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开庭。”
苏志文震了一震,猛然抬起头。审判长生得女生男相,连声线都有几分粗犷。大概昨夜没睡好,眼睑下面一抹隐隐的青灰,声音里透着说不出的倦怠。当然,也有可能是睡得太好了。苏志文促狭地想。
第二法庭有点大,显得空旷。审判席上坐着三个人,两男一女,端凝肃穆的黑色法袍,远远看去,像是钉在法椅上的巨型标本。
审判台右侧的原告席坐着个清瘦的女人,一直埋头认真研究手里的资料。对面的被告席完全是严阵以待,正襟危坐三人:藏青西装的律师,以及原告的兄嫂。
下面的旁听席稀稀拉拉,连苏志文在内占着五六个座位。
苏志文只知道这是一桩妹妹起诉兄嫂的遗产纠纷官司,涉及到他们公证处十五年前出具的一份遗产公证书。老李就是当年在那份公证书上签字的公证员之一。
案件是第二次开庭,法院很慎重,从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特意商请相关公证人员到庭。苏志文完全是被老李拉来打酱油的。
老李说,“作为公证处的分管领导,你有必要熟悉了解关心我们的工作。”
老李现在是公证处一把手,跟苏志文亦是私交不错的老同学。
原告开始陈述,声音淡定冷静,听来有几分耳熟。苏志文看向原告席,她低着头,长发挽起来绾在脑后,松松别着一只黑色树叶状发夹。侧影倒有几分秀气,特别是嘴唇,小巧而饱满。苏志文心跳起来,有血液加速涌向心脏的感觉。她的唇角外侧有一颗黑痣。他知道是她。
有几年没见了?六年还是七年?从街道调到商务局,每天不是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数不清的饭局,谈不完的项目,他把她忘了。没想到,刚到司法局上班的第二天,就遇上了。
她还是那么瘦,轻薄得像一缕细长的影子,一径地低著头,跟从前一样,不大看人的。
十一月底的天气,苏志文兀自觉得手心出了一层汗。
老了,到底老了。眼角,眉梢,连耳垂那儿都爬着皱纹,只是还是爱美,大冷天的穿着黑呢长裙。他记得她偎在他怀里说过,她是一年四季爱穿裙子的女人。她还说自己嘴角的痣是“疾苦痣”,位置生得诡异,是命运多舛之相。注定一生疾苦,飘零如落叶。
她叫什么名字的?对了,阿特丽切。她屋里有许多诗集,《神曲》、《叶赛宁诗选》,等等。扉页上一律写着,购于新华书店。某年某月某日。阿特丽切。
他问她,阿特丽切是谁?她呵呵笑着说是我啊,我的笔名。然后,她两眼发亮地跟他谈起雪莱、黑塞、米沃什、里尔克、聂鲁达、辛波斯卡,许多他连听都没听过的名字。
从那以后,他一直把她称作阿特丽切。
苏志文几乎不敢看她,说不出什么滋味,手指下意识地在裤袋里摸索着一支烟,抽出来又推了回去,反复如此。只有他知道,她的黑白格子厚外套里包裹着一具好身体,柔软暴烈,灵巧狂热到不可思议。
从前有人说过,她瘦却性感,身上有情欲的味道。
苏志文仔细捕捉着她念的每一个字,终于弄清了缘由。十五年前,母亲去世前留下一份遗嘱,老街上的祖屋作为遗产留给兄妹二人。
事实上,母亲病重卧床的两三年,一直是她服侍和照料。三年前,祖屋那一带动迁,补偿给他们家两个小套,总共150平米。兄嫂住一套,侄子一家三口住了另外一套。等她知道时,他们已经装修完毕,喜气洋洋地乔迁了新居。
妹妹一怒之下,把兄嫂一家告上了法庭,要求退还属于她的房产。第一次开庭时,她提交了母亲的遗嘱。被告质疑遗嘱的有效性,指出他们的母亲根本不会书写。
没过多久,她又向法庭提交了一份遗嘱公证书。他们的母亲生前在两位公证员的公证下,将位于老街的唯一一处房产留给儿子和女儿共有,院子里的紫薇树是女儿栽种,归女儿所有。
老李告诉苏志文,“十五年前的这份公证书,我真有印象,因为从来没有人将一棵树,如此郑重其事地写进遗嘱的。这个女人,真是有意思。”
“没有调解吗?”苏志文问。
“法院倒想调解,妹妹坚决拒绝。”
苏志文暗暗点点头,这倒符合她的性格。
十多年前,他所在的国营企业破产,因为是学校分配的大学生,又有点职务,所以被安排到街道工作。跟在老唐后面负责信访,第一个走访的上访户就是她。
那时候她三十出头,苏志文也不过三十五六。他对上访的人群完全没有概念,他更不能理解一个三十岁的还算年轻的女人,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上的什么访。
“上访不需要理由。”老唐说了一句很哲学的话。
“要照这么说,我也应该去上访。”苏志文心情郁闷,在两千多人的绞丝厂,好不容易熬成最年轻有为的副厂长,曾经令周围多少亲朋好友眼红羡慕。谁能想到有一天被发配到巴掌大的街道,每天接触的不是婆婆妈妈,就是家长里短,收入跟临时工差不多。
“你不会的,你跟她不一样。”老唐看了他一眼,笑眯眯地说,“老天要人吃些亏,不受着能咋办。当真拗着?当真搬起石头砸天?那些喜欢搬石头砸天的人,回回砸着的不都是自己。再说了,吃亏是福,这回亏着你,说不定下回就补给你了。有些人性子硬,钻进牛角尖就出不来……”
那一回,他们骑自行车去的她家。她刚搬到城北的莲花巷57-6号,街道好不容易协调下来,给她住的一间一厨。
他们推着自行车在城北一带转了半个多小时,才看到蓝底白字的“莲花巷”标牌。脚下已是这个城市的最北端,再往前就是防洪大堤。刚刚下过雨,巷弄逼仄狭窄,碎石路面低洼潮湿。老唐领着苏志文,在莲花巷的红砖乌瓦间七拐八绕的,路过三口水井,十几条打架的野狗,三两个在秋阳下打盹的老人,以及一些破败枯萎的丝瓜架扁豆藤。
老唐说,“到了。”
房子是那种老式的连排平房,暗红色窗框已经油漆锈迹斑斑,用手一摸,腐蚀的铁屑大片大片剥落。水泥窗台上搁着几枚风干变硬的尖椒,以及两三瓣萎缩米白的蒜头。 门开着,大白天也是黑漆漆的。老唐随手拉了拉门边的灯绳,她迎了过来。
这是一个十来平米的小房间,房内陈设简陋整洁:靠墙放着一张单人床,铺着平平整整的格子床单,那种集体宿舍的蓝白格子。床对过竖着一只老式高低橱,橱上有台电视机。单人床右侧靠墙放着一只深栗色木沙发,除此之外就是窗户跟前的一张褐色的旧桌子。
苏志文坐在木沙发上,无聊地看着地面。水泥地拖得发白,一片寂寥的白。
只有墙角一盆油绿肥美的绿萝,是屋子里唯一的亮色。
她说,“来了?”
