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大家知道,混凝土是抗压性能良好的材料,钢筋是抗拉性能良好的材料,工程上的钢筋混凝土正是充分利用两种材料的优点而被广泛使用的。
目前,建筑工程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出现裂缝现象相当普遍。实际上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变形引起的裂缝;另一种是由于荷载引起的裂缝。通过对大量工程施工实践的分析和总结,下面我就楼板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和产生裂缝后的处理方法作简要论述。
一、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由于混凝土收缩产生的裂缝(变形引起的裂缝)
1、混凝土由于水灰比过大产生的裂缝;
混凝土的水灰比比较大,而模板的透水性和吸水性相对较差,混凝土中存在的多余水份占有一定空间,当多余水份蒸发后,混凝土在硬化之前即产生体积的自由收缩,使板面出现干裂现象。
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重要因素,使用减水防裂剂可使混凝土用水量减少25%。减水防裂剂可以改善水泥浆的稠度,减少混凝土泌水,减少沉缩变形。
2、养护不到位产生的裂缝
环境湿度越大,收缩越小,越干燥,收缩越大。气温的降低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時,即会出现裂缝。混凝土收缩和环境降温同时发生,收缩和裂缝产生加剧。
规范规定,养护时应使混凝土面保持湿润状态,一般混凝土养护不少于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少于14天。我们应该加强养护,增加养护时间,采取必要的覆盖措施,有可能的情况下采用蓄水养护。
(二)、荷载引起的裂缝
1、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过大或过小产生的裂缝
混凝土保护层过大,形成素混凝土受力,素混凝土的抗拉能力是很低的,稍微受力,就可能被拉裂;保护层过小,使钢筋因受外界环境等因素的侵蚀,从而使钢筋的承载能力下降引起楼板开裂。
我们通常采用的控制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措施:采用优质垫块,垫块间距摆放合理,间距@800梅花型布置;悬挑结构板,采用钢筋马镫,第一排距根部不大于300,其余间距@600。施工缝部位采用模板上下限位。浇捣混凝土时采用马镫加跳板,避免施工时踩踏。
2、板中正负受力钢筋之间有效高度不够
使受力钢筋的抗拉强度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加重了板上层混凝土的受压应力。该原因产生的裂缝往往是穿透性的,主要出现在板边及板中受力比较集中的位置。
砼浇筑时先按要求振捣、后按标高找平,并用括尺括平,在砼初凝前用地面磨光机打磨一遍,木蟹打磨,铁板压光,侯机扫毛。浇筑完毕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养护。大体积混凝土如初凝后发生表面风干裂纹,应进行二次抹面或压实。
3、模板支设达不到要求产生的裂缝
模板及支撑没有达到设计要求;为赶进度,在现浇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时即拆模,也导致板开裂,出现穿透性裂缝。
支撑模板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300mm。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拆模前必须有拆模申请,由技术负责人根据同条件试块报告决定:是否可以拆模。
4、板上施工堆载过重、上料过早引起的裂缝
新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没有上来,承载能力不足,从而产生裂缝。
解决办法:延缓新楼板上料时间,上料时用长方木(100×100)垫好,增加受力面积,杜绝野蛮施工,缓慢下放。
5、预埋管道不合理产生的裂缝
板中预埋电线管采用PVC管,多根电管排列紧密,没有足够的间距使混凝土形成一定的握裹能力,从而产生裂缝。由于PVC管直径较大、弹性较大,在浇捣混凝土时,PVC管受到混凝土的重压而下沉,使支撑在底部的板下层受力筋随着下沉,板底钢筋保护层厚度变薄,一定时间后,板下层出现裂缝。
如能增加上层网片用以保护各种管线,将有利于楼板抗裂。有管部位保护层一定垫放到位、使管与管之间保证足够的间距。
6、楼板厚度不够也是引起板裂缝的原因之一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是由钢筋与混凝土共同承担的,板件过薄,板刚度势必减弱,板中受拉钢筋和受压混凝土应力增大以致出现“超载”现象,板因此开裂,此类裂缝往往是穿透性的。
支模时专业工长和质量员跟踪检查,施工人员必须按设计标高施工,砼浇筑前放线员每隔4米用长800㎜,φ10短钢筋焊成水平控制点,然后将本层建筑50线标高引测在钢筋上,让砼工按水平点拉线控制砼标高与板厚。
7、施工方法不当引起的裂缝
