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路使用频次不断增加,加之公路建设质量等的影响,使得公路极易出现各类问题,需要进行养护。在公路养护作业中,受到行驶车辆和其他因素等的影响,很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必须做好安全管理。现针对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的影响因素,做简单的论述,提出了保障作业安全的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公路养护;安全性;人员因素;安全保障
中图分类号:U4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5-0193-02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年底,广西已经建成高速公路5259km,二级及以上高等级普通公路里程突破17000km。预计到2018年底,广西已建与在建高速公路里程将会突破8000km。越来越多的公路,进入了养护阶段,增加了养护工作量,同时公路养护作业安全事故频发,必须不断强化养护作业管理。因此,深度分析此课题,提出有效的安全作业保障措施,有着重要意义。
1 强化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公路规模的扩大,数量不断增加,使得养护工作量不断增加。为了保障公路正常通行,很多养护作业采取的是局部路段封闭施工的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各类安全事故频发。实例1:2016年3月3日,某轿车在某高速公路1577km+50m处,和保洁作业施工车追尾相撞,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受伤。实例2:2017年6月2日,一辆普通货车在某高速公路33km+200m处,和道路养护作业人员相撞,造成1人死亡。由此可见,公路养护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强化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公路养护作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2.1 客观因素
结合公路养护作业安全事故,分析事故的发生原因,明确客观因素如下:①公路通行的车辆数量不断增加,交通路况较为复杂,存在着诸多不安全因素。从当前广西地区养护工作实际来说,路况较好,不过车流量大,加之车速比较快,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养护工作的开展,需要占用部分行车道,增加了作业的安全风险。尤其是,路容修整以及路面养护等,需长时间占用车道,增加了养护作业的危险性。②机动车驾驶员因素。由于人员的安全驾驶意识比较薄弱,难以做到谨慎驾驶,增加了安全风险。从实际案例来说,由于过往司机操作不当引起的安全事故占比较大。③天气因素。一般来说,公路养护作业的开展,部分是在恶劣天气下进行,开展紧急抢修或者撒盐等工作,保障公路的畅通。在超时、疲惫作业下,极易产生安全隐患。除此之外,过冷或者过热的作业环境下,作业人员的体力和精神状态不佳,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2.2 主观因素
除了上述客观因素外,公路养护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还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具体如下:①从当前公路养护作业队伍来说,养护工人的年龄偏大,加之受教育程度不高,安全保护意识不强,对安全作业的重视不够。在作业的过程中,没有规范操作,或者会作业要求了解不够,进而出现违规违章操作,增加了作业的安全风险。②部分单位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对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的投入。由于安全经费不足,影响着安全保障工作的开展。比如,安全标志服更新慢等,无法满足安全作业要求。除此之外,公路养护作业现场的管理工作不到位,作业不合规范,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
3 公路养护作业安全保障措施的总结
3.1 加大安全投入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类现代化设备被研发和应用,为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管理,提供了相应的支持,能够保障作业的安全。比如,预警设备的应用,能够实现作业安全风险的预警,及时组织作业人员离开养护作业现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有车辆闯入安全作业区,设置的预警设备,立即会发生警报,养护工作人员身上携带的报警肩灯会亮起,根据报警灯的警示音,能够快速撤离。据相关测试显示,从警报响起到撤离只需要3s,能够有效避免由于车辆失控闯入给作业人员造成的伤害。在旅游高峰期以及风雨天气等,应用预警设备,能够有效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养护单位要不断加大投入,为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管理工作,投入更多的现代化设备,辅助安全生产,保证作业的安全性。
3.2 注重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
若想不断提高公路养护作业安全性,必须要注重安全教育培训以及应急演练,提高作业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在交通安全事故高发期之前,或者冬夏季来临前,组织养护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以及演练,增强公路和交警等相关部门的联系以及配合,做好公路养护作业安全预防工作。以某单位为例,定期组织全局的公路养护技术人员以及安全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以及突发事件应急演练。除此之外,組织人员进行安全区布设演练,提高其安全作业的能力以及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使其能够在作业时做好自我安全保护[1]。
3.3 完善公路养护作业制度
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加之地形地貌因素等的影响,使得公路养护作业安全风险不断增加。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要不断完善公路养护作业制度。比如,编制公路养护作业方案以及应急预案。编制完善的技术规范以及操作规程,督促养护作业人员严格执行,保证作业规范、安全进行。以某地区为例,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条例,对公路养护作业的开展,提出了“车多时要调整或者暂停”的要求。当交通流量很大时,或发生了突发事件,影响公路通行,主管部门要及时结合公路实际情况,下达路网调度指令,调整或暂停公路养护作业。若公路养护作业的开展,可能会造成大规模拥堵或者影响公路交通安全,则要及时通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3.4 做好作业区交通安全管理