老唐说,“呃,来看看。”
苏志文有种奇异的感觉,老唐和这些上访户之间有某种神秘的联系,就像动画片《猫和老鼠》里的汤姆和杰瑞,既相互对峙,也相互依存。说不好,但是第六感告诉他,他们之间有一种基于熟稔和了解,而衍生出来的信任。
“住得怎么样?”
“你看到的,还不是糊弄糊弄我们这些人。这房子漏风漏雨,打发要饭花子的。”她双手紧张地比划着,像是撕扯着空气中的什么东西。
借着灯光打量她,窄小的杏仁脸算得上白净细腻,不说话倒也秀气。一说话就神情激烈,一副与全世界为敌的样子,连尖削的鼻梁两侧分布的雀斑,也跟着张牙舞爪起来。
这是个外柔内刚的女人,他这么想着,趋到桌子跟前。桌上放着一面镜子,几样女人用的护肤品,还有一摞书本纸张。最上面摊开着一张白底淡绿杠的信纸,他弯腰去看。一封手写信,圆珠笔,笔迹凌厉,抬头三个字“区政府”,冒号。
他不自觉地咧了咧嘴角,倒真是字如其人。举报信的大意是:1998年9月,她所在的针织厂改制,下岗工人到区政府静坐。工人推选了十个代表与政府对话,她在厂里是个什么班组长,被推為代表之一。但凡这种静坐,不过是为了谈条件,总之其他九个人很快都被一一说服了,要不然得了经济实惠,要不然解决了岗位需求。很多人尝到一点甜头也就散了,都要养家糊口呢。只有她毫无通融余地,坚持要那些脑满肠肥的蛀虫下台,法办。
事情于是不了了之,她跑了一阵子,到处反映情况,终于也打了退堂鼓。接下来,用她话说,就是倒霉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租个小门面开超市,一年不到,一把火烧光了。生意不敢再做,找到一份服装厂的工作,下夜班的路上还被车撞了。肇事者跑了,躺了几个月医院,花光了所有积蓄。没过多久,母亲过世,哥哥的儿子要结婚,她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
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到处上访,她认为所有的遭遇都是那些“脑满肠肥的蛀虫”在报复她。他们害她失去工作,他们制造火灾和车祸,他们想要她永世不得翻身。
一开始,苏志文觉得好笑,跟街道那些人说的一样,她是一个偏执的,似乎是有被迫害妄想症的女人。读到最后,他一点也笑不出来,只感到心沉了下去。
第一次见面,他跟她几乎没说上一句话。
苏志文猫着腰走出法庭,外面是个长长的走廊,走廊尽头是一排玻璃窗。
他站在窗前点了一支烟,烟瘾完全是那些年在街道负责信访,经常熬夜熬成的。玻璃窗里映出他的脸,都老了,眼袋像酒盅一样,额上的发际线已退无可退,头顶则是日益稀薄,俯看一定像有一圈神光在照耀。
街道不大,上访户倒有十来个,涉及拆迁、下岗、就医,以及一些让人想都想不到的问题。这些上访户也分类别,有的喜欢隔三差五跑街道或者区政府,要求得到满足或者基本满足之后,也能消停一阵子。有的人比较麻烦,喜欢跑市政府省政府,甚至更远。
老黄说她属于后者。他叹了口气,“她父亲也是老上访户,跟邻居为了点地基纠纷,输了官司就到处上访。”
“后来呢?”
“生病死了。死就死了,呃,连上访的爱好都遗传给姑娘了!”
苏志文愕然。该怨什么呢,怨那些多米诺骨牌一样的悲剧事件?怨性格?还是童年阴影?
她性格捉摸不定,有时候好说话,有时候简直毫无通融余地。半年不到的时间里,老唐带着苏志文已经到市政府接过她两次,到省城接过她一次。
老唐说,“那些老上访户比你还熟知时事政治,知道市里来什么政要了,省里要开什么会了,赶集似的一窝蜂地赶过去。我们的任务就是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想方设法去拦去劝阻。劝不住拦不住,只得劳民伤财去找去接。”有一年寒冬腊月,没几天就过年了,他们还在外面没头苍蝇似的找人。
刚做信访,苏志文每一天都想辞职走人,慢慢竟也坚持了下来,他也不知道为什么。
他没想到的事情有很多。他后来知道,她竟写过诗,正儿八经地做过诗人的梦。
她的高低橱上有个专门搁书的格子,推开生涩的玻璃小门,里面除了《神曲》、《奥德修纪》、《叶赛宁诗选》,还有许多其他诗人的作品。他都不记得名字了。起初,他以为不过是做做样子,装装门面,就像她给自己取个阿特丽切的笔名一样。
有一天,他在那些书里看到一份泛黄的油印诗刊——《远方》,16K,5页。封面上是幅线条简洁的钢笔画:一条无限延伸的路,路的尽头是一些树和人影子。
打开来里面是墨迹斑斑,好多字迹已经氤氲不清。他翻了翻,其中有首名叫《紫薇》的小诗,作者是阿特丽切。
记得第一次见到你
也是在这样一个寂静的秋天
远远地从沉沉的灰雾里
我看见你紫色的身影
于是我,便走近了你
你只是颤动着你馥郁的花枝
沉默着不肯给我任何答案
今天,我又来到你的身边
你仍是给我以无语的缄默
但,我却送你一个灿烂的微笑
你好啊,紫薇。
一九八九年八月十四日。
他惊讶地问她,“你写的诗?”
