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单质运动的含义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59403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用归谬法来完成的定义,因而可尽相信这些逻辑的绝对真实性。按照组成万物的元素,实存的,实在的物质,我将它称为单质或本源。诸单质的运动,我将其称为事态,不可分割的,在一段时间中恒常的诸单质组成的运动则称为根本事态。诸根本事态组成事态或称宏观事态。
  1.为了证明接下来的定义,首先必须对康德的世界开端说进行反驳。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可以看到,康德始终假设出一种世界开端,亦即物质运动在先前的无而突然发端产生运动。由于没有什么物质所决定,物质运动开端在先前的存无而化为存有。假设世界物质存在一段时间,而突然不经过物质所决定的逻辑突然发端运动,由于开端之前这段时间世界物质没有运动,因而先前的这段时间是不存在的,那就得出世界物质在无中创生而运动。再者,没有经过物质所决定的,先前和开端运动之后完全一致的世界,为何物质在先前不运动而在之后得到运动?有违反逻辑的真实性,因而这是不可能的。这里只需假设出一种“圆周式运动”,康德的运动开端学说即化为乌有。“圆周式运动”如同这个词所描述的一样,亦即不存在一个开端,世界运动在经过若干年之后重新返回到和原先一致的运动,如同1235612356...循环数无限循环一样。
  2.再接下来证明单质的定义。单质的定义亦如物质的定义一样,不可无中产生,并且单质不可变化,单质只可赋予运动,单质推动单质运动。根据“圆周式运动”,可得知诸单质运动的前后接续均为固定的单质运动,亦如1235612356...无限循环的数。按照这些理解,根据单质的接续效用可知,由于单质运动时自身不变,因而单质运动距离的多少决定其效用,而不可出现121256...这样的循环数。
  3.我在前面将一段时间恒常同时的诸单质的运动称为根本事态,那么于是逻辑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存在根本事态,例如在一段时间中a和b单质恒常同时运动x距离组成根本事态i,那么从a或b运动了x距离即可判定该根本事态的存在。另一种是不存在根本事态,没有任何一个单质的运动同其它单质的运动恒常同时,于是可知一个单质使其它单质运动后必须静止。
  4.按照前面的那些定义,可知从一个单质的运动距离的多少即可判定同时其所属的根本事态和其或其所属根本事态前后接续的所有根本事态或单质的存在,这之中也包括与此同时静止的诸单质。即是,例如通过单质a在一次中运动距离的多少而后产生效用,可判定a在运动的这段距离于此同时a所属的根本事态和该根本事态前后所有接续的各单质的运动和位置。如a,b,c,d为一段时间中存在的某个根本事态的运动中的单质,e,f,g为此根本事态前后所有接续中此时静止中的单质,即可通过该根本事态某运动中的单质确定该根本事态前后接续的所有单质的位置和运动。必须强调的是,“根本事态”一词指一段时间中诸个单质的运动,即a和b单质在一段时间中属于根本事态c’做同时并且恒常的运动,即出现a运动了x距离同时出现b运动y距离。当然,若a运动z距离则属于另一根本事态d’。
  5.接下来用归谬法来得出一些结论。根据“圆周式运动”的方式可知,在一个单质a的所有接续运动中,不会既出现一段运动距离为x从而产生m效用,而另一段运动距离为y同样产生m效用,否则依“圆周式运动”,此接续则回归不到原先一致的运动。由此结论,因而有一个固定单质在某段时间的运动均为固定的距离,用特定的数去代表a的运动距离,如单质a的运动距离只可为1235612356...类似的无限循环而不可出现121256...类似的非逻辑的循环。
  6.由于根本事态的逻辑较为狭义微观,因此必须把根本事态组合而成的宏观事态加以判定。同理, 按照根本事态的定律,便可以得出根本事态组合而成的宏观事态或事态的定律,从而确定广义上的逻辑。可知:“从一个事态的存在即可判定同时该事态所有前后接续的事态的存在和位置”。
  附: 一些近代哲学家们认为,单子的运动为自发的,即一些现象看起来彼此相互影响但却不相关。莱布尼茨在一篇令人贊赏的文集里,将单子的自发性视为神性。由于单子的自发性不是通过物质所决定的,因而这是不可能的,莱布尼茨的上帝或神性即是不存在的。再者,若单子的运动为自发的,由“圆周式运动”来看,由于自发性的单子不存在与其它单子的空间关系,则可知自发性的单子的运动没有必要遵从逻辑规律,于是乃出现无规则的数循环,因而可出现无限种数,但任何数必须是有限的,因而这是不可能的。
  注:在前面定义中,“从一个单质的运动距离的多少即可判定同时其所属的根本事态和其或其所属根本事态前后接续的所有根本事态或单质的存在。”依照逻辑,“单质的运动距离”代表一个特定的数,也或可不一定为“单质的运动距离”,也可为“单质的运动变化”,但前提必须是一个固定的数,不可非逻辑的出现数的接续。如依照“圆周式运动”不可得121256...这样的接续循环,而只可有1235612356...类似的数循环。即一根本事态a的下一接续产生根本事态b,则任何出现根本事态a的下一接续只可产生根本事态b,而不可产生根本事态c。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奠基石,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循序渐进的朗读已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阅读教学活动中最难的一个环节。文言文作为传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有着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常常拖沓冗长、面面俱到、矫揉造作、繁杂浮华。语文教学工作者能否摒弃这一现象,追求一种简约精美的语言风格,更好地突破课堂教学目标呢?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对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做了一些肤浅的探讨,就教于方家。  一、科学规范,美在简明精确  课堂教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项技术,它是教师职业素质和教育水平最直接的体现,直接决定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美的熏陶,唤醒学生的审美体验。  美是什么?美是能够引起人们愉悦舒畅振奋或者使人感到和谐圆满轻松快慰满足或让人产生爱(或类似爱)的情感的一切事物。  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理