从养护作业区常见的交通事故分析来说,采取完善的交通组织方案,能够有效保障养护作业人员和机动车驾驶人员的安全。在具体实践中,采取交通分流的方式,比如设置路网分流等或者交通行为管制等。通过构建相应的交通诱导系统,做好对过往车辆通行的引导,使其可以快速安全通过养护作业区域。引导部分交通量和同方向道路,结合公路养护施工作业内容,选择对应的作业区域,采取安全保障错措施,进而减少安全交通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利用现代化控制技术,比如智能交通系统,强化对作业区的交通管控[2]。
3.5 加强驾驶人员因素的管控
关于驾驶人员因素的管控,要注重信息的及时发布,使得驾驶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公路养护信息,根据施工信息,及时绕行和避让。具体实践中,利用互联网和交通广播等,发布道路养护信息,以便驾驶人及时科学规划路线。对于驾驶人员来说,要控制好安全行车距离,保证出现紧急情况后,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反应。这需要驾驶人员能够根据广播提示或者可变信息板等,及时调整车速,控制行车距离,保证安全距离。尤其是,恶劣天气下,必须要注重安全行车,减少操作失误或者行车意外的发生,避免造成安全事故。
3.6 加强作业人员的管理
不断增强养护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能够规范作业,进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具体作业中,参与养护工作的人员必须要佩戴安全服,尤其是处于交通流中作业的人员。利用作业服,给过往的车辆或养护作业设备操作人员提供警示,使其能够及时做出调整,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要合理规划养护作业流程,尽量减少养护作业暴露在外的机会。结合公路养护作业常见的安全事故,对养护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能力培训和教育,使其能够保证自身的安全,同时高质量完成养护作业[3]。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实例分析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管理强化的必要性。同时结合影响公路养护作业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以下保障措施:加大安全投入;注重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完善公路养护作业制度;做好作业区交通安全管理;加强驾驶人员因素的管控;加强作业人员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彦文,欧阳智显.厦门地区加强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的几点建议[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10):68~70.
[2]李彦文.公路养护作业安全教育培训的一种新尝试——模型培训法[J].安全与健康,2018(08):41~43.
[3]汪 斌.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区交通事故分析及安全对策[J].交通世界,2018(21):154~155.
收稿日期:2018-11-8
作者简介:李 斌(1977-),男,大专,主要从事路桥工程、公路养护工作。
关键词:公路养护;安全性;人员因素;安全保障
中图分类号:U4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5-0193-02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年底,广西已经建成高速公路5259km,二级及以上高等级普通公路里程突破17000km。预计到2018年底,广西已建与在建高速公路里程将会突破8000km。越来越多的公路,进入了养护阶段,增加了养护工作量,同时公路养护作业安全事故频发,必须不断强化养护作业管理。因此,深度分析此课题,提出有效的安全作业保障措施,有着重要意义。
1 强化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公路规模的扩大,数量不断增加,使得养护工作量不断增加。为了保障公路正常通行,很多养护作业采取的是局部路段封闭施工的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各类安全事故频发。实例1:2016年3月3日,某轿车在某高速公路1577km+50m处,和保洁作业施工车追尾相撞,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受伤。实例2:2017年6月2日,一辆普通货车在某高速公路33km+200m处,和道路养护作业人员相撞,造成1人死亡。由此可见,公路养护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强化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公路养护作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2.1 客观因素
结合公路养护作业安全事故,分析事故的发生原因,明确客观因素如下:①公路通行的车辆数量不断增加,交通路况较为复杂,存在着诸多不安全因素。从当前广西地区养护工作实际来说,路况较好,不过车流量大,加之车速比较快,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养护工作的开展,需要占用部分行车道,增加了作业的安全风险。尤其是,路容修整以及路面养护等,需长时间占用车道,增加了养护作业的危险性。②机动车驾驶员因素。由于人员的安全驾驶意识比较薄弱,难以做到谨慎驾驶,增加了安全风险。从实际案例来说,由于过往司机操作不当引起的安全事故占比较大。③天气因素。一般来说,公路养护作业的开展,部分是在恶劣天气下进行,开展紧急抢修或者撒盐等工作,保障公路的畅通。在超时、疲惫作业下,极易产生安全隐患。除此之外,过冷或者过热的作业环境下,作业人员的体力和精神状态不佳,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2.2 主观因素
除了上述客观因素外,公路养护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还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具体如下:①从当前公路养护作业队伍来说,养护工人的年龄偏大,加之受教育程度不高,安全保护意识不强,对安全作业的重视不够。在作业的过程中,没有规范操作,或者会作业要求了解不够,进而出现违规违章操作,增加了作业的安全风险。②部分单位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对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的投入。由于安全经费不足,影响着安全保障工作的开展。比如,安全标志服更新慢等,无法满足安全作业要求。除此之外,公路养护作业现场的管理工作不到位,作业不合规范,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