他记得她正在扫地,抬头看了看那些纸,眼睛闪烁了一下,又低下头,淡淡地说,“上辈子的事。” 1989年,十六七岁,真是上辈子了。苏志文碰巧知道紫薇这种植物,他家附近的公园有许多紫薇树。树皮光滑如赤身裸体,尤为特别的是,伸手轻抚树皮,整个树身就会激烈地颤抖。树上有枚卡片,写着:紫薇,又称痒痒树,只要轻轻触碰树皮,就会颤抖不止,因其树干对振动十分敏感。
那天他们说了好些话,她说起高中时那个昙花一现的“远方诗社”。她跟前夫就是在诗社认识的,虽然这样,他们的婚姻也只持续了不到一年。
她说到他,语气淡淡地,“他有本事,考走了。”
苏志文翻了翻那册诗刊,里面有好几个名字,他想问她,他是哪一个,想想又算了。其实是怕她发作。
有一阵子,区里好多人都在传,说她要求政府给她找个男人。这个男人要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有文化有风度。有人说她是以前夫为标准找的,那个人考到苏城某机关以后,据说混得春风得意。也有人说,她看上了某机关的一个小干部,经常在他上下班必经的桥上等待,打扮得花枝招展,大雪天穿着裙子,披着朱红的流苏披肩,痴情得了不得的样子。
听过这些闲话,苏志文再面对她,竟有些不自然的感觉,说不清是什么滋味。他的脑海里竟会出现这样一个场景:纷飞的大雪,黛青的石桥,披朱红的流苏披肩,孤独地守在桥下的阿特丽切……
他跟她接触多起来,街道帮她联系了一份工作,社区敬老院的服务员。
她干了不到一个星期,就辞了。他得知消息后,打了一下午电话,她都不接。他气恼地跑去莲花巷,大有兴师问罪之意。
她看到他,知道他要说什么,自己却先哭了起来。
苏志文慌了,以为她在敬老院受了什么天大的委屈。
她抽抽噎噎地说,“那个地方我一天也不能待了,比地狱还可怕。你没看见呢,帕金森,瘫痪卧床八年,褥疮烂成了洞,看到骨头。那个得阿尔茨海默症的阿姨,呃,天哪,经常把大便搅到饭盆里。你不知道,你没看到,衰老、疾病和孤独真的比地狱还可怕……”
“好了,实在不想去,就不去了。”苏志文笨拙地说。
“像我这样的人,无家无业,无儿无女,将来也肯定要到那样一个地方去。”她还在哭,声音小了,像小动物的呜咽。
苏志文不知道说什么好,安慰似的轻轻拍拍她的肩。就那样,她顺着他的手靠了过来,他们肩靠着肩坐了一小会儿。
可能也不过三两分钟,苏志文却觉得像有三两个小时那么久,他僵硬着身体,听着肩膀那儿传来渐渐轻微的抽泣声,以及不断抽面纸的嗤啦声。他以为会发生点什么,但是没有。她很快站了起来,轻快地理了理裙子,露出一个羞赧的微笑。
他也竭力装出一个很自然的微笑。她坐过的地方,有一张皱巴巴的纸。纸上有三行字,是她写的:
从我,是进入悲惨之城的道路;
从我,是进入永恒的痛苦的道路;
从我,是走进永劫的人群的道路。
他看着,沉默了一会儿。
那之后,不知不觉地,他们之间也有了一点默契,她不像以前那么抗拒他了。但是跟她唯一的一次肌肤相亲,至今让他觉得迷茫。
记得正好是冬天往春天走的季节,住校的儿子周末回来,他下班路上买了只儿子爱吃的烤鸭。接到老唐电话,有人报信说她准备出门,有可能又到哪儿上访。他拎着烤鸭就直奔莲花巷,她正在灯下做晚饭,厨房里升腾着白色的水蒸汽。她没说什么怪话,倒招呼他们一起吃晚饭,苏志文拎去的烤鸭摆了一只盘子,她又拿了一瓶酒。喝到一半,老唐被麻将搭子三缺一喊走了。他喝了两杯不肯再喝了,没想到她那么能喝,喝得热起来脱了高领毛衣,只剩一件低领薄衫,领口开得很低,露出颈下雪白的一片。
想不起是谁先解了谁的衣服,他们一起撕扯着睡到她的单人床上,他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就一下子滑进她的身体,那么柔软和滚烫,不由分说地把他点燃了。他没有想到,她瘦弱的身体原来那么美妙,蕴藏着无穷的激烈能量。后来,他们大汗淋漓地倦卧在一起,他才顾得上去探寻她的眼睛,她也在看他。她的发结散了,披拂在枕上,黑得像绸缎,映着眼睛里火烧云一样的绮丽……
这么久了,他竟还记得那种感觉,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苏志文向来有女人缘,在企业里接待客户免不了逢场作戏。甚或后来发生的露水情缘,偶然动心,与初恋的鸳梦重温,却都没有让他留下如此奇异的感受。他无从解释,大约因为是她,只有她,才是如此犯忌,如此的不可思议。
不知何时外面飘起了萧瑟的冷雨,站在十层楼的窗前,无端觉得寒意入侵。楼下草坪有几处泛着苍黄,不知道是枯萎还是烧焦留下的痕迹,总之显得潦草和难过。一只野猫跃过草坪中间的灌木丛,向一株棕榈树上攀去。不远处,隔条巷子就是一个很大的菜市场,他闭着眼睛也能看到那些杀鸡宰鹅的,那些卖蔬菜卖水果的,那些终年埋头剖鱼剁肉的。他仿佛还能看到那些乞讨者,一个没有下肢的,一个没有双臂的,他们长年守着那条路口,一张黄纸板,一只碗……
他默默站着,香烟屁股烫着了手指,他欠身扔进墙角的垃圾桶,复又悄声走进法庭。
庭审进行到了法庭辩论阶段。遗嘱公证书被证明是合法的,剩下就是房产的分配问题了。
她扬了扬手里的民法通则读本,十分淡定地说,“我都研究过了,法律规定共有,就是共同所有,如果没有特别规定,就是平均分配。我要求退还属于我的75平米的房产。”她略顿了顿,又说,“对了,还有我的紫薇树。”
她嫂子的脸色早就涨成了猪肝紫,要不是旁边的律师几番劝阻,想必她早就破口开骂了。这会子,愤怒积攒到了一定程度,终于阔绰地发泄出来,只见她胸脯前倾,扑在桌面上,惡狠狠地说:“你做梦,75平米!嫁出门的姑娘泼出门的水,凭什么给你75平米?”
她兄嫂都比她胖两三圈,厚墩墩地坐在被告席上,像墙。她哥哥从头到尾几乎没怎么说话,漠然地一会儿看看自己妻子,一会儿看看自己妹妹。
审判长问原被告双方愿不愿意调解。 被告席上三人互相看了一眼,律师说,“我的当事人愿意接受法庭调解。”
审判长又看向原告。她坚定地摇摇头,“不愿意。”
代理律师清了清嗓子说,“原告诉求中的紫薇树,我的当事人在搬家前卖给了园艺公司,售价八百元。”
她看了看她哥哥,又一次坚定地说,“我只要我的紫薇树。”
律师无奈地耸了耸肩膀,屈起右手中指轻叩桌面,“请问原告,十五年前的公证书,为什么现在才主张权利。”
“你问他,问她啊!”她指着自己的哥哥嫂子,笑微微地说,“十五年前,他们宝贝儿子要结婚,把我赶了出去。他们说得好听,哪天存够钱买了房,就接我这个姑奶奶回家。我一直等着呢。”
那时候,她经常到处跑,他劝过她, “别再到处跑了,弄个正经日子过过。”
她坐在桌子前面,绞着手指,也是这样笑微微地说,“我向前走是堵墙,向后走是堵墙,向左走是堵墙,向右走也是堵墙,我无路可走,怎么办呢?”
