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民阅读服务作为我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新机遇与新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信息社会下广大农民的阅读现状,结合农民阅读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民阅读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我国农民阅读服务工作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农民阅读;乡村振兴;阅读服务;全民阅读
【作者单位】张政,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吉林大学文学院;陈莹,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8.005
以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一直是我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此背景下,农民阅读服务作为我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新政策引导与新时代考验。
农民阅读服务在本质上是以农民为受众的信息传播活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农民阅读服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开展工作,提高广大农民参与阅读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农民自觉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和践行者。虽然农民阅读服务在既往工作中对农民阅读权利和文化权利起到较强的保障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民阅读服务依然是我国全民阅读推广的“薄弱”环节,“公共阅读”仍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一大软肋。从全面推进的角度来说,“三农”在任何一个维度上的短板,都会影响乡村振兴的进程。因此,探讨如何以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农民阅读服务彰显农民阅读权利和文化权利,有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建设。
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启农民阅读服务新篇章
從文化强国战略的部署,到“农家书屋”工程在农村行政村的全覆盖,再到“全民阅读”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书香中国”等一系列文化建设项目,农民阅读服务一直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备受重视。在“十四五”时期,做好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交汇和过渡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当前,我国广大农民正在迎接由网络技术普及所带来的信息化生产生活方式,有学者认为,对于乡土中国来说,今天近乎是后工业化或者后现代意义上智能化时代的发生[1]。在此背景下,我国农民阅读服务工作也将继往开来地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
1.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下农民阅读服务的价值
农民阅读服务很早就被作为解决我国广大乡村地区文化问题的有效途径。国家在全面部署脱贫攻坚战期间,提出了“文化精准扶贫”“扶志扶智”等多项针对乡村文化扶持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2]。农民阅读服务既能提升农民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学习能力,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重塑乡村文明,又能为农民就业和生产提供产业知识与技能,提升其就业和创业水平,是一条变“外援性”扶贫为“内生性”扶贫的“治本”之路。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时期,解决乡村文化问题已经不再以“辅助”或“内化”的方式呈现,而是开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因此,农民阅读服务在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中将肩负更艰巨的文化扶贫任务,既要深化文化帮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也要拓展阅读服务,对接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
2.社会信息化发展中的农民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的逐步升级,全民阅读日渐兴盛。目前,我国的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城乡差别逐渐缩小。截至2021年6月,我国城乡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缩小至19.1个百分点,农村网民已达2.97亿人次,农民数字化阅读的接触率持续增长[3]。对农民阅读服务来说,社会的信息化发展为农民阅读服务提供了新的阅读推广空间、多样化的阅读推广模式以及海量的阅读服务资源。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社会信息化发展中的农民阅读得到了足够的重视。文化和旅游部出台的《“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指出,要以全民阅读和全民艺术普及为建设方向,不断丰富数字资源总量,创新数字资源样态,提升数字资源建设质量,打造全民阅读和全民艺术普及资源库群。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机构的智慧化服务与管理,强化服务数据采集,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对接水平[4]。可见,智慧化服务和管理既是当前农民阅读服务有效针对农民阅读需求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对接新阅读空间、推广模式和服务资源的基本路径。
