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用归谬法来完成的定义,因而可尽相信这些逻辑的绝对真实性。按照组成万物的元素,实存的,实在的物质,我将它称为单质或本源。诸单质的运动,我将其称为事态,不可分割的,在一段时间中恒常的诸单质组成的运动则称为根本事态。诸根本事态组成事态或称宏观事态。
1.为了证明接下来的定义,首先必须对康德的世界开端说进行反驳。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可以看到,康德始终假设出一种世界开端,亦即物质运动在先前的无而突然发端产生运动。由于没有什么物质所决定,物质运动开端在先前的存无而化为存有。假设世界物质存在一段时间,而突然不经过物质所决定的逻辑突然发端运动,由于开端之前这段时间世界物质没有运动,因而先前的这段时间是不存在的,那就得出世界物质在无中创生而运动。再者,没有经过物质所决定的,先前和开端运动之后完全一致的世界,为何物质在先前不运动而在之后得到运动?有违反逻辑的真实性,因而这是不可能的。这里只需假设出一种“圆周式运动”,康德的运动开端学说即化为乌有。“圆周式运动”如同这个词所描述的一样,亦即不存在一个开端,世界运动在经过若干年之后重新返回到和原先一致的运动,如同1235612356...循环数无限循环一样。
2.再接下来证明单质的定义。单质的定义亦如物质的定义一样,不可无中产生,并且单质不可变化,单质只可赋予运动,单质推动单质运动。根据“圆周式运动”,可得知诸单质运动的前后接续均为固定的单质运动,亦如1235612356...无限循环的数。按照这些理解,根据单质的接续效用可知,由于单质运动时自身不变,因而单质运动距离的多少决定其效用,而不可出现121256...这样的循环数。
3.我在前面将一段时间恒常同时的诸单质的运动称为根本事态,那么于是逻辑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存在根本事态,例如在一段时间中a和b单质恒常同时运动x距离组成根本事态i,那么从a或b运动了x距离即可判定该根本事态的存在。另一种是不存在根本事态,没有任何一个单质的运动同其它单质的运动恒常同时,于是可知一个单质使其它单质运动后必须静止。
4.按照前面的那些定义,可知从一个单质的运动距离的多少即可判定同时其所属的根本事态和其或其所属根本事态前后接续的所有根本事态或单质的存在,这之中也包括与此同时静止的诸单质。即是,例如通过单质a在一次中运动距离的多少而后产生效用,可判定a在运动的这段距离于此同时a所属的根本事态和该根本事态前后所有接续的各单质的运动和位置。如a,b,c,d为一段时间中存在的某个根本事态的运动中的单质,e,f,g为此根本事态前后所有接续中此时静止中的单质,即可通过该根本事态某运动中的单质确定该根本事态前后接续的所有单质的位置和运动。必须强调的是,“根本事态”一词指一段时间中诸个单质的运动,即a和b单质在一段时间中属于根本事态c’做同时并且恒常的运动,即出现a运动了x距离同时出现b运动y距离。当然,若a运动z距离则属于另一根本事态d’。
5.接下来用归谬法来得出一些结论。根据“圆周式运动”的方式可知,在一个单质a的所有接续运动中,不会既出现一段运动距离为x从而产生m效用,而另一段运动距离为y同样产生m效用,否则依“圆周式运动”,此接续则回归不到原先一致的运动。由此结论,因而有一个固定单质在某段时间的运动均为固定的距离,用特定的数去代表a的运动距离,如单质a的运动距离只可为1235612356...类似的无限循环而不可出现121256...类似的非逻辑的循环。
6.由于根本事态的逻辑较为狭义微观,因此必须把根本事态组合而成的宏观事态加以判定。同理, 按照根本事态的定律,便可以得出根本事态组合而成的宏观事态或事态的定律,从而确定广义上的逻辑。可知:“从一个事态的存在即可判定同时该事态所有前后接续的事态的存在和位置”。
附: 一些近代哲学家们认为,单子的运动为自发的,即一些现象看起来彼此相互影响但却不相关。莱布尼茨在一篇令人贊赏的文集里,将单子的自发性视为神性。由于单子的自发性不是通过物质所决定的,因而这是不可能的,莱布尼茨的上帝或神性即是不存在的。再者,若单子的运动为自发的,由“圆周式运动”来看,由于自发性的单子不存在与其它单子的空间关系,则可知自发性的单子的运动没有必要遵从逻辑规律,于是乃出现无规则的数循环,因而可出现无限种数,但任何数必须是有限的,因而这是不可能的。
注:在前面定义中,“从一个单质的运动距离的多少即可判定同时其所属的根本事态和其或其所属根本事态前后接续的所有根本事态或单质的存在。”依照逻辑,“单质的运动距离”代表一个特定的数,也或可不一定为“单质的运动距离”,也可为“单质的运动变化”,但前提必须是一个固定的数,不可非逻辑的出现数的接续。如依照“圆周式运动”不可得121256...这样的接续循环,而只可有1235612356...类似的数循环。即一根本事态a的下一接续产生根本事态b,则任何出现根本事态a的下一接续只可产生根本事态b,而不可产生根本事态c。
