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课堂上我们非常注重探究问题的提出与探究活动的设计。今天“折形状”一课的教学却让我体会到“细节决定成败”,在探究活动中一些似乎无足轻重的细节却影响着整个探究活动的效果。在以后探究前,先要问一问自己:
细节一:“演示材料备份了吗?”
教学现场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发现圆柱形纸筒的承受力最大。现在能将老师的领奖台改进一下,让我们班最强壮的同学也能站上去吗?
生:能。
生:只要把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其他形状的纸筒全换成圆柱形纸筒就行(教师拿出预先准备的10个圆柱形纸筒替换下其他形状的纸筒做成领奖台,请班上最强壮的同学踏上去,由于重心未找准,纸筒踩塌了。教师心存侥幸地将踩塌的纸筒修补了一番,又进行了一次实验,但还是失败了。孩子们都露出了失望的表情,“圆柱形纸筒真有那么大的力量?”孩子们未能亲眼所见,都充满了疑虑。)
在进行探究活动前我们常考虑探究材料的结构性、有趣性,充分考虑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会帮学生准备充足的探究材料,而对自己的演示材料却充满自信,一套足矣。如今天让学生踩纸筒的活动,由于课前自己曾“下过水”,对这个实验的成功充满信心,于是只准备了一份材料。未曾想到由于孩子的落脚点不对,竟将纸筒踩塌了,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圆柱形纸筒承受力之大,我想再做一次这个实验,但因为没有备份,使学生失去了一次体验的机会。也影响了后面继续探究“影响圆柱形纸筒承受力的因素”的展开。
细节二:“小组成员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教学现场
师:形状不同的纸筒承受力一样吗?我们该如何来做这个实验?
生:用同样的纸折成不同形状的纸筒。
生:纸筒的高度要一样。
……
师:在做这个实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点什么?
生:重物放在纸筒的中间。
生:放重物时动作要轻些、慢些。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的重物是日记本。如果放第10本时,纸筒塌了,那它的承受力是多大?
生:9本
师:还等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吧?
(孩子们都忙碌起来,拿着自己折的纸筒往上面放日记本。不时有同学举手:“老师,我日记本不够。”)
探究活动的开展一般都是按小组进行的,讲究的是成员间的相互合作。因为实验前我仅对实验的技术操作进行了指导,而未提醒学生小组成员需合理分工。实验时,大家各自为政,每人拿着自己做的纸筒往上面加我预先给他们准备的日记本。当发现不够用时,有的停下来等,有的去抢别人的,有的干脆将日记本拿下来,再重新做,这样大大影响了实验速度与结果。如果我在此前花1~2分钟时间作一个细致的指导:小组同学要相互合作,组长进行合理分工,一个同学负责观察,一个同学记录,两个同学往纸筒上加日记本。这样的探究就比较有序,也真正发挥了小组的团队合作精神。
细节三:“实验记录单填写简洁吗?”
让学生养成边观察边记录的好习惯也是学生良好科学素养的体现。在探究活动中,我们常会给学生提供实验单,让他们设计实验或记录下实验现象。在今天探究“圆柱形纸筒承受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这一活动时,我准备了这样一张实验记录单
对进行实验训练的学生来说,这样的一份教师设计简单的记录单很难操作,缺乏提示性,让学生无法下手,填写也较麻烦。从最后记录单反馈的信息看,没有一个组能完成,这样的记录单也就失去了意义。如果改成:“我们研究的问题是:纸筒越,圆柱形纸筒的承受力越 。需改变的条件是 ,不能改变的是 。我们获得的实验数据是 。我们发现 。”用填空的形式不仅富有提示性而且方便学生的记录,大大提高学生记录的速度,增强了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在实验记录单的设计上还应简洁明了,让学生少写字,提高记录速度,真正发挥记录单的作用。
细节四:“板书精心设计了吗?”
教学板书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黑板上以书面语言或符号的形式,给予学生视觉上的书面信息或符号信息,进行表情达意、教书育人的活动。通过板书,可以把教学内容精炼地呈现在黑板上,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思维、发展智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特级教师袁容说:“一堂课上得好坏,效果如何,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这里,既包括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实际的掌握和有无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包括板书运用的好坏。板书运用得恰当,有助于学生掌握文章的思路。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就应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教材特点、学生实际等情况来精心设计板书。”在上语文课时,我会精心设计板书,因为好的板书对于提纲挈领地了解课文内容,对于把握住课文的关键问题起着很大的作用。在科学课上,我更关注学生的动手与动脑,而忽视了一个好的板书更有利于学生发现规律,形成科学概念。如今天的板书我若能精心准备,将各组获得的实验数据有序地记录在黑板上,然后选出“众数”指导学生进行分析,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边越多,纸筒承受力越大。”就可避免因为有些小组因操作失误而发现不了规律。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直溪中心小学
细节一:“演示材料备份了吗?”