二、当前农民阅读服务面临的挑战
我国虽然在2012年实现了“农家书屋”工程在农村行政村的全覆盖,但是,农民群体阅读意识不强等因素依然存在,阅读资源的利用率偏低说明农民阅读服务并没有与服务群体建立起良好的交互关系。当前,我国数字媒体发展迅猛,移动数字技术与设备逐渐普及,数字内容形态层出不穷,支撑农民阅读服务的阅读资源不断增加,人们的阅读渠道持续拓宽。由此,阅读资源的传播环境也变得复杂而不稳定,加上农民群体的阅读习惯、偏好和形式等都有所改变,为农民阅读服务带来了新的挑战。
1.农民阅读意识不足
农民阅读意识不足问题是我国农民阅读服务工作深入推进的主要阻碍。农村传统文化的经验性和封闭性使得部分农民对已经形成的经验性文化模式比较依赖,如农忙时进行生产作业,农闲时休闲娱乐,他们主观上认为,在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并没有阅读活动的“空间”,因此对阅读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即使是有一定阅读意识的农民也需要加强引导,他们偏好工具类图书,对文化、价值观引导类图书的阅读意愿不强。在我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现代化生产者和建设者,对现代化农业农村相关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并掌握将成为现代化进程对农民的基本要求。因此,强化农民阅读意识,激发农民自身的阅读需求,是推进我国农民阅读服务工作的关键突破点。 2.阅读服务缺少针对性
在农民阅读服务工作中,国家相关部委开展顶层设计,各级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实践部署和监督,乡村“两委”则具体实施建立“农家书屋”等农民阅读服务工作的落实。这一过程从一定意义来说是无差别覆盖的,这也使得许多农民阅读服务的基层工作人员在具体实施上“无差别”,缺乏针對性和创造性的优质服务意识。
一方面,我国乡村公共阅读资源逐年增加,质量不断提升,类型也较全面地覆盖了农民农业生产、社会交往和精神文化等各个方面,但部分农民在不同类型阅读资源的认识和利用上仍存在不足。农民本身在辨别阅读资源效用的主动性和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农民阅读服务工作人员对此没有针对性引导,导致部分阅读资源利用率偏低,影响不同类型阅读资源对农民自身发展的效用。另一方面,阅读服务工作人员缺少针对所辖乡村特殊阅读需求的认知。在“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上重复堆叠,既无针对所辖乡村的阅读需求调研,也无阅读资源的整合,导致农民阅读服务内容千篇一律。这不仅有碍农民阅读服务优质内容的形成和输出,还可能导致农民阅读服务流于表面,无法真正成为有效推动全民阅读发展的驱动力。
3.专业服务人才短缺
农民阅读服务工作的内容既要满足农民的阅读需求,也要解读国家政策,在服务输出内容和形式上须具备一定的吸引力。因此,农民阅读服务工作对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不仅要依照国家相关政策展开工作,还要对技术和管理岗位人员的工作进程进行有效监督。
一方面,我国农民阅读服务的工作人员基本由村干部担任或兼任,主要负责阅读服务的基础建设和政策宣传工作,极少有专门的阅读服务工作团队,这种简单的人员构成无法满足当前农民阅读服务的专业性和现代化需求。如在数字化阅读推广渠道的建立上,需要配备相应的网络技术、图书情报、数字传媒等专业人才和管理人员。而村干部在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管理和运营知识上的欠缺,可能会导致数字化阅读平台无法构建,阅读资源无法有效触及农民等问题。另一方面,农民阅读服务的专业化阅读推广活动需要高校、图书馆和文化馆等相关机构的支援。但这些机构的专业人员和团队有限,推广活动的针对性和专业性较强,在时效性与长效性上有一定局限。
4.对数字信息的甄别能力不足
在进行数字阅读时,农民会倾向于选择能够缓解精神压力的休闲娱乐性信息,在阅读习惯上偏向能够利用农忙闲暇之余浏览的简讯、短视频等,而对技能学习和文化素养提升的信息选择相对少。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数字信息只是一种类似于电视节目的娱乐资源,吸引他们的是信息传播的新颖形式和信息内容的消遣性。网络上海量的数字阅读资源良莠不齐,大多数农民因缺乏对有效信息的甄别能力而经常接触一些无效用的信息,甚至是“垃圾信息”,严重影响了农民的阅读质量。
三、优化农民阅读服务的建议
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2019年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84.4%,较农村居民的73.2%高11.2个百分点[5]。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农村居民的图书阅读率为49.9%的,较城镇居民的68.3%低18.4个百分点[6]。对比以往城镇居民的阅读数据,我国城镇居民在不同介质阅读率和阅读量的数据逐渐缩小,说明我国农民阅读服务已有一定成效;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农村居民的阅读率和阅读量不仅相对较低,而且2020年农村居民图书阅读率较上年只增长了0.1个百分点,说明当前农民阅读服务仍然有进一步突破的可能。特别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我国农民阅读服务在强化农民阅读意识、专业团队打造、优质服务输出和数字化阅读推广等方面都有创新发展的可能。
1.强化阅读意识,提高阅读服务的针对性
强化农民阅读意识是优化农民阅读服务的起点。阅读意识的培养既要以阅读知识为分界,择取不同角度激发农民的阅读意愿;也要通过了解、认知、感知和参与等步骤,循序渐进地引导农民与阅读服务互动,使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相关部门需在激发农民的阅读意愿,掌握其阅读习惯后,进一步优化阅读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提高阅读服务的针对性。
