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高职学生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也形成了手机依赖的情况。本文立足于高职院校学生手机依赖情况的问卷调查,剖析出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心理机制,并从学生和学校层面提出干预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手机依赖;心理机制;干预
【基金项目】2016年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心理机制及干预研究(2016KYXM09)。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88-02
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也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个体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多样化。2016年6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其中手机网民数量达6.56亿,这说明移动设备越来越成为主要的上网工具之一。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设备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和现代化的娱乐休闲生活方式,已然成为大学生群体的炙手可热的新宠。
大学生是前沿思想和新技术的接受者,对于社会环境尤其是技术环境的变化适应能力更强,等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和思想。随着智能手机逐渐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由此也形成了诸如手机依赖、手机成瘾、手机过度使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许多缺乏自制力的大学生整天机不离手,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便会产生焦虑、烦躁及没有安全感的心理问题。许多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已经远远超过其他媒体。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对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都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手机依赖的界定
手机依赖是以行为成瘾为研究基础的。韩登亮等人将手机成瘾界定为过度地滥用手机从而引起手机使用者生理或心理上出现的不适应的病症。屠斌斌等学者将其定义为重复性的使用手机产生的慢性的、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徐成芳、顾林认为,手机依赖是因为手机使用行为失控,导致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受损的痴迷状态。综上所述,手机依赖就是个体在过度使用手机的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上产生的强烈而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行为。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安徽省四所高职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6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52份,回收率为92%(见表1)。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根据现有参考文献和行为成瘾的诊断标准构建了兼具持续性、冲突性、戒断性、技术性和突显性5个维度的研究工具《高职学生手机依赖情况调查问卷》,一共20个题目,采用5级评分,得分越高,越具有依赖倾向。问卷由3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手机使用状况,第三部分是手机依赖状况调查。调查结果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1.手机使用情况分析
调查显示,高职大学生都使用智能手机。90.3%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拥有手机,70.5%的学生甚至在初中阶段就拥有并使用手机。而且这一点在男女性别的比例上差异不大。在手机的使用时长上,88.6%的人每天使用手机超过12小时,超过4小时的占了40%。许多学生的手机每天都要充电,并且习惯开机充电,这样做的原因是可以随时接听电话,其次是方便上网。在手机的使用功能上,高职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功能是通讯功能,打电话、发短信、聊天等,通过手机保持与外界的联系,进而获取新鲜咨询和娱乐功能。
2.手机依赖现状分析
(1)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总体特征
通过表2可知,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平均得分是57.37,理论均值为60分。突显性、技术性、戒断性维度的得分显著低于理论均值,持续性、冲突性的得分高于理论均值。因此,可以推断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总体程度较低,但是会花很多时间在使用手机上,因此影响了个人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性别比较分析
通过对不同性别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检验(见表3),发现大学生手机依赖总分在男女性别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手机依赖与男女性别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总体来说,女生的平均分要高于男生,女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使用手机上。
(3)高职学生手机依赖在恋爱状况上的比较分析
通过对不同恋爱状况的高职学生的手機依赖检验分析(见表4),可以得出,手机依赖与恋爱状况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虽然在手机依赖总分上,未恋爱的同学得分比恋爱的同学得分高,但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
三、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心理机制
手机依赖作为一种手机使用行为,必定是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前提的,内在需求占据重要的位置。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使用,在于手机能够满足个体需求及由此带来的丰富的使用体验。首先,手机可以满足个体需求。手机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也是大学生的个人形象和个性特征的重要体现。通过手机,大学生可以维系其与现实社会的关系,拓展社交行为,满足交往的需求。同样,手机也可以带来安全感。通过调查发现,许多高职学生在离开或失去手机时会产生焦虑与不安定感,所以,安全感也是大学生形成手机依赖的重要原因。再者,高职学生的使用体验的满足程度越高,其越会感受到手机的有用性和易用性,越会增强对手机使用的依赖性。
