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朝嘉靖年间,江南林州有个叫宋小三的孩子,极是机灵,只是没读过几天书。他14岁这年春上的一天,砍了一担柴挑到集上去卖,恰好看到两只顽皮的猴子抢了一位富商的皮帽子,一路嬉闹着。那富商极力追赶,却哪里追得上猴子,急得直跳脚。
宋小三打了一声呼哨,从怀里掏出两个红彤彤的果子来,对着那两只猴子晃了晃,又在自己脑袋上胡噜了一下。那两个猴子也学着他的样子,在脑袋上胡噜了一下,就把歪戴在一个猴子脑袋上的皮帽子胡噜到地上了。宋小三把果子拋给它们。那两个猴子捡起果子,一边吃着一边跑走了。宋小三捡起皮帽子,送还给富商。
富商十分感激,掏出几分碎银子要给他。宋小三摆摆手,坚决不要,说是小事一桩,不值一提。那富商问他怎能驯住猴子,宋小三说,他常到山里去,见过猴子模仿人,灵机一动,就想到了这一招儿。富商见他机灵,又很会做事,就问他愿不愿意给自己当伙计?银子是少不了他的。
宋小三回家跟爹商量。
那位富商名叫于道怀,乃是林州有名的富商,开着好几家店铺。跟着他去学做生意,那定是不错的。宋老爹就答应了。收拾完简单的行装,宋老爹想了想,就对宋小三说:“你跟着于老板学做生意,有几点爹要提醒你。一是不可贪财,二是不可贪色,三是不可贪杯。”宋小三忙着点头应道:“我记下了。”
他就动身跟着于道怀进了城。
于道怀真喜欢他,就把他留在身边。那时候的伙计,不光是要给老板看店做生意赚钱,还得伺候老板一家人的日常起居。宋小三年岁尚小,于道怀对他也不太介意,就让他出入内室,端个茶递个水的。
宋小三谨记着老爹的嘱咐,不贪财,不贪色,不贪杯。手脚勤快又不贪占,自然更得于道怀的好感,经常给他些赏赐,也把真本事教给他。宋小三学得也很用心。
这天,于道怀在家中宴请几位客商。席间,有位客人喝多了,摔碎了一个酒杯。8个酒杯剩下了7个,那就不成个样子了,于道怀就对宋小三说,把这些酒杯都拿下去扔了吧,明儿我再让管家买一套。宋小三把酒杯拿下去,小眼珠儿一转,没舍得扔,倒想出了一个生财的好主意。
这天,宋小三得了空儿,带上那几个酒杯,来到集市上。集市上卖啥的都有,宋小三寻了个空地,摆下了那几个酒杯,时不时地还吆喝两声,可两个时辰过去了,也没人问问他。眼瞅着集市都要散了,他也不再等了,去问那些卖瓷器的人,肯不肯收这些酒杯。谁知人家一看,是套残杯,也卖不出去,就不肯收。宋小三正沮丧之际,见街边有家灵宝典当行,就凑了上去。
典当行里当柜的,乃是大掌柜沈丛。沈丛见进来个十几岁的孩子,就皮笑肉不笑地打上了招呼:“这位小哥儿,你没走错门吧?”宋小三说:“没有走错。大掌柜,请你给掌掌眼。”说着,他就从怀里掏出了那7个酒杯。沈丛仔仔细细地看过了那7个酒杯,点头道:“好杯,好杯。小哥儿,你是要典这套酒杯吗?”宋小三点点头道:“正是。大掌柜,你看看,能典多少钱?”沈丛道:“24个铜板。”宋小三忙道:“好,我典了。”
沈丛就写了典票。
宋小三接过典票,推过杯子,正要走,沈丛叫住了他:“小哥,别走啊。”宋小三不觉一愣:“咋啦?”沈丛道:“还差一个杯子呢。”宋小三说:“我只有7个杯子。”沈丛冷脸说道:“你要典给我一套杯子,却只拿出了7个,这怎么能叫一套呢?快把那一个拿出来,给我凑成一套。不给那一个,你就是骗典了!”