首先,激发农民的阅读意愿。对于阅读知识基本无掌握的农民,应先补齐其阅读知识的基本水平,让其意识到阅读有辐射生产生活的强大能量,继而激发其阅读意愿。比较好的切入角度是从农业知识促进生产致富的方向对其进行“阅读有用”的引导,可以组织相关普及活动促进他们对“阅读能量”的理解。对于具备阅读知识但存在阅读观念问题的农民来说,应提高其对不同类型阅读资源的认识,可从阅读形式入手,选择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输出不同类型的引导类阅读资料,在扭转其阅读观念的基础上,普及现代化意识和现代化知识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其次,引导农民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激发农民阅读意愿后,不能操之过急,要让农民通过了解、认知、感知和参与等步骤进行阅读活动,继而对不同类型的阅读资料产生阅读意愿。在这一过程中,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跟踪服务农民的阅读需求,从内容、形式等不同角度做好阅读偏好调研,结合农民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需求,有针对性地让其了解、认知、感知不同领域的阅读资料,为其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使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2.引进相关人才,构建专业阅读服务团队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视野下,农民阅读服务的工作更加繁复,不仅要引领农民自我发展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还要引导农民应对数字化阅读渠道拓展带来的数字信息相关工作。只是依靠乡村“两委”,以及省、市、县的相关文化推广机构,已经无法完全应对当前农民阅读服务的工作内容。因此,引进相关人才、构建专业阅读服务团队势在必行。各级地方政府应积极与相关高校建立合作,加大对农民阅读服务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增加工作人数,具体可采取定向培养、产教融合等人才培养机制;也可以联合网络平台扩大农民阅读服务工作的影响力,吸引和招募技术和管理领域的骨干人才,如在新媒体平台上联合网络主播进行“跨界”宣传等。 3.以优质服务为创新点,优化农民阅读知识水平
在加强对农民阅读需求的了解、打造专业技术和管理团队运营的基础上,农民阅读服务应更加注重优质服务的输出,提升阅读服务与农民的互动。只有优质服务的不断创新,才能持续激发农民的阅读意愿,培养其良好、有效的阅读习惯,优化农民阅读知识水平。
首先,加强阅读资源库的建设。没有充足的阅读资源储备,优质服务便无从谈起。“农家书屋”要丰富与农村经济相关的养殖和种植户的书刊资料,并实时更新实用性强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发明等读物;同时,结合国家相关政策的引领,更新符合当代农民精神生活需要的读物,使农民在思想上紧跟我国社会发展的步伐,具备文化自信。
其次,有跨越式的服务创新意识。一是跨出“上对下”的阅读灌输思维,在阅读推广中避免宣讲式的知识普及,阅读服务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更具针对性,易于農民理解。二是紧跟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重视对农民正确价值观和文化观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文化自信。
4.以数字阅读形式为突破点,加强阅读服务辐射力
农民阅读服务在丰富阅读资源的基础上,还应注重以阅读资源输出样态为突破点,拓展阅读服务输出渠道,加强农民阅读服务的覆盖面和辐射力。当前,我国广大农民的阅读偏好和阅读接受等方面受到新媒体的影响,相比纸质阅读时代,新媒体的信息出版形式已经成为影响阅读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农民阅读服务的内容输出应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和Vlog等网络社交工具,对阅读内容进行多元化展现。如通过听书、书影共读等形式,利用VR/AR等数字媒体技术丰富“农家书屋”的阅读场景等,既兼顾个体阅读和群体共读,又拓展阅读输出渠道。在对这些优质内容进行共享推广时,也应符合“大力推进全民阅读推广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载体创新”的要求[7],在加强农民阅读服务覆盖面和辐射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民与农民阅读服务的互动。
|参考文献|
[1]赵旭东. 信息社会的发生与乡土中国的文化转型[J]. 思想战线,2021(4):42-55.
[2]习近平. 摆脱贫困[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3]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1.
[4]“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EB/OL]. (2021-06-10)[2021-07-02]. http://www. gov. cn/zhengce/zhengceku/2021-06/23/5620456/files/d8b05fe78e7442b8b5ee94133417b984. pdf.
[5]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EB/OL]. (2020-04-20)[2021-07-02]. http://www. nationalreading. gov. cn/ReadBook/contents/6271/414891. shtml.
[6]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EB/OL]. (2021-04-25)[2021-07-02]. http://www. nationalreading. gov. cn/ReadBook/contents/6271/430421. shtml.
