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贫富观及其现实意义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ai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得到极大提高,伴随而来的是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社会矛盾和冲突不断,解决贫富问题已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孔子的贫富思想的解读,分析其内在的现实意义,继而探索目前社会贫富问题的解决措施,给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贫富观;贫富差距;富民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061-02
  贫富问题由来已久,先秦儒家文化的代表孔子就曾对贫富有过基本的解读。古为今用,结合时代需要对孔子贫富观加以研究,有助于现解决目前由于贫富差距而导致的社会问题。
  一、孔子的基本贫富观
  (一)对“贫”、“富”的基本态度
  孔子思想虽以仁为核心,但并不否定财富,而是肯定取得财富是人的本性欲望。孔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①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迅速崛起的时代,私有观念日益盛行,人们对财富的追求空前强烈,个人的私欲被无限制放大,加之战争频发的大背景,整个社会处于无序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下,孔子提倡人们追求财富,也认为贫贱是人所厌恶的。但是孔子也提出:“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②可见孔子提倡的是见利思义,主张以正当方式取得的财富,反对以不正当手段摄取财物。
  其次在贫穷问题上,孔子也表现出超然的洒脱态度,最典型的例子是安贫乐道。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忧道不忧贫。”他认为,贫穷不可怕,失去道德修养才堪忧虑。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③肯定富贵的同时,也对面对贫穷不抱怨的态度加以肯定和赞扬。
  孔子对待贫富的坦然也为后来的儒家所继承,形成基本的儒家贫富观念。孟子说:“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④荀子说:“富则施广,贫则用节,可贵可贱也,可富可贫也。”⑤
  (二)取得“贫”、“富”的方式
  首先,“死生有命,富贵在天”。⑥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富有更多的是命数,具有命定性。这固然有其时代限制,但从孔子对于富贵的一些解释可以看出一丝不愿强求的意味。在《论语·卫灵公》里,孔子周游列国,在陈绝粮,随行者全都病卧不起。子路愤愤不平,问孔子说:“君子亦有穷乎?”孔子答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其意思是,君子小人都有穷困之时,区别在于君子固守其穷,无所怨悔,而小人穷则丧失原则,放纵于行,以图改变穷困之境。可见孔子是反对以小人行径强求富贵的行为。
  其次,正可谓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孔子赞成以正当的方式获得财富。孔子总是把财富与才干相联系,认为个人必须笃信好学、真才实干。“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⑦知识是服务社会的本钱,也是致富的本钱,先秦儒家一直倡导“依德致富”、“依能致富”。
  第三,“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⑧孔子将个人财富和国家联系起来,追求国富民强,认为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是耻辱。这就强调了国家对于个人富贵的重要性,孔子还提出了推动国富的相关措施。最后,孔子又说:“如不可求,从吾所好。”⑨意指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爱好去干事。可见这位圣人仍是以淡泊之心看待财富显贵,保持高尚气节。
  (三)关于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孔子曾从社会角度提出一系列国家制度层面的干预、调整手段。他主张轻徭薄赋的赋税政策,反对横征暴敛。《论语全译·颜渊》里,孔门弟子曾讨论减税问题:“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另外,孔子曾说过“敬其事而后其食”,⑩他鼓励按劳分配为主要的分配方式,反对靠垄断和特权谋求财富。
  孔子重视民富而国富,不但要求从富民的角度处理好财政分配关系,而且对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分配亦十分重视。在财富的分配问题上,孔子主张均平相安,提出了著名的“均无贫”理论。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11 意思是说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否不在财富的多寡,而在于是否“各得其分”。这里的“均”并非绝对平均,而是“各得其分”之意,均则人心能安,安则无倾覆之患。可见在贫富问题上,孔子主张缓解贫、缩小贫富差距,追求共同富裕。
  二、孔子贫富观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转型时期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这说明中国贫富差距的日益严重,改革开放的成果没有惠及普通民众。
  贫富差距带来的危害已经反映在社会政治、经济各领域。经济方面,消费力的差距使得市场生产出现两极化,一方面是奢侈消费品的日益盛行,另一方面低端购买力不足带来的市场竞争恶化,使得假冒伪劣商品大量涌现,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实业发展停滞不前,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兴盛。贫富差距反映在社会就是行业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社会公共资源集中在富人手里,富人社会的话语权不断提高,甚至影响到社会公平、公正。贫者在就业、教育、收入等方面受到不公平待遇,社会阶层固化就是贫富差距的衍生品。
  而造成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有社会体制方面亟待改革的原因,也有市场经济无可避免的后果。可以说,有些差距是必然的、合理的,有些差距则是可以避免的、不合理的。对于不合理的差距,通过何种方式加以缩小乃至消除,或许可以从孔子的贫富思想中找到一些启示。
  (二)孔子贫富观的启示
  1.实施富民政策,实现国富民强   孔子的贫富观的核心就是富民,就是要求当权者不断调整土地政策、减轻赋税等以达到国富民强。而近20年来,我们的政策是鼓励一部分地区。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但是现实中贫富差距很大的部分原因恰恰是由于先富的人群并未能发挥带动作用,反而由于财富的积累,资源的竞争,使得后者无法得到发展的空间。