宋小三哪里拿得出第8个?可典票上又明明白白地写着,是要典给人家一套的。他一时难以争辩。沈丛厉声说道:“按我们的规矩,你敢骗典,那就要双倍赔偿。去,给我取6个铜板!”他喊过小伙计,押着宋小三去取钱。
回到于府,正被于道怀撞见。于道怀问清了是怎么回事,就从口袋里掏出6个铜板,给了典当行的伙计,并且告诉宋小三,这几个铜板要从他的工钱里扣。宋小三抓起几个酒杯就要往地上摔,于道怀拦住了他:“不要摔。日后拿回去给你爹喝酒,那也是好的。”宋小三想想也是,就把酒杯留下了。
下晌,有个人来到粮号,问是否有个小伙计,还说出了相貌,正是宋小三的样子。其时,宋小三正在后面生闷气呢。那个伙计就喊他过去,说是有熟人找。宋小三来到粮号里,见那个人正是晌午跟着他去拿钱的典当行伙计,很是生气,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问道:“找我有啥事?”伙计笑嘻嘻地说道:“莫生气啦,大掌柜就是让我来把钱还给你的。他说,就是给你点儿教训,莫掉进钱眼儿里。那几个酒杯很普通,不值3个铜板的。”宋小三一挡他的手说:“6个铜板买个教训,那也值了。你代我谢谢大掌柜。”
伙计见他坚决不收,只好把铜钱收起来,又说道:“我是来买粮的,你就给我称100斤吧。”宋小三收了钱,称了粮,伙计扛起来就走了。他刚走到门口,却听到一声喝:“慢!”那伙计站住了,于道怀迈步进来,说道:“我得再把粮食称一称。”
大家都呆住了。
伙计们按他的指令,把粮食称了,毛重103斤,满打满算,一个口袋也就半斤重,去了皮,净重102斤半,宋小三白白多给了人家2斤半粮食啊。
于道怀原是怕宋小三怀恨在心,少给人家粮食,坏了他粮号的声誉,谁知竟多给了些,倒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了。他不解地问道:“你怎么倒多给他2斤半粮食?”宋小三说:“我多给他点儿,累死他!”于道怀傻在那儿,一时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没过几天,宋小三的故事就在林州城里传开了。一个是典当不成倒赔了6个铜板,一个就是多送粮食累死人。被人添油加醋地一传,那就神乎其神了。于是呢,很多人就跑到粮号来看稀奇,逗逗宋小三,再买些粮食,还不忘了问他一句:“刚才我惹你生气了,你是不是要多给我一点累死我呀?”宋小三总是气哼哼地说:“嗯,多给你点儿,累死你!”
宋小三没说瞎话。那些顾客买回粮食,回家一称,多多少少,宋小三都会多给他们一点儿。二三斤的有,三四两的也有,但绝对不会少。 眼看到了年底,粮号关了门,于道怀给伙计们分派了工钱,那是让大伙儿回家去高高兴兴地过个年,过了年再回来。等到大伙儿都走了,他才叫过了宋小三,递给他一锭银子,笑呵呵地说:“回家过年吧。出了正月,记得要回来呀。”
宋小三哪曾想老板会给他这么多钱,一时愣住了。于道怀仍是笑呵呵地说:“把银子藏好,可别丢了。赶快回去吧,你爹还等着你呢。”宋小三应了一声,回到房里,左思右想,就把银锭子裹了个包,吊在裤裆里。他又带上那几个酒杯,还有一些年货,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宋老爹见儿子回来了,分外高兴。宋小三进城去了大半年,长高了,也长壮了,宋老爹看着很欣慰。宋小三从裤裆里掏出那锭银子,交给宋老爹。宋老爹很吃惊:“咋来的?”宋小三得意地说:“我的工钱啊。”宋老爹不信:“咋会给你这么多?”宋小三说:“我给老板挣得多呀。”
他就讲了他先是去典当酒杯,让大掌柜摆了一道。他却在卖给伙计粮时故意多给2斤,为的就是让人觉得他很傻。结果呢,大伙儿都觉得他很傻,都跑到粮号里来买粮,还要激他犯傻。他就装傻,来找他这个傻子买粮的人就更多了,粮号的生意那叫一个红火。他早就算过了,就算他多给一斤二斤的,也是粮号赚着大头儿啊。于道怀赚得盆满钵溢,给他一锭银子,那也不为过。
宋老爹赞许地道:“啊呀,我儿子真有出息,这么小就会做生意了。”
宋小三却冷着脸说道:“爹,你不该骗我呀。”
宋老爹一呆:“我哪骗你了?”
