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的底气

来源 :求学·素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9363557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汉人尹翁归是个很有个性的人,正是这种个性让他脱颖而出,意外地当了官。
  有一年,河东太守田延年来到尹翁归的家乡平阳(今山西临汾),想选拔录用一些人才。他命人召集了几十名无职的小吏,让他们聚集在府堂之下,并命功曹传话:“有文采的站东侧,有武才的站西侧。”大家都很听话,掂量一下自己的能耐,自觉地选边站。人群退去,只有一个人原地不动,他伏地请示说:“我文武双全,该站在哪边呢?”
  不用说,这个有些另类的年轻人就是尹翁归。可是在太守面前竟然声称自己文武双全,未免有些自不量力,把传话的功曹差点气乐了。他板起面孔训斥说:“你无官无职,胆敢如此桀骜不驯,太放肆了!”功曹说得正来劲,太守田延年拦住了他,说:“这有何妨。”
  于是召尹翁归上前来问话,一听他的谈吐,田延年就非常惊异,当即补任他为卒史,并带回自己的府中任事。事实证明田延年的眼光没错,尹翁归精通法律,处理案件非常熟练,每一件事都能弄清原委,量刑适当,他判处的案子没人喊冤。田延年愈加看重他,甚至自认为才能远不及他,很快就升任他为督邮。
  因为能力强、作风正、考核成绩优良,尹翁归多次被上级提拔,后来被朝廷委派做了东海太守。独立执掌一方,更显现出了尹翁归的水平。東海郡治安混乱,不法者长期得不到治理,尹翁归到任后不动声色,潜心观察,没用多长时间,郡中的官吏百姓是好是坏,是贤良还是不肖,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郯县有个大土豪许仲孙,奸邪狡猾,做了许多违法乱纪的事,郡中百姓深受其苦。以前的官员都曾想逮捕他,可他每次都依靠权势,通过行贿朝中大臣逃脱制裁。尹翁归查清了他的罪恶,派人将许仲孙抓捕归案,宣判后直接在街市上斩首,全郡为之轰动,那些违法者都震惊慑服,从此再没有人敢触犯法令,东海郡由此大治。
  不久,朝廷又派尹翁归为右扶风郡守。右扶风是西汉三辅之一,与京兆尹、左冯翊同管京城附近辖地。这里因为在天子脚下,许多豪门大户都与京中大吏扯得上关系,所以积案多多,很难治理。尹翁归还是沿用东海郡的经验,先做明察暗访,建立人口档案,一旦发案,在档案中寻找线索,顺藤摸瓜。他还给下属做培训,教他们根据踪迹类推的办法,同时选拔了一批“廉平疾奸”的官員,给予他们高职,以礼相待,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执法队伍。他执起法来也是区别对待,越是无职无权的百姓,越宽和对待,越是豪强,越一丝不苟。豪强们即使犯了轻罪,也会惩处他们去劳动,到掌畜官那里去铡草,并且不许派奴役代劳作。他们在劳动过程中,不许迟到早退,不许消极怠工,遇到不服从者,就鞭笞侍候,弄得这些人叫苦不迭,不得不谨言慎行,收敛自己的威风。
  尹翁归清廉自守,不收礼,不受贿,家无余财,生活贫困,他却安贫乐道,或许正因如此,他一生办过很多案子,惩处过许多豪强,砍过许多人的脑袋,但很少遭人诽谤,得到了朝廷上上下下的敬重。
  【热用立意】个性与品格/底气/枷锁
  【素材赏鉴】许多人都不乏个性,然而个性并不都以能力作为底气,真正让我们的个性得到张扬和认可的,是正直的品格。倘若失去了品格的保障,不羁的个性就会成为绑缚自己的枷锁。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