[7]张静. 移动阅读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民阅读策略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11):98-102.
【关 键 词】农民阅读;乡村振兴;阅读服务;全民阅读
【作者单位】张政,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吉林大学文学院;陈莹,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8.005
以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一直是我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此背景下,农民阅读服务作为我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新政策引导与新时代考验。
农民阅读服务在本质上是以农民为受众的信息传播活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农民阅读服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开展工作,提高广大农民参与阅读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农民自觉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和践行者。虽然农民阅读服务在既往工作中对农民阅读权利和文化权利起到较强的保障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民阅读服务依然是我国全民阅读推广的“薄弱”环节,“公共阅读”仍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一大软肋。从全面推进的角度来说,“三农”在任何一个维度上的短板,都会影响乡村振兴的进程。因此,探讨如何以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农民阅读服务彰显农民阅读权利和文化权利,有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建设。
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启农民阅读服务新篇章
從文化强国战略的部署,到“农家书屋”工程在农村行政村的全覆盖,再到“全民阅读”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书香中国”等一系列文化建设项目,农民阅读服务一直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备受重视。在“十四五”时期,做好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交汇和过渡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当前,我国广大农民正在迎接由网络技术普及所带来的信息化生产生活方式,有学者认为,对于乡土中国来说,今天近乎是后工业化或者后现代意义上智能化时代的发生[1]。在此背景下,我国农民阅读服务工作也将继往开来地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
1.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下农民阅读服务的价值
农民阅读服务很早就被作为解决我国广大乡村地区文化问题的有效途径。国家在全面部署脱贫攻坚战期间,提出了“文化精准扶贫”“扶志扶智”等多项针对乡村文化扶持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2]。农民阅读服务既能提升农民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学习能力,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重塑乡村文明,又能为农民就业和生产提供产业知识与技能,提升其就业和创业水平,是一条变“外援性”扶贫为“内生性”扶贫的“治本”之路。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时期,解决乡村文化问题已经不再以“辅助”或“内化”的方式呈现,而是开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因此,农民阅读服务在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中将肩负更艰巨的文化扶贫任务,既要深化文化帮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也要拓展阅读服务,对接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
2.社会信息化发展中的农民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的逐步升级,全民阅读日渐兴盛。目前,我国的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城乡差别逐渐缩小。截至2021年6月,我国城乡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缩小至19.1个百分点,农村网民已达2.97亿人次,农民数字化阅读的接触率持续增长[3]。对农民阅读服务来说,社会的信息化发展为农民阅读服务提供了新的阅读推广空间、多样化的阅读推广模式以及海量的阅读服务资源。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社会信息化发展中的农民阅读得到了足够的重视。文化和旅游部出台的《“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指出,要以全民阅读和全民艺术普及为建设方向,不断丰富数字资源总量,创新数字资源样态,提升数字资源建设质量,打造全民阅读和全民艺术普及资源库群。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机构的智慧化服务与管理,强化服务数据采集,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对接水平[4]。可见,智慧化服务和管理既是当前农民阅读服务有效针对农民阅读需求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对接新阅读空间、推广模式和服务资源的基本路径。
