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艺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需要在艺术创作、艺术生产、艺术传播中摆正自身历史所赋予的责任,时刻牢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以广西南宁市武鸣区为例,对群众文艺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群众文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南宁市武鸣区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是壮族的发源地之一,壮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壮语以武鸣方言为标准音,被誉为“中国壮乡”,每年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城举办的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活动已成为中外民族文化交流的平台。因此在武鸣这片壮族群众文化沃土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具有典型性。
一、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群众文艺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坚持以现代群众文艺为引领,在全城区文艺界中形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共识。坚持以现代群众文艺为引领,努力形成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武鸣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编印了中国壮乡·武鸣骆越文化丛书,创作了一批弘扬“武鸣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举办了 “泥土芳香”农村文艺汇演、“千团万场”送戏下乡、“美丽乡村”巡演、乡村社区和諧文艺大展演、新创民歌大赛、歌王大赛、“百姓广场 壮乡大舞台 想昂你就来”群众文化活动等活动。目前全县有各类业余群众文艺团队239个,骨干队员6483人。2011年,县成立了山歌协会,13个镇成立了山歌分会,发展会员10000多人,有力提升了本土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增强了武鸣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二)开展群众文艺主题教育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引导武鸣文艺界创作热情。一是主打“三月三”歌圩文化品牌。歌圩古而有之,而由政府组织引导办节的是从1980年开始举办第一次“三月三”歌圩,1985年命名为武鸣壮族“三月三”歌节(在县城举办至今),2003年复名为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2005年改名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2011年扩展为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每年的活动有:开幕式,《壮乡欢歌》文艺演出,歌王大赛,千人竹竿舞、千人武术、千人广场舞展演,农村文艺汇演、民族体育竞技大赛等文体经贸旅游活动30多项。37年来,“土得亮丽、俗得精萃”是我们“三月三”歌圩的最大特色。每年参加活动的群众达10万多人,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有效融合。二是积极创作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如原武鸣文化馆编导的原生态民族节目《古岳铿锵》,2009年代表自治区参加首届全国“女娲杯”民间歌舞比赛荣获银奖;由梁国琨老师创作的原生态民族歌曲《亲亲中国红》荣获中国大众音乐协会建国60周年原创歌曲大赛感动中国杯一等奖。近年来由城区文化馆组织的尼达妮合唱团都先后到国家大剧院、北京紫金剧院、全国政协礼堂、上海世界博览会(罗马尼亚馆、阿根廷馆、广西馆)参加比赛和展演,多次荣获金奖,其中2007年参加在香港举行的中国-东盟第十届国际青少年艺术盛典展演获金奖,2009年参加大地飞歌·2009第11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暨第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晚会,2013年,尼达妮合唱团协助南宁电视台与马来西亚电视台联合拍摄“春天的旋律·2013跨国春节特别节目。2015年以来,我县共组织尼达妮合唱团、勒庆乐艺术团、城区文化馆展演部、广西壮校等文化团队对外文化交流45批次,在小说、诗歌、散文、随笔、报告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书法、摄影等方面创作1000多个优秀作品,深受群众喜爱。
虽然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群众文艺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取得了明显效,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文艺界专业人才理想信念有所谈化,对新形势、新问题认识不清、定位不准。另外,个别部门在群众文艺实践中往往强调先进性要求,搞“一刀切”,舍高求低;等等。
二、加强群众文艺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建议
(一)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是文艺创作的丰厚土壤和源头活水。真正的精品力作,都是从基层的源头活水中抓到的“活鱼”和“大鱼”。艺术只有走进人民中间,走进生活深处,才有生命力。社会体制有什么新变革,人民生活有什么新变化,人们的思想有什么新动向,经济发展有什么新成果,人民有什么新创造,你有了深切的体会和感受,才能真正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谈得到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就武鸣的文艺工作者来说,你必须关注武鸣的大局,武鸣的变化,从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寻找和发现文艺创作的主题,塑造鲜明生动、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从而为富民强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做出我们文艺工作者的特殊贡献。现在是网络时代,一部手机就可以让人们随时了解生活中的千姿百态。但我在这里要提醒文艺工作者,你只是上上网络,看看手机,刷刷微博,算不上深入生活,更算不上扎根生活,只能算是从生活的水面上捞起了一把泡沫,仅靠这样的方式,你创作不出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有能量的优秀作品。因为你吃的是别人嚼过的馍,别人嚼过的馍是没有味道的。扎根生活、扎根人民,要求文艺工作者,真正走近人民的生活现场,关注人民的热切关注,贴近人民的真实感受,深悉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所创造,才能创作出打动他们心灵、震撼他们灵魂的优秀作品。如武鸣的《骆垌祈福》《三月木棉红》等,无不反映了时代的声音。