“好好地找个工作,再找个人成个家。”
她扫了他和老唐一眼,愤慨地瞪着眼睛,指着他们问,“你,你,我请问你们,会不会爱上我?”
苏志文和老唐都哈哈大笑,爱这个词,确实有点好笑。
那个春末的晚上,他从她家里出来,夜晚的冷风一吹,他清醒过来。他慌得要死,他自己也没想到,竟上了她的床。他怕她缠上他,赖上他。他想到,她一直想要找个正经工作的男人,会不会今晚就是她投下的诱饵。
他设想了种种可能,她会到单位告他,或者写信举报他。他应该怎么办,说她一向喜欢胡言乱语,说她对他怀恨在心,说她妄想症发作?即使没有人相信她,风言风语也足以令他难以抬头,这好像比嫖妓更令他难堪,人们会怎么想,竟然看上那样一个女人?
他忐忑了很多天,却什么也没有发生。
他好长一段时间不敢去莲花巷,不知道怎么跟她照面,幸而她那边风平浪静,消停了好些日子。
他开始悄悄想办法调换工作岗位。
九月底的时候,他们说她一个人去了车站。他和老唐着急慌忙赶到售票处,一了解,她竟然坐上了去北京的长途汽车。苏志文和老唐十万火急赶往北京。她就坐在出站口的长椅上悠然等着他们。她笑微微地说,“要我跟你们回去可以,陪我爬次长城。”
苏志文没敢抬头,几个月没再见面,她对他一切如常,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又好像成了他的自作多情,人家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老唐想了一想说,“好,答应你,去爬长城。切,北京来了七八趟,长城长成什么样不知道。”
第二天,他们起了个大早去爬长城,她显得有些安静,他也没怎么说话,从头到尾都是老唐说话的声音。那天风有些大,她穿了件白毛衣,头发不时地被吹拂到脸上,闪烁着许多光的影子。
她背着老唐,悄声对他说,“你不是说,读北岛的诗应该站在长城上。”
苏志文被她惊呆了。他是跟她说过这样的话,大学时他喜欢过北岛的诗。他没想到,她会因为这个,拉着他们来爬长城。那一刻,他觉得自己耳朵根都红了。从小,一发窘,他就是耳朵根发热。
从北京回来不久,他和老唐又商量着帮她联系工作。区图书馆需要临时工,做些整理图书,装订期刊之类的杂事粗事,他觉得倒也适合她,为此,他甚至动用了一点私人关系。
后来,区里动人,他如愿调到商务局,还提了一级,副局长。人不算老,四十出头,正值壮年,换个新环境,空气都新鲜了,重新有了踌躇满志的感觉。他负责招商引资,经常北上广地跑着,策划签订洽谈着许多连自己都觉得天花乱坠的项目,开不完的会,赶不完的饭局。他渐渐忘记了过去,忘记了莲花巷发生的事情。
偶尔地,他会不经意地听到她的消息,他们说她现在老实多了,到底岁数大了,图书馆是她做得最长的一份工作。
苏志文眼前闪过那本泛黄的诗刊,封面上那两个字油印的斑驳黑字:远方。他知道她骨子里还住着一个诗人。
男人们还是喜欢拿她开玩笑,说她肯定暗恋某个人,要不然不会一直不结婚不成家,长得又不难看。另一个人添油加醋地说,“从前,她提出要政府给她一个男人,这个男人要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我们区里领导在大会上说了,谁愿意跟她结婚,帮助区里解决后顾之忧,政府一是提拔,二是重奖。”
这个段子太好玩了,一桌人哄堂大笑,苏志文也跟着笑。
他笑过之后,心里有点恨她,为什么不能过份安生日子。那时候老跑莲花巷,经常会看到站在梧桐树下招徕生意的暗娼。他甚至想,这些女人也是人,自古笑贫不笑娼,谁不是在找快乐,谁不是心甘情愿被生活俘虏,甚至义无反顾地往那放纵和堕落的路上走。为什么她不可以?生活重要的不是诗和远方,重要的还是眼前的苟且。
果然,没过多久,他就深刻领悟了“苟且”这两个字的意思,真的是只顾眼前,得过且过。
他发现妻子跟舞搭子跳上了床,闹出些风风雨雨。男人总是这样,自己在外面阅尽繁华,妻子绝不可以红杏出墙,他几乎已经下了离婚的决心。生活有时候就是那么戏剧化,急管繁弦,急转直下,妻子查出了重病。他不能坐视不管,总还是情没断恩未绝,只得先尽起丈夫的责任。前后一折腾,花光了所有积蓄,妻子保住了一条命,从鬼门关上走了一遭。他算是陪着她,参悟了一回生死。
他不大敢想那段日子,但他能感觉到生活给予的打击,并因此投射下来的阴影。重病后的妻,像变了一个人,经常去七八十公里外的寺庙礼佛,在家也是念经持咒。他怜惜她,其实也是怜惜自己,过了五十岁,生活漏洞百出,健康更是漏洞百出,连酒都不敢喝了,他现在一喝酒手就抖。他劝解自己,算了,不要折腾了。
也就是这么着,考虑到要照顾家庭,他从重点经济部门出来,到了司法局。他想过有一天,他们会见面。但是,他没想好再见面该跟她说什么?她应该会记得他吧?
