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早产小于胎龄儿(SGA)与适于胎龄儿(AGA)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图形评分上的差异。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入住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13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32~36周的早产儿114例,其中SGA组54例,AGA组60例。采用Nico-letOne脑功能监护仪,均于出生3 d内进行监测,每次连续监测至少3 h。运用早产儿aEEG评分系
【机 构】
:
524001 广东 湛江,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524001 广东 湛江,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524001 广东 湛江,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524001 广东 湛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早产小于胎龄儿(SGA)与适于胎龄儿(AGA)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图形评分上的差异。
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入住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13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32~36周的早产儿114例,其中SGA组54例,AGA组60例。采用Nico-letOne脑功能监护仪,均于出生3 d内进行监测,每次连续监测至少3 h。运用早产儿aEEG评分系统,对比分析2组早产儿在aEEG图形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下边界振幅、带宽和总评分各参数分值间的差异。
结果1.随着出生胎龄的增加,SGA组aEEG图形的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下边界振幅、带宽和总评分分值均逐渐增加,不同胎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GA组aEEG图形睡眠-觉醒周期、带宽和总评分也逐渐增加,不同胎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连续性、下边界振幅其不同胎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SGA组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下边界振幅、带宽和总评分均与出生胎龄有相关性(r=0.438、0.597、0.385、0.606、0.608,P均<0.05);AGA组睡眠-觉醒周期、带宽和总评分与出生胎龄有相关性(r=0.528、0.615、0.635,P均<0.05)。3.相同出生胎龄下,SGA组在带宽评分和总评分方面落后于AGA组。
结论睡眠-觉醒周期、带宽和总评分均可作为早产SGA与AGA脑成熟度的评估指标,而相同出生胎龄下,SGA在带宽和总评分方面的落后可能与其神经发育迟缓有关。
其他文献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慢性关节炎症、骨和软骨侵蚀及滑膜组织增生为特征,目前关于RA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γδT细胞是近年来人们新认识的一种表型和功能独特的T淋巴细胞亚群,外周血中γδT细胞仅占1%~10%,但在黏膜上皮组织中含量丰富,是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研究显示γδT细胞可通过发挥抗原提呈功能、产生前炎性因子、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VEGI)基因启动子区的单核苷酸多态(SNP)与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恶性程度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26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和196例健康儿童VEGI基因启动子区域-358T>C、-638A>G多态,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分析上述多态与儿童神经母
目的探讨福建地区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确诊为ICPP的女童566例以及来源于体检中心的健康女童54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儿童的饮食情况、行为方面、父母及家庭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23个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
线粒体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之一,遗传方式复杂,既有孟德尔遗传,又有线粒体母系遗传。尽管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步,一些线粒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遗传特征被逐步认识,现介绍几个儿童常见线粒体综合征临床表现和遗传特征。
目的研究一种能应用于新生儿黄疸光疗时的经皮胆红素监测方法。方法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纳入56例高胆红素血症的无并发症的新生儿,按《实用新生儿学》的光疗标准进行光疗,在其前额眉心处贴一圆形小锡箔片(直径1.5 cm)彻底阻断光线,采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分别在光疗时6 h、12 h、24 h、36 h和48 h测定遮盖处皮肤胆红素(TcBc)水平和邻近暴露处皮肤胆红素(TcBe)水平,在各
目的探讨儿童假性巴特综合征(Pseudo-Bartter syndrome,PBS)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8年1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PBS患儿9例,对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等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1.临床特征:本组病例共9例,其中女4例,男5例;就诊年龄4个月~8岁
蛋白脂蛋白1(PLP1)相关性疾病是指PLP1基因突变所致的一组临床宽泛且重叠的疾病谱系,连续的疾病谱系包括从严重脑白质病变的佩梅病(PMD,MIM# 312080)到症状相对温和的痉挛性截瘫(SPG2,MIM# 312920)。PLP1相关性疾病的致病基因型处于不断发现和更新当中,其临床表型之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同时与PLP1相关性疾病表型相似的疾病众多,因此,临床准确诊断这一组疾病存在巨大挑战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与经胸小切口封堵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对比2种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临沂市人民医院小儿内科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经导管介入治疗的PDA患儿175例(导管介入组),年龄3个月~14岁,使用介入器材除弹簧圈外,均为国产封堵器。与同期临沂市人民医院心外科经胸小切口封堵治疗患儿157例(小切口组,年龄5个月~14岁,使用的封堵器与导管介入组相同)比较,分析其疗
目的探讨婴幼儿丛状血管瘤(TA)的临床特点、疾病进程,及并发Kasabach-Merritt现象(KMP)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24例婴幼儿TA患儿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男10例,女14例;就诊年龄18 d~2岁,中位年龄为7.5个月。根据病变情况选择临床观察及手术治疗等。随访1.2~5.4年,平均3.6年。随访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结果临床常见症状或体征包括暗
川崎病(KD)是一种急性自限性全身血管炎性综合征。该病好发于儿童,主要侵犯全身中小血管,常见并发症为冠状动脉扩张和动脉瘤形成,严重者可引起缺血性心脏病及猝死。不完全型KD因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诊断指标,目前早期诊断仍存在挑战;有关IVIG耐受型KD的治疗,最新研究证实,激素+IVIG+阿司匹林可以作为初始治疗方案,其他治疗方案仍在探索中;严重冠状动脉并发症可采用介入及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