宋小三说:“我跟着于老板去林州的时候,你嘱咐我:一是不可贪财,二是不可贪色,三是不可贪杯。这几个杯子,连俩大子都不值,有什么可贪的?我记着你的话,以为它们值了大钱,才费了这么多周折。”
宋老爹哑口无言。好一会儿,他才重重地叹了口气说:“我让你不可贪杯,是不可贪杯中之物,就是酒啊。谁知道你会想到杯子。现在你靠着小聪明,还能混日子,将来可怎么办?只怕处处都难呀。大掌柜几个字就能把你涮进去,难保以后不遇到算計你的人呀。”
宋小三也傻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老爹是不让他喝酒,他却想到杯子值钱。南辕北辙,这都哪儿跟哪儿啊。宋老爹就跟他商量,过了年就先不要去城里当伙计了,还是到学堂里念书吧。宋小三使劲地点了点头。
他不想让这样的笑话再在他的身上重演,更害怕日后会酿成悲剧啊……
(图 雨晰)
宋小三打了一声呼哨,从怀里掏出两个红彤彤的果子来,对着那两只猴子晃了晃,又在自己脑袋上胡噜了一下。那两个猴子也学着他的样子,在脑袋上胡噜了一下,就把歪戴在一个猴子脑袋上的皮帽子胡噜到地上了。宋小三把果子拋给它们。那两个猴子捡起果子,一边吃着一边跑走了。宋小三捡起皮帽子,送还给富商。
富商十分感激,掏出几分碎银子要给他。宋小三摆摆手,坚决不要,说是小事一桩,不值一提。那富商问他怎能驯住猴子,宋小三说,他常到山里去,见过猴子模仿人,灵机一动,就想到了这一招儿。富商见他机灵,又很会做事,就问他愿不愿意给自己当伙计?银子是少不了他的。
宋小三回家跟爹商量。
那位富商名叫于道怀,乃是林州有名的富商,开着好几家店铺。跟着他去学做生意,那定是不错的。宋老爹就答应了。收拾完简单的行装,宋老爹想了想,就对宋小三说:“你跟着于老板学做生意,有几点爹要提醒你。一是不可贪财,二是不可贪色,三是不可贪杯。”宋小三忙着点头应道:“我记下了。”
他就动身跟着于道怀进了城。
于道怀真喜欢他,就把他留在身边。那时候的伙计,不光是要给老板看店做生意赚钱,还得伺候老板一家人的日常起居。宋小三年岁尚小,于道怀对他也不太介意,就让他出入内室,端个茶递个水的。
宋小三谨记着老爹的嘱咐,不贪财,不贪色,不贪杯。手脚勤快又不贪占,自然更得于道怀的好感,经常给他些赏赐,也把真本事教给他。宋小三学得也很用心。
这天,于道怀在家中宴请几位客商。席间,有位客人喝多了,摔碎了一个酒杯。8个酒杯剩下了7个,那就不成个样子了,于道怀就对宋小三说,把这些酒杯都拿下去扔了吧,明儿我再让管家买一套。宋小三把酒杯拿下去,小眼珠儿一转,没舍得扔,倒想出了一个生财的好主意。
这天,宋小三得了空儿,带上那几个酒杯,来到集市上。集市上卖啥的都有,宋小三寻了个空地,摆下了那几个酒杯,时不时地还吆喝两声,可两个时辰过去了,也没人问问他。眼瞅着集市都要散了,他也不再等了,去问那些卖瓷器的人,肯不肯收这些酒杯。谁知人家一看,是套残杯,也卖不出去,就不肯收。宋小三正沮丧之际,见街边有家灵宝典当行,就凑了上去。
典当行里当柜的,乃是大掌柜沈丛。沈丛见进来个十几岁的孩子,就皮笑肉不笑地打上了招呼:“这位小哥儿,你没走错门吧?”宋小三说:“没有走错。大掌柜,请你给掌掌眼。”说着,他就从怀里掏出了那7个酒杯。沈丛仔仔细细地看过了那7个酒杯,点头道:“好杯,好杯。小哥儿,你是要典这套酒杯吗?”宋小三点点头道:“正是。大掌柜,你看看,能典多少钱?”沈丛道:“24个铜板。”宋小三忙道:“好,我典了。”
沈丛就写了典票。
宋小三接过典票,推过杯子,正要走,沈丛叫住了他:“小哥,别走啊。”宋小三不觉一愣:“咋啦?”沈丛道:“还差一个杯子呢。”宋小三说:“我只有7个杯子。”沈丛冷脸说道:“你要典给我一套杯子,却只拿出了7个,这怎么能叫一套呢?快把那一个拿出来,给我凑成一套。不给那一个,你就是骗典了!”