板的施工缝一般的设置原则是位于剪力的最小处,即在板跨中部的1/3跨度范围内。由于板的体表比较大,易收缩,且对支座沉降、温差变化较为敏感,而施工缝又是薄弱部位,在跨中出现裂缝的机率相当大。
二、现浇板裂缝的主要处理方法
现浇混凝土板开裂问题,应重在过程预防,补救乃是不得已之下策。下面介绍几种裂缝处理方法:
1、表面处理法: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
表面涂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表面贴补(土工膜或其它防水片)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蜂窝麻面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置、变形缝)的防渗堵漏
2、填充法
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0.3mm),作业简单,费用低。宽度小于0.3mm,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充填物,用灌浆法很难达到效果的裂缝、以及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
3、灌浆法:
此法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
对于楼板上的贯穿裂缝应采取化学灌浆处理来保证强度,即贯缝抗拉强度必须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采用冶金部建筑设计研究院裂缝处理中心的压力灌浆方案,灌AB型改性环氧树脂胶。此种处理方案可以保证混凝土具有整体工作性能,以后不会从裂缝处开裂,不影响使用。
4、结构补强法
因超荷载产生的裂缝、裂缝长时间不处理导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火灾造成的裂缝等影响结构强度可采取结构补强法。包括断面补强法、锚固补强法、预应力法等
对于板上层和下层裂缝,均可用环氧树脂修补方法。具体操作步骤是:将缝表面凿出一个上宽2~3cm,深3~4cm的V型槽,用水冲刷干净,再用环氧树脂掺丙酮(稀释)、乙二胺(增加强度)、苯二甲基二丁脂(增加韧性),并与砂浆混合进行填补。各成分所占比例按有关技术资料确定。
对板上层裂缝还可以用高压喷浆的方法修补。喷浆前应用高压水将缝冲刷干净。
对于板上层裂缝较多的板,可用在板上表层覆盖钢丝网细石混凝土的方法修补。做法是:先将板上表面凿开,冲洗干净,然后布上一层b4@150的钢丝网,再浇上一层厚4~5cm的细石混凝土(混凝土强度比板高),该覆盖层应锚固在四边支座上。
大家知道,混凝土是抗压性能良好的材料,钢筋是抗拉性能良好的材料,工程上的钢筋混凝土正是充分利用两种材料的优点而被广泛使用的。
目前,建筑工程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出现裂缝现象相当普遍。实际上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变形引起的裂缝;另一种是由于荷载引起的裂缝。通过对大量工程施工实践的分析和总结,下面我就楼板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和产生裂缝后的处理方法作简要论述。
一、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由于混凝土收缩产生的裂缝(变形引起的裂缝)
1、混凝土由于水灰比过大产生的裂缝;
混凝土的水灰比比较大,而模板的透水性和吸水性相对较差,混凝土中存在的多余水份占有一定空间,当多余水份蒸发后,混凝土在硬化之前即产生体积的自由收缩,使板面出现干裂现象。
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重要因素,使用减水防裂剂可使混凝土用水量减少25%。减水防裂剂可以改善水泥浆的稠度,减少混凝土泌水,减少沉缩变形。
2、养护不到位产生的裂缝
环境湿度越大,收缩越小,越干燥,收缩越大。气温的降低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時,即会出现裂缝。混凝土收缩和环境降温同时发生,收缩和裂缝产生加剧。
规范规定,养护时应使混凝土面保持湿润状态,一般混凝土养护不少于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少于14天。我们应该加强养护,增加养护时间,采取必要的覆盖措施,有可能的情况下采用蓄水养护。
(二)、荷载引起的裂缝
1、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过大或过小产生的裂缝
混凝土保护层过大,形成素混凝土受力,素混凝土的抗拉能力是很低的,稍微受力,就可能被拉裂;保护层过小,使钢筋因受外界环境等因素的侵蚀,从而使钢筋的承载能力下降引起楼板开裂。
我们通常采用的控制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措施:采用优质垫块,垫块间距摆放合理,间距@800梅花型布置;悬挑结构板,采用钢筋马镫,第一排距根部不大于300,其余间距@600。施工缝部位采用模板上下限位。浇捣混凝土时采用马镫加跳板,避免施工时踩踏。
2、板中正负受力钢筋之间有效高度不够