3 公路养护作业安全保障措施的总结
3.1 加大安全投入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类现代化设备被研发和应用,为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管理,提供了相应的支持,能够保障作业的安全。比如,预警设备的应用,能够实现作业安全风险的预警,及时组织作业人员离开养护作业现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有车辆闯入安全作业区,设置的预警设备,立即会发生警报,养护工作人员身上携带的报警肩灯会亮起,根据报警灯的警示音,能够快速撤离。据相关测试显示,从警报响起到撤离只需要3s,能够有效避免由于车辆失控闯入给作业人员造成的伤害。在旅游高峰期以及风雨天气等,应用预警设备,能够有效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养护单位要不断加大投入,为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管理工作,投入更多的现代化设备,辅助安全生产,保证作业的安全性。
3.2 注重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
若想不断提高公路养护作业安全性,必须要注重安全教育培训以及应急演练,提高作业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在交通安全事故高发期之前,或者冬夏季来临前,组织养护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以及演练,增强公路和交警等相关部门的联系以及配合,做好公路养护作业安全预防工作。以某单位为例,定期组织全局的公路养护技术人员以及安全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以及突发事件应急演练。除此之外,組织人员进行安全区布设演练,提高其安全作业的能力以及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使其能够在作业时做好自我安全保护[1]。
3.3 完善公路养护作业制度
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加之地形地貌因素等的影响,使得公路养护作业安全风险不断增加。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要不断完善公路养护作业制度。比如,编制公路养护作业方案以及应急预案。编制完善的技术规范以及操作规程,督促养护作业人员严格执行,保证作业规范、安全进行。以某地区为例,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条例,对公路养护作业的开展,提出了“车多时要调整或者暂停”的要求。当交通流量很大时,或发生了突发事件,影响公路通行,主管部门要及时结合公路实际情况,下达路网调度指令,调整或暂停公路养护作业。若公路养护作业的开展,可能会造成大规模拥堵或者影响公路交通安全,则要及时通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3.4 做好作业区交通安全管理
从养护作业区常见的交通事故分析来说,采取完善的交通组织方案,能够有效保障养护作业人员和机动车驾驶人员的安全。在具体实践中,采取交通分流的方式,比如设置路网分流等或者交通行为管制等。通过构建相应的交通诱导系统,做好对过往车辆通行的引导,使其可以快速安全通过养护作业区域。引导部分交通量和同方向道路,结合公路养护施工作业内容,选择对应的作业区域,采取安全保障错措施,进而减少安全交通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利用现代化控制技术,比如智能交通系统,强化对作业区的交通管控[2]。
3.5 加强驾驶人员因素的管控
关于驾驶人员因素的管控,要注重信息的及时发布,使得驾驶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公路养护信息,根据施工信息,及时绕行和避让。具体实践中,利用互联网和交通广播等,发布道路养护信息,以便驾驶人及时科学规划路线。对于驾驶人员来说,要控制好安全行车距离,保证出现紧急情况后,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反应。这需要驾驶人员能够根据广播提示或者可变信息板等,及时调整车速,控制行车距离,保证安全距离。尤其是,恶劣天气下,必须要注重安全行车,减少操作失误或者行车意外的发生,避免造成安全事故。
3.6 加强作业人员的管理
不断增强养护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能够规范作业,进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具体作业中,参与养护工作的人员必须要佩戴安全服,尤其是处于交通流中作业的人员。利用作业服,给过往的车辆或养护作业设备操作人员提供警示,使其能够及时做出调整,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要合理规划养护作业流程,尽量减少养护作业暴露在外的机会。结合公路养护作业常见的安全事故,对养护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能力培训和教育,使其能够保证自身的安全,同时高质量完成养护作业[3]。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实例分析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管理强化的必要性。同时结合影响公路养护作业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以下保障措施:加大安全投入;注重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完善公路养护作业制度;做好作业区交通安全管理;加强驾驶人员因素的管控;加强作业人员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彦文,欧阳智显.厦门地区加强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的几点建议[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10):68~70.
[2]李彦文.公路养护作业安全教育培训的一种新尝试——模型培训法[J].安全与健康,2018(08):41~43.
[3]汪 斌.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区交通事故分析及安全对策[J].交通世界,2018(21):154~155.
收稿日期:2018-11-8
作者简介:李 斌(1977-),男,大专,主要从事路桥工程、公路养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