他正在胡思乱想,她的目光忽然朝旁听席上扫了过来。跟以前一样,她眼神飘飘的,空空的,像是什么也没看到,又像是已经看透了这一切。
后排有一男一女在低声嘀咕,男的说,“这女人真怪死了,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跟75平米的房产比起来,一棵树算个屁啊。”
女的说,“大概这棵树对她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吧?要不然还是为了钱,八百块钱也是钱啊。”
审判长磕了磕法槌,疲倦地说,“现在宣判……”
判决书递到她面前,她郑重地签了字。他看不清她的表情,她应该高兴的吧。她赢了,她兄嫂被责令依法退还属于她的房产。
她拿着判决书,起身走到脸色铁青的被告面前,微笑着说,“哥哥嫂子,我不要房子,也不要钱。我只要我的紫薇树。”
第二法庭忽然變得很安静,没有人说话。她慢条斯理地收拾好东西,胳膊上挽着包,肩上披着朱红的流苏披肩,袅娜娉婷地向外走去。走过苏志文身边,她停了下来。她俯身看他,笑着说,嗯,连你也奇怪吧,就为了一棵树。
没等他开口,她转身走了。
不知何时,外面的雨已经停了,也可能根本就没有下。
责任编辑 何子英
苏志文震了一震,猛然抬起头。审判长生得女生男相,连声线都有几分粗犷。大概昨夜没睡好,眼睑下面一抹隐隐的青灰,声音里透着说不出的倦怠。当然,也有可能是睡得太好了。苏志文促狭地想。
第二法庭有点大,显得空旷。审判席上坐着三个人,两男一女,端凝肃穆的黑色法袍,远远看去,像是钉在法椅上的巨型标本。
审判台右侧的原告席坐着个清瘦的女人,一直埋头认真研究手里的资料。对面的被告席完全是严阵以待,正襟危坐三人:藏青西装的律师,以及原告的兄嫂。
下面的旁听席稀稀拉拉,连苏志文在内占着五六个座位。
苏志文只知道这是一桩妹妹起诉兄嫂的遗产纠纷官司,涉及到他们公证处十五年前出具的一份遗产公证书。老李就是当年在那份公证书上签字的公证员之一。
案件是第二次开庭,法院很慎重,从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特意商请相关公证人员到庭。苏志文完全是被老李拉来打酱油的。
老李说,“作为公证处的分管领导,你有必要熟悉了解关心我们的工作。”
老李现在是公证处一把手,跟苏志文亦是私交不错的老同学。
原告开始陈述,声音淡定冷静,听来有几分耳熟。苏志文看向原告席,她低着头,长发挽起来绾在脑后,松松别着一只黑色树叶状发夹。侧影倒有几分秀气,特别是嘴唇,小巧而饱满。苏志文心跳起来,有血液加速涌向心脏的感觉。她的唇角外侧有一颗黑痣。他知道是她。
有几年没见了?六年还是七年?从街道调到商务局,每天不是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数不清的饭局,谈不完的项目,他把她忘了。没想到,刚到司法局上班的第二天,就遇上了。
她还是那么瘦,轻薄得像一缕细长的影子,一径地低著头,跟从前一样,不大看人的。
十一月底的天气,苏志文兀自觉得手心出了一层汗。
老了,到底老了。眼角,眉梢,连耳垂那儿都爬着皱纹,只是还是爱美,大冷天的穿着黑呢长裙。他记得她偎在他怀里说过,她是一年四季爱穿裙子的女人。她还说自己嘴角的痣是“疾苦痣”,位置生得诡异,是命运多舛之相。注定一生疾苦,飘零如落叶。
她叫什么名字的?对了,阿特丽切。她屋里有许多诗集,《神曲》、《叶赛宁诗选》,等等。扉页上一律写着,购于新华书店。某年某月某日。阿特丽切。
他问她,阿特丽切是谁?她呵呵笑着说是我啊,我的笔名。然后,她两眼发亮地跟他谈起雪莱、黑塞、米沃什、里尔克、聂鲁达、辛波斯卡,许多他连听都没听过的名字。
从那以后,他一直把她称作阿特丽切。
苏志文几乎不敢看她,说不出什么滋味,手指下意识地在裤袋里摸索着一支烟,抽出来又推了回去,反复如此。只有他知道,她的黑白格子厚外套里包裹着一具好身体,柔软暴烈,灵巧狂热到不可思议。
从前有人说过,她瘦却性感,身上有情欲的味道。
苏志文仔细捕捉着她念的每一个字,终于弄清了缘由。十五年前,母亲去世前留下一份遗嘱,老街上的祖屋作为遗产留给兄妹二人。
事实上,母亲病重卧床的两三年,一直是她服侍和照料。三年前,祖屋那一带动迁,补偿给他们家两个小套,总共150平米。兄嫂住一套,侄子一家三口住了另外一套。等她知道时,他们已经装修完毕,喜气洋洋地乔迁了新居。
妹妹一怒之下,把兄嫂一家告上了法庭,要求退还属于她的房产。第一次开庭时,她提交了母亲的遗嘱。被告质疑遗嘱的有效性,指出他们的母亲根本不会书写。
没过多久,她又向法庭提交了一份遗嘱公证书。他们的母亲生前在两位公证员的公证下,将位于老街的唯一一处房产留给儿子和女儿共有,院子里的紫薇树是女儿栽种,归女儿所有。
老李告诉苏志文,“十五年前的这份公证书,我真有印象,因为从来没有人将一棵树,如此郑重其事地写进遗嘱的。这个女人,真是有意思。”
“没有调解吗?”苏志文问。
“法院倒想调解,妹妹坚决拒绝。”
苏志文暗暗点点头,这倒符合她的性格。
十多年前,他所在的国营企业破产,因为是学校分配的大学生,又有点职务,所以被安排到街道工作。跟在老唐后面负责信访,第一个走访的上访户就是她。
那时候她三十出头,苏志文也不过三十五六。他对上访的人群完全没有概念,他更不能理解一个三十岁的还算年轻的女人,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上的什么访。
“上访不需要理由。”老唐说了一句很哲学的话。
“要照这么说,我也应该去上访。”苏志文心情郁闷,在两千多人的绞丝厂,好不容易熬成最年轻有为的副厂长,曾经令周围多少亲朋好友眼红羡慕。谁能想到有一天被发配到巴掌大的街道,每天接触的不是婆婆妈妈,就是家长里短,收入跟临时工差不多。
“你不会的,你跟她不一样。”老唐看了他一眼,笑眯眯地说,“老天要人吃些亏,不受着能咋办。当真拗着?当真搬起石头砸天?那些喜欢搬石头砸天的人,回回砸着的不都是自己。再说了,吃亏是福,这回亏着你,说不定下回就补给你了。有些人性子硬,钻进牛角尖就出不来……”
那一回,他们骑自行车去的她家。她刚搬到城北的莲花巷57-6号,街道好不容易协调下来,给她住的一间一厨。
他们推着自行车在城北一带转了半个多小时,才看到蓝底白字的“莲花巷”标牌。脚下已是这个城市的最北端,再往前就是防洪大堤。刚刚下过雨,巷弄逼仄狭窄,碎石路面低洼潮湿。老唐领着苏志文,在莲花巷的红砖乌瓦间七拐八绕的,路过三口水井,十几条打架的野狗,三两个在秋阳下打盹的老人,以及一些破败枯萎的丝瓜架扁豆藤。
老唐说,“到了。”
房子是那种老式的连排平房,暗红色窗框已经油漆锈迹斑斑,用手一摸,腐蚀的铁屑大片大片剥落。水泥窗台上搁着几枚风干变硬的尖椒,以及两三瓣萎缩米白的蒜头。 门开着,大白天也是黑漆漆的。老唐随手拉了拉门边的灯绳,她迎了过来。
这是一个十来平米的小房间,房内陈设简陋整洁:靠墙放着一张单人床,铺着平平整整的格子床单,那种集体宿舍的蓝白格子。床对过竖着一只老式高低橱,橱上有台电视机。单人床右侧靠墙放着一只深栗色木沙发,除此之外就是窗户跟前的一张褐色的旧桌子。
苏志文坐在木沙发上,无聊地看着地面。水泥地拖得发白,一片寂寥的白。
只有墙角一盆油绿肥美的绿萝,是屋子里唯一的亮色。
她说,“来了?”