1.为了证明接下来的定义,首先必须对康德的世界开端说进行反驳。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可以看到,康德始终假设出一种世界开端,亦即物质运动在先前的无而突然发端产生运动。由于没有什么物质所决定,物质运动开端在先前的存无而化为存有。假设世界物质存在一段时间,而突然不经过物质所决定的逻辑突然发端运动,由于开端之前这段时间世界物质没有运动,因而先前的这段时间是不存在的,那就得出世界物质在无中创生而运动。再者,没有经过物质所决定的,先前和开端运动之后完全一致的世界,为何物质在先前不运动而在之后得到运动?有违反逻辑的真实性,因而这是不可能的。这里只需假设出一种“圆周式运动”,康德的运动开端学说即化为乌有。“圆周式运动”如同这个词所描述的一样,亦即不存在一个开端,世界运动在经过若干年之后重新返回到和原先一致的运动,如同1235612356...循环数无限循环一样。
2.再接下来证明单质的定义。单质的定义亦如物质的定义一样,不可无中产生,并且单质不可变化,单质只可赋予运动,单质推动单质运动。根据“圆周式运动”,可得知诸单质运动的前后接续均为固定的单质运动,亦如1235612356...无限循环的数。按照这些理解,根据单质的接续效用可知,由于单质运动时自身不变,因而单质运动距离的多少决定其效用,而不可出现121256...这样的循环数。
3.我在前面将一段时间恒常同时的诸单质的运动称为根本事态,那么于是逻辑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存在根本事态,例如在一段时间中a和b单质恒常同时运动x距离组成根本事态i,那么从a或b运动了x距离即可判定该根本事态的存在。另一种是不存在根本事态,没有任何一个单质的运动同其它单质的运动恒常同时,于是可知一个单质使其它单质运动后必须静止。
4.按照前面的那些定义,可知从一个单质的运动距离的多少即可判定同时其所属的根本事态和其或其所属根本事态前后接续的所有根本事态或单质的存在,这之中也包括与此同时静止的诸单质。即是,例如通过单质a在一次中运动距离的多少而后产生效用,可判定a在运动的这段距离于此同时a所属的根本事态和该根本事态前后所有接续的各单质的运动和位置。如a,b,c,d为一段时间中存在的某个根本事态的运动中的单质,e,f,g为此根本事态前后所有接续中此时静止中的单质,即可通过该根本事态某运动中的单质确定该根本事态前后接续的所有单质的位置和运动。必须强调的是,“根本事态”一词指一段时间中诸个单质的运动,即a和b单质在一段时间中属于根本事态c’做同时并且恒常的运动,即出现a运动了x距离同时出现b运动y距离。当然,若a运动z距离则属于另一根本事态d’。
5.接下来用归谬法来得出一些结论。根据“圆周式运动”的方式可知,在一个单质a的所有接续运动中,不会既出现一段运动距离为x从而产生m效用,而另一段运动距离为y同样产生m效用,否则依“圆周式运动”,此接续则回归不到原先一致的运动。由此结论,因而有一个固定单质在某段时间的运动均为固定的距离,用特定的数去代表a的运动距离,如单质a的运动距离只可为1235612356...类似的无限循环而不可出现121256...类似的非逻辑的循环。
6.由于根本事态的逻辑较为狭义微观,因此必须把根本事态组合而成的宏观事态加以判定。同理, 按照根本事态的定律,便可以得出根本事态组合而成的宏观事态或事态的定律,从而确定广义上的逻辑。可知:“从一个事态的存在即可判定同时该事态所有前后接续的事态的存在和位置”。
附: 一些近代哲学家们认为,单子的运动为自发的,即一些现象看起来彼此相互影响但却不相关。莱布尼茨在一篇令人贊赏的文集里,将单子的自发性视为神性。由于单子的自发性不是通过物质所决定的,因而这是不可能的,莱布尼茨的上帝或神性即是不存在的。再者,若单子的运动为自发的,由“圆周式运动”来看,由于自发性的单子不存在与其它单子的空间关系,则可知自发性的单子的运动没有必要遵从逻辑规律,于是乃出现无规则的数循环,因而可出现无限种数,但任何数必须是有限的,因而这是不可能的。
注:在前面定义中,“从一个单质的运动距离的多少即可判定同时其所属的根本事态和其或其所属根本事态前后接续的所有根本事态或单质的存在。”依照逻辑,“单质的运动距离”代表一个特定的数,也或可不一定为“单质的运动距离”,也可为“单质的运动变化”,但前提必须是一个固定的数,不可非逻辑的出现数的接续。如依照“圆周式运动”不可得121256...这样的接续循环,而只可有1235612356...类似的数循环。即一根本事态a的下一接续产生根本事态b,则任何出现根本事态a的下一接续只可产生根本事态b,而不可产生根本事态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