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实践
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然而在现实中,许多现象令人担忧,有的拘泥于课本搞重复练习,学生的作业多是机械抄记,重复套用;有的把书面作业作为唯一的形式,封闭而单一,奉行题海战术。对于学生来说,完成作业只是完成了老师的作业,而不是自己的作业,作业成了学生一项艰苦的劳作、沉重的负担,以致于一部分学生“望作业而兴叹”,学生的“作业恐惧症”由此而生。那么如何优化作业设计,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的轻负担高质量呢?笔者根据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所得,提出以下一些策略,与同行们探讨。
一、作业设计应注重形式,突出多样性
语文作业的多样性,主要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等四个方面进行改变,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完成作业。
1.“昕”的作业
这种作业主要是听的方面,完成的方式没有局限性。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进行: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听课文的朗诵,通过听各种角色的具体语气,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角色的特点;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听和课文有关的内容,例如《月光曲》这一课,可以让学生自行回去昕贝多芬的《月光曲》,以达到更深一层次了解课文内容的效果。
2.“说”的作业
这类作业主要是让学生在回家后把今天所学的课文向自己的家人、亲戚、朋友等进行复述,多用于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例如《小马过河》这类课文。在复述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课文内容,还能够加深印象,彻底把控课文内整体故事的层次。对于一些开放性结局的课文,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安排学生回家后进行复述的同时,我们还可以要求学生自行对课文进行结局,这样可以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个人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
3.“读”的作业
读的作业主要是指进行课外的文章阅读,这些文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敲定,例如今天在课堂上学了《望庐山瀑布》这一首诗,可以要求学生在回家之后自行阅读李白的一些名诗,进行背诵,从而拓宽思维,扩宽其阅读量,提高其阅读水平,开阔眼界。
4.“做”的作业
做的作业并不仅仅局限于用笔做,同时可以延伸到很多方面的作业。例如在学完《称象》这一课之后,曹冲在称象中让象走向大船,记下大船的沉浸线,然后用一定重量的货物让船被浸没到所记下的沉浸线处,最终算出货物的重量就是象的重量,我们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己用别的物体采用这个方法进行称重,让学生在实践中更为彻底地掌握这些知识。
二、把握作业梯度,优化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要有弹性、有梯度,这样可使全体学生均可“各显其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如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谈读《水浒传》这段课文解释“张冠李戴”这个词时,假若教师只简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个词的含义,即使能倒背如流,但真正使用起来往往还是不得要领,其效果可能是事倍功半。相反,如果教师能设计出梯度合理的作业,效果就大不一样了。我在教学时设计了这样的训练。形式:①什么是张冠李戴一一理解词的本义;②课文中的意思是什么一一联系上下文理解;③请你举例说明一一联系生活实际理解;④你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吗——培养运用能力;⑤作者为什了会“张冠李戴”和读书“囫囵吞枣”一一找事物之间的联系;⑥這件事和临走时鲁迅送给作者两本书有什么联系一一培养分析能力。这个训练形式步步深入,一环紧扣一环,改变了释词解句全班学生“一刀切”的操作程序,把词语的训练与思维训练、篇章训练结合起来,学生可自由发挥自己的思维空间,各显其能,乐趣多多。
除此以外,对于一些难于理解的作业则可以辅以铺垫式作业,如《挑山工》这篇课文所蕴含的哲理较深,怎样引导学生在练中能领悟其中的道理,而不依赖教师的灌输呢?我设计了三道填空题:①人走的路程短却比挑山工走得慢,是因为();②从这里说明如果工人做工(),也会(),农民耕田(),也会(),我们学习(),也会();③这些道理归结起来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就不应当(),而应当()。这三道题呈现了一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答案显而易见。第一道题是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道题是运用事例作类比的推想;第三道题由①②得出的结论,且总结出了课文所要说明的道理。这样的训练使学生的认识过程呈阶梯状发展。
三、结合生活设计作业,体现实践性
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根据这一理念从生活中寻找设计作业,从而体现作业的实践性,让学生们参与到生活实践中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完《母亲的恩情》一课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母亲节帮助母亲做一些家务活,并写一首诗、一段祝福语或者一封简短的感恩信送给父母;在教学《一株紫丁香》一课后,鼓励学生将自己最想说的话写在卡片上送给老师。在学生学习完《找春天》一课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野外寻找春天的讯息,让学生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感受春天的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涵。当学生学习完《锄禾》一课后,让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和父母一起去野外种一棵树,让学生切身体会劳作的辛苦,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含义。通过这样生活化的实践性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语文学习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取决于课内,更应延伸到课外,而作业的创新设计布置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培养语文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然而在现实中,许多现象令人担忧,有的拘泥于课本搞重复练习,学生的作业多是机械抄记,重复套用;有的把书面作业作为唯一的形式,封闭而单一,奉行题海战术。对于学生来说,完成作业只是完成了老师的作业,而不是自己的作业,作业成了学生一项艰苦的劳作、沉重的负担,以致于一部分学生“望作业而兴叹”,学生的“作业恐惧症”由此而生。那么如何优化作业设计,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的轻负担高质量呢?笔者根据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所得,提出以下一些策略,与同行们探讨。
