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7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31-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护士做为健康的维护者其自身的心理健康受到广泛关注。据调查分析,工作在临床一线的护士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心理障碍,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工作效率降低。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此现象与护士的工作压力,社会支持以及护士的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有密切联系。职业不被重视人数严重缺编,承担不必要的责任,安全没有保障以及常年的夜班工作,成为护士心理问题的主要元凶。那么,我们在认真工作的同时,如何减轻压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呢?下面就此问题展开叙述:
1 压力来源
1.1 工作压力 护士的工作需要实行日夜班到班制,容易引起生物钟紊乱,加上护士编制不足,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不科学,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可产生紧张压抑情绪。护士不仅要完成属于护理范围的事,还要承担领药领取物品、催费、外出陪护检查等大量的非护理工作,更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使护理人员的身心压力更大。
1.2 工作与家庭矛盾产生的压力 护士基本上都是女性,同时担负着家庭和工作的多重角色,经常使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久而久之造成神经衰弱。有些家庭成员对护士工作不了解,配合知识不够,认为就是打针发药,累不到哪里去,没有给护士更多的关爱。上班时间日夜到,造成家庭生活不规律,增加了护士的身心压力。
1.3 护患冲突方面的压力 大部分病人对疾病知识缺乏,对医疗技术服务期望过高,认为只要进了医院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护士应对病人百依百顺,执行治疗、护理操作慢一点、一针不见血、打针打疼了、呼唤帮助不及时、说话语气不注意等都会导致病人的不满意,动不动就对护士发火,甚至投诉、威胁,使护士感觉工作起来太被动,时时处处担惊受怕,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1.4 社会压力 在市场经济下,相当一部分医院存在重医轻护,认为医生能给病人开刀治病,普遍受到病人的尊重和承认,而护士则被认为是医生的助手,而不是拥有专业知识的和技术独立的专业人员,甚至有人认为护士的职业是低级的,是伺候人的活,否定了护理工作的技术含量,挫伤了护士的工作热情。
2 应对措施
2.1 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的工作压力,帮助护士积极应对压力,提高心理素质。应尽快解决管理体制中的不合理现象,如合理安排夜班班次,为护士创造继续教育和晋升机会,提高护士待遇等,建立精神激励措施增加管理者与护士情感交流的频率,营造一种轻松向上的工作氛围。注意劳逸结合,确保每天有放松的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2.2 不断的调节,缓解压力生活,多与人交流沟通,及时倾诉自己的无助和不快,与家人分享工作的快乐与困扰,让家人理解及支持你的工作。保持心理平衡,不断的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把生活、工作压力降低到最低程度。
2.3 护理人员应注意培养和学习与患者交流的技巧,充分利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与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日后和谐的护患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并努力提高护理技术操作水平。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尽可能的减轻、护理给患者造成的身心痛苦,护理人员还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用宽容忍让的态度对待某些病人的抱怨,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提高主动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学会宽容和尊重,而对病人提出的无理要求必须坚持原则。
2.4 积极改善护士的待遇,医院领导应注意积极改善护士的待遇问题,如工资、住房等。提供保健,给付护理照护费及争取其他应有福利等。从而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减轻工作压力,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护士应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明确自身价值、优点及缺点,不过分苛求自己及比人。加强自我肯定,增强应对能力。并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护士在减轻痛苦促进和维护健康重的作用,推动全社会尊重护士、理解护士的良好风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护士做为健康的维护者其自身的心理健康受到广泛关注。据调查分析,工作在临床一线的护士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心理障碍,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工作效率降低。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此现象与护士的工作压力,社会支持以及护士的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有密切联系。职业不被重视人数严重缺编,承担不必要的责任,安全没有保障以及常年的夜班工作,成为护士心理问题的主要元凶。那么,我们在认真工作的同时,如何减轻压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呢?下面就此问题展开叙述:
1 压力来源
1.1 工作压力 护士的工作需要实行日夜班到班制,容易引起生物钟紊乱,加上护士编制不足,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不科学,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可产生紧张压抑情绪。护士不仅要完成属于护理范围的事,还要承担领药领取物品、催费、外出陪护检查等大量的非护理工作,更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使护理人员的身心压力更大。
1.2 工作与家庭矛盾产生的压力 护士基本上都是女性,同时担负着家庭和工作的多重角色,经常使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久而久之造成神经衰弱。有些家庭成员对护士工作不了解,配合知识不够,认为就是打针发药,累不到哪里去,没有给护士更多的关爱。上班时间日夜到,造成家庭生活不规律,增加了护士的身心压力。
1.3 护患冲突方面的压力 大部分病人对疾病知识缺乏,对医疗技术服务期望过高,认为只要进了医院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护士应对病人百依百顺,执行治疗、护理操作慢一点、一针不见血、打针打疼了、呼唤帮助不及时、说话语气不注意等都会导致病人的不满意,动不动就对护士发火,甚至投诉、威胁,使护士感觉工作起来太被动,时时处处担惊受怕,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1.4 社会压力 在市场经济下,相当一部分医院存在重医轻护,认为医生能给病人开刀治病,普遍受到病人的尊重和承认,而护士则被认为是医生的助手,而不是拥有专业知识的和技术独立的专业人员,甚至有人认为护士的职业是低级的,是伺候人的活,否定了护理工作的技术含量,挫伤了护士的工作热情。
2 应对措施
2.1 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的工作压力,帮助护士积极应对压力,提高心理素质。应尽快解决管理体制中的不合理现象,如合理安排夜班班次,为护士创造继续教育和晋升机会,提高护士待遇等,建立精神激励措施增加管理者与护士情感交流的频率,营造一种轻松向上的工作氛围。注意劳逸结合,确保每天有放松的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2.2 不断的调节,缓解压力生活,多与人交流沟通,及时倾诉自己的无助和不快,与家人分享工作的快乐与困扰,让家人理解及支持你的工作。保持心理平衡,不断的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把生活、工作压力降低到最低程度。
2.3 护理人员应注意培养和学习与患者交流的技巧,充分利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与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日后和谐的护患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并努力提高护理技术操作水平。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尽可能的减轻、护理给患者造成的身心痛苦,护理人员还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用宽容忍让的态度对待某些病人的抱怨,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提高主动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学会宽容和尊重,而对病人提出的无理要求必须坚持原则。
2.4 积极改善护士的待遇,医院领导应注意积极改善护士的待遇问题,如工资、住房等。提供保健,给付护理照护费及争取其他应有福利等。从而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减轻工作压力,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护士应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明确自身价值、优点及缺点,不过分苛求自己及比人。加强自我肯定,增强应对能力。并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护士在减轻痛苦促进和维护健康重的作用,推动全社会尊重护士、理解护士的良好风尚。