(二)要从特色文化中挖掘素材。武鸣历史悠久,壮民族文化积淀丰厚,是骆越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值得我们好好的总结、创作。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这些壮民族文化资源,积极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在全国都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我们相当一部分文艺工作都是围绕武鸣这一“一圩一节”的特色文化进行的创作、创造。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是一个富矿,体现着武鸣人民的创造力、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展示了武鸣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应该说大有文章可作。全县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壮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从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中汲取营养,有意识的创作具有武鸣地域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既能丰富自己的创作,又能为提升武鸣的美誉度作出贡献。
(三)要反映社会时代生活的正能量。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文艺工作者应当善于从这些新鲜事物中发现创作线索和素材。我们身边的新鲜事物天天都在发生,我们文艺工作者,不要只作为一个社会新闻、趣闻轶事一阅了知、一听了之,而应当从文艺的角度来审视,进行深入思考和挖掘。另一方面,我们的作品切记不要庸俗、低俗、媚俗。那些迎合了社会上部分俗人所好的作品,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过几年再品评,你会发现留下来的都是低俗不堪的东西,对人们的思想、社会的进步没有益处,反而推波助澜了低俗、庸俗、媚俗之风。
结语
我们文艺工作要像广西南宁市武鸣区一样,都要积极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路径,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规律,着力把自己培养政治立场坚定、责任意识强、专业素质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员,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关键词】:群众文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南宁市武鸣区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是壮族的发源地之一,壮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壮语以武鸣方言为标准音,被誉为“中国壮乡”,每年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城举办的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活动已成为中外民族文化交流的平台。因此在武鸣这片壮族群众文化沃土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具有典型性。
一、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群众文艺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坚持以现代群众文艺为引领,在全城区文艺界中形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共识。坚持以现代群众文艺为引领,努力形成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武鸣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编印了中国壮乡·武鸣骆越文化丛书,创作了一批弘扬“武鸣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举办了 “泥土芳香”农村文艺汇演、“千团万场”送戏下乡、“美丽乡村”巡演、乡村社区和諧文艺大展演、新创民歌大赛、歌王大赛、“百姓广场 壮乡大舞台 想昂你就来”群众文化活动等活动。目前全县有各类业余群众文艺团队239个,骨干队员6483人。2011年,县成立了山歌协会,13个镇成立了山歌分会,发展会员10000多人,有力提升了本土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增强了武鸣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二)开展群众文艺主题教育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引导武鸣文艺界创作热情。一是主打“三月三”歌圩文化品牌。歌圩古而有之,而由政府组织引导办节的是从1980年开始举办第一次“三月三”歌圩,1985年命名为武鸣壮族“三月三”歌节(在县城举办至今),2003年复名为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2005年改名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2011年扩展为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每年的活动有:开幕式,《壮乡欢歌》文艺演出,歌王大赛,千人竹竿舞、千人武术、千人广场舞展演,农村文艺汇演、民族体育竞技大赛等文体经贸旅游活动30多项。