一、作业设计应注重形式,突出多样性
语文作业的多样性,主要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等四个方面进行改变,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完成作业。
1.“昕”的作业
这种作业主要是听的方面,完成的方式没有局限性。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进行: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听课文的朗诵,通过听各种角色的具体语气,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角色的特点;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听和课文有关的内容,例如《月光曲》这一课,可以让学生自行回去昕贝多芬的《月光曲》,以达到更深一层次了解课文内容的效果。
2.“说”的作业
这类作业主要是让学生在回家后把今天所学的课文向自己的家人、亲戚、朋友等进行复述,多用于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例如《小马过河》这类课文。在复述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课文内容,还能够加深印象,彻底把控课文内整体故事的层次。对于一些开放性结局的课文,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安排学生回家后进行复述的同时,我们还可以要求学生自行对课文进行结局,这样可以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个人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
3.“读”的作业
读的作业主要是指进行课外的文章阅读,这些文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敲定,例如今天在课堂上学了《望庐山瀑布》这一首诗,可以要求学生在回家之后自行阅读李白的一些名诗,进行背诵,从而拓宽思维,扩宽其阅读量,提高其阅读水平,开阔眼界。
4.“做”的作业
做的作业并不仅仅局限于用笔做,同时可以延伸到很多方面的作业。例如在学完《称象》这一课之后,曹冲在称象中让象走向大船,记下大船的沉浸线,然后用一定重量的货物让船被浸没到所记下的沉浸线处,最终算出货物的重量就是象的重量,我们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己用别的物体采用这个方法进行称重,让学生在实践中更为彻底地掌握这些知识。
二、把握作业梯度,优化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要有弹性、有梯度,这样可使全体学生均可“各显其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如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谈读《水浒传》这段课文解释“张冠李戴”这个词时,假若教师只简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个词的含义,即使能倒背如流,但真正使用起来往往还是不得要领,其效果可能是事倍功半。相反,如果教师能设计出梯度合理的作业,效果就大不一样了。我在教学时设计了这样的训练。形式:①什么是张冠李戴一一理解词的本义;②课文中的意思是什么一一联系上下文理解;③请你举例说明一一联系生活实际理解;④你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吗——培养运用能力;⑤作者为什了会“张冠李戴”和读书“囫囵吞枣”一一找事物之间的联系;⑥這件事和临走时鲁迅送给作者两本书有什么联系一一培养分析能力。这个训练形式步步深入,一环紧扣一环,改变了释词解句全班学生“一刀切”的操作程序,把词语的训练与思维训练、篇章训练结合起来,学生可自由发挥自己的思维空间,各显其能,乐趣多多。
除此以外,对于一些难于理解的作业则可以辅以铺垫式作业,如《挑山工》这篇课文所蕴含的哲理较深,怎样引导学生在练中能领悟其中的道理,而不依赖教师的灌输呢?我设计了三道填空题:①人走的路程短却比挑山工走得慢,是因为();②从这里说明如果工人做工(),也会(),农民耕田(),也会(),我们学习(),也会();③这些道理归结起来就是无论做什么事都就不应当(),而应当()。这三道题呈现了一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答案显而易见。第一道题是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道题是运用事例作类比的推想;第三道题由①②得出的结论,且总结出了课文所要说明的道理。这样的训练使学生的认识过程呈阶梯状发展。
三、结合生活设计作业,体现实践性
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根据这一理念从生活中寻找设计作业,从而体现作业的实践性,让学生们参与到生活实践中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完《母亲的恩情》一课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母亲节帮助母亲做一些家务活,并写一首诗、一段祝福语或者一封简短的感恩信送给父母;在教学《一株紫丁香》一课后,鼓励学生将自己最想说的话写在卡片上送给老师。在学生学习完《找春天》一课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野外寻找春天的讯息,让学生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感受春天的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涵。当学生学习完《锄禾》一课后,让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和父母一起去野外种一棵树,让学生切身体会劳作的辛苦,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含义。通过这样生活化的实践性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语文学习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取决于课内,更应延伸到课外,而作业的创新设计布置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培养语文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