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N的能源微藻培养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电子器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能源微藻培养监控系统具体需求,选用CAN总线构建主从式总线网络,研制了一种基于STM32F107来构建采集从节点和控制从节点的软硬件设计方法。监控主机采用组态王6.53来实现现场数据的实时显示、数据库存储、实验流程组态和现场情况的Web发布。经调试结果表明:本监控系统可在波特率为9600bit/s下正常运行.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功能可扩展性,在生物能源领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针对超高频射频识别前向数据链路,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曼彻斯特码,分别对数据"0"、奇数序"1"和偶数序"1"实行区别编码。该方案使前向载波携带更多能量,压缩低电平持续时间,同时降低解码代价。仿真结果显示提出的MMC与ISO/IEC18000-6B的Manchester码、ISO/IEC 18000-6C的PIE码相比,具有最低的峰均比和较低的误码率。采用该编码方案的芯片经TSMC 0.18μm CMO
基于实频法思想设计了Ka波段薄膜匹配负载的宽带匹配网络,并利用ADS和HFSS软件进行了仿真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在32 GHz~40 GHz频率范围内,所设计匹配负载的电压驻波比均小于
简要介绍了Ku波段高效率脉冲行波管的设计、CAD计算和测试结果。通过对电子枪、聚焦系统、慢波电路、电子注和慢波线高频场大信号互作用的计算、收集极的设计,获得了符合新雷
离体培养测定表明,黄、枯萎病原真菌和木霉单独培养均符合S生长曲线.病菌与木霉对峙培养及病菌在涂木霉培养基中生长,培养6天后比较病菌菌落半径,结果表明,病原真菌生长受到
微波管中收集极要受到电子束轰击而发热,如果散热不及时,会出现收集极内表面熔蚀。收集极的散热问题、绝缘问题以及降压问题要同时考虑。降压收集极组件如果装配不紧密,收集
微带天线具有低剖面、易于制作的特点,这对移动通信系统设备的小型化是非常有用的。但微带天线的窄带特性难以满足一些实际工程的宽带需求。将微带蜿蜒蛇形天线与有源低噪声
共形承载天线兼具电磁辐射及承担外载功能,综合性能良好,在航空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共形承载天线由层合结构构成,在不同材料的粘接及热压过程中,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