高职学生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心理上的变化,如焦虑、抑郁、外倾性倾向等,这些都说明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量上甚至是质上的变化。总体来说,手机依赖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特征和个体行为两个方面。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手机依赖对高职学生的个性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格特质、孤独、性格冲动等方面。手机的QQ、微信、微博等功能都极大满足了学生的新鲜感,作息不规律,学习缺乏动力和目标,对自我的控制力明显不足,在手机的使用上也会出现缺乏自我克制。这种自控感的缺失也会使某些学生沉迷于使用手机的快乐中而无法自拔,从而无法忍受离开手机带来的不快感。某些学生通过手机媒介获得比较大的满足感,以此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挫折与矛盾,进而形成自闭、自卑、孤僻的性格。在手机依赖对于个体行为的影响上,涉及更大的层面。高职学生频繁使用手机,导致其学习能力弱化、阅读快餐化、社交封闭化、娱乐个体化。人际交往被单一的人机交流所代替,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孤独感,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手机依赖的干预路径
构建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干预机制,应该从高职学生的行为控制入手。从学生自身、学校、家庭等方面形成合力,帮助大学生群体摆脱手机依赖。
从学生自身来说,高职学生要正确看待手机,充分认识到手机依赖的危害,树立摆脱手机过度使用的信息,增强自我效能感。大学生应该将自己的生活重心从手机上转移,充实自己的生活,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的活动。另外,大学生还应积极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掌握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提高自身的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增强自我满意度,增强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从学校层面来说,加强对手机依赖学生的心理辅导。根据学生手机依赖的具体原因进行有效的干预,在高校建立完善的心理辅导体系。心理健康教师依托一般的心理辅导,对手机依赖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通过一般心理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弹性,降低学生的焦虑感和孤独感。这有助于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降低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心理健康教师还可以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帮助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其手机依赖情况。另外,调研发现,许多学生希望通过自我管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来实现对手机依赖的控制。各高校要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降低他们的手机依赖程度。基于此,社会、学校及家庭要做出良好的示范效应,来提高大学生的主观规范和自我价值认同,逐渐消除手机依赖。
参考文献
[1]刘红,王洪礼.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于孤独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66-69.
[2]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
[3]刘鹏.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社会支持及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4]伍玉华.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症的现状与对策——以浙江温州高职院校为例[J].高考论坛,2015(2):37-40.
作者简介:桑雪洁(1987-),女,安徽阜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职学生;手机依赖;心理机制;干预
【基金项目】2016年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心理机制及干预研究(2016KYXM09)。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88-02
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也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个体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多样化。2016年6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其中手机网民数量达6.56亿,这说明移动设备越来越成为主要的上网工具之一。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设备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和现代化的娱乐休闲生活方式,已然成为大学生群体的炙手可热的新宠。
大学生是前沿思想和新技术的接受者,对于社会环境尤其是技术环境的变化适应能力更强,等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和思想。随着智能手机逐渐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由此也形成了诸如手机依赖、手机成瘾、手机过度使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许多缺乏自制力的大学生整天机不离手,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便会产生焦虑、烦躁及没有安全感的心理问题。许多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已经远远超过其他媒体。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对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都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手机依赖的界定
手机依赖是以行为成瘾为研究基础的。韩登亮等人将手机成瘾界定为过度地滥用手机从而引起手机使用者生理或心理上出现的不适应的病症。屠斌斌等学者将其定义为重复性的使用手机产生的慢性的、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徐成芳、顾林认为,手机依赖是因为手机使用行为失控,导致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受损的痴迷状态。综上所述,手机依赖就是个体在过度使用手机的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上产生的强烈而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行为。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安徽省四所高职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6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52份,回收率为92%(见表1)。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根据现有参考文献和行为成瘾的诊断标准构建了兼具持续性、冲突性、戒断性、技术性和突显性5个维度的研究工具《高职学生手机依赖情况调查问卷》,一共20个题目,采用5级评分,得分越高,越具有依赖倾向。问卷由3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手机使用状况,第三部分是手机依赖状况调查。调查结果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1.手机使用情况分析