宋小三哪里拿得出第8个?可典票上又明明白白地写着,是要典给人家一套的。他一时难以争辩。沈丛厉声说道:“按我们的规矩,你敢骗典,那就要双倍赔偿。去,给我取6个铜板!”他喊过小伙计,押着宋小三去取钱。
回到于府,正被于道怀撞见。于道怀问清了是怎么回事,就从口袋里掏出6个铜板,给了典当行的伙计,并且告诉宋小三,这几个铜板要从他的工钱里扣。宋小三抓起几个酒杯就要往地上摔,于道怀拦住了他:“不要摔。日后拿回去给你爹喝酒,那也是好的。”宋小三想想也是,就把酒杯留下了。
下晌,有个人来到粮号,问是否有个小伙计,还说出了相貌,正是宋小三的样子。其时,宋小三正在后面生闷气呢。那个伙计就喊他过去,说是有熟人找。宋小三来到粮号里,见那个人正是晌午跟着他去拿钱的典当行伙计,很是生气,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问道:“找我有啥事?”伙计笑嘻嘻地说道:“莫生气啦,大掌柜就是让我来把钱还给你的。他说,就是给你点儿教训,莫掉进钱眼儿里。那几个酒杯很普通,不值3个铜板的。”宋小三一挡他的手说:“6个铜板买个教训,那也值了。你代我谢谢大掌柜。”
伙计见他坚决不收,只好把铜钱收起来,又说道:“我是来买粮的,你就给我称100斤吧。”宋小三收了钱,称了粮,伙计扛起来就走了。他刚走到门口,却听到一声喝:“慢!”那伙计站住了,于道怀迈步进来,说道:“我得再把粮食称一称。”
大家都呆住了。
伙计们按他的指令,把粮食称了,毛重103斤,满打满算,一个口袋也就半斤重,去了皮,净重102斤半,宋小三白白多给了人家2斤半粮食啊。
于道怀原是怕宋小三怀恨在心,少给人家粮食,坏了他粮号的声誉,谁知竟多给了些,倒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了。他不解地问道:“你怎么倒多给他2斤半粮食?”宋小三说:“我多给他点儿,累死他!”于道怀傻在那儿,一时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没过几天,宋小三的故事就在林州城里传开了。一个是典当不成倒赔了6个铜板,一个就是多送粮食累死人。被人添油加醋地一传,那就神乎其神了。于是呢,很多人就跑到粮号来看稀奇,逗逗宋小三,再买些粮食,还不忘了问他一句:“刚才我惹你生气了,你是不是要多给我一点累死我呀?”宋小三总是气哼哼地说:“嗯,多给你点儿,累死你!”
宋小三没说瞎话。那些顾客买回粮食,回家一称,多多少少,宋小三都会多给他们一点儿。二三斤的有,三四两的也有,但绝对不会少。 眼看到了年底,粮号关了门,于道怀给伙计们分派了工钱,那是让大伙儿回家去高高兴兴地过个年,过了年再回来。等到大伙儿都走了,他才叫过了宋小三,递给他一锭银子,笑呵呵地说:“回家过年吧。出了正月,记得要回来呀。”
宋小三哪曾想老板会给他这么多钱,一时愣住了。于道怀仍是笑呵呵地说:“把银子藏好,可别丢了。赶快回去吧,你爹还等着你呢。”宋小三应了一声,回到房里,左思右想,就把银锭子裹了个包,吊在裤裆里。他又带上那几个酒杯,还有一些年货,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宋老爹见儿子回来了,分外高兴。宋小三进城去了大半年,长高了,也长壮了,宋老爹看着很欣慰。宋小三从裤裆里掏出那锭银子,交给宋老爹。宋老爹很吃惊:“咋来的?”宋小三得意地说:“我的工钱啊。”宋老爹不信:“咋会给你这么多?”宋小三说:“我给老板挣得多呀。”
他就讲了他先是去典当酒杯,让大掌柜摆了一道。他却在卖给伙计粮时故意多给2斤,为的就是让人觉得他很傻。结果呢,大伙儿都觉得他很傻,都跑到粮号里来买粮,还要激他犯傻。他就装傻,来找他这个傻子买粮的人就更多了,粮号的生意那叫一个红火。他早就算过了,就算他多给一斤二斤的,也是粮号赚着大头儿啊。于道怀赚得盆满钵溢,给他一锭银子,那也不为过。
宋老爹赞许地道:“啊呀,我儿子真有出息,这么小就会做生意了。”
宋小三却冷着脸说道:“爹,你不该骗我呀。”
宋老爹一呆:“我哪骗你了?”
宋小三说:“我跟着于老板去林州的时候,你嘱咐我:一是不可贪财,二是不可贪色,三是不可贪杯。这几个杯子,连俩大子都不值,有什么可贪的?我记着你的话,以为它们值了大钱,才费了这么多周折。”
宋老爹哑口无言。好一会儿,他才重重地叹了口气说:“我让你不可贪杯,是不可贪杯中之物,就是酒啊。谁知道你会想到杯子。现在你靠着小聪明,还能混日子,将来可怎么办?只怕处处都难呀。大掌柜几个字就能把你涮进去,难保以后不遇到算計你的人呀。”
宋小三也傻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老爹是不让他喝酒,他却想到杯子值钱。南辕北辙,这都哪儿跟哪儿啊。宋老爹就跟他商量,过了年就先不要去城里当伙计了,还是到学堂里念书吧。宋小三使劲地点了点头。
他不想让这样的笑话再在他的身上重演,更害怕日后会酿成悲剧啊……
(图 雨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