37年来,“土得亮丽、俗得精萃”是我们“三月三”歌圩的最大特色。每年参加活动的群众达10万多人,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有效融合。二是积极创作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如原武鸣文化馆编导的原生态民族节目《古岳铿锵》,2009年代表自治区参加首届全国“女娲杯”民间歌舞比赛荣获银奖;由梁国琨老师创作的原生态民族歌曲《亲亲中国红》荣获中国大众音乐协会建国60周年原创歌曲大赛感动中国杯一等奖。近年来由城区文化馆组织的尼达妮合唱团都先后到国家大剧院、北京紫金剧院、全国政协礼堂、上海世界博览会(罗马尼亚馆、阿根廷馆、广西馆)参加比赛和展演,多次荣获金奖,其中2007年参加在香港举行的中国-东盟第十届国际青少年艺术盛典展演获金奖,2009年参加大地飞歌·2009第11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暨第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晚会,2013年,尼达妮合唱团协助南宁电视台与马来西亚电视台联合拍摄“春天的旋律·2013跨国春节特别节目。2015年以来,我县共组织尼达妮合唱团、勒庆乐艺术团、城区文化馆展演部、广西壮校等文化团队对外文化交流45批次,在小说、诗歌、散文、随笔、报告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书法、摄影等方面创作1000多个优秀作品,深受群众喜爱。
虽然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群众文艺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取得了明显效,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文艺界专业人才理想信念有所谈化,对新形势、新问题认识不清、定位不准。另外,个别部门在群众文艺实践中往往强调先进性要求,搞“一刀切”,舍高求低;等等。
二、加强群众文艺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建议
(一)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是文艺创作的丰厚土壤和源头活水。真正的精品力作,都是从基层的源头活水中抓到的“活鱼”和“大鱼”。艺术只有走进人民中间,走进生活深处,才有生命力。社会体制有什么新变革,人民生活有什么新变化,人们的思想有什么新动向,经济发展有什么新成果,人民有什么新创造,你有了深切的体会和感受,才能真正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谈得到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就武鸣的文艺工作者来说,你必须关注武鸣的大局,武鸣的变化,从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寻找和发现文艺创作的主题,塑造鲜明生动、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从而为富民强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做出我们文艺工作者的特殊贡献。现在是网络时代,一部手机就可以让人们随时了解生活中的千姿百态。但我在这里要提醒文艺工作者,你只是上上网络,看看手机,刷刷微博,算不上深入生活,更算不上扎根生活,只能算是从生活的水面上捞起了一把泡沫,仅靠这样的方式,你创作不出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有能量的优秀作品。因为你吃的是别人嚼过的馍,别人嚼过的馍是没有味道的。扎根生活、扎根人民,要求文艺工作者,真正走近人民的生活现场,关注人民的热切关注,贴近人民的真实感受,深悉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所创造,才能创作出打动他们心灵、震撼他们灵魂的优秀作品。如武鸣的《骆垌祈福》《三月木棉红》等,无不反映了时代的声音。
(二)要从特色文化中挖掘素材。武鸣历史悠久,壮民族文化积淀丰厚,是骆越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值得我们好好的总结、创作。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这些壮民族文化资源,积极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在全国都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我们相当一部分文艺工作都是围绕武鸣这一“一圩一节”的特色文化进行的创作、创造。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是一个富矿,体现着武鸣人民的创造力、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展示了武鸣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应该说大有文章可作。全县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壮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从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中汲取营养,有意识的创作具有武鸣地域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既能丰富自己的创作,又能为提升武鸣的美誉度作出贡献。
(三)要反映社会时代生活的正能量。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文艺工作者应当善于从这些新鲜事物中发现创作线索和素材。我们身边的新鲜事物天天都在发生,我们文艺工作者,不要只作为一个社会新闻、趣闻轶事一阅了知、一听了之,而应当从文艺的角度来审视,进行深入思考和挖掘。另一方面,我们的作品切记不要庸俗、低俗、媚俗。那些迎合了社会上部分俗人所好的作品,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过几年再品评,你会发现留下来的都是低俗不堪的东西,对人们的思想、社会的进步没有益处,反而推波助澜了低俗、庸俗、媚俗之风。
结语
我们文艺工作要像广西南宁市武鸣区一样,都要积极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路径,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规律,着力把自己培养政治立场坚定、责任意识强、专业素质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员,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