二、当前农民阅读服务面临的挑战
我国虽然在2012年实现了“农家书屋”工程在农村行政村的全覆盖,但是,农民群体阅读意识不强等因素依然存在,阅读资源的利用率偏低说明农民阅读服务并没有与服务群体建立起良好的交互关系。当前,我国数字媒体发展迅猛,移动数字技术与设备逐渐普及,数字内容形态层出不穷,支撑农民阅读服务的阅读资源不断增加,人们的阅读渠道持续拓宽。由此,阅读资源的传播环境也变得复杂而不稳定,加上农民群体的阅读习惯、偏好和形式等都有所改变,为农民阅读服务带来了新的挑战。
1.农民阅读意识不足
农民阅读意识不足问题是我国农民阅读服务工作深入推进的主要阻碍。农村传统文化的经验性和封闭性使得部分农民对已经形成的经验性文化模式比较依赖,如农忙时进行生产作业,农闲时休闲娱乐,他们主观上认为,在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并没有阅读活动的“空间”,因此对阅读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即使是有一定阅读意识的农民也需要加强引导,他们偏好工具类图书,对文化、价值观引导类图书的阅读意愿不强。在我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现代化生产者和建设者,对现代化农业农村相关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并掌握将成为现代化进程对农民的基本要求。因此,强化农民阅读意识,激发农民自身的阅读需求,是推进我国农民阅读服务工作的关键突破点。 2.阅读服务缺少针对性
在农民阅读服务工作中,国家相关部委开展顶层设计,各级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实践部署和监督,乡村“两委”则具体实施建立“农家书屋”等农民阅读服务工作的落实。这一过程从一定意义来说是无差别覆盖的,这也使得许多农民阅读服务的基层工作人员在具体实施上“无差别”,缺乏针對性和创造性的优质服务意识。
一方面,我国乡村公共阅读资源逐年增加,质量不断提升,类型也较全面地覆盖了农民农业生产、社会交往和精神文化等各个方面,但部分农民在不同类型阅读资源的认识和利用上仍存在不足。农民本身在辨别阅读资源效用的主动性和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农民阅读服务工作人员对此没有针对性引导,导致部分阅读资源利用率偏低,影响不同类型阅读资源对农民自身发展的效用。另一方面,阅读服务工作人员缺少针对所辖乡村特殊阅读需求的认知。在“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上重复堆叠,既无针对所辖乡村的阅读需求调研,也无阅读资源的整合,导致农民阅读服务内容千篇一律。这不仅有碍农民阅读服务优质内容的形成和输出,还可能导致农民阅读服务流于表面,无法真正成为有效推动全民阅读发展的驱动力。
3.专业服务人才短缺
农民阅读服务工作的内容既要满足农民的阅读需求,也要解读国家政策,在服务输出内容和形式上须具备一定的吸引力。因此,农民阅读服务工作对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不仅要依照国家相关政策展开工作,还要对技术和管理岗位人员的工作进程进行有效监督。
一方面,我国农民阅读服务的工作人员基本由村干部担任或兼任,主要负责阅读服务的基础建设和政策宣传工作,极少有专门的阅读服务工作团队,这种简单的人员构成无法满足当前农民阅读服务的专业性和现代化需求。如在数字化阅读推广渠道的建立上,需要配备相应的网络技术、图书情报、数字传媒等专业人才和管理人员。而村干部在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管理和运营知识上的欠缺,可能会导致数字化阅读平台无法构建,阅读资源无法有效触及农民等问题。另一方面,农民阅读服务的专业化阅读推广活动需要高校、图书馆和文化馆等相关机构的支援。但这些机构的专业人员和团队有限,推广活动的针对性和专业性较强,在时效性与长效性上有一定局限。
4.对数字信息的甄别能力不足
在进行数字阅读时,农民会倾向于选择能够缓解精神压力的休闲娱乐性信息,在阅读习惯上偏向能够利用农忙闲暇之余浏览的简讯、短视频等,而对技能学习和文化素养提升的信息选择相对少。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数字信息只是一种类似于电视节目的娱乐资源,吸引他们的是信息传播的新颖形式和信息内容的消遣性。网络上海量的数字阅读资源良莠不齐,大多数农民因缺乏对有效信息的甄别能力而经常接触一些无效用的信息,甚至是“垃圾信息”,严重影响了农民的阅读质量。
三、优化农民阅读服务的建议
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2019年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84.4%,较农村居民的73.2%高11.2个百分点[5]。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农村居民的图书阅读率为49.9%的,较城镇居民的68.3%低18.4个百分点[6]。对比以往城镇居民的阅读数据,我国城镇居民在不同介质阅读率和阅读量的数据逐渐缩小,说明我国农民阅读服务已有一定成效;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农村居民的阅读率和阅读量不仅相对较低,而且2020年农村居民图书阅读率较上年只增长了0.1个百分点,说明当前农民阅读服务仍然有进一步突破的可能。特别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我国农民阅读服务在强化农民阅读意识、专业团队打造、优质服务输出和数字化阅读推广等方面都有创新发展的可能。
1.强化阅读意识,提高阅读服务的针对性
强化农民阅读意识是优化农民阅读服务的起点。阅读意识的培养既要以阅读知识为分界,择取不同角度激发农民的阅读意愿;也要通过了解、认知、感知和参与等步骤,循序渐进地引导农民与阅读服务互动,使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相关部门需在激发农民的阅读意愿,掌握其阅读习惯后,进一步优化阅读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提高阅读服务的针对性。