[摘 要: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的措施和理念也愈加多元。参与式教学理念是进一步凸显学生教学主体价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性的教学作用,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进程中,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收获更多知识和体验。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参与式学习有效开展的策略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给教师创新教学的有效进行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参与式
[摘 要:在新时代新课程的标准要求下,传统历史知识的教育模式在大专题复习模式下,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学生的历史科学素养培养的要求。与此同时,应运而生的历史微专题进入同学们的视野当中,这一新兴模式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历史知识复习的效果。在这一基础上对教师也提出了严格要求,需要整合课程内容和构建知识体系,展开微专题的复习教学,从而培养同学们的历史核心素养。本文着重探讨历史微专题对于高三学生成绩的提升作用
[摘 要:我国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针对学校的教育推行新课改,要求学校需要与时俱进,采取科学的手段来进行教学,这样才能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水平,在小学教学中也应该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教师只有在上课的时候向学生展示科技技术,这样才能够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小学科学教育的过程中,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理解好科学、学习好科学、运用好科学,所以,在小学的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
流年似水,阡陌花开。暗香盈尘间,静静守侯,不变的淡雅,永远的青白两色,不染尘世,执着于最初的宁静,那是我与祖父的青花的记忆。  转瞬惊眸,倏然动魄,青花明润纯净。乳白莹润的,荧光乍现出蓝靛,生开晕散,不需写意更多。幼时的我几番撒嬌讨来那破旧的红木毛笔,坐在祖父的腿上,祖父那双粗糙的大手温柔地握住我的小手,左手触白瓷瓷身,感受指尖微凉,右手持笔,头青铺色,湛蓝点染,静静与祖父绘画至云卷,勾勒至云舒,
人教版中学语文新教材《课程标准》中对七至九年级在写作要求上有这样的一句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列夫·托尔斯泰指出:“艺术的主要目的——如果世界上有艺术而艺术也有目的的话——就在于表现、说出人物灵魂中的真实。”这就是文章中常说的人物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极为重要的手段。所谓心理描写,即用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如感觉、知觉、情感
[摘 要: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卫绍生先生的《〈竹林七贤集〉辑校》具有辑佚完备、校勘精审、体例编排科学、注文极见功底、系年准确的特点。该书是迄今最完备的竹林七贤辑校整理本,是研究魏晋文学乃至中古文学不可或缺的基础文献,是我国古籍整理的重要成果。  关键词:卫绍生;竹林七贤;古籍整理;辑校]  魏晋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是这一时期文学成就的集
反观我们以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表演很精彩,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从头问至尾,看起来似在循循善诱。学生很配合,亦很识趣地钻进教师设置好的一个个答案“陷阱”,一节课可以解决好多问题,课堂教学评价“充实而饱满”。不可否认,这种“满堂问”要比“满堂灌”进步了些,但一节课是否有必要问这么多琐碎的问题?学生是否真的需要这样的“引导”?频频发问,已填满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他们剩下要做的只是寻找答案,迎合老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