调查显示,高职大学生都使用智能手机。90.3%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拥有手机,70.5%的学生甚至在初中阶段就拥有并使用手机。而且这一点在男女性别的比例上差异不大。在手机的使用时长上,88.6%的人每天使用手机超过12小时,超过4小时的占了40%。许多学生的手机每天都要充电,并且习惯开机充电,这样做的原因是可以随时接听电话,其次是方便上网。在手机的使用功能上,高职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功能是通讯功能,打电话、发短信、聊天等,通过手机保持与外界的联系,进而获取新鲜咨询和娱乐功能。
2.手机依赖现状分析
(1)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总体特征
通过表2可知,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平均得分是57.37,理论均值为60分。突显性、技术性、戒断性维度的得分显著低于理论均值,持续性、冲突性的得分高于理论均值。因此,可以推断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总体程度较低,但是会花很多时间在使用手机上,因此影响了个人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性别比较分析
通过对不同性别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检验(见表3),发现大学生手机依赖总分在男女性别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手机依赖与男女性别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总体来说,女生的平均分要高于男生,女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使用手机上。
(3)高职学生手机依赖在恋爱状况上的比较分析
通过对不同恋爱状况的高职学生的手機依赖检验分析(见表4),可以得出,手机依赖与恋爱状况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虽然在手机依赖总分上,未恋爱的同学得分比恋爱的同学得分高,但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
三、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心理机制
手机依赖作为一种手机使用行为,必定是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前提的,内在需求占据重要的位置。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使用,在于手机能够满足个体需求及由此带来的丰富的使用体验。首先,手机可以满足个体需求。手机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也是大学生的个人形象和个性特征的重要体现。通过手机,大学生可以维系其与现实社会的关系,拓展社交行为,满足交往的需求。同样,手机也可以带来安全感。通过调查发现,许多高职学生在离开或失去手机时会产生焦虑与不安定感,所以,安全感也是大学生形成手机依赖的重要原因。再者,高职学生的使用体验的满足程度越高,其越会感受到手机的有用性和易用性,越会增强对手机使用的依赖性。
高职学生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心理上的变化,如焦虑、抑郁、外倾性倾向等,这些都说明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量上甚至是质上的变化。总体来说,手机依赖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特征和个体行为两个方面。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手机依赖对高职学生的个性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格特质、孤独、性格冲动等方面。手机的QQ、微信、微博等功能都极大满足了学生的新鲜感,作息不规律,学习缺乏动力和目标,对自我的控制力明显不足,在手机的使用上也会出现缺乏自我克制。这种自控感的缺失也会使某些学生沉迷于使用手机的快乐中而无法自拔,从而无法忍受离开手机带来的不快感。某些学生通过手机媒介获得比较大的满足感,以此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挫折与矛盾,进而形成自闭、自卑、孤僻的性格。在手机依赖对于个体行为的影响上,涉及更大的层面。高职学生频繁使用手机,导致其学习能力弱化、阅读快餐化、社交封闭化、娱乐个体化。人际交往被单一的人机交流所代替,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孤独感,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手机依赖的干预路径
构建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干预机制,应该从高职学生的行为控制入手。从学生自身、学校、家庭等方面形成合力,帮助大学生群体摆脱手机依赖。
从学生自身来说,高职学生要正确看待手机,充分认识到手机依赖的危害,树立摆脱手机过度使用的信息,增强自我效能感。大学生应该将自己的生活重心从手机上转移,充实自己的生活,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的活动。另外,大学生还应积极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掌握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提高自身的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增强自我满意度,增强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从学校层面来说,加强对手机依赖学生的心理辅导。根据学生手机依赖的具体原因进行有效的干预,在高校建立完善的心理辅导体系。心理健康教师依托一般的心理辅导,对手机依赖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通过一般心理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弹性,降低学生的焦虑感和孤独感。这有助于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降低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心理健康教师还可以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帮助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其手机依赖情况。另外,调研发现,许多学生希望通过自我管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来实现对手机依赖的控制。各高校要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降低他们的手机依赖程度。基于此,社会、学校及家庭要做出良好的示范效应,来提高大学生的主观规范和自我价值认同,逐渐消除手机依赖。
参考文献
[1]刘红,王洪礼.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于孤独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66-69.
[2]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
[3]刘鹏.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社会支持及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4]伍玉华.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症的现状与对策——以浙江温州高职院校为例[J].高考论坛,2015(2):37-40.
作者简介:桑雪洁(1987-),女,安徽阜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