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现家长拒绝家访,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老师平时与家长沟通不当,让家长看不到家访有益于他们教育孩子,反而会让他们对孩子失望。那么,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老师如何率先转变自己的沟通方式,改变家长对老师主动联系自己只为报忧的看法。
有一次,我不记得小天妈妈的电话,便让小天用我的电话打给她。接通电话后,我听到的第一句话:“小天,是不是你又闹出什么事啦?”小天妈妈的话刺痛了我,为什么家长第一反应是孩子闹事呢?再回想自己之前给她打电话,往往是在小天出现问题时。小天妈妈的这句话让我意识到,若继续这样的家校沟通,我的教育工作只能陷入被动,将失去家长的支持。于是,我接过电话说:“其实,我是想告诉你,小天最近进步很大。他没有再乱发脾气,很多时候都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希望平时在家时,你也多鼓励一下。”小天妈妈听到我不但没有告状,还表扬了小天,很开心地说:“这都要感谢老师的教导,之前他一有事情不合心意就撞墻,我很担心。您一直关注他,他确实变化挺大。”接下来,我对小天的行为提出改进办法,他的妈妈也很认同。
由此可见,家长和老师一样,也希望有获得表扬的时候,而不是动不动就被告状。当老师就需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引导他们进一步发展,对家长多报喜,少报忧。即使有报忧的必要,也应先询问学生近期的在家表现,再慢慢地谈到学生的在校问题,给予家长一定的心理缓冲,便于接受老师提出的建议。同时,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地向家长分享一些教育孩子的做法,让家长意识到老师的电话能够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家校沟通的隔阂打开后,接下来的家访就更顺利了。某学期末,我在进行全员家访前,将一个学期以来为每一个学生记录的成长档案打印出来,作为家访的一份小礼物。当这个消息传开后,班上的学生都很兴奋,一直关注我接下来的行程,什么时候才到自己家,家长们也表示很惊喜。这一份成长档案犹如打开家长心锁的一把钥匙,一下子便拉近了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我曾说:“每一份成长记录,每天记录一点点,一学期就能记录很多,而成长不可重来,也不会重复,这将成为我送给孩子们的毕业礼物,今天先和你们分享。其实,你们也可以这样记录的。”接下来,家长会主动地谈起学生的在家表现,如作息、与父母的交流、与同学的交流等。这些平时较难获取的信息,都让我对自己的学生有更深的了解。
作为一种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家访为什么会消失,这需要我们深思。作为老师,多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为什么家长不愿意接受家访,从中寻找到原因,才能真正让家长接受家访。而作为家长,他们更需要的是老师传授实用的教育方法。相信只要多为孩子着想,家长们自然会支持家访,愿意接受我们的教育建议。
有一次,我不记得小天妈妈的电话,便让小天用我的电话打给她。接通电话后,我听到的第一句话:“小天,是不是你又闹出什么事啦?”小天妈妈的话刺痛了我,为什么家长第一反应是孩子闹事呢?再回想自己之前给她打电话,往往是在小天出现问题时。小天妈妈的这句话让我意识到,若继续这样的家校沟通,我的教育工作只能陷入被动,将失去家长的支持。于是,我接过电话说:“其实,我是想告诉你,小天最近进步很大。他没有再乱发脾气,很多时候都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希望平时在家时,你也多鼓励一下。”小天妈妈听到我不但没有告状,还表扬了小天,很开心地说:“这都要感谢老师的教导,之前他一有事情不合心意就撞墻,我很担心。您一直关注他,他确实变化挺大。”接下来,我对小天的行为提出改进办法,他的妈妈也很认同。
由此可见,家长和老师一样,也希望有获得表扬的时候,而不是动不动就被告状。当老师就需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引导他们进一步发展,对家长多报喜,少报忧。即使有报忧的必要,也应先询问学生近期的在家表现,再慢慢地谈到学生的在校问题,给予家长一定的心理缓冲,便于接受老师提出的建议。同时,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地向家长分享一些教育孩子的做法,让家长意识到老师的电话能够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家校沟通的隔阂打开后,接下来的家访就更顺利了。某学期末,我在进行全员家访前,将一个学期以来为每一个学生记录的成长档案打印出来,作为家访的一份小礼物。当这个消息传开后,班上的学生都很兴奋,一直关注我接下来的行程,什么时候才到自己家,家长们也表示很惊喜。这一份成长档案犹如打开家长心锁的一把钥匙,一下子便拉近了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我曾说:“每一份成长记录,每天记录一点点,一学期就能记录很多,而成长不可重来,也不会重复,这将成为我送给孩子们的毕业礼物,今天先和你们分享。其实,你们也可以这样记录的。”接下来,家长会主动地谈起学生的在家表现,如作息、与父母的交流、与同学的交流等。这些平时较难获取的信息,都让我对自己的学生有更深的了解。
作为一种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家访为什么会消失,这需要我们深思。作为老师,多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为什么家长不愿意接受家访,从中寻找到原因,才能真正让家长接受家访。而作为家长,他们更需要的是老师传授实用的教育方法。相信只要多为孩子着想,家长们自然会支持家访,愿意接受我们的教育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