使受力钢筋的抗拉强度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加重了板上层混凝土的受压应力。该原因产生的裂缝往往是穿透性的,主要出现在板边及板中受力比较集中的位置。
砼浇筑时先按要求振捣、后按标高找平,并用括尺括平,在砼初凝前用地面磨光机打磨一遍,木蟹打磨,铁板压光,侯机扫毛。浇筑完毕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养护。大体积混凝土如初凝后发生表面风干裂纹,应进行二次抹面或压实。
3、模板支设达不到要求产生的裂缝
模板及支撑没有达到设计要求;为赶进度,在现浇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时即拆模,也导致板开裂,出现穿透性裂缝。
支撑模板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300mm。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拆模前必须有拆模申请,由技术负责人根据同条件试块报告决定:是否可以拆模。
4、板上施工堆载过重、上料过早引起的裂缝
新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没有上来,承载能力不足,从而产生裂缝。
解决办法:延缓新楼板上料时间,上料时用长方木(100×100)垫好,增加受力面积,杜绝野蛮施工,缓慢下放。
5、预埋管道不合理产生的裂缝
板中预埋电线管采用PVC管,多根电管排列紧密,没有足够的间距使混凝土形成一定的握裹能力,从而产生裂缝。由于PVC管直径较大、弹性较大,在浇捣混凝土时,PVC管受到混凝土的重压而下沉,使支撑在底部的板下层受力筋随着下沉,板底钢筋保护层厚度变薄,一定时间后,板下层出现裂缝。
如能增加上层网片用以保护各种管线,将有利于楼板抗裂。有管部位保护层一定垫放到位、使管与管之间保证足够的间距。
6、楼板厚度不够也是引起板裂缝的原因之一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是由钢筋与混凝土共同承担的,板件过薄,板刚度势必减弱,板中受拉钢筋和受压混凝土应力增大以致出现“超载”现象,板因此开裂,此类裂缝往往是穿透性的。
支模时专业工长和质量员跟踪检查,施工人员必须按设计标高施工,砼浇筑前放线员每隔4米用长800㎜,φ10短钢筋焊成水平控制点,然后将本层建筑50线标高引测在钢筋上,让砼工按水平点拉线控制砼标高与板厚。
7、施工方法不当引起的裂缝
板的施工缝一般的设置原则是位于剪力的最小处,即在板跨中部的1/3跨度范围内。由于板的体表比较大,易收缩,且对支座沉降、温差变化较为敏感,而施工缝又是薄弱部位,在跨中出现裂缝的机率相当大。
二、现浇板裂缝的主要处理方法
现浇混凝土板开裂问题,应重在过程预防,补救乃是不得已之下策。下面介绍几种裂缝处理方法:
1、表面处理法: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
表面涂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表面贴补(土工膜或其它防水片)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蜂窝麻面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置、变形缝)的防渗堵漏
2、填充法
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0.3mm),作业简单,费用低。宽度小于0.3mm,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充填物,用灌浆法很难达到效果的裂缝、以及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
3、灌浆法:
此法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
对于楼板上的贯穿裂缝应采取化学灌浆处理来保证强度,即贯缝抗拉强度必须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采用冶金部建筑设计研究院裂缝处理中心的压力灌浆方案,灌AB型改性环氧树脂胶。此种处理方案可以保证混凝土具有整体工作性能,以后不会从裂缝处开裂,不影响使用。
4、结构补强法
因超荷载产生的裂缝、裂缝长时间不处理导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火灾造成的裂缝等影响结构强度可采取结构补强法。包括断面补强法、锚固补强法、预应力法等
对于板上层和下层裂缝,均可用环氧树脂修补方法。具体操作步骤是:将缝表面凿出一个上宽2~3cm,深3~4cm的V型槽,用水冲刷干净,再用环氧树脂掺丙酮(稀释)、乙二胺(增加强度)、苯二甲基二丁脂(增加韧性),并与砂浆混合进行填补。各成分所占比例按有关技术资料确定。
对板上层裂缝还可以用高压喷浆的方法修补。喷浆前应用高压水将缝冲刷干净。
对于板上层裂缝较多的板,可用在板上表层覆盖钢丝网细石混凝土的方法修补。做法是:先将板上表面凿开,冲洗干净,然后布上一层b4@150的钢丝网,再浇上一层厚4~5cm的细石混凝土(混凝土强度比板高),该覆盖层应锚固在四边支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