥炉烟定,觅我童心四十年”。岁月流转,与童年往事间的时差似乎越拉越长,但对从事艺术的人来说,童心童趣的感悟却越来越真切。正如李学明笔下的童子童趣,焦墨简笔,朴拙而灵动,多是传统生活场景的再现,悠然自在,能够唤起人的回忆和遐想,从中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和情感的韵味。我想,艺术的魅力大抵在于此。如果说人生所谓的成败强弱、
期刊
一幅字中有画的行草  在我国文艺界,提到美术创作成就,有“南周北吴”之说。周即周韶华,吴即吴冠中,两人都以写意画闻名海内外。周又是书法家。吴又是散文家。周的书法,厚重而洒脱,又多有变化。  上世纪80年代我在十堰市文联工作期间,与时任湖北省文联主席的周韶华同志有过几次交往,并得到他所赠书法一幅和画作一幅。那幅书法写的是初唐诗人王勃散文名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称《滕王阁序》)中的一個对句:
期刊
天空忽然飘起了雪花,顷刻间地面铺上了一层薄薄的白毯。单位的暖气已经停了,其他同事都已经下班回家,林妍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后,感觉不到寒意,似乎陷入了沉思。“我们宋家这代单传,你必须再生个儿子。” 婆婆的话一直浮现在她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这都什么年代了,还这么重男轻女,自己也是女人,为什么跟我过不去?现在连老公都与婆婆一个鼻孔出气,真是不想回家再去面对他那张臭脸。  林妍,一位即将奔三的白领职员,姣好、白
期刊
李学明是当今画坛上一位画风朴实、意境隽永的人物画家。他的作品里印映出了他深厚的中国画学养。  他通过自己精湛的笔墨技法、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的细微感知来传达他对中国画的笔墨文化认知和深切理解。他画的是自己的生活,是童年时代的纯真,画面注重对生活情趣的表述,渗透着平淡的意境,体现了他长期对中国画的积累、体悟和感触,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借助于笔墨慢慢地在宣纸上渗透出来,让人感觉贴切、淳朴、单纯。  
期刊
这是一个澄静超逸的境界:凌霜的老树下,有老者曳杖踏雪而来,梅香浮动,月上黄昏,浩渺天宇屏息于静穆一刻。  —这些童子和老者,来自于李学明创造的人物画世界。这样的画面,很容易把观者拉回到遥远又亲切的乡村记忆,体味渐次淡远的古典意韵。在中国传统绘画历史上,人物画以高士和仕女为主,画面大多表现文人雅士归隐溪山论道谈禅,或者贵族女子闲雅抚琴游园惜春。虽然,偶尔也有浣纱的农妇、山行的樵夫等普通人入画,也不过
期刊
马兆琳  200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2007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写意人物专业,获硕士学位,师从李孝萱教授。  现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说实话,在看到马兆琳颇具功底的花鸟画之前,对其别开生面的现代人物,并没有很深入地看下去。  一直很固执,而且显然已经落伍地拒绝接受“水墨”的提法,由“中国画”而为“水墨”,不仅仅是概念的转换,实质上是从“文化”到“材料”层面的一个下
期刊
原名费忠星,自署费中兴、老五等。山东滕州人,现居济南。
期刊
魏为  一九六二年生于北京。  一九八八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留校任教。  一九九五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课程班。  一九九六年至今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主要展览:  二○一三年,『工·在当代—2013第九届中国工笔画大展』;  『中央美术学院校庆50周年院教师展』;  『复兴之路—北京工笔重彩画会成立34周年特展』;  『学院工笔—赢传媒中国工笔画名家提名展』;  
期刊
每逢佳节倍思亲,年年清明思故人。中国哲学崇尚的是一种庄严、理性和温柔敦厚之美。以一个专属的时间祭奠先贤、祖辈、故人,传承了前人的智慧,启示着后人的庄严、理性和温柔敦厚。  羊年的四月五日,又是清明。年年清明情相似,年年思念人不同。大路上车水马龙,公园中流光溢彩,都是踏青者的身影。陵园、公墓鞭炮声声,青烟袅袅,人们在寄托哀思。近年来,一种新形式越来越被人们所注重,为了方便寄托哀思,出现了网上“追思园
期刊
我平常除了阅读文史、+美术史方面的学术著作,以及古书画集和碑帖之外,还喜欢阅读一些艺文掌故类著作,尤其对晚清至民国时期的艺文掌故情有独钟。但国内此类著作中值得一读而又有回味者,实在不多。遂托台湾友人帮我在宝岛寻购,但真正适合我“口味”也不多见。几年来也仅得陈定山《春申旧闻》(1967年)、《春申续闻》(1976年)、刘麟生《燕居脞语》(1970年)等数种。因为此类出版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书多已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