老唐说,“呃,来看看。”
苏志文有种奇异的感觉,老唐和这些上访户之间有某种神秘的联系,就像动画片《猫和老鼠》里的汤姆和杰瑞,既相互对峙,也相互依存。说不好,但是第六感告诉他,他们之间有一种基于熟稔和了解,而衍生出来的信任。
“住得怎么样?”
“你看到的,还不是糊弄糊弄我们这些人。这房子漏风漏雨,打发要饭花子的。”她双手紧张地比划着,像是撕扯着空气中的什么东西。
借着灯光打量她,窄小的杏仁脸算得上白净细腻,不说话倒也秀气。一说话就神情激烈,一副与全世界为敌的样子,连尖削的鼻梁两侧分布的雀斑,也跟着张牙舞爪起来。
这是个外柔内刚的女人,他这么想着,趋到桌子跟前。桌上放着一面镜子,几样女人用的护肤品,还有一摞书本纸张。最上面摊开着一张白底淡绿杠的信纸,他弯腰去看。一封手写信,圆珠笔,笔迹凌厉,抬头三个字“区政府”,冒号。
他不自觉地咧了咧嘴角,倒真是字如其人。举报信的大意是:1998年9月,她所在的针织厂改制,下岗工人到区政府静坐。工人推选了十个代表与政府对话,她在厂里是个什么班组长,被推為代表之一。但凡这种静坐,不过是为了谈条件,总之其他九个人很快都被一一说服了,要不然得了经济实惠,要不然解决了岗位需求。很多人尝到一点甜头也就散了,都要养家糊口呢。只有她毫无通融余地,坚持要那些脑满肠肥的蛀虫下台,法办。
事情于是不了了之,她跑了一阵子,到处反映情况,终于也打了退堂鼓。接下来,用她话说,就是倒霉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租个小门面开超市,一年不到,一把火烧光了。生意不敢再做,找到一份服装厂的工作,下夜班的路上还被车撞了。肇事者跑了,躺了几个月医院,花光了所有积蓄。没过多久,母亲过世,哥哥的儿子要结婚,她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
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到处上访,她认为所有的遭遇都是那些“脑满肠肥的蛀虫”在报复她。他们害她失去工作,他们制造火灾和车祸,他们想要她永世不得翻身。
一开始,苏志文觉得好笑,跟街道那些人说的一样,她是一个偏执的,似乎是有被迫害妄想症的女人。读到最后,他一点也笑不出来,只感到心沉了下去。
第一次见面,他跟她几乎没说上一句话。
苏志文猫着腰走出法庭,外面是个长长的走廊,走廊尽头是一排玻璃窗。
他站在窗前点了一支烟,烟瘾完全是那些年在街道负责信访,经常熬夜熬成的。玻璃窗里映出他的脸,都老了,眼袋像酒盅一样,额上的发际线已退无可退,头顶则是日益稀薄,俯看一定像有一圈神光在照耀。
街道不大,上访户倒有十来个,涉及拆迁、下岗、就医,以及一些让人想都想不到的问题。这些上访户也分类别,有的喜欢隔三差五跑街道或者区政府,要求得到满足或者基本满足之后,也能消停一阵子。有的人比较麻烦,喜欢跑市政府省政府,甚至更远。
老黄说她属于后者。他叹了口气,“她父亲也是老上访户,跟邻居为了点地基纠纷,输了官司就到处上访。”
“后来呢?”
“生病死了。死就死了,呃,连上访的爱好都遗传给姑娘了!”
苏志文愕然。该怨什么呢,怨那些多米诺骨牌一样的悲剧事件?怨性格?还是童年阴影?
她性格捉摸不定,有时候好说话,有时候简直毫无通融余地。半年不到的时间里,老唐带着苏志文已经到市政府接过她两次,到省城接过她一次。
老唐说,“那些老上访户比你还熟知时事政治,知道市里来什么政要了,省里要开什么会了,赶集似的一窝蜂地赶过去。我们的任务就是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想方设法去拦去劝阻。劝不住拦不住,只得劳民伤财去找去接。”有一年寒冬腊月,没几天就过年了,他们还在外面没头苍蝇似的找人。
刚做信访,苏志文每一天都想辞职走人,慢慢竟也坚持了下来,他也不知道为什么。
他没想到的事情有很多。他后来知道,她竟写过诗,正儿八经地做过诗人的梦。
她的高低橱上有个专门搁书的格子,推开生涩的玻璃小门,里面除了《神曲》、《奥德修纪》、《叶赛宁诗选》,还有许多其他诗人的作品。他都不记得名字了。起初,他以为不过是做做样子,装装门面,就像她给自己取个阿特丽切的笔名一样。
有一天,他在那些书里看到一份泛黄的油印诗刊——《远方》,16K,5页。封面上是幅线条简洁的钢笔画:一条无限延伸的路,路的尽头是一些树和人影子。
打开来里面是墨迹斑斑,好多字迹已经氤氲不清。他翻了翻,其中有首名叫《紫薇》的小诗,作者是阿特丽切。
记得第一次见到你
也是在这样一个寂静的秋天
远远地从沉沉的灰雾里
我看见你紫色的身影
于是我,便走近了你
你只是颤动着你馥郁的花枝
沉默着不肯给我任何答案
今天,我又来到你的身边
你仍是给我以无语的缄默
但,我却送你一个灿烂的微笑
你好啊,紫薇。
一九八九年八月十四日。
他惊讶地问她,“你写的诗?”