首先,激发农民的阅读意愿。对于阅读知识基本无掌握的农民,应先补齐其阅读知识的基本水平,让其意识到阅读有辐射生产生活的强大能量,继而激发其阅读意愿。比较好的切入角度是从农业知识促进生产致富的方向对其进行“阅读有用”的引导,可以组织相关普及活动促进他们对“阅读能量”的理解。对于具备阅读知识但存在阅读观念问题的农民来说,应提高其对不同类型阅读资源的认识,可从阅读形式入手,选择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输出不同类型的引导类阅读资料,在扭转其阅读观念的基础上,普及现代化意识和现代化知识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其次,引导农民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激发农民阅读意愿后,不能操之过急,要让农民通过了解、认知、感知和参与等步骤进行阅读活动,继而对不同类型的阅读资料产生阅读意愿。在这一过程中,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跟踪服务农民的阅读需求,从内容、形式等不同角度做好阅读偏好调研,结合农民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需求,有针对性地让其了解、认知、感知不同领域的阅读资料,为其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使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2.引进相关人才,构建专业阅读服务团队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视野下,农民阅读服务的工作更加繁复,不仅要引领农民自我发展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还要引导农民应对数字化阅读渠道拓展带来的数字信息相关工作。只是依靠乡村“两委”,以及省、市、县的相关文化推广机构,已经无法完全应对当前农民阅读服务的工作内容。因此,引进相关人才、构建专业阅读服务团队势在必行。各级地方政府应积极与相关高校建立合作,加大对农民阅读服务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增加工作人数,具体可采取定向培养、产教融合等人才培养机制;也可以联合网络平台扩大农民阅读服务工作的影响力,吸引和招募技术和管理领域的骨干人才,如在新媒体平台上联合网络主播进行“跨界”宣传等。 3.以优质服务为创新点,优化农民阅读知识水平
在加强对农民阅读需求的了解、打造专业技术和管理团队运营的基础上,农民阅读服务应更加注重优质服务的输出,提升阅读服务与农民的互动。只有优质服务的不断创新,才能持续激发农民的阅读意愿,培养其良好、有效的阅读习惯,优化农民阅读知识水平。
首先,加强阅读资源库的建设。没有充足的阅读资源储备,优质服务便无从谈起。“农家书屋”要丰富与农村经济相关的养殖和种植户的书刊资料,并实时更新实用性强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发明等读物;同时,结合国家相关政策的引领,更新符合当代农民精神生活需要的读物,使农民在思想上紧跟我国社会发展的步伐,具备文化自信。
其次,有跨越式的服务创新意识。一是跨出“上对下”的阅读灌输思维,在阅读推广中避免宣讲式的知识普及,阅读服务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更具针对性,易于農民理解。二是紧跟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重视对农民正确价值观和文化观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文化自信。
4.以数字阅读形式为突破点,加强阅读服务辐射力
农民阅读服务在丰富阅读资源的基础上,还应注重以阅读资源输出样态为突破点,拓展阅读服务输出渠道,加强农民阅读服务的覆盖面和辐射力。当前,我国广大农民的阅读偏好和阅读接受等方面受到新媒体的影响,相比纸质阅读时代,新媒体的信息出版形式已经成为影响阅读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农民阅读服务的内容输出应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和Vlog等网络社交工具,对阅读内容进行多元化展现。如通过听书、书影共读等形式,利用VR/AR等数字媒体技术丰富“农家书屋”的阅读场景等,既兼顾个体阅读和群体共读,又拓展阅读输出渠道。在对这些优质内容进行共享推广时,也应符合“大力推进全民阅读推广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载体创新”的要求[7],在加强农民阅读服务覆盖面和辐射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民与农民阅读服务的互动。
|参考文献|
[1]赵旭东. 信息社会的发生与乡土中国的文化转型[J]. 思想战线,2021(4):42-55.
[2]习近平. 摆脱贫困[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3]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1.
[4]“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EB/OL]. (2021-06-10)[2021-07-02]. http://www. gov. cn/zhengce/zhengceku/2021-06/23/5620456/files/d8b05fe78e7442b8b5ee94133417b984. pdf.
[5]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EB/OL]. (2020-04-20)[2021-07-02]. http://www. nationalreading. gov. cn/ReadBook/contents/6271/414891. shtml.
[6]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EB/OL]. (2021-04-25)[2021-07-02]. http://www. nationalreading. gov. cn/ReadBook/contents/6271/430421. shtml.
[7]张静. 移动阅读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民阅读策略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11):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