  从孔子的分配思想来看,首先,国家必须弱化权力在分配格局中的作用,合理调整各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实行按劳分配,才能降低社会矛盾的“燃点”,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就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按劳分配制度能够为“依能致富”提供物质保障,从而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其次,虽然不能实现绝对的公平,做到“均无贫”,但是应合理支配社会公共资源,做到资源共享,实现相对公平。“共享”旨在使中等收入者逐渐成为社会的主体,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不断推进共同富裕。要使贫富差距缩小,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使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不断增加,打破贫富“两头大”的格局,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财富财富分布结构,使中等收入者成为社会的主体。
  2.努力抓教育,加强“富后文明”教育
  “‘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12 努力发展教育,是治理贫富差距的有效措施。首先是落实教育资源的均等化。政府一方面在扩大教育总体投入时,在财政上可以按照资源分配均等的原则,基本保证同一地区、同一学区学生在实施义务教育上财政公平,对经济落后、欠发达地区无论在师资上、还是办学条件上,争取实现在同一地区、学区每个学生的公共教育经费开支上的差异不能与本学区的富裕程度相一致,以平衡各地经济发展所造成的教育不平等问题。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原则,严厉打击教育腐败现象,痛下决心治理教育的“三乱”现象,以实现教育的最大公平,以教育的公平弥合财富分布的不均衡。
  其次,应注重加强“富后文明”教育。在先富地区,大力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活动,解决当前人们关于“富从何来、富后何去”的困惑,提高富裕人群的文明水准,引导先富人群做到“富不离道”,遵纪守法。同时推动他们帮助落后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带动贫穷地区的经济发展,共同建设和谐美好有序的社会。
  3.转变社会观念,倡导“依能致富”
  在现行社会,依靠能力致富的风气逐渐被新一代淡忘,人们都在寻找致富的捷径,甚至出现了挪用公款、权钱交易等丑陋现象,而自食其力、艰苦奋斗的精神正在遭受侵蚀。在这种情况下,强调“依能致富”的观念尤为重要。首先要引导广大群众端正态度,正确看待“贫”与“富”。在现代工业文明下,财富已经不再由天注定,知识就是最大的资源,人们可以通过知识和才能创造财富,改变生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学而优才“能”,“能”而优才富。其次,应肃清网络秩序,打击虚假新闻,不再以哗众取宠的方式引导社会舆论,宣传社会品德高尚,能力超群的致富典型,为“依能致富”精神的弘扬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总之,孔子的贫富观,是我们治理贫富差距问题的重要精神资产,在我国历史上曾产生过重要影响,直到今日,他对于财富的坦然淡泊之态仍然值得我辈学习,对于解决当代社会发展中的贫富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注 释:
  ①②《论语·里仁》
  ③《论语·宪问》
  ④《孟子·滕文公下》
  ⑤《荀子·仲尼》
  ⑥《论语·颜渊》
  ⑦《论语全译·泰伯》
  ⑧⑩《论语全译·卫灵公》
  ⑨《论语·述而》
  11 《论语·季氏第十六篇》
  12 《论语·子路》
  参考文献:
  〔1〕唐忠新.贫富分化的社会学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2〕朱光磊.中国的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3〕宋启林.先秦儒家的贫富观与当代生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报,1995(4).
  〔4〕肖玉明.论目前我国分配秩序的整顿[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2).
  (责任编辑 姜黎梅)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家对民族地区学生培养的高度重视,内地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给高校管理工作带来重大
患者,女,19岁,因多个前牙形态异常就诊。检查:12、13及22、23区分别可见一畸形牙,形似上颌侧切牙,近中远中径较宽,接近中切牙(图1、2)12、13区畸形牙牙冠唇面中部有一纵形(轴向)浅沟,延伸
10月8日,记者出身的阿列克西耶维奇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好多人惊呼:这是跨界获奖。其实不然,诺贝尔的遗嘱交代得很明确,文学奖授予“在文学方面曾创作出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杰
摘要:徽学家程敏政学识渊博,冠于翰林,10岁以“神童”身份被推荐入朝。程敏政43年的政治生涯,在明朝政治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在政治思想理论方面颇有建树。程敏政对社会政治生活始终予以高度的关注,对诸多社会问题及社会现象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与感受,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政治理论体系,在新安学派中很有代表性。对于其政治思想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全面认识程敏政这个历史人物,亦有助于深化我们对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徽
目的:建立根管治疗难度的评估模式.方法:综合考虑根管治疗术中操作相关的基本因素和附加因素,设计了难度系数的计算公式.结果:确立各牙位难度系数的分布范围和根管治疗难度的
目的研制标准化的血吸虫循环抗原(SCAg)酶免疫法检测试剂,建立规模化生产能力.方法通过体外培养及分子筛液相色谱获取虫源性及虫卵源性SCAg,用免疫增强剂和淋巴结内免疫法制
目的了解血吸虫病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方法在大山区流行区应用的效果,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大山区血吸虫病未控制县抽取流行程度轻、中、重的1个
牙周炎是一种由致病菌引起的炎症破坏性疾病,可造成包括牙槽骨吸收在内的一系列牙周组织破坏。双磷酸盐类(BPs)药物具有调节骨吸收、潜在性促进骨形成的作用;在对动物实验性牙周
抗战后期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众根深蒂固的“好男不当兵”的观念。但从知识青年从军和复员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青年军在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富马毒素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富马毒素诱导凋亡的机制打下基础。方法利用PI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浓度下富马毒素对体外培养肝癌细胞凋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