他记得她正在扫地,抬头看了看那些纸,眼睛闪烁了一下,又低下头,淡淡地说,“上辈子的事。” 1989年,十六七岁,真是上辈子了。苏志文碰巧知道紫薇这种植物,他家附近的公园有许多紫薇树。树皮光滑如赤身裸体,尤为特别的是,伸手轻抚树皮,整个树身就会激烈地颤抖。树上有枚卡片,写着:紫薇,又称痒痒树,只要轻轻触碰树皮,就会颤抖不止,因其树干对振动十分敏感。
那天他们说了好些话,她说起高中时那个昙花一现的“远方诗社”。她跟前夫就是在诗社认识的,虽然这样,他们的婚姻也只持续了不到一年。
她说到他,语气淡淡地,“他有本事,考走了。”
苏志文翻了翻那册诗刊,里面有好几个名字,他想问她,他是哪一个,想想又算了。其实是怕她发作。
有一阵子,区里好多人都在传,说她要求政府给她找个男人。这个男人要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有文化有风度。有人说她是以前夫为标准找的,那个人考到苏城某机关以后,据说混得春风得意。也有人说,她看上了某机关的一个小干部,经常在他上下班必经的桥上等待,打扮得花枝招展,大雪天穿着裙子,披着朱红的流苏披肩,痴情得了不得的样子。
听过这些闲话,苏志文再面对她,竟有些不自然的感觉,说不清是什么滋味。他的脑海里竟会出现这样一个场景:纷飞的大雪,黛青的石桥,披朱红的流苏披肩,孤独地守在桥下的阿特丽切……
他跟她接触多起来,街道帮她联系了一份工作,社区敬老院的服务员。
她干了不到一个星期,就辞了。他得知消息后,打了一下午电话,她都不接。他气恼地跑去莲花巷,大有兴师问罪之意。
她看到他,知道他要说什么,自己却先哭了起来。
苏志文慌了,以为她在敬老院受了什么天大的委屈。
她抽抽噎噎地说,“那个地方我一天也不能待了,比地狱还可怕。你没看见呢,帕金森,瘫痪卧床八年,褥疮烂成了洞,看到骨头。那个得阿尔茨海默症的阿姨,呃,天哪,经常把大便搅到饭盆里。你不知道,你没看到,衰老、疾病和孤独真的比地狱还可怕……”
“好了,实在不想去,就不去了。”苏志文笨拙地说。
“像我这样的人,无家无业,无儿无女,将来也肯定要到那样一个地方去。”她还在哭,声音小了,像小动物的呜咽。
苏志文不知道说什么好,安慰似的轻轻拍拍她的肩。就那样,她顺着他的手靠了过来,他们肩靠着肩坐了一小会儿。
可能也不过三两分钟,苏志文却觉得像有三两个小时那么久,他僵硬着身体,听着肩膀那儿传来渐渐轻微的抽泣声,以及不断抽面纸的嗤啦声。他以为会发生点什么,但是没有。她很快站了起来,轻快地理了理裙子,露出一个羞赧的微笑。
他也竭力装出一个很自然的微笑。她坐过的地方,有一张皱巴巴的纸。纸上有三行字,是她写的:
从我,是进入悲惨之城的道路;
从我,是进入永恒的痛苦的道路;
从我,是走进永劫的人群的道路。
他看着,沉默了一会儿。
那之后,不知不觉地,他们之间也有了一点默契,她不像以前那么抗拒他了。但是跟她唯一的一次肌肤相亲,至今让他觉得迷茫。
记得正好是冬天往春天走的季节,住校的儿子周末回来,他下班路上买了只儿子爱吃的烤鸭。接到老唐电话,有人报信说她准备出门,有可能又到哪儿上访。他拎着烤鸭就直奔莲花巷,她正在灯下做晚饭,厨房里升腾着白色的水蒸汽。她没说什么怪话,倒招呼他们一起吃晚饭,苏志文拎去的烤鸭摆了一只盘子,她又拿了一瓶酒。喝到一半,老唐被麻将搭子三缺一喊走了。他喝了两杯不肯再喝了,没想到她那么能喝,喝得热起来脱了高领毛衣,只剩一件低领薄衫,领口开得很低,露出颈下雪白的一片。
想不起是谁先解了谁的衣服,他们一起撕扯着睡到她的单人床上,他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就一下子滑进她的身体,那么柔软和滚烫,不由分说地把他点燃了。他没有想到,她瘦弱的身体原来那么美妙,蕴藏着无穷的激烈能量。后来,他们大汗淋漓地倦卧在一起,他才顾得上去探寻她的眼睛,她也在看他。她的发结散了,披拂在枕上,黑得像绸缎,映着眼睛里火烧云一样的绮丽……
这么久了,他竟还记得那种感觉,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苏志文向来有女人缘,在企业里接待客户免不了逢场作戏。甚或后来发生的露水情缘,偶然动心,与初恋的鸳梦重温,却都没有让他留下如此奇异的感受。他无从解释,大约因为是她,只有她,才是如此犯忌,如此的不可思议。
不知何时外面飘起了萧瑟的冷雨,站在十层楼的窗前,无端觉得寒意入侵。楼下草坪有几处泛着苍黄,不知道是枯萎还是烧焦留下的痕迹,总之显得潦草和难过。一只野猫跃过草坪中间的灌木丛,向一株棕榈树上攀去。不远处,隔条巷子就是一个很大的菜市场,他闭着眼睛也能看到那些杀鸡宰鹅的,那些卖蔬菜卖水果的,那些终年埋头剖鱼剁肉的。他仿佛还能看到那些乞讨者,一个没有下肢的,一个没有双臂的,他们长年守着那条路口,一张黄纸板,一只碗……
他默默站着,香烟屁股烫着了手指,他欠身扔进墙角的垃圾桶,复又悄声走进法庭。
庭审进行到了法庭辩论阶段。遗嘱公证书被证明是合法的,剩下就是房产的分配问题了。
她扬了扬手里的民法通则读本,十分淡定地说,“我都研究过了,法律规定共有,就是共同所有,如果没有特别规定,就是平均分配。我要求退还属于我的75平米的房产。”她略顿了顿,又说,“对了,还有我的紫薇树。”
她嫂子的脸色早就涨成了猪肝紫,要不是旁边的律师几番劝阻,想必她早就破口开骂了。这会子,愤怒积攒到了一定程度,终于阔绰地发泄出来,只见她胸脯前倾,扑在桌面上,惡狠狠地说:“你做梦,75平米!嫁出门的姑娘泼出门的水,凭什么给你75平米?”
她兄嫂都比她胖两三圈,厚墩墩地坐在被告席上,像墙。她哥哥从头到尾几乎没怎么说话,漠然地一会儿看看自己妻子,一会儿看看自己妹妹。
审判长问原被告双方愿不愿意调解。 被告席上三人互相看了一眼,律师说,“我的当事人愿意接受法庭调解。”
审判长又看向原告。她坚定地摇摇头,“不愿意。”
代理律师清了清嗓子说,“原告诉求中的紫薇树,我的当事人在搬家前卖给了园艺公司,售价八百元。”
她看了看她哥哥,又一次坚定地说,“我只要我的紫薇树。”
律师无奈地耸了耸肩膀,屈起右手中指轻叩桌面,“请问原告,十五年前的公证书,为什么现在才主张权利。”
“你问他,问她啊!”她指着自己的哥哥嫂子,笑微微地说,“十五年前,他们宝贝儿子要结婚,把我赶了出去。他们说得好听,哪天存够钱买了房,就接我这个姑奶奶回家。我一直等着呢。”
那时候,她经常到处跑,他劝过她, “别再到处跑了,弄个正经日子过过。”
她坐在桌子前面,绞着手指,也是这样笑微微地说,“我向前走是堵墙,向后走是堵墙,向左走是堵墙,向右走也是堵墙,我无路可走,怎么办呢?”