教学现场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发现圆柱形纸筒的承受力最大。现在能将老师的领奖台改进一下,让我们班最强壮的同学也能站上去吗?
生:能。
生:只要把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其他形状的纸筒全换成圆柱形纸筒就行(教师拿出预先准备的10个圆柱形纸筒替换下其他形状的纸筒做成领奖台,请班上最强壮的同学踏上去,由于重心未找准,纸筒踩塌了。教师心存侥幸地将踩塌的纸筒修补了一番,又进行了一次实验,但还是失败了。孩子们都露出了失望的表情,“圆柱形纸筒真有那么大的力量?”孩子们未能亲眼所见,都充满了疑虑。)
在进行探究活动前我们常考虑探究材料的结构性、有趣性,充分考虑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会帮学生准备充足的探究材料,而对自己的演示材料却充满自信,一套足矣。如今天让学生踩纸筒的活动,由于课前自己曾“下过水”,对这个实验的成功充满信心,于是只准备了一份材料。未曾想到由于孩子的落脚点不对,竟将纸筒踩塌了,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圆柱形纸筒承受力之大,我想再做一次这个实验,但因为没有备份,使学生失去了一次体验的机会。也影响了后面继续探究“影响圆柱形纸筒承受力的因素”的展开。
细节二:“小组成员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教学现场
师:形状不同的纸筒承受力一样吗?我们该如何来做这个实验?
生:用同样的纸折成不同形状的纸筒。
生:纸筒的高度要一样。
……
师:在做这个实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点什么?
生:重物放在纸筒的中间。
生:放重物时动作要轻些、慢些。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的重物是日记本。如果放第10本时,纸筒塌了,那它的承受力是多大?
生:9本
师:还等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吧?
(孩子们都忙碌起来,拿着自己折的纸筒往上面放日记本。不时有同学举手:“老师,我日记本不够。”)
探究活动的开展一般都是按小组进行的,讲究的是成员间的相互合作。因为实验前我仅对实验的技术操作进行了指导,而未提醒学生小组成员需合理分工。实验时,大家各自为政,每人拿着自己做的纸筒往上面加我预先给他们准备的日记本。当发现不够用时,有的停下来等,有的去抢别人的,有的干脆将日记本拿下来,再重新做,这样大大影响了实验速度与结果。如果我在此前花1~2分钟时间作一个细致的指导:小组同学要相互合作,组长进行合理分工,一个同学负责观察,一个同学记录,两个同学往纸筒上加日记本。这样的探究就比较有序,也真正发挥了小组的团队合作精神。
细节三:“实验记录单填写简洁吗?”
让学生养成边观察边记录的好习惯也是学生良好科学素养的体现。在探究活动中,我们常会给学生提供实验单,让他们设计实验或记录下实验现象。在今天探究“圆柱形纸筒承受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这一活动时,我准备了这样一张实验记录单
对进行实验训练的学生来说,这样的一份教师设计简单的记录单很难操作,缺乏提示性,让学生无法下手,填写也较麻烦。从最后记录单反馈的信息看,没有一个组能完成,这样的记录单也就失去了意义。如果改成:“我们研究的问题是:纸筒越,圆柱形纸筒的承受力越 。需改变的条件是 ,不能改变的是 。我们获得的实验数据是 。我们发现 。”用填空的形式不仅富有提示性而且方便学生的记录,大大提高学生记录的速度,增强了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在实验记录单的设计上还应简洁明了,让学生少写字,提高记录速度,真正发挥记录单的作用。
细节四:“板书精心设计了吗?”
教学板书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黑板上以书面语言或符号的形式,给予学生视觉上的书面信息或符号信息,进行表情达意、教书育人的活动。通过板书,可以把教学内容精炼地呈现在黑板上,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思维、发展智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特级教师袁容说:“一堂课上得好坏,效果如何,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这里,既包括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实际的掌握和有无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包括板书运用的好坏。板书运用得恰当,有助于学生掌握文章的思路。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就应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教材特点、学生实际等情况来精心设计板书。”在上语文课时,我会精心设计板书,因为好的板书对于提纲挈领地了解课文内容,对于把握住课文的关键问题起着很大的作用。在科学课上,我更关注学生的动手与动脑,而忽视了一个好的板书更有利于学生发现规律,形成科学概念。如今天的板书我若能精心准备,将各组获得的实验数据有序地记录在黑板上,然后选出“众数”指导学生进行分析,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边越多,纸筒承受力越大。”就可避免因为有些小组因操作失误而发现不了规律。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直溪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