“好好地找个工作,再找个人成个家。”
她扫了他和老唐一眼,愤慨地瞪着眼睛,指着他们问,“你,你,我请问你们,会不会爱上我?”
苏志文和老唐都哈哈大笑,爱这个词,确实有点好笑。
那个春末的晚上,他从她家里出来,夜晚的冷风一吹,他清醒过来。他慌得要死,他自己也没想到,竟上了她的床。他怕她缠上他,赖上他。他想到,她一直想要找个正经工作的男人,会不会今晚就是她投下的诱饵。
他设想了种种可能,她会到单位告他,或者写信举报他。他应该怎么办,说她一向喜欢胡言乱语,说她对他怀恨在心,说她妄想症发作?即使没有人相信她,风言风语也足以令他难以抬头,这好像比嫖妓更令他难堪,人们会怎么想,竟然看上那样一个女人?
他忐忑了很多天,却什么也没有发生。
他好长一段时间不敢去莲花巷,不知道怎么跟她照面,幸而她那边风平浪静,消停了好些日子。
他开始悄悄想办法调换工作岗位。
九月底的时候,他们说她一个人去了车站。他和老唐着急慌忙赶到售票处,一了解,她竟然坐上了去北京的长途汽车。苏志文和老唐十万火急赶往北京。她就坐在出站口的长椅上悠然等着他们。她笑微微地说,“要我跟你们回去可以,陪我爬次长城。”
苏志文没敢抬头,几个月没再见面,她对他一切如常,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又好像成了他的自作多情,人家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老唐想了一想说,“好,答应你,去爬长城。切,北京来了七八趟,长城长成什么样不知道。”
第二天,他们起了个大早去爬长城,她显得有些安静,他也没怎么说话,从头到尾都是老唐说话的声音。那天风有些大,她穿了件白毛衣,头发不时地被吹拂到脸上,闪烁着许多光的影子。
她背着老唐,悄声对他说,“你不是说,读北岛的诗应该站在长城上。”
苏志文被她惊呆了。他是跟她说过这样的话,大学时他喜欢过北岛的诗。他没想到,她会因为这个,拉着他们来爬长城。那一刻,他觉得自己耳朵根都红了。从小,一发窘,他就是耳朵根发热。
从北京回来不久,他和老唐又商量着帮她联系工作。区图书馆需要临时工,做些整理图书,装订期刊之类的杂事粗事,他觉得倒也适合她,为此,他甚至动用了一点私人关系。
后来,区里动人,他如愿调到商务局,还提了一级,副局长。人不算老,四十出头,正值壮年,换个新环境,空气都新鲜了,重新有了踌躇满志的感觉。他负责招商引资,经常北上广地跑着,策划签订洽谈着许多连自己都觉得天花乱坠的项目,开不完的会,赶不完的饭局。他渐渐忘记了过去,忘记了莲花巷发生的事情。
偶尔地,他会不经意地听到她的消息,他们说她现在老实多了,到底岁数大了,图书馆是她做得最长的一份工作。
苏志文眼前闪过那本泛黄的诗刊,封面上那两个字油印的斑驳黑字:远方。他知道她骨子里还住着一个诗人。
男人们还是喜欢拿她开玩笑,说她肯定暗恋某个人,要不然不会一直不结婚不成家,长得又不难看。另一个人添油加醋地说,“从前,她提出要政府给她一个男人,这个男人要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我们区里领导在大会上说了,谁愿意跟她结婚,帮助区里解决后顾之忧,政府一是提拔,二是重奖。”
这个段子太好玩了,一桌人哄堂大笑,苏志文也跟着笑。
他笑过之后,心里有点恨她,为什么不能过份安生日子。那时候老跑莲花巷,经常会看到站在梧桐树下招徕生意的暗娼。他甚至想,这些女人也是人,自古笑贫不笑娼,谁不是在找快乐,谁不是心甘情愿被生活俘虏,甚至义无反顾地往那放纵和堕落的路上走。为什么她不可以?生活重要的不是诗和远方,重要的还是眼前的苟且。
果然,没过多久,他就深刻领悟了“苟且”这两个字的意思,真的是只顾眼前,得过且过。
他发现妻子跟舞搭子跳上了床,闹出些风风雨雨。男人总是这样,自己在外面阅尽繁华,妻子绝不可以红杏出墙,他几乎已经下了离婚的决心。生活有时候就是那么戏剧化,急管繁弦,急转直下,妻子查出了重病。他不能坐视不管,总还是情没断恩未绝,只得先尽起丈夫的责任。前后一折腾,花光了所有积蓄,妻子保住了一条命,从鬼门关上走了一遭。他算是陪着她,参悟了一回生死。
他不大敢想那段日子,但他能感觉到生活给予的打击,并因此投射下来的阴影。重病后的妻,像变了一个人,经常去七八十公里外的寺庙礼佛,在家也是念经持咒。他怜惜她,其实也是怜惜自己,过了五十岁,生活漏洞百出,健康更是漏洞百出,连酒都不敢喝了,他现在一喝酒手就抖。他劝解自己,算了,不要折腾了。
也就是这么着,考虑到要照顾家庭,他从重点经济部门出来,到了司法局。他想过有一天,他们会见面。但是,他没想好再见面该跟她说什么?她应该会记得他吧?
他正在胡思乱想,她的目光忽然朝旁听席上扫了过来。跟以前一样,她眼神飘飘的,空空的,像是什么也没看到,又像是已经看透了这一切。
后排有一男一女在低声嘀咕,男的说,“这女人真怪死了,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跟75平米的房产比起来,一棵树算个屁啊。”
女的说,“大概这棵树对她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吧?要不然还是为了钱,八百块钱也是钱啊。”
审判长磕了磕法槌,疲倦地说,“现在宣判……”
判决书递到她面前,她郑重地签了字。他看不清她的表情,她应该高兴的吧。她赢了,她兄嫂被责令依法退还属于她的房产。
她拿着判决书,起身走到脸色铁青的被告面前,微笑着说,“哥哥嫂子,我不要房子,也不要钱。我只要我的紫薇树。”
第二法庭忽然變得很安静,没有人说话。她慢条斯理地收拾好东西,胳膊上挽着包,肩上披着朱红的流苏披肩,袅娜娉婷地向外走去。走过苏志文身边,她停了下来。她俯身看他,笑着说,嗯,连你也奇怪吧,就为了一棵树。
没等他开口,她转身走了。
不知何时,外面的雨已经停了,也可能根本就